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如何复原一座宋代建筑

字号:T|T
2023-11-16 16:33 来源:考古与文物

摘要:本文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对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进行了初步的建筑复原研究,提出了营造尺、平面、立面复原方案。研究表明,该遗址可能是一处帝陵上宫,且不是宋高宗永思陵,其磉墩、踏道等做法较为特殊,可以丰富既有建筑史认知。建筑研究和田野考古发掘的通力合作对相关考古发掘与古代建筑研究皆有重要借鉴。

 
 
宋六陵遗址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富盛镇雾连山南麓,2018年发掘的一号陵园遗址清理出了丰富的建筑遗存信息。此前宋六陵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文献层面,一号遗址的发掘为文献与实物结合的研究提供了基点。本文运用建筑考古学的一般方法,以考古发掘信息为基础,对一号陵园建筑基址进行初步的整体复原,包括营造尺、平面、立面复原。同时,结合复原结果,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遗存与研究概况
 
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整体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中轴线上的门殿与享殿龟头殿以及北、东、南三段垣墙,未发现其他建筑基础。享殿龟头殿平面为“凸”字形,龟头殿位于北侧。享殿基址发现四排12个磉墩,龟头殿无磉墩,其下探明存在石藏,但未发掘。享殿与龟头殿基础四周有砖铺散水遗迹。门殿平面呈长方形,未发现完整柱网结构,但在平面分心线上发现了4个均匀分布的深坑,坑内有若干大石块和残损地砖,疑似磉墩。门殿基础四周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砖铺散水,门殿前残存局部砖构地面和一个方形石础。垣墙以夯土筑成,在夯土墙基两侧发现多处包砖痕迹。遗址内出土筒瓦、板瓦、瓦当、火珠与迦陵频伽瓦饰等建筑构件。另外,简报还公布了磉墩心距、垣墙长度等尺度信息。
 
本文的研究基础可分为考古发掘、历史文献、古代建筑实例和今人研究四大部分。其中,通过规范的考古田野发掘所揭露的遗存信息,是最切实的第一手资料。历史文献方面,本文主要参考了《思陵录》《营造法式》等。古建实例方面,本文主要选取江南地区的宋元建筑遗构,为具体建筑形制的复原提供参考依据。今人研究部分,本文主要参考了陈仲篪、孟凡人、郭黛姮等依据《思陵录》对高宗永思陵的复原。由于南宋帝陵在建筑规制上多具相似性,例如,一号陵园遗址考古所得建筑尺度和院落范围与《思陵录》记载多有吻合,所以永思陵的复原成果,对一号陵园遗址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关于南宋皇陵的布局、位次研究,有助于了解各陵方位、规模,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把握单体建筑尺度。因考古资料不足,以往的研究局限在文献层面,一号陵园遗址的发掘,为文献与实物的结合提供了基点。对其进行初步的建筑复原研究,可以从平面、立面不同维度,更为系统地提炼、分析建筑遗迹,丰富对南宋皇陵、南宋建筑史的认识,为后续考古发掘工作提供线索、建议。
 
二、平面格局复原
 
(一)营造尺复原
 
营造尺复原是沟通遗址现状实测数据与文献记载尺度的重要环节。宋代尺制复杂,营造用尺缺少准确记载,结合现存宋尺实物,主要在310~320mm之间。
 
中国古代建筑在间架尺度上具有简洁性与自洽性,开间一般符合整尺半尺原则且中轴对称,以便于施工及保证美观,可作为营造尺推算和尺度复原的依据,而简报公布的毫米级磉墩心距提供了数据来源。
 
《营造法式》记载木构建筑有侧脚做法,即柱子内倾,以取稳固,因此形成柱头与柱脚两个不同尺度的平面。平面尺寸究竟基于柱头还是柱脚,目前尚存在争议。本文暂取柱脚平面作为开间数值,以此作为复原前提。
 
以310~320mm为区间计算建筑开间尺度后,可以发现营造尺取320mm时,数据较为整齐。尤其是观察通面阔、通进深等整尺概率更高的重要控制性尺度,320mm都较为理想。参考现存宋尺实物,320mm共有2例,分别为河南巩县石家庄村宋墓出土铁尺,无锡市郊北宋墓出土漆尺。综上,本文将一号陵园遗址营造尺长复原值定为320mm(表一)。
 
图片
 
(二)总平面复原
 
1. 平面主体遗迹复原
 
开间 以每尺320mm折算,享殿龟头殿通面阔为40尺,当心间16尺,两次间以磉墩心计,分别为13尺和11尺,根据建筑的对称原则,设定次间面阔为12尺,即,柱子中心与磉墩中心存在少许错位。东西通进深相差半尺,取平均值,西侧各间9.82、东侧9.98尺,相差1寸,依开间整尺原则,设定东西各进深为10、通进深30尺。门殿通面阔35、明间12、两次间以磉墩心计,分别为12和11尺,依对称原则,设定次间面阔为11.5尺。进深无磉墩,柱网不明。
 
台基 根据遗迹尺度,享殿部分的台基东西宽48尺,龟头殿部分略向内缩,东西宽34、南北总长60尺。门殿台基东西45、南北25尺。
 
散水 整个“凸”字形台基周回散水,享殿东北拐角散水保存完好,宽度约1.2米,面阔、进深方向的铺砖方式相同,设定整个“凸”字形台基周回散水宽度4尺。门殿后檐散水宽度约3尺,前檐散水相较于享殿,紧贴台基边缘增加一圈顺砌条砖,因此其宽度约为4.09尺。
 
踏道 享殿前檐、门殿前后檐散水居中都有缺口,长度分别为12、13、14尺,简报认为是踏道。门殿前檐带槽石块当为安置副子的土衬石,位置超出散水缺口,因此本文将散水缺口长度定为不包括副子在内的踏步长度,做法均为石踏道。门殿后檐散水的缺口西侧明显偏短,设定享殿前檐、门殿前后檐踏道长度分别为12、12、14尺。
 
垣墙 已发掘垣墙总长合429尺。东段完整,约180尺,东段外侧至享殿中轴线距离约85尺。
 
2. 平面其他遗迹复原
 
(1)龟头殿柱网
 
龟头殿台基外有散水,地表无磉墩,推测原本应有房屋,用石藏的条石代替磉墩。石藏未发掘,柱网难以直接确定,结合享殿部分的柱网、台基尺度,本文提出如下复原方案。
 
根据遗迹,龟头殿外圈柱网自中心至就近的台基边缘与享殿一致,取4尺,通面阔26、通进深22尺。开间柱网参考《思陵录》,明间面阔16、两次间5尺;进深二间,每间11尺。参考郭黛姮对永思陵上宫龟头殿柱网的复原,一号遗址北侧两小磉墩以内,亦增加两个磉墩(图一)。
 
图片
 
(2)门殿柱网
 
门殿基址周回散水,推测原本为房屋,分心柱梁架。因面阔小于《思陵录》所载,故柱网复原另寻线索。《营造法式》规定椽架平长不过6尺,南宋厅堂建筑椽架平长多5~6尺。一号陵园遗址门殿台基进深25尺,适合四架椽,若取5、通进深20尺,前后檐柱外台基仅2.5尺,过窄。因此设定门殿每椽架平长4.5、通进深18、每间9尺(图二)。
 
图片
 
(3)垣墙平面
 
一号陵园遗址垣墙基础近菱形,文献中南宋皇陵垣墙多以“方××步”表述,故仍将垣墙复原为拐角90°的方形格局,北段长170、东西段长180尺,南段应与门殿山墙相接,山墙厚度未知,减去通面阔35、余135尺,因此总长应在665尺左右。
 
三、建筑立面复原
 
通过平面复原,可知一号陵园遗址与《思陵录》所记永思陵上宫相似度较高,应为某帝陵上宫。宋高宗是继徽宗以后第二位入葬六陵的皇帝,其建制在诸陵中应较有代表性。并且《思陵录》文字来源可靠,内容符合南宋建筑风格和《营造法式》,如檐柱不越间广、明间趋于扁长、椽架跨度以5尺为主。基于相似的平面和建筑等级,一号陵园遗址建筑立面复原适当增加《思陵录》的参考比重,尤其是大木作部分。限于篇幅,大木作部分仅择斗栱、梁架、举折、出檐等内容予以表述,其余可参《营造法式》,暂不展开讨论。
 
(一)屋顶
 
郭黛姮依《思陵录》复原永思陵上宫享殿、龟头殿为单檐歇山顶,门殿为悬山顶。
 
一号陵园遗址享殿、龟头殿屋顶与永思陵上宫一致,但门殿稍异。门殿复原台基柱网以外,前后檐剩余3.5、山面剩余5尺。悬山建筑山面出檐长度短于前后檐,因此山面台基的宽度也短于前后檐台基宽度(图三、四)。一号陵园遗址门殿若为悬山,则山面台基宽于出际,承受降水,与散水的设计相矛盾,浪费工料。因此,推测门殿屋顶为单檐歇山,而通过计算歇山顶出檐,刚好到达散水,详见下文。
 
图片
 
图片
 
(二)大木作形制
 
1. 斗栱、梁架
 
本文主要参考《思陵录》《营造法式》现存建筑实例以及前人复原成果,对一号遗址主要建筑制设定如下:
 
享殿,厅堂结构,彻上明造,月梁栿;七等材,材高五寸二分五厘,每分°11.2mm。柱头四铺作插昂造;进深六椽,明间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平柱高一丈二尺。
 
龟头殿,厅堂结构,彻上明造,月梁栿;七等材,柱头四铺作插昂造;与享殿为穿插屋顶,以享殿面阔方向为进深,通檐四椽;平柱高一丈二尺。类比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山面系头栿由正侧面里转斗栱承托(图五)。
 
图片
 
门殿,厅堂结构,彻上明造,月梁栿;八等材,材高四寸五分,每分°9.6mm。柱头四铺作下昂,进深四椽。
 
一号陵园遗址门殿明间梁架取《营造法式》卷第三十一大木作制度图样中的“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图六)。因开间小于《思陵录》,故柱高亦相应由一丈二尺减为一丈。
 
图片
 
参考《营造法式》,一号陵园遗址各建筑斗栱均为计心,泥道栱为重栱;补间铺作心间两朵,次间一朵;无普拍方,阑额至角不出头;用橑檐方不用橑檐槫。以上做法均可见于浙江及周边宋元木构遗存(图七~一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举高、举折
 
享殿、龟头殿、门殿均为厅堂造,若依《营造法式》,举高为前后橑檐方心距的1/4,然后每尺加八分;多证据表明,举高“四分之一”在两宋时期属主流做法,因此一号陵园遗址各建筑举高均依《营造法式》。其中,龟头屋进深距离实际为面阔,即26尺。举折做法亦依《营造法式》。相关数据如表二。
 
图片
 
3. 出檐
 
类比《思陵录》,一号陵园遗址出檐由檐椽、飞子组成。《营造法式》中,檐椽伸出距离取决于椽径,椽径取决于用材,并且只列出椽径3、5寸时的出檐取值,其余只能估算。享殿用材七等,椽径可取7分°,即2.4寸,出檐可取3~3.5尺,飞子挑出1.8~2.4尺,总出檐则为4.8~5.9尺。加上斗栱出跳(1.05尺),范围5.85~6.95尺。此时滴水不会超出散水范围,符合遗迹尺度与建筑设计的一般要求。南方建筑因屋顶轻薄,出檐可以稍长,因此一号遗址享殿出檐取3.4尺,飞子出2尺,总出檐5.4尺。
 
门殿计算出檐的方法、原则与享殿一致。门殿用材八等,出跳0.9尺,椽径可取6分°,即1.8寸。出檐取3尺,飞子出1.8尺,总出檐4.8尺。
 
(三)台基
 
《营造法式》规定台基高度为五至六倍材。一号遗址参《思陵录》,享殿、龟头殿七等材,台基高三尺。门殿八等材,台基高二尺五寸。均符合《营造法式》对台基高度的规定。
 
门殿台前檐土衬石外边缘距台基约6尺,遗迹结合《营造法式》,设定踏步五级,每级厚五寸,踏面宽一尺二寸,较《营造法式》加宽。门殿后檐、享殿踏道仅按《营造法式》,门殿后檐五级,享殿踏道六级,每级厚五寸,踏面一尺。3处踏道副子均宽一尺八寸。
 
(四)建筑用瓦
 
一号陵园遗址虽出土较多瓦件,但集中于遗址西侧,脱离原生层位,距离遗址本体较远,故是否为一号陵园遗址用瓦尚且存疑。本文仅作简要分析。
 
遗址中筒瓦分布广泛,由此可推断一号陵园内各处建筑普遍采用筒瓦屋面。公布的最大尺寸瓦当(S3E1T0406①:4)直径14厘米,以营造尺320mm计,约合4.3寸;最大板瓦(S3E1T0104①:4)宽24.5厘米,约合7.65寸。上述筒瓦、板瓦长度均残,宽度相对完整,稍小于《营造法式》三间厅堂建筑用瓦。更小的筒瓦可能用于附属建筑之上。
 
出土瓦饰有迦陵频伽与火珠,据《营造法式》,当用于房屋转角处。火珠尺度不一,说明用于不同级别的建筑,用法比较普遍,符合《营造法式》规定。
 
(五)其他建筑
 
根据简报,垣墙宽度约为3尺。因此推测原墙高至少9尺,若墙顶铺瓦,总高度应在3米左右。
 
郭黛姮和孟凡人依据《思陵录》复原的永思陵上宫平面,均将红灰墙南部再延伸出一段,形成一围合空间。据笔者亲赴一号遗址发掘现场检视,垣墙东南角并无向南延伸痕迹。本文认为一号陵园遗址门殿前并无郭、孟复原方案中的闭合空间。
 
一号陵园遗址作为帝陵上宫,参考《思陵录》,应有三重垣墙。考古发掘出的垣墙应是“红灰墙”,其外尚有里篱、外篱,但长度未知。本文仅做示意复原。《思陵录》记载永思陵上宫有棂星门南北共2座,鹊台1对。一号陵园遗址垣墙北段无缺口,因此本文暂将两座棂星门作为里篱、外篱正门。鹊台介于两棂星门之间。
 
一号陵园遗址若是帝陵上宫,还应有附属建筑,但本次发掘面积有限,未见相关遗迹。《思陵录》记载永思陵上宫的附属建筑包括火窑子、水缸、土地庙、巡捕房等。一号陵园遗址的附属建筑可大体参考。
 
四、相关问题探讨
 
(一)踏道与开间
 
一号陵园遗址三处踏道与建筑开间呈现出了多样的关系。据《营造法式》,踏道沿建筑开间向为长度,“长随间广”,但享殿踏道长度12尺,明显小于明间面阔16尺,门殿前檐踏道长14尺,大于明间面阔12尺,仅后檐踏道与明间面阔相等。
 
方其他考古遗迹中,踏道长度小于间广不乏实例,如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城恭圣仁烈皇后宅F1、F3踏道(图一一);河北曲阳北岳庙麟德殿北宋踏道(图一二);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行宫遗址F9北踏道(图一三)等等。《营造法式》对台基做法的规定较为简略,“造踏道之制”只说明了单个踏道的尺度,而未说明布局,以及“长随间广”是否包含副子。钟晓青对宋代台基的研究认为,其高度与《营造法式》规定并无必然联系,而对于开间较大的建筑,踏道若机械地“长随间广”,未必实用、美观。
 
图片
 
图片
 
图片
 
综合来看,踏道长度小于开间的做法,在两宋时期南北方可能普遍存在,而踏道长度的具体设计,《营造法式》虽有规定,但仍保留了机动空间。一号陵园遗址门殿前檐踏道明显长于间宽,结合散水宽于后檐和享殿,以及地表柱洞、斜向的砖铺路面等做法,本文认为此处的加长踏道,可能为了使门殿前檐更显恢弘。
 
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的3处踏道,集中出现了长于、等于、小于三种与开间的关系,长于开间犹为少见,可视为研究宋代台基、踏道做法的重要考古实例。
 
(二)墓主人身份
 
一号陵园遗址的平面复原为讨论其等级、身份提供了初步线索。简报认其为某帝(后)上宫。诸陵中,哲宗昭慈圣献皇后陵及诸帝陵上宫神围方35步,其他皇后陵方25步,1步5尺。自宁宗永茂陵起,陵园转至北部山地。一号陵园遗址并不靠山,已发掘垣墙东段约179尺,北垣墙至少165尺,方35步即长175尺,25步长125尺,一号遗址垣墙均长于25步,而接近35步,可以排除其他皇后陵。
 
昭慈圣献皇后陵是陵区内修建的首座陵园,此后诸帝后陵园以其为基点,按国音赵姓所利,顺次向西北排列。据早期航片,一号陵园遗址以东,以南都有大范围遗迹,近年经考古勘探确定,当为陵园(图一四),因此其方位与昭慈圣献皇后陵亦不相符,暂可排除。
 
图片
 
通过立面复原,一号陵园遗址门殿与文献记载的永思陵颇为不同,不仅开间较小,更为重要的是,《思陵录》记载永思陵上宫门殿为“直废造”,学界一般认为是悬山顶,而一号遗址可能是单檐歇山顶。《思陵录》收录的是官方勘验文件,应较为准确,一号陵园遗址门殿的诸多出入,说明二者并非同一。而在享殿、龟头殿、垣墙长度都较为相似的前提下,一号陵园遗址门殿以较小屋身与单檐歇山屋顶,对应永思陵上宫门殿的较大屋身与悬山屋顶,似乎体现了不同帝陵上宫在相同等级准绳下的局部调和。综上,本文认为一号陵园遗址当为徽宗、孝宗、光宗三位皇帝中某位的陵园。
 
五、结语
 
通过对一号遗址的整体复原(图一五~二〇),其建筑呈现出了在《营造法式》的造作框架,与《思陵录》永思陵的等级框架下的灵活调整,如门殿体量缩小,但屋顶为单檐歇山等,最终得到一座既与永思陵规制相当,但又有其自身特点的帝陵上宫,丰富了我们对南宋皇陵的认识。本文认为一号陵园遗址可能属于徽宗、孝宗、光宗之一,未来可结合陵位研究,就永思陵、永祐陵做针对性考古工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号陵园遗址的发现与复原展示了建筑遗址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也体现了考古工作的特殊价值,如踏步与开间尺度的不同关系,以及散水对平面台基尺度、立面屋顶形式的双重限制作用等,丰富了既有建筑史认知。复原过程中,本文发现关于一号陵园遗址瓦件倒塌、堆积情况的记录仍有不足,未来发掘过程中需要更多引入建筑的整体认知,谨慎处理各建筑遗迹,全面记录现场信息。
 
一号陵园遗址的建筑考古复原研究采取了积极、动态地介入田野考古的工作方法,建筑复原团队多次参与田野考古工作,配合考古工作的不同阶段,进行数字记录和复原研究,强调学术交叉融合,与考古队实现了良性互动,既充分熟悉了遗址,又发挥了建筑考古的专业优势,辅助考古发掘,提升考古发掘、记录、整理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为后续的建筑复原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基础资料。未来,在宋六陵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将继续推行和完善建筑考古复原研究,争取在研究理念、记录方法和成果形式等方面,形成可供推广的研究范式。
 
除本文作者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建筑考古研究团队参与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测绘、研究的人员还有:黄青岩、袁琦、张子欢、毛静彦、王藏博、铁莹、马铭悦、赵玉琦、巴天宇、刘云聪、侯柯宇、王子寒、赵小雯、周珂帆、王卓、田雨森、王悦荻、毛少羿、王凤歌、张文鼎、王志成。另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俞莉娜为复原研究提供了资料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