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不可再生性文物,古籍文献的修复是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全国古籍修复专业人才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修复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结合地域特色、文献馆藏条件,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争取资金支持、多系统合作、以评促建、以项目带动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式,促进四川修复事业取得明显进步,并具可持续发展性。在传承和保护纸质文献方面,摸索出一条成效明显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古籍修复;传承;发展;四川
一、引言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全国古籍普查工作闻令而动,尘封高阁的古籍逐渐走出深闺为大众所知。面对庞大的需要修复的破损古籍,四川古籍修复事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全省专业人员从屈指可数到如今的年轻人趋之若鹜,更有克嗣良裘之辈,以活态传承的方式赓续古籍修复事业,保护并传承巴蜀古籍文化。
四川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才荟萃。自司马相如和杨雄始,作为蜀学重镇的成都便成为西汉的文化中心之一。文化的繁荣带动了出版印刷业的兴盛,唐代以来,四川与浙江、福建三省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刻书印刷中心之一,“蜀本”以其刻印精美被藏家竞相收藏。据最新古籍普查数据显示,全省有古籍藏书的单位138家,古籍存量为187万册(汉文古籍),是名副其实的古籍大省。但因四川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数地区常年温润潮湿,导致古籍易发霉、黏连、虫蛀等,加之过去古籍库房相对简陋,缺乏足够的设施设备,修复任务迫在眉睫。如何结合现有条件来解决当下问题,并实现古籍修复事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协同各古籍保护单位,通过多年努力,逐渐探索出一条有效发展路径。
二、加强多层次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人才是古籍修复建设的核心要素。与古籍共生长的修复技艺,历经千年岁月,主要依靠师徒手口相授的方式传承下来,“这种方式对于手工技艺的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弊端是,教学中有较多的保守和排斥,学生数量少,核心内容很难学得到,更不用说将技艺行诸笔端供后人共享[1]”。在当下信息化时代,古籍修复工作结合崭新发展平台,守正创新,改变传统弊端,创新发展方式。
(一)培养本省古籍修复高端人才
省古籍保护中心重点组织古籍藏量较大、有较好修复基础、藏书极具特色的单位,积极参加各类古籍修复初级班、高级研修班,为本省储备修复人才专家库。其中,四川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袁东珏、成都杜甫草堂字画修复专家欧萍起了积极示范带头作用,四川大学图书馆许卫红、张黎俐,四川省图书馆罗涵亓、吴石玉,成都杜甫草堂宋鑫、姚斌等青年一辈在近年表现突出,成长迅速,成为全省古籍修复的中坚力量。同时,省古籍保护中心积极申请省内相关人才培训项目,系统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先后申报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古籍修复高级人才培养”等项目,以专项经费保障高级修复人才的持续性培养和交流学习。申请四川省年度“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脱产培训项目,重点下沉到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进行培训,因地制宜地培养边远地区、民族地区修复人才。
(二)以传习所为纽带,辐射带动基层修复人才队伍发展
2016年,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带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大学图书馆两家分中心联合申报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并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故宫博物院古字画装裱专家徐建华担任导师,收徒授艺,为四川培养了一批古籍字画修复高端人才。而这一批学员,又成为四川古籍修复建设的重要力量,薪火相传,使古籍修复技艺绵延不绝。传习所作为修复人才培养基地,根据各市、州实际,陆续举办更具针对性的基层修复人才培训工作。针对市、县级藏书单位修复力量较为薄弱,设施设备不足,多数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省中心重点强调破损级别的鉴定、三、四、五级破损古籍的基础修复,使修复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及实际意义。同时,采取以培训代修复的方式,由学员带本单位破损古籍到培训班,在老师指导下,从修复档案制作到修复完成本单位破损古籍,使学员具有更高的责任心和成就感。
(三)加强馆校合作,为修复技艺储备专业人才
2016年至今,省古籍保护中心先后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院校开展合作,通过修复专家到校授课、接受文保专业学生实习等,将古籍修复技艺在职业院校推广,一批青年学生因此进入古籍修复专业领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先后把课堂搬到古籍修复室,通过亲手触碰古代文献、近距离观看修复师工作,学生们对古老技艺感同身受,兴致盎然。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面向全校开设公选课“中医古籍鉴赏与修复”,受到学生热烈追捧,同学们纷纷表示,古籍应该“潮”起来,文化应该“活”起来,在与众多年轻人的互动中,充分彰显古籍修复技艺的魅力。
三、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省古籍保护中心作为全省古籍保护与修复的牵头单位,积极为各藏书单位争取相关经费支持。在全省古籍保护相关工作会上呼吁古籍修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予各单位待修复古籍组织专家评审并证明,推动数家单位在近年来争取各类型资金开展本馆的修复室建设及古籍修复工作,并采取各种途径修复本单位破损古籍。在文旅厅项目经费评审时,将是否开展古籍修复作为重要参考指标,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古籍修复条件的改善及破损古籍的抢救性修复与保护。
四、加强与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结合省内各单位实际,先后成立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分中心。此举充分发挥了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优势、草堂博物馆字画修复优势、川大图书馆西文修复特长、成都中医大图书馆中医古籍修复与研究的学科优势,使四川古籍修复成为技术全面、人才老中青搭配得当、行业属性健全的全方位发展团队,并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此外,成都中医药大学结合学科专业优势,以中医药古籍为主要修复对象,积极开展古籍保护、修复与中医药古籍文献交叉学科研究,成立四川人文社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之“修复分实验室”,促进专业学科综合保护与研究发展,推动古籍修复从技术型向研究型发展。
五、以评促建,改善古籍存藏条件,并配备基本修复设备
据最新统计,四川有古籍藏书的单位目前为138家。其中,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图书馆、泸州市图书馆等8家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省古籍保护中心分别于2013年、2020年开展了一、二批全省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古籍保护单位的评审工作,古籍修复室建设、修复人员、投入经费等,都作为评审的重点指标。2021年,又在复评各保护单位的同时,启动了古籍保护站的评审工作,在前期各保护单位获得的优惠条件示范带动下,受评单位积极整改,短期内便取得明显效果。有基础修复设备和场地能开展日常修复工作的单位从2007年之前的5家增至27家,从业人员从个位数增至80余人。
六、以科研项目带动古籍修复研究工作
随着全国古籍修复工作的开展,与修复技艺相关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推动古籍修复工作朝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刘琳[2]、刘鹏[3]、王梓懿[4]等对古籍修复用纸的选择及评价体系提出建议,彭道友[5]等对纸浆修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王岚等[6]对修复中的审美与选择提出分析,肖爱心[7]对修复技术系统构建提出框架和思路,王国强则对古籍历史修复遗存[8]、古籍修复干预原则[9]提出了分析指导意见,马文大[10]对我国古籍修复档案标准化建设进行了研究。这些成果对于推动我省古籍修复工作的开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积极申报各级项目,加强珍贵古籍修复经验总结
促进青年修复师从各自系统,或单独,或联合申报各类型古籍修复相关研究项目,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珍贵中医药古籍修复和扫描项目”、四川大学“古籍修复管理系统设计”、省文旅厅“四川古籍破损、修复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微型古籍修复室建设推广研究”“四川藏文古籍保存与修复现状研究”、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东西方纸浆手工滴补在四川地区古籍修复上的应用研究”项目等。不仅有效地促进了青年修复师的成长与进步,同时结合四川古籍病害分布、温湿度、馆藏现状、修复人员结构变化等情况,逐步总结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四川古籍修复研究方案。
(二)与本地手工造纸机构合作,提高手工竹纸生产质量
古籍修复,应当匹配修复文献材质、种类、厚薄和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手工纸进行修复。因传统制作工艺水平、原材料、场地以及环保要求等因素掣肘,目前市面上的传统手工纸质量参差不齐。作为传统造纸中心之一,四川夹江手工纸仍在继续从事生产。为进一步挖掘夹江竹纸文化内涵,2022年,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美术学院协同夹江县人民政府,共同建立了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在传承整理夹江手工竹纸的传统技艺基础上,结合当代传统手工纸最新科研成果,弘扬国家级非遗项目“夹江竹纸”传统造纸工艺,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当代价值。
七、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在省古籍保护中心带领下,各单位在不遗余力抢修古籍的同时,以传承技艺、守护文脉为己任,面向社会开展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宣传推广活动,将传承千年的古籍修复技艺与当代文化生活相结合,推动古老技艺活态传承,为大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
(一)举办展览
2016年末至2022年初,依托传习所丰富的技术资源,省古籍保护中心共举办“古籍保护你我同行———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等各类修复展览展示、互动体验活动三十余场。2019年举办第一期“妙手书医古籍———修复技艺展”,全面展示古籍修复技艺和书医世界,其中,展览上推出的宣传短片《妙手书医》获四川省直工委组织的“网络展播优秀微视频”奖,由此打响了“妙手书医”这张古籍修复特色名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利用著名景点优势,面向国内外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举办了数次纸质文物修复成果展,同时在园区内设置古籍修复专门展馆,集专业纸质文物修复人员修复演示、图文及实物陈列和观众互动为一体,这种真人秀与博物馆陈列结合的展示方式,让观众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二)多媒体宣传
2016年省古籍保护中心以在线直播的方式向外界展示古籍修复,推出直播节目《我在川图修古籍》,吸引了19万人在线观看。2020年省中心青年修复师们又录制了“文旅青年说”直播活动节目,一部分年轻修复师则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矩阵以更接地气、更新潮的方式,向外部世界展示古籍修复技艺。古籍修复和古籍修复师的形象开始从故纸堆间的隐秘十足变成为观众眼前的亲切活泼富有朝气形象。同时对高校专业人才也形成了较强吸引力。
(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各单位利用自身优势,多途径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省古籍保护中心与成都实验小学、回民小学等联合开展“古籍修复进校园”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小朋友们心中变得亲切与生动。四川大学图书馆以“圕萌课堂”、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成小苗”活动作为服务名片,针对低幼年龄段的小朋友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推广活动,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杜甫草堂的古籍修复师们在博物馆“草堂一课”社教品牌上,推出面向大众的古籍修复技艺课程,在古籍修复展示馆中以展牌知识宣讲、展柜实物陈列、观众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到访草堂的广大观众近距离展示古籍修复的魅力。
八、结语
古籍修复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工作,需要有制度化的经费支持及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对文物“心怀敬畏”的工匠精神。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处理好古籍“藏”与“用”的矛盾问题,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技艺及文化,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带领相关单位,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极大地改变了过去环境差、专业人员少、配套经费严重不足等窘境,使古籍修复逐渐形成良性循环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