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对策探究
字号:T|T
2024-06-14 15:47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新时代背景下,馆藏文物保护已成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还关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因此,新时代视域下馆藏文物保护利用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物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有各自的文物保护政策与法规。在国际层面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法规与准则,旨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内层面上,中国也有一系列的文物保护政策与法规,这些政策与法规的出台,为文物保护奠定了基本框架和法律依据①。
文物保护面临着多种威胁和风险。首先,人为因素是文物保护的主要威胁之一,盗窃、抢劫、盗墓等行为时有发生,给文物带来严重损害。其次,自然因素也是文物面临的威胁之一,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不可预测的事件可能对文物造成巨大破坏。此外,环境污染、氧化、湿度等因素也都会对文物保护构成永久性的伤害。
目前,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人力资源和经费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文物保护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但目前的投入仍然不够。其次,文物保护技术也有待提高和完善。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文物保护技术不断涌现,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最后,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矛盾,文物对于旅游业的吸引力很大,但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可能会对文物带来损害,因此,如何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发展旅游业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时代,馆藏文物的保护理念应以“公共性”和“可持续性”为核心。首先,文物是公共财产,应该为公众所共有和享用。文物的保护应当注重公众参与,加强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物的保护中来②。其次,文物保护应具有可持续性,即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更要考虑到文物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真正保护好馆藏文物。
馆藏文物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馆藏文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同时,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会对馆藏文物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保护馆藏文物不仅要关注文物的物质性,还要关注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在文物与社会文化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馆藏文物的全面保护。
新时代下,馆藏文物保护的价值观应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即馆藏文物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价值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其次是教育价值和研究价值,即馆藏文物应该作为教育和研究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发展和学术进步做出贡献。最后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即馆藏文物应该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促进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三个方面的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下馆藏文物保护的重要内容。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数字化时代,这对文物保护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文物保存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用于文物的虚拟展示和数字档案的创建,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学习和欣赏文物,通过虚拟展示,文物得以重现在观众面前,即使无法接触实物,也能够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此外,数字化还可以减少实物展示给文物带来的风险和损害,因为文物在实物展示过程中容易遭受损坏,而通过数字化展示,文物本身则得到有效的保护。
另一方面,数字化时代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为文物保护提供更加准确的指导和决策依据③。大数据分析可以从文物的历史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文物的保护、修复和展示提供更加科学和精确的方案,通过分析大量文物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物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保护策略。
然而,数字化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首先,数据安全和保护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文物数据需要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传输,但这也意味着文物的数据可能会遭受到黑客攻击或泄露的危险,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文物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其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定的难度。虽然数字化技术可以为文物保护带来便利,但是其应用过程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许多文化遗产机构或个人可能缺乏相应的技能和资源,从而无法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物保护,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文物保护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其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能力。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陈列展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公众对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因此,多元化展示方式应运而生,如虚拟展览、互动展示和文创产品等形式。多元化展示方式不仅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性,还有助于提升文物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力④。
虚拟展览的出现和应用为传统陈列展示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观众不再需要亲身到场,转而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在网络上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展览,与此同时,虚拟空间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重要途径,珍贵文物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保存和传播,降低了实物展示的风险和成本。互动展示方式则进一步增强了观众与文物之间的互动性,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赏者,而是可以积极与文物互动的参与者。通过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观众可以触摸、操作和体验文物,进一步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文创产品的开发则将文物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转化途径,通过将文物的形象、符号或文化元素应用于各类商品和创意设计中,文化遗产的内涵得以延伸和传承,观众可以通过消费这些文创产品,将文物的价值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文物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经济价值,同时,文创产品的开发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保护和传承工作得以更好地进行。
在新时代下,文物保护已经超越了国界的限制,需要进行国际合作与共享。文物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文物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国际合作可以通过交流经验和共同推进技术进步,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平和效果;国际共享可以通过办展、合作研究等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欣赏到世界各地的文物,促进文化的多元性和交流;同时,国际合作也可以加强对跨国文物走私和盗窃的打击,保护好各个国家的文物遗产。
文物保护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在新时代下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些手段和方法可以作为保护和修复文物的重要工具。
首先,使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文物的非接触式测量和三维重建,可以快速、准确地记录和保护文物的形态与结构。这种技术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软件来获取文物的尺寸和形状信息,从而为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通过对文物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详细记录,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物的特点和状况,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指导。
其次,使用激光清洗、纳米材料修复等先进技术,可以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对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激光清洗技术通过利用高能激光束将文物表面的污物和腐蚀物层剥离,达到清洗的效果;纳米材料修复技术则利用纳米级材料和技术手段修复文物的受损部分,从而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原貌。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传统修复方法可能导致的二次损害,有效保护了文物的价值和文化遗产⑤。
另外,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文物所在的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减少自然因素对文物的损害。遥感技术通过使用卫星和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大范围的地面信息,可以帮助文物保护者对文物所在地区的气候、地形和人为活动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则通过收集和整理文物所在地区的地理数据,制作地图和模型,为文物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保护者及时发现文物所处环境中的威胁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减少自然因素对文物的破坏。
文物保护的展示与传播策略是向公众展示文物保护成果和价值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静态陈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传播,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通过虚拟展览、互动展示、移动展览和线上博物馆等方式,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网络了解和欣赏文物。
虚拟展览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文物的方式,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参观虚拟展览,身临其境地欣赏文物,甚至可以进行互动体验。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观众随时随地了解文物,丰富了观展体验。
互动展示是一种将观众参与度提高到更深层次的展示方式,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声音交互、投影等设备与文物进行互动,并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这种方式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物。
移动展览是将文物展示移动到不同的地点,使观众能够更加方便地接触到文物,可以采用移动展览车、展览船等移动设施,将文物展示带到社区、学校、企业等地方,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文物知识。
线上博物馆是将文物数字化展示和传播的一种方式,观众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线上博物馆,观看文物的高清图片、三维模型和多媒体解说,还可以参与在线讲座和交流活动。这种方式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将文物展示和传播延伸到全球范围。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创产品开发、影视作品、音乐演出等形式将文物价值和内涵融入日常生活中,文创产品可以包括仿制品、纪念品、图书等,通过文物元素的运用,将文物的价值和美感传递给公众,影视作品和音乐演出则可以通过故事、画面和音乐来展现文物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观众更加亲近和感受文物的魅力。
一是建立和完善文物管理制度。必须秉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制定出一套明确各个环节责任和义务的制度,以确保文物的安全,这不仅包括文物鉴定、调查、收藏、保管、修复、展览、研究等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还应涵盖相关的管理程序。例如,对于文物的鉴定,应该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流程,确保每一件文物都能得到准确的评估和鉴定;在文物的收藏和保管环节,需要制定严格的规定,确保文物的妥善存放和保护。
二是加强文物保护专业队伍的建设。为了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应该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化、高素质的文物保护人才,这包括培养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文物保护专家,以及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建立起具有高度专业素养和强大执行力的文物保护队伍,有效推进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强文物的保管和保护。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应当建立严格的保管和保护制度,包括制定完善的文物安全防范措施,如建立安全防范系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以及定期进行文物清点和检查。此外,还应该加强对文物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文物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在加强文物修复与保护的科学研究方面,需要加大对文物修复和保护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修复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还应该关注文物的保养方法和技术,通过深入研究,找出最适合文物的保养方式,以保证文物的长期保存。
四是合理利用文物资源。例如,通过组织举办各类文物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我国的珍贵文物;通过开展文物研究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提高文物保护的效益,还能激发公众对文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与其他文化机构和国家开展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合作项目,共享经验和资源;同时,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各类国际组织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文物保护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提高我国文物保护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走向世界。
博物馆是一座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宝库,是凝聚历史记忆和文明智慧的载体。只有将文物保护视为一项长期的使命和责任,注重细节、持之以恒,才能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传承好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加强保护与利用策略的研究和实践,有信心在新时代下把馆藏文物保护做得更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文化享受和价值体验。
①牛江.文旅融合视阈下景区及馆藏文物的保护利用[J].丝网印刷,2023(10):18-20.
②刘小庆.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管理保护与利用思考[J].艺术品鉴,2022(18):116-119.
③李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1.
④杜志军.探究“互联网+”对馆藏文物的保护与利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3):119.
⑤于春雨.浅谈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赤子(上中旬),2014(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