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工匠制作印太珠的新疆证据

字号:T|T
2022-06-02 10:26 来源:科技考古
印度-太平洋珠(以下简称“印太珠”)自公元前4世纪起广泛流行于印太地区,成分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多为矿物钠铝玻璃(m-Na-Al)和矿物钾(m-K)玻璃。及至公元4世纪左右出现了具有萨珊植物灰玻璃成分(v-Na-Ca)的印太珠。萨珊帝国(224-651 CE)是古波斯文化发展至巅峰的时期,然而该地区的玻璃制品以玻璃器为主,拉制玻璃珠十分罕见。因此对于这类珠子的来源有两种观点:(1)居住在两河地区的印度工匠所制;(2)东南亚进口了萨珊生产的初级玻璃进行再加工,之后再出口至各地。以上两种观点各有千秋,但在南亚/东南亚以外是否存在生产此类珠子的玻璃作坊仍有争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徐思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指导下,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王博老师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特别研究助理韩宾博士合作,对新疆阿斯塔那遗址出土的15颗玻璃珠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其为来自萨珊地区的印太珠,反映出萨珊先民已经掌握拉制技术。相关成果以The production of Indo-Pacific monochrome drawn glass beads in the Sasanian Empire: insights from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为题发表于Ceramic International《国际陶瓷》。
 
 
图片
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印太珠(图中比例尺均为1 mm
 
本研究利用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对中国新疆阿斯塔那墓地(约公元4-8世纪)出土的15颗玻璃珠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阿斯塔那玻璃珠在形态上属于印度-太平洋珠,其中13颗成分上为v-Na-Ca类型且属于萨珊1型玻璃,而这一时期东南亚盛行的m-Na-Al类型印太珠却在新疆颇为罕见。v-Na-Ca玻璃珠在新疆的主导地位和微量元素的特征证明,v-Na-Ca印太珠产自萨珊帝国,体现了拉制技术的西传。
图片
不同地区玻璃制品主量成分比较
图片
不同地区玻璃制品微量成分比较
 
本文还讨论了添加到阿斯塔那玻璃珠中的着色剂和钴料特征。橙色是氧化亚铜导致,蓝绿色是铜离子(Cu2+)显色。铅锡黄Ⅱ型晶体呈黄色,并与Cu2+结合形成绿色。Fe3+-S2-络合物形成黑色。深蓝色的珠子是由钴离子(Co2+)引起的。萨珊玻璃中使用的钴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根据Co/NiCo/Zn值的变化, v-Na-Ca萨珊玻璃的钴料成分特征与东地中海玻璃的钴料展现出同时性变化。因此,萨珊帝国的一些玻璃作坊很可能从东地中海进口钴料来制造深蓝色玻璃。
 
图片
a)不同颜色阿斯塔那玻璃珠的典型可见光-近红外光谱;(b)橙色珠的可见-近红外光谱一阶导数曲线;(c)黄色与绿色珠的拉曼光谱,及绿色珠中铅锡黄Ⅱ型的BSE图像;(d)黑色珠的拉曼光谱。
图片
阿斯塔那和中东钴蓝色玻璃的钴料特征
 
 
此外,新疆的玻璃珠贸易与亚洲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南亚北部小国林立;萨珊帝国崛起于西亚。萨珊玻璃的盛行反映了萨珊帝国在西亚和中亚的垄断地位以及萨珊帝国和中国之间陆上丝路的繁荣。而且陆上玻璃珠贸易不同于同时代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贸易。海上贸易以南亚的m-Na-Al 1类型玻璃为主导;陆上贸易则展现了v-Na-Ca萨珊玻璃向东传播的历史。新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差异。
延伸阅读:
中原出土印太珠见证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公元2世纪以前印度-太平洋珠的分布与海上丝绸之路

云南句町古国出土印度太平洋玻璃珠的无损/微损分析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