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 传承历史——记通辽市博物馆文物修复和预防性保护工作成果

字号:T|T
2024-08-19 17:05 来源:博物馆中国

通辽市博物馆原名哲里木盟博物馆,创建于197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中建立最早的地区级综合博物馆。现馆藏一级文物 82 件(组)、二级文物 313 件(组)、三级文物 628 件(组),共计近5万件(组)。通辽市博物馆推动建立馆际联盟以来,既带动了全市文物保护与修复事业的提升,也加强了馆际间交流及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共同以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为目标,实现整体布局、资源共享,增强了通辽地区众多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工作成效

注重实践锻炼,推进交流合作。通辽市博物馆以馆际联盟为平台,在科左后旗成功举办“守历史宝藏 传遗世文物”古陶瓷修复培训班,同时,修复中心还成立了古陶瓷修复专业小组,将通辽市及周边各旗县从事文物修复专业人员集中整合,共同学习,促进交流,为文物修复事业积蓄后备力量。

积极选派优秀人才支持霍林郭勒市博物馆文博业务工作,与此同时,受科尔沁左翼后旗僧格林沁王府博物馆委托,开展了一批民族民俗类文物的修复工作,包括皮具、服饰、马具、铁器、蒙医用具、玉器、木质棋类和部分民族生活用品共计57件(组),不仅增进了馆际联盟各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和联系,也为通辽馆修复中心专业人员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修复经验。

图片
 

搭建高能平台,培养修复人才。通辽市博物馆坚持重视修复人才的培养,积极选派人员参加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古陶瓷修复青年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苏裱技艺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项目、“2022年度江西文化艺术基金”陶瓷修复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陶瓷文物修复组总决赛。赴杭州市开展学习考察交流与项目成果传播工作,与良渚博物院、良渚遗址公园、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在学术成果转化、文旅资源融合、馆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选派修复人员赴京深入学习文物修复工作;参加江西文化艺术基金“陶瓷修复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课程涵盖青花绘画、陶瓷技术史、陶瓷修复理论与原则、陶瓷修复材料性能与创新、金缮、锔瓷修复、古陶瓷技术检测分析、病害图绘制、修复项目立项、实施与验收等专业知识,为地方文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图片

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战略合作。通辽市博物馆与丹青国际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文物保护修复基地,与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分别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2022 年以来,山西省博物馆续凯名师工作室、大连艺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实践教育基地先后在修复中心挂牌成立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与通辽市第一中学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引导馆校双方在未来教育上共同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研学平台;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才培养、业务交流、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升级硬件设施,提升专业水平。2022年通辽市博物馆改建后,文物修复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购进一批专业修复设备,现设有陶瓷器、青铜器等五间修复室,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在使用传统技艺修复保护文物的同时,又引进了一批专业设备。根据《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从事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的单位应当取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较早的文物修复部门,通辽市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具有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等九大项目的修复资质。具有专业文物修复师3人,文物修复顾问1人,现为通辽市古陶瓷修复市级非遗传承人。

贯彻方针政策,加大保护力度。预防性保护指不直接接触文物本体,通常借助环境调控或风险管理等手段以延缓文物老化或防止文物损坏。目前,预防性保护已成为国际文物保护领域的共识。通辽市博物馆文物修复技术人员联合馆际联盟各单位积极开展文物藏品的健康状况评估,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改善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最大程度地抑制各种不利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从源头上预防性保护文物。

在国家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的支持下,通辽市博物馆于2019年完成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一期)项目的实施,通过不同规格、类型文物储存柜架等文物储藏及配套设备的安装,温湿度检测仪、记录仪等手持式环境质量检测设备的配置,珍贵文物藏品包装囊匣的制作等,初步建立起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部分文物库房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此外,通辽市博物馆在预防性保护(一期)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果基础上,通过预防性保护管理人员、职责的明确、相关制度的建立等工作措施的开展,目前已初步建立起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人使用、定期巡检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体系,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夯实了基础。

传播文物知识,促进文化传承。通辽市博物馆组织策划的“通博大讲堂——‘匠心修复 延续文明’修复进校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为孩子们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历史的生命延续。在通辽市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同古陶瓷相约,开启奇妙的研学之旅,小小修复师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文物,还在充满乐趣的旅程中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通辽市第二中学,孩子们用心修复手中残损的瓷器,用色彩渲染家乡的绿水青山。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市博物馆和在校老师共同解开文物密码,以青年人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呈现文物价值,激发大学生夯实所学基础、提升专业技能,促进了博物馆研究成果向教育功能转化。

下一步工作计划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文物保护修复是博物馆的基本业务。通辽市博物馆将继续坚持不改变原状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可识别原则、可逆性原则及兼容性原则等五大文物修复原则,兼顾文物本体保护与预防性保护。

依托馆藏资源优势,深化交流合作。通辽市博物馆将牵头向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协会申请成立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发挥修复基地优势,增进与吉林大学、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等高校和单位的合作关系;联合各馆际联盟单位共同策划举办全市性的展览及文化宣传活动,推进文物修复工作;利用学校的理论研究、科研实践等多种形式,提升文物保护修复能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习文物修复及预防性保护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推动馆际联盟各单位工作顺利开展。

创新文物宣传方式,延伸服务触角。迈出发展新步伐,要找准“契合点”,将现代科技元素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科技手段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表达、艺术化呈现,让博物馆里的典藏、广袤大地上的遗产、书本里的文字“活”起来,真正让历史“可感知”,让文物“会说话”。我们将丰富文化形态。发挥互联网力量、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线上+线下”“体验+实景”等多种方式,真正做到闭馆不闭展,服务“不打烊”,以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培养文物保护人才,传播传统文化。文物修缮养护及预防性保护都离不开拥有高深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和面向大众、立足公共传播的普及型人才的支撑,未来,通辽市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统筹兼顾“引进来”与“走出去”。“引进来”方面,将联合馆际联盟各单位邀请文物修复专家、青铜器鉴定专家、非遗金石全形拓传承人、长期从事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工作、陶器修复专家等共同学习文物修复及预防性保护方面的实践经验;“走出去”方面,积极选送文物修复人才前往各地参加实地培训和讲座,真正做到让文物修复知识“落地成效”。

通辽市博物馆深耕文博事业近五十年,深知文物不仅属于我们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凝聚起爱国奋进力量的重要源泉。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文化资源、中华文明的载体,通过挖掘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解锁其中的秘密,可以不断地提升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更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通辽市博物馆将联合馆际联盟各单位积极推动通辽市文物修复工作,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努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