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廊桥保护现状及思考

字号:T|T
2024-04-07 13:48 来源:文物之声

2023年5月30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研究制定了《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系统性加强廊桥保护研究利用工作。同年10月30日,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印发《贵州省廊桥保护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图片

撑架木梁廊桥——楠杆镇风桥

 

贵州习称风雨桥、凉桥、花桥等设有廊屋的廊桥,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曾经分布贵州全境,其历史可上溯至明代。在长江流域沅江水系㵲阳河上,史称“偏桥”的施秉县,明末建有九跨石墩木梁桥廊桥,桥上有三十六间廊屋,称“跨虹桥”。乌江水系的毕节七星关、沅江水系玉屏野鸡河入㵲阳河河口,史上也修建过廊桥。在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的北盘江径流河段,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有“木桥”,清初铁索盘江桥损毁后,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加建单向伸臂式木梁廊桥。

 

贵州现存古廊桥,最初系20世纪80年代初文物工作者在贵州率先进行的文物普查中发现,随后又有多次调查测绘。筹办1985年在京举办的《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期间,为制作展览所需的建筑模型,笔者于是年春节的年初三,参与地坪风雨桥的测绘工作。1987年,笔者两度参与相关调查。先是参与以侗族村寨的空间分布、居住环境、传统建筑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调查,重点调查区域包括黔桂湘3省区结合部。其后作为领队,又率队对侗族聚居“九洞”和“六洞”地区的鼓楼和风雨桥进行调查测绘。2000年,与吴正光先生共同主编《贵州的桥》期间,再次对包括廊桥在内的贵州重要古桥进行调查。2020年,笔者所在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开展的德江县楠杆土家族乡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中,又对以“镇风桥”为代表的撑架木梁桥进行调查测绘。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贵州廊桥数量又有增补。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全省现存廊桥总计185座,涉及长江流域的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沅江水系和珠江流域的红水河水系、柳江水系,其中长江流域122座,包括赤水河綦江水系7座、乌江水系49座、沅江水系66座;珠江流域63座,包括柳江水系59座、红水河水系4座。分布在遵义市、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个市州30个县级行政区域内,以柳江水系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分布最为集中,3县共82座,占全省廊桥总量的44.3%。

 

贵州现存185座廊桥中,有明确纪年的各类廊桥有93座,占50.3%。其中清代廊桥56座,民国廊桥28座,20世纪60年代及以后修建的现代廊桥9座。清代廊桥中,建于乾隆年间的有12座、嘉庆年间的3座、道光年间的7座、咸丰年间的3座、同治年间的3座、光绪年间的22座、宣统年间的1座。

 

贵州廊桥结构类型包括简支木梁桥、木梁柱桥、撑架木梁桥、伸臂木梁桥、石墩木梁桥、石拱廊桥等类型。在185座廊桥中,简支木梁桥是分布最广、留存最多的廊桥结构类型,共69座,占37.3%;木梁柱桥遗存最少,共7座,占3.78%;撑架木梁桥均分布在长江流域,以乌江水系分布最为集中,共19座,占10.3%;伸臂木梁桥集中分布在侗族聚居的“九洞”和“六洞”地区,共8座,占4.32%;石墩木梁桥35座,占18.9%;石拱廊桥47座,占25.4%。

图片

木梁柱廊桥——流架回龙桥

 

贵州现存185座廊桥中,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60座,占廊桥总量的32.4%。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座,占全省廊桥总量的2.7%;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座,占4.3%;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7座,占25.4%。较有代表性的是,在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的遵义市正安县,在全县分布的10座廊桥中,有6座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占比60%。而铜仁市德江县,全县分布的3座廊桥均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占比100%。

 

从以上数据看,贵州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低级别廊桥文物占总数的93%。而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廊桥不足三分之一,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仅占7%,数量太少。

 

从贵州廊桥的保护现状看,低级别廊桥文物的保护力度普遍不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现状明显好于低级别廊桥文物,大多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为例。2004年7月20日,因连日暴雨和上游支流小水电站部分坝体坍塌,突然暴发的山洪及洪水携带的大量漂浮物,将地坪风雨桥拉垮、冲毁。在地方政府和村民积极组织抢救廊桥构件的同时,国家文物局给予大力支持,2004年10月,地坪风雨桥原址复建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启动。勘察设计任务交由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承担,刚成立1年多,尚不具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作为合作单位参与工作。鉴于笔者曾数次对地坪风雨桥进行过调查和测绘,应贵州省文物局邀请参与并承担地坪风雨桥本体复建的设计工作。2005年《地坪风雨桥原址复建工程设计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2006年地坪风雨桥原址复建工程实施,次年6月竣工,2009年5月通过贵州省文物局组织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2016年,贵州省文物局编,笔者主编,回眸和总结地坪风雨桥抢救、保护和修复全过程的《地坪风雨桥原址复建工程报告》出版。

 

目前,贵州廊桥保护三年行动已经启动,在全省开展廊桥文物专项调查,笔者所在单位也参与其中。根据贵州提出的实施方案,拟完成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廊桥精细化测绘工作,县级以下廊桥文物图像和基本信息全留存。但笔者看来,贵州廊桥总量不多,完全可以对贵州所有古廊桥全面进行精细化测绘工作。同时,在核实廊桥保护现状,评估廊桥价值的基础上,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通过全省范围内的调查,争取能够补充登录、认定新发现廊桥。登录、认定的新发现廊桥,一定应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廊桥”。另外,可以利用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长年开展的“贵州传统建筑影像记忆工程”,面向全省征集廊桥历史照片,并将贵州廊桥影像记录工作作为重点,在全面摸清廊桥资源家底的基础上,最终建成集廊桥基础信息、精细化测绘数据、影像资料为一体的“贵州廊桥数据库”。为进一步开展与廊桥相关的乡土社会、传统习俗、文化线路、防灾减灾等跨学科研究提供支撑。最后,期待通过廊桥专项调查,尽可能多的公布登录、认定的廊桥保护名录,在此基础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应保尽保。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