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保护修复材料比较研究
字号:T|T
2024-10-17 23:30 来源: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 要:古陶瓷修复作为一项手工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传承与发展,文章通过对比一些国内专家、学者所使用的修复材料及方法,对古陶瓷修复中的黏结材料、补配材料以及作色材料进行比较研究,确定修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适用方法。作者选择了金华市博物馆馆藏东汉网格纹印纹硬陶罍作为修复对象,利用研究所得到最适合的修复材料对其进行保护修复。
关键词:修复材料;古陶瓷保护修复;东汉网格纹印纹硬陶罍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2.009
1
古陶瓷保护修复材料相关研究情况
关于古陶瓷修复材料的研究史料,因古时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意识和工匠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流传下的文献资料极少,仅清代蓝浦提及了关于陶瓷的黏结材料。
随着国家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对于陶瓷修复材料的研究逐渐出现热门的趋势。赵丹丹关于修复材料应用的论文以古陶瓷的历史以及东、西方修复史为切入口,通过三件不同材质、不同窑口古陶瓷的修复实践,引出清洗材料、黏结材料、补全材料、作色上釉材料在修复中的应用。于渊在自己的论文中对古代陶瓷修复史进行了归纳,并通过实施文物修复案例,介绍了现代修复材料,同时将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解决。陈泽铭就古陶瓷修复中仿釉涂料的用途和特点作了介绍分析,在对古陶瓷修复过程中陶瓷底色的翻新、涂料和釉面的衔接描述提出了具体方法。季子薇、吕淑玲等人的研究将重点放在了翻模技法和翻模材料上,通过实验梳理翻模材料的性能特点,分析不同陶瓷破损情况分别适用的方法。李齐、吕淑玲等人以首都博物馆馆藏青花鱼藻纹大缸为研究对象,通过有色补配材料筛选试验,找出了最适合保护修复的材料。
东汉网格纹印纹硬陶罍现藏于金华市博物馆,是20世纪70年代金华县(现为金华市金东区)文管会时期考古发掘出土的藏品,因发掘时间较早、管理机构变更等原因,具体出土地点等信息不明确。该印纹硬陶罍高31厘米、外口径21.6厘米、内口径18.5厘米、腹径36厘米、底径16.1厘米。直口,平沿,短颈,鼓腹下收,平底,肩部饰三道弦纹,腹部通体排印块状斜网格纹,胎色灰(图1)。网格纹印纹硬陶罍作为汉代的典型器物,在浙江两汉时期的墓葬及窑址中均有发现。如1992年至1993年绍兴上虞牛头山、周家山、大马山、后头山等墓地就发掘过一批年代在新莽前后至东汉末期的硬陶罍,表面纹饰为斜向网格纹。又如在宁波、绍兴等地的东汉窑址中也出土过大量的网格纹陶片。
该陶罍因埋藏环境等原因出现了严重的残断、裂缝及泥土附着物等现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WW/T0057—2014《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瓷器类文物》的要求,对其进行病害统计—陶罍本体出土时已破损为21块,口沿、腹部存在大面积缺失,腹部至底部残片上有数条裂缝,肩部伴随有片状泥土附着物(图2)。
由于此件陶罍残损严重且存在活动病害,直接影响了其展览展示功能及历史文化价值,为此需在修复材料的选择上进行研究,选择适合的材料对其进行保护修复,恢复其本来面貌。
分析胶黏剂又称黏合剂,简称胶。它是一种能够把两种同类或不同类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物质。在陶瓷文物修复领域,评判一种胶黏剂是否合适,得从材料的耐老化性、黏结强度、固化速度、可逆性、颜色和透明度等综合因素考虑。
目前在陶瓷修复中常用的胶黏剂有以下几种,分别为502胶、合众3A胶、UHU胶、海克斯塔NYL-1环氧胶、百得强力环氧胶、爱牢达2020环氧胶。每种胶黏剂都有其特点及适用情况,在此根据它们的使用方法、渗透性、颜色和透明度、黏结强度、固化速度、抗老化性等方面进行比较(表1)。
根据上述黏结材料的性能对比,结合本次拟保护修复陶质文物胎土结合不够紧密的特点,应避免选择渗透性过强的502胶、海克斯塔NYL-1环氧胶以及爱牢达2020环氧胶,此类胶黏剂将在陶器表面留下颜色较深的液体流淌痕迹,难以去除。百得强力环氧胶虽是无色透明双组份胶,但其固化时间过短且柔韧性好的特点不适用于大面积的黏结。UHU胶黏结强度虽高,但因树脂及固化剂充分混合固化后材料颜色呈浅黄色,在颜色及透明度上存在欠缺。合众3A胶与UHU胶性状基本类似,但因树脂及固化剂均呈无色透明状,加入色粉调色能更准确地接近器物本体颜色,是较为合适的黏结材料。
古陶瓷修复中大多数器物都存在有残缺的现象,此时通过使用一些材料恢复其原有造型的工艺称为补配。因补配材料需与陶瓷本体处于一种长期“共生”的关系,所以补配材料需具备以下特点:①方便安全,并在常温下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固化时间不能过长。②固化后在正常环境下不变形,机械强度及硬度需与原器物相接近,同时需便于打磨。③能与颜料充分融合,与仿釉材料具有较好的接合力。
同时能够满足以上特点的常用补配材料有石膏、3A胶+滑石粉、胶泥、原子灰。通过收集资料及实践对比分析后发现:
①石膏作为传统的补配材料拥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根据不同器物的特点加入不同比例的水来调节硬度,固化时间短,能与颜料充分融合,适合大面积缺损的补配。但同样也存在机械强度较低,二次填补时石膏间结合不紧密、容易脱落的缺点。
②使用3A胶+滑石粉作为补缺材料固化时间适中,也可通过烘箱加温缩短固化时间。固化后硬度大,机械强度高,收缩率低,易与颜料充分融合,与仿釉材料具有很好的接合力,可用于中小面积缺损的补配,也可配合细钢丝作为骨架补缺大面积破损。
③胶泥是一种白色棒形的双组份材料,固化后硬度较大,机械强度高,收缩率低,能与仿釉材料紧密结合。但其固化时间非常短,仅为5分钟左右,与断面接触的黏结力较弱,适合较小面积补缺或个别较小部件的塑形补配。
④原子灰又称为不饱和树脂腻子,与硬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具有固化快、易打磨、与仿釉材料接合力强的特点。但其塑形能力差,更适合于器物表面细微缺失的填补。
根据以上补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陶罍的残损情况综合考虑,3A胶+滑石粉在机械强度、硬度、操作便捷性以及与仿釉材料的接合力上均有着较好的表现,因此选择其为本次陶罍修复中的补缺材料。
作色在陶瓷修复中属于较难的步骤,不同材料在器物上所呈现的效果及质感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如今古陶瓷修复成品作色材料主要可分为三类:丙烯画颜料、硝基漆和矿物颜料。
丙烯画颜料又称为聚丙烯酸酯乳胶绘画颜料,是颜料、丙烯酸酯乳液和水的结合物,其特点为色彩丰富艳丽、干燥速度快,完全干燥后会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薄膜。但这层薄膜在光滑细腻的环氧树脂补配材料表面存在附着力低、结合不紧密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丙烯颜料不适合用于光滑细腻材料表面的作色,而更适合于表面较为粗糙、附着力强的石膏等补缺材料上。
硝基漆是目前国内古陶瓷修复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它拥有干燥时间短、附着力强、颜色艳丽、色谱齐全等特点,特别是涂料干燥后只需继续加入有机溶剂即可恢复使用的便捷性,深受广大修复者喜爱。但硝基漆也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如热稳定性差、抗老化性弱等缺点。
矿物颜料为天然矿石经粉碎、研磨、清洗、提纯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无机颜料。其特点为稳定性强、抗老化性强,但着色力极低,需搭配上色介质使用,调色较为繁琐,适用于一些破损面积较小器物的作色。
根据作色材料对比,硝基漆仍因干燥快、性能强、色谱全、使用便携等性能,在对陶罍作色中拥有较大优势。稳定性及抗老化性弱等因素则需在器物修复完成后,提出具体预防性保护实施意见,延缓材料老化周期。4
印纹硬陶制作的原料多为含铁量较高的黏土,经过较高的温度(约1100摄氏度)烧制而成,气孔率及吸水率都较普通陶器有所提高。但出于对文物安全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此次保护修复仍采用机械清理法(使用竹刀或手术刀片)对陶罍表面附着物进行剔除。对于黏附较为紧密的附着物则使用棉签蘸取蒸馏水润湿表面,再用小竹签轻轻剔除。对仍无法剔除的部位则使用酒精和蒸馏水1∶1混合物软化表面后,使用洁牙机、超声波清洗机等工具辅助清理。对于陶罍断口部位使用棉花球沾无水乙醇进行仔细擦拭,确保后续黏结过程不受附着物影响。
由于金华地处金衢盆地,地势相对低洼,且汉代墓葬形制多为土墩木,随葬陶器往往会受到地下水位及土壤的影响相应收缩、膨胀,使其还未出土就已严重破损。此件东汉网格纹印纹硬陶罍出土时已破损为21块,最大陶片有脸盆大小,小的仅有小指粗细,且根据破损情况看存在部分缺失的情况,因此拼接陶罍应根据其部位、形状、厚薄等特点依次自下而上找出底部、腹部、肩部、口沿,并使用纸胶带临时固定。
根据文物保护修复中的“修复可逆”原则,在黏结之前需在陶瓷断面作可逆涂层。首先使用乙酸乙酯溶液分别调配2%、4%浓度的B72溶液,其次用毛笔蘸取2%浓度B72溶液对陶罍断面涂刷一遍,干燥6小时后再使用4%浓度B72溶液涂抹一遍,最后在阴凉处干燥3天。待完全干燥后使用3A胶以树脂1份∶固化剂0.8份的比例调配,调匀后用调刀调取适量3A胶薄而均匀地涂抹在陶片断面处并用力挤压,压出多余的3A胶,接着使用棉花球沾无水乙醇轻轻擦拭多余胶体,直至处理干净。黏结过程中需使用热熔胶作为临时固定材料。
补配在陶瓷修复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补配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修复的成败。在陶罍黏结完成的情况下,使用纸胶带将缺失的口沿及器身内侧贴平。在玻璃台面上添加适量的3A胶、滑石粉及与陶罍颜色相近的色粉,充分搅拌融合直至其变成面团状。等待“面团”半干时填充至缺失部位。在“面团”将要固化且还能塑形时撕下胶带纸,用手沾滑石粉的方法再次塑形。待填补处完全固化后检查黏结裂缝及缺损处是否存在孔隙。若存在,再次使用上述方法调制“面团”,做精细补配。补配完成后使用砂纸,目数由小到大对补配区域进行打磨处理,确保该区域与原器物的过渡衔接自然、光滑、平整。随后对补配区域采用电动工具雕刻出网格纹饰再结合雕刻刀刻画、调整细节。
作色在本次陶罍的保护修复过程中是最细致的一步,其中使用的上色技法主要可分为笔弹法及喷笔法。首先,使用硝基漆调配出符合该陶罍的颜色,并将调配好的颜色涂抹在瓷板上与原器形进行颜色的比对,直到调出的颜色与原器物接近。其次,在调配好颜料的基础上用喷笔对补缺部分进行喷绘,在喷绘的过程中要确保喷绘的颜色均匀,并完全覆盖补配区域。最后,为了使得补缺区域与原器物之间在颜色上过渡自然,在原有的调色基础上加入其他颜色进行微调,然后使用短毛尼龙笔进行弹绘,使得修复的颜色与原器物相匹配,并呈现过渡自然的效果。
通过古陶瓷保护修复材料比较研究得出结论,最适宜修复东汉网格纹印纹硬陶罍的黏结材料、补缺材料和作色材料分别为3A胶、3A胶+滑石粉、硝基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便携、安全、易操作,较为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修复的可逆性。在修复实际操作中,这三种修复材料在各个环节中也展现了良好的适配性,还原了器物的本来面貌,满足陈列展览的要求。
[1]毛晓沪.古陶瓷修复[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2]俞蕙,杨植震.古陶瓷修复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于渊.古陶瓷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发展[D].太原:山西大学,2015.
[4]赵丹丹.我国古陶瓷修复中修复材料应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
[5]张宇一.当代国内外陶瓷修复工艺及理念的比较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1.
[6]季子薇,吕淑玲,唐邦城,等.古陶瓷保护与修复中翻模技法的实验探究[J].美术学报,2018(6):103-111.
[7]李齐,吕淑玲,何姗,等.古陶瓷修复中有色补配材料筛选实验研究:以首都博物馆馆藏青花鱼藻纹大缸为例[J]陶瓷学报,2020(5):75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