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木质文物因自身有机质地而极易遭受各种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损害,本文以西夏博物馆馆藏珍贵木俑文物为例,面对严重的残缺、糟朽、裂痕、彩绘脱落等病害,针对糟朽、残缺木俑进行加固、补配,摸索了一套较为简便易行的方法,使其恢复原貌,为今后类似木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关键词:糟朽;西夏木俑;保护修复
一、项目情况简介
西夏博物馆位于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国第一座以西夏陵园为背景,全面介绍西夏历史文化及西夏陵传承保护历程的专题博物馆。2023年6月,西夏博物馆对产生严重、典型病害的9件馆藏珍贵木俑文物开展保护修复工作。
这批木俑于2000年7月在宁夏永宁县闽宁村西夏墓发掘出土,系用松木雕刻削制而成,俑身有彩绘,人物的五官雕刻清晰,服装及配饰雕刻线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西夏人物造型艺术品,在国内属首次发现,为研究西夏政治、军事、社会生活及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但由于历史久远,且出土前环境保存较差,木俑出现严重的残缺、糟朽、裂痕、彩绘脱落等病害。在保护修复工作中,针对糟朽、残缺木俑的加固、补配,摸索了一套较为简便易行的方法,在此进行总结介绍,希望能为今后类似木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二、糟朽木俑情况
根据国家文物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WW/T0060-2014可移动文物病害技术规程·竹木漆器类文物》,对该批9件(套)木质文物进行病害调查。现场调查发现,糟朽严重的木俑共有7件(套),分别是001827彩绘木雕文官俑、001828彩绘木雕武士俑、001829彩绘木雕武士俑、001830 彩绘木雕武士俑、001831彩绘木雕武士俑、001832彩绘木雕武士俑、001842彩绘木雕武士俑,由于糟朽情况相似,在此选择001827、001828、001832号三件木俑进行说明。001827彩绘木雕文官俑,存在表面人为污染、残断、糟朽等不同程度的病害情况。001828彩绘木雕武士俑存在裂隙、泥土附着物、糟朽等不同程度的病害情况。001832彩绘木雕武士俑存在裂隙、裂缝、糟朽、生物损害等不同程度的病害情况,详见图1。
三、修复过程
本次保护修复工作,主要从消除病害、加强机体强度、治理和控制文物环境入手对该批木质文物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工作。通过保护修复,阻止病害继续发生,对可能进一步产生病害的部位进行修复,确保其稳定的状态,从而延长文物的自然寿命,最终达到保存现实原物与历史信息的工作目标。通过前期的现状调查,这三件木俑的病害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修复采用的方法、材料一致。因此,将修复步骤一起介绍,主要的修复步骤如下:
1、清理:
(1)清理文物表面的附着物和硬结物。清理时,使用软毛刷进行清理,较为顽固部位可以使用棉签蘸取酒精润湿后进行擦拭。
(2)无法去除的硬结物,不强行进行清理,如已经嵌入在木质文物表面的沙粒石子、沁入木质文物表面的泥浆等。
(3)彩绘的清理,首先测试彩绘表面是否褪色,如褪色则彩绘附着的面不进行清理,并进行固色处理。如不褪色则使用湿润的棉签小心擦拭,详见图2。
2、消杀:
清理工作完成后将文物装入薄膜袋内,使用氮气消杀法,将氮气充满薄膜袋后密封,以此达到无氧杀灭病虫害的目的[1],见图3。
3、加固:
对木质表面糟朽、松软的部位,使用10%浓度的Primal SF016[2]进行涂刷渗透加固,渗透完成后待干燥24小时,再次检查该加固部位的硬度、韧性,如硬度、韧性符合要求则不重新加固,如未达到要求则再次渗透加固,详见图4。
4、补配材料实验:
对补配材料进行多重实验测试,使用三种不同的胶混合木粉分析研究该补配方式的可行性、优势、劣势。
此次实验的三种补配方案为:氰基丙烯酸乙酯木粉混合物、环氧树脂木粉混合物和醋酸乙烯木粉混合物,实验结果如下:
(1)氰基丙烯酸乙酯木粉混合物,质地坚硬,颜色可塑性强,混合物混合均匀,干燥速度极快,塑料感略重。在使用砂纸进行打磨后,无气泡呈现,见图5。
(2)环氧树脂木粉混合物,质地坚硬,颜色较浅,塑料感较重。混合物混合较为均匀,在使用砂纸打磨其表面后,较为光滑,无气泡,但因混合不完全的原因,表面残留有不规则沟壑,如用此混合物进行补配需注意完全混合,见图6。
(3)醋酸乙烯木粉混合物,质地较为松散,颜色较浅,混合非常均匀,胶质基本感觉不到,但是表面较软,指甲可以留下印记,使用砂纸进行打磨后,表面较为光滑,保留有木质感,见图7。
总结:氰基丙烯酸乙酯木粉混合物可塑性、混合完全,整体适合有形制的木质藏品补配,可用于木器补配。环氧树脂木粉混合物,可塑性高、混合完全、无气泡、较为适合有形制的木器。醋酸乙烯木粉混合物,可塑性中等、混合完全,无塑料感,硬度足够,适合较软木质的补配工作。结合上述分析信息,使用醋酸乙烯木粉混合物,见图8。
5、补配:
(1)根据文物的材质特性,在文物修复过程中按照文物的原形状、特点风格进行补配工作,不任意发挥改变文物的原状。
(2)在补配前,使用3%浓度的B72溶液涂抹于补配位置使其拥有可逆层,再使用纸胶带贴粘在需要补配的位置周围,避免多余的补配材料溢出。使用颜色相近、同类型木材,将木材磨制成粉末,使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制成填充物,逐步调整比例,使混合物具有可塑性,将混合物填充至补配处,待混合物干燥凝固后在进行打磨作色处理,见图9。
6、随形打磨:
用不同目数的砂纸和微型打磨机,由粗到细进行打磨,打磨至与文物本身相近的形状,接口处整体平整,手触无异物感即可,见图10。
7、作色做旧:
使用天然矿物颜料配合虫胶溶液调色进行作色处理,作色时以点带面、从浅至深,直至与原件的颜色相同,稍浅为好,因随着时间推移,新补缺的颜色,会自然变深,见图11。
四、修复效果
在保护修复工作完成后,为检验糟朽木俑的保护修复效果,对9件木俑进行了2个月的持续观察,从外观来看,糟朽部分在渗透加固后,整体强度得到加强,未再出现掉渣现象;残缺部分在补配、随色后,补配部位未出现再次开裂现象,表明补配材料与原材料相兼容;外观颜色一致,未出现变色、褪色现象,整体基本达到了预期的修复效果,见图12。
五、总结
文物是历史的余温,蕴藏着千百年的风土人情和审美哲学,在历史、艺术、科学的研究上具备宝贵价值。在进行保护修复时不仅要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还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减少干预、缓解病害、延长保存寿命,尽量恢复文物的历史原貌。
本次西夏博物馆馆藏珍贵木俑的保护修复工作通过综合科学分析研究,根据文物保存实际状况和保护需求,以及相关技术和管理的措施,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修缮自然力和人为造成的损伤,制止新的破坏。在面对污染、糟朽、残缺等主要病害问题,特别是针对修复操作中残缺补配问题,探索了利用醋酸乙烯材料与木粉的混合物做为补配材料,保证了补配材料和原材料的相兼容性的操作方法,既保护了这批文物的材质特征、制作工艺等方面的信息,又使得这批文物的病害得以遏制,稳定性得以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其长期保存问题并达到展陈要求,为今后类似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庚玲.酒泉大拐湾魏晋墓出土木器与织物的修复保护[J].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86-190.
[2]卢燕玲.明代两件加彩木雕坐像的保护处理—以馆藏明代加彩木雕坐像的保护处理为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27(02):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