关注遗产核心价值 讲好麦积山故事——以麦积山第121窟“窃窃私语”为例
字号:T|T
2022-06-28 15:30 来源:文物之声
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被喻为“东方雕塑馆”。它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兴盛于北朝至隋代,一直持续到清代,塑像、雕刻、彩绘在历代都有规模不等的修缮。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第121窟的菩萨像与弟子像泥塑逐步被塑造成为“窃窃私语”情景主题的艺术作品,还形成“接地气”的故事,被频繁展示并以文创作品再现,成为麦积山石窟的三大名片之一,被广为传播。
麦积山第121窟老照片
“窃窃私语”这组泥塑是如何被关注,并成为麦积山石窟的一张名片?
1953年7月,文化部麦积山勘察团对麦积山石窟进行考察时,东西崖壁木栈道残损。东崖前有堆积层,栈道在宋代一直有维护,所以也出现了后人补绘的情况;而西崖在宋代以后人迹罕至,这一区域的洞窟保留了北魏中期—西魏的艺术风格。“窃窃私语”就出自这一片区的121窟。窟内只有正壁佛龛外的弟子像、菩萨像、螺髻像保存较为完整,前室残损塑像在宋代有过修补。勘察团在工作报告中,将121窟龛外保存较为完好的北魏弟子像描述为“神态生动的、作喁语状的年少的弟子”。
由于121窟为中小型三壁三龛洞窟,弟子像与相邻菩萨像塑像距离较近,加上麦积山石窟山体为砂砾岩,采用木骨泥塑造像,泥塑上背部木骨架结构松动,两者上半身由于松动而几乎贴上,因此呈现两个塑像人物好像在耳语的情景。随后几年,日本摄影师名取洋之助来到麦积山石窟,为追求拍摄的美感和完整性,他遵从勘察团对121窟对北朝弟子像的描述,从弟子的左侧面抓取镜头,聚焦其面部,画面表现优美均衡,完全感受不到塑像现场的倾斜与残毁。图册于1955年出版,在海外受到初步关注。通过摄影者,原本毫无关联的两尊塑像就这样被人为组合在了一起。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物出版社与日本平凡社合作出版的《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121窟菩萨像与弟子像被作为一组经典作品,照片采用双人立像全身构图,强调两者的亲密关系。2009年,在甘肃省博物馆“庄严妙像——甘肃佛教艺术展”常设展中,麦积山第121窟菩萨与弟子像再次被作为典型作品,置于同一个拱形龛内。这种展示方式使两尊泥塑脱离了原来的洞窟环境,泥塑本体的脆弱、精细质感的审美特质却被忽略,被转化为人物关系的场景描述。就这样,两尊造像通过摄影者、策展人、出版人乃至文创工作者不断加以演绎和阐述,赋予了新内涵,并由此形成麦积山石窟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可以看出,无论是这组雕塑的物理成因,还是摄影者的主观画面选取,都极具历史偶然性。
这种对塑像的阐述方式能否准确传递麦积山石窟的文化内涵与遗产价值?这组塑像如此受到关注并不断被加以演绎的基础是什么?其局限性在哪里……在新的时期,我们又该如何讲好麦积山石窟故事?
从历史和艺术角度对麦积山石窟进行价值认定与阐释始于20世纪40年代。20世纪30年代之后,大量海归留学人才作为中国历史、美术、考古专业的奠基人,在建立学科范式时,借鉴了欧美的美术馆、博物馆对大众的美育作用,以理解艺术作品的方式寻求中国文物古迹的民族性,进而初步确立以历史和艺术为主要阐释视角的观念。1941年,天水学者冯国瑞首次到麦积山考察,以“对证古本”的方式来寻找古迹;20世纪50年代,麦积山划归国有,以常书鸿、吴作人、刘开渠等艺术家为代表的研究者和保护者,对麦积山石窟进行调查、绘图编号与临摹、复制泥塑、栈道整修,并做出了初步价值阐释;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地质学家和文物修复工作者为主体,对麦积山石窟进行总体的加固工程,修建钢筋混凝土栈道。1966年,麦积山石窟新修的钢筋混凝土栈道连通所有石窟,游客承载量大大提升,1984年对公众开放。
1955年,雕塑家刘开渠将麦积山的工匠比喻为“文艺复兴大师多纳泰罗”。多纳泰罗借鉴古希腊雕塑中的人体比例创作了雕塑《大卫》,一反中世纪以来拉长人体比例寻求的雕塑方法,重新赞颂人的力量,表现人文主义精神。最初对麦积山进行保护的艺术家,正是怀着“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雕塑的借鉴和利用”的情怀与方法,以艺术的方式理解中国石窟中泥塑的比例、角度、性质与价值。去除泥塑中古代宗教性质,将其转化成为艺术杰作陶冶大众、培养爱国情感。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文物保护工作从观念上与西方国家注重艺术价值的方法做了切割,进一步明确了“历史价值全面引领”的方向。
麦积山石窟后续发展出历史与地方故事两套并行的导览话语,反映了不同层面的不同需求。麦积山栈道连通后开放给公众,游客涌入麦积山石窟,随之带来大量的导览需求促成了对121窟菩萨像与弟子像的解读故事。最初它只流传于导游与游客之间,具有民间传说性质,最终经官方平台宣传得以强化。如“菩萨与弟子姐弟般关怀,身体轻倚,尤其是他们悄言细语的神态刻画,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充满了浓厚的人间气息和生活情趣。”这种导览将菩萨与弟子解读为历史中的普通人形象,以亲情建立麦积山石窟与普通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系。对121菩萨像与弟子像的解读充满主观和想象色彩,虽然可以直接以感情连通游客,但并没有展现麦积山石窟中的地位和意义,使其忽视了对麦积山的认识与解读,值得我们重思。
如何在新的时代解读麦积山石窟的核心价值,设计出持续阐释、多层次的阐释框架,讲好麦积山故事,是一个新课题。
2021年1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指出,“石窟寺是我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明同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深入挖掘石窟寺蕴含的中华民族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精神和各民族交流交融历史内涵,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意义。”要实现上述目标,麦积山石窟的价值研究和故事阐述依旧任重而道远。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阐释,首先要关注人,围绕“人与遗产的关系”和“人的发展”来看待。因为“人是文化遗产的灵魂”,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
麦积山石窟的历史反映出不同人群对麦积山石窟的改造和利用。人们对麦积山石窟开凿原因多种多样,僧人用于禅修、王室用来埋葬、地方豪族为父母修窟积累功德……今天,麦积山作为文化遗产进入人们的生活,它的利益相关者不再限于当地民众和管理者,而是涵盖各类研究者、游客、行业管理部门乃至国际人士和机构。与石窟关联的人群层次变得多元,需求多样。但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麦积山在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需求-人-石窟”的结构关系,始终是活化利用石窟的基础。
作为文化遗产研究者,我们不仅要从多学科、更多广泛的时空范围、社会背景和时代精神等方面认识麦积山石窟价值,更要立足当下时代与社会多层次人群的需求,将“人”作为遗产关系链条中的主体,挖掘历史上开凿石窟、保护石窟、宣传石窟、生活在麦积山周边的典型代表性的人和事,加入中国古代品味古迹、寓情山水的美好传统,讲好麦积山故事,才能让我们在历史的延长线上更好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