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博物馆是如何做原址陈列和文物保护的?

字号:T|T
2023-11-03 15:22 来源:中国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文物藏品与出土地点关系清晰,未经“异地”迁移,遗址博物馆采取原址陈列的展示方式,场景直观,更利于观众理解和接受,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与遗址的原真性。但是一般遗址博物馆的空间都比较大,增加了环境控制和改善的难度,遗址本身以及出土文物都面临着各种不利环境因素的侵蚀,为了达到原址展陈的目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就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方法,保障文物及遗址在原址展陈过程中处于安全健康的状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坚持“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原则,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以彩绘秦俑保护、铜车马保护修复、土遗址保护为代表的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收获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保护材料单一、保护工艺不完善等问题,还需要在保护工艺优化,保护材料甄选等方面做出改善与努力。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一座典型的遗址博物馆,既有可移动文物,如兵马俑、铜车马、青铜器、石铠甲等,也有不可移动文物,即陪葬坑遗址本身,如一、二、三号坑、K9801号陪葬坑(石铠甲坑)、K9901 号陪葬坑(百戏俑坑)、K0006号(文官俑坑)、K0007号陪葬坑(铜禽坑)等。不可移动的遗址本身里边又包含有大量的可移动文物,已发掘出土的文物只占少数,大量的文物还埋藏于遗址中。经过四十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目前已在秦始皇陵陵区发现各类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处,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各类文物6万余件(套)。发掘出土的这些可移动文物处于多种状态,既有保护修复完成的,也有正在进行保护修复的,还有未出土的;有原址陈列展示的,有展柜陈列展示的,也有库房保存的。秦始皇陵遗址区出土的文物数量多、种类全、体量大, 它们的发现和出土为全方位研究秦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多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坚持“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原址展示理念,力争在第一时间将发掘及研究成果展示给公众。但是在原址展示中的文物保护难度很大,同一种文物常常处于不同的状态,必须保证各类文物无论在哪种条件下,都要处于一个健康安全的状态,这对文保工作者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01

原址展示是遗址博物馆展陈的最佳途径

(一)原址展示既是无奈之举,亦是最佳选择

 

以一、三号坑大厅为例。一号坑大厅分为门厅、过厅及遗址厅三部分,东西长231米,(其中遗址厅长204.5米),宽72.5米,高23.8米,建筑面积超过了1.5万平方米,厅顶系落地式三铰钢拱架结构,大厅的四周及顶部设有采光窗,俑坑的四周设有参观廊。这样的建筑体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大厅。三号坑大厅的外观呈覆斗形,为全封闭式网架结构建筑。建筑面积为1714平方米,由东、西门厅和主厅三部分组成。主厅面积为1313.3平方米,全高9.2米,把三号坑遗址全部罩于大厅。由于遗址占地面积较大,遗址展厅需要足够大的视野才能看到全貌,所以建筑空间划分力求开朗,如秦俑一号坑保护展示厅(跨度72.5米)和二号坑保护展示厅(跨度96米)在覆盖全部遗址的前提下,遗址保护展示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一号坑保护展厅还被评为陕西省八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已成为博物院的标志性建筑。

 

如此大面积的遗址决定了从秦兵马俑被发现以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坚持“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原则,力争在第一时间将发掘成果展示给公众,几乎每一个坑都经历了试掘、回填、盖大厅、继续发掘、保护、展示,这些大致相同的过程。在建好的大厅里发掘,保证了发掘展示过程的安全。一般的做法是发掘一部分,保护修复一部分,余留一部分,所以公众进入博物院后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状态下的文物。由于边发掘、边展示可以让公众更多地、直观地了解文物及遗址的各种状态,因此展陈效果非常好,深受公众的喜爱,但同时也给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配合考古、陈列在第一时间完成保护修复任务,同时消除环境对土遗址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例如霉害、裂隙、泛盐等等,为“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创造条件,也为考古与展示工作保驾护航。

 

早在一号大厅还未建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还未开放的时候,就有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方式成了无奈之举。据不完全统计,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开馆前参观人数就已超过了40万人次。2009年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时,选择在一号俑坑北部东段整体编号T23的区域内,将考古发掘与现场文物保护过程完全展示给公众,“现场作业”无疑给考古、文物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原址展示能更好地揭示遗址内涵

 

遗址博物馆可以采取就地发掘、就地保存、就地展示的工作方法,因此,遗址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就天然地具备了与出土地点关系清晰,未经“异地”迁移等特点。遗址本身也是文化遗存,从博物馆学角度来说,它既是藏品的载体,同时自身也是藏品,是保护与展示的主体,也是遗址博物馆发展的根本。而“临场感”和“原地展示”也是遗址博物馆区别于普通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对于遗址博物馆来讲,遗址的本体保护应该始终放在首位,而对文物和遗址的利用,则必须以文物和遗址的安全为前提,遗址展示应在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效果之间寻找平衡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保障其安全。与秦俑坑在一起的附属遗迹,如棚木遗迹和土遗址等各类遗存,都是遗址的一部分,也有各自的内涵,在建筑之初都有明确的作用,这些对于研究当时建筑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秦始皇陵的多数陪葬坑都已发掘出土,还有部分未发掘的遗存,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文化关系和内涵。考古遗址是存在于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地面和地下遗存,围绕考古遗址开展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全面而统一。遗址博物馆是博物馆空间内容与形式在时间上相统一的一种形式。因此,原址展示能更好地揭示遗址内涵,可以将这种关联性表现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亦明确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在关于文物保护的国际公约中也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原址展示很好地契合了这些理念。

 

(三)原址展示节约能源,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文物安全

 

对于空间大、体量大的兵马俑坑采取就地发掘、就地展示的方式,既节约了中间环节,又无需异地搬迁,更不需要重建,这就最大程度地节约了能源,节约了开支,可以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馆舍建设方面中去。一、二、三号坑的建设时期,当时大遗址保护的理念还没有确立,早期的秦俑人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遗址博物馆的空间面积被压缩一直是一个生存难题,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位置较偏,远离城市,土地面积被外力蚕食的压力要远小于地处城市中心或者附近的遗址,这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原址展示的一个有利条件。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学理念不断进步,并达到一定阶段后相互融合的结果,也是目前在我国最具现实意义和操作性的一种大遗址保护途径。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十一五”国家重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纲要》,其中遗址公园建设被明确提出,并决定设立大遗址保护国家项目库,首批有100处遗址被列为国家重要大遗址保护专项。这一研究、探索与实践的历程,使通过建立考古遗址公园,整体保护大遗址的方式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2010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两批2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批准44家立项建设,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首批获准成立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是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大遗址保护利用方面工作的认可。

02

原址展示的经验

早期的一些考古遗址博物馆,除了对考古遗址进行空间覆盖以外,因为认识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在很多情况下都只考虑遮风挡雨等基本功能,而没有考虑或较少考虑长远发展,考古遗址展厅建筑设施不全,留给辅助陈列的空间和观众活动的空间严重不足,较少考虑考古遗址的保护问题,在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上也没有能够更多探讨与考古遗址、陈列展示内容等方面的关系。1953年中国科学院拨专款修建了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陈列馆——中国猿人陈列馆,整个馆舍完全出于简单功能的需要,没有进行有意的设计,但这也是我国第一座建在考古遗址区范围内的展示建筑,创造了考古遗址出土文物就地、就近展示的先例。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建立表明,人们对考古遗址的认识已经从单纯地保护,提高到在保护基础上的科学展示和深入研究。但是由于当时认知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出土文物采取巡回展示和易地展示的方式,把重心放在举办“出土文物展”等常设专题陈列展览上,而考古遗址本身没有成为保护和展示的重点予以重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正是在综合了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审慎地采取了“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原址展示方式开展工作,类似于建筑上的“三同时”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汲取了以往遗址博物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后,后期建立的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原址展示方法,就科学了很多。

03

原址陈列与文物保护如何统一

为了达到原址展示的效果,就要解决原址展示面临的问题,使遗址和文物都处于适宜的保存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多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研究人员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秦俑坑遗址属于半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历经两千多年,俑坑顶部覆盖的棚木已完全腐朽并与土壤融为一体。土遗址在发掘后不久,就出现了裂隙等问题,而且愈演愈烈,一号坑前五探方在发掘后不久,坑壁、土隔梁即出现裂缝。1987年,裂缝发展到遍及所有土隔梁和坑壁。三号坑在发掘后的短短几个月内,便开始出现裂缝,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最严重的位置以每周1毫米的速度不断加宽。土遗址暴露出来的这些严重问题,不仅会损害土遗址及其附属的多种考古遗迹的保存,更会危及已经修复好的,放在俑坑内的陶俑、陶马群的安全。1988年,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科研团队对一号坑土隔梁采用了“U”型和“H”型支架的方式,对一些危险地段进行了临时性支托加固。

 

裂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温湿度的变化,温度变化会直接影响土遗址含水量的变化,含水量的变化,会导致粘土密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其强度、体积和压缩性。秦俑坑遗址的土质为轻亚粘土,出土前在深3-5米的地下埋藏了两千余年,极其潮湿,出土后由于直接暴露于较干燥的大气环境中,含水量变化巨大,土遗址在失水到一定程度后,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收缩。由回填土、夯土和原生土等构成的不均匀土质必然导致不均匀的收缩,这就是秦俑土遗址产生裂隙的主要原因。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裂隙进一步加剧,使夯土遗迹能被长久安全地保存下去,在前期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采取了目前安全可行的锚杆加固法对遗址进行加固。2012年,使用锚固技术对秦始皇帝陵陵园K0006号坑的土遗址裂隙,和二号坑东北角裂隙进行了加固,保护加固工程完成后,对已加固区域的土遗址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避免了土遗址裂隙进一步扩大乃至坍塌的危险。

 

土遗址保存要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霉害。霉菌的生长和代谢会与土遗址、陶俑、彩绘等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如前所述,属于半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的俑坑内较为潮湿,展厅又有大量的人员流动,为霉菌传播、生长提供了极佳的环境条件。因而,在已发掘的秦俑一、二、三号坑内均有过不同程度的霉害。为了及时抑制坑内霉菌生长,防止霉菌对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造成更大的危害,科研团队通过对秦俑坑遗址霉害现状、形成原因、霉菌菌种来源的调查,掌握了遗址中霉菌的活动规律,筛选出适用于秦俑坑遗址的防霉剂,并研究出一套综合性的大遗址防霉保护方法,并于2000年建成了全国第一家文物微生物实验室。这一系列方法后来又推广至国内其它遗址和文物区域的文物防霉工作。

 

裂隙,是最为常见也是对土遗址影响最大的病害之一,用化学方法加固有时会使土遗址表面结壳,不利于土遗址内部水分的正常迁移,会引起更大的病害。大量的实践证明,根据俑坑土遗址的不同情况,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物理加固保护措施是有效和成功的。通过对土遗址裂隙的加固治理和部分复原,有效地防止了裂缝的蔓延和裂块的倒塌,保持了土遗址的完整性,让观众可以直接看到遗址原貌。

 

多年的经验发现,土遗址需要长期监测,积累数据,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类小病害,使其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科研团队根据霉害产生的原因,制定的防霉保护方法是科学可行的,极大地改善了俑坑土遗址的保存环境,为原址展示创造了条件。

 

(二)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复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彩绘兵马俑和铜车马的保护修复。

 

众所周知,秦兵马俑在出土时,大多数俑体表面会残存少量彩绘,极少部分的彩绘残存比较完整。仅存的彩绘保存状况亦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彩绘层与外部土壤的黏附力大于它与陶体表面的黏附力;二是彩绘出土后不久,随即出现颜色蜕变、脱落等问题。综合多种分析方法,确定了秦俑彩绘底层和褐色有机层的主要成分是中国生漆,彩绘颜料大多是天然矿物颜料(如朱砂、石青、石绿、磷灰石、铅丹等),还有一种人为加工合成的紫色颜料——紫色硅酸铜钡(BaCuSi2O6),现在被称为“中国紫”。由于埋于地下两千多年,受周围土壤环境的侵蚀,彩绘的颜料调和剂及生漆底层均已老化,颜料层内部的黏结力,彩绘的各层之间,底层与陶体之间的粘附力极小,稍微施加外力都会脱落。针对秦俑彩绘生漆底层严重老化、收缩、变形剧烈的损害机理,及难以渗透的结构特征,科研团队研究出了聚乙二醇(PEG200)、聚氨酯乳液联合应用和单体渗透——电子束辐射聚合两套保护方法,成功地保护和加固了秦俑彩绘,多年跟踪观察,效果良好。这两套保护方法后也推广至其它相关彩绘文物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秦俑彩绘保护技术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彩绘秦俑的保护修复工艺得到不断优化,操作方法也越来越简单。用于陶体粘接的粘接剂,多年来使用的多是环氧树脂,虽然主体材料未有大的变化,但是施工工艺却在不断优化。保护修复完成的兵马俑原址回放,让公众可以直观地看到它原来的样子及所处的位置,俑和遗址的关系一目了然,这些对于人们理解遗址内涵、领略秦文化都是大有裨益的。对于完成了保护修复的秦兵马俑,放在大厅原址陈列,既节约了展示空间,又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貌。

 

除了彩绘秦俑的保护修复之外,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就是铜车马的保护修复。出土于秦陵西侧的铜车马,采用了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整体迁移技术,将两乘铜车马及其附带的充填土,在不改变原状的条件下,全盘迁入室内,变室外考古为室内考古,使考古清理工作在室内进行,既保证了文物的安全,又对文物的科学保护创造了条件。由于两乘铜车马长期埋藏在地下,受损碎片达三千余块,而且变形严重,铜体锈蚀矿化。科研团队通过全面科学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铜车马的结构,主要部件的成份,各部件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将传统修复技术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制定了综合利用粘接、焊接、机械连接及适当使用加强件补强的修复方案。经过理论研究、模拟试验,筛选了合理的粘接、焊接材料、配方、方法及工艺,并根据对比试验研究成果,对铜车马进行了保护修复。

 

修复好的秦陵铜车马就陈列于陈列楼。辅助厅内主要以展柜和橱窗为主,展品主要为铜车马上的附属物和反映铜车马制造工艺的复仿制品,同时设置了开放的展台,用以展示一号车伞杆模型,让观众亲自参与,亲自动手,解开伞杆与伞座的连接,体会秦代的科技成就。另外,对铜车马的原址进行了回填,并标示遗址范围。对于其它暴露但未发掘的遗址,同样通过对地表绿化标识遗址范围,例如寝殿、便殿、飤官遗址、园寺吏舍遗址、廊房等建筑遗址。

 

除此之外,进行了保护修复的可移动文物还有石铠甲、青铜水禽、青铜礼器、兵器以及丽山园出土的其它各种材质的文物,保护修复完成后,这些文物部分在二号坑东侧建立的文物陈列厅“异地”展出。这个虽然不是“原址”展示,但也在俑坑附近,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内,并没有割裂它们与秦始皇陵的联系。

 

“十二五”期间,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重点课题,结合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遗迹(彩绘、木炭、漆皮等)提取保护存在的瓶颈问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针对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提取的技术难点,筛选研发出薄荷醇及其衍生物作为临时固型材料,形成了一整套现场保护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并将成果推广应用于多处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提取和保护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业内的广泛好评。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的安全提取,为考古研究、科学展示保留了以往技术难以保存的更多的珍贵信息,为以后的保护修复、研究利用创造了条件,把原址展示的技术保障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三)展览展线的设计

 

修复好的秦俑原位放置、原址展示,很好地保留了其原真性。然而,秦俑坑深五米,这些俑是放置在距地表五米深的坑内,虽然公众可以在栏杆外一睹秦俑的风采,但是许多细部刻画是看不到的。为了弥补这些遗憾,在二号坑北侧,是用展柜的形式展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将军俑、中级军吏俑、跪射俑、立射俑、骑兵俑,以及戈、矛、铍、殳等青铜兵器,秦砖和棚木等遗迹,拉近公众和文物的距离,满足公众近距离欣赏的需求,让观众能近距离地观察到陶俑的细部特征,若把在俑坑环道的外围观赏理解为学习上的“泛读”,那么在这里便是“精读”。

 

起初,为了弥补保护修复场地的不足,在一号坑西南角和K9901坑东侧建设了开放实验室,后来开放实验室为更多的人接受,因为公众不仅可以看到修好的文物(成品),也可以直接看到保护修复过程,打开了文物保护修复过程神秘的面纱,对原址展陈的展示效果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是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在一起,场景非常直观,遵循原址展陈是最佳的展陈方式,更利于公众接受;但原址展陈的环境难以控制,既要满足展示要求,又要各类文物处于健康安全的状态,看似矛盾,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保障文物处于最佳最健康的保存状态,便于长期保存,从而为文物的利用创造条件。所以,原址展示与文物保护并不矛盾,只是向文保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一座典型的遗址博物馆,多年来实行的 “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文物保护利用 “秦俑模式”,是切合实际并成功的。

04

原址展示的发展方向

因为原址展示空间大、环境难控制,所以环境监测与改善是原址展示必须关注的问题。另外,土遗址含水量的监测,也关系到原址展示成功的关键。为了延缓土遗址被破坏的速度,对土遗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干旱收缩的防范,可以通过人为措施来调节遗址周围的温度和水汽压来实现;对冻融循环的防范措施主要是通过增加地表覆盖以增加地面的热容量;对酥碱的环境治理措施以治水为主。可以在土遗址内部安装温湿度测量仪器,定期收集温湿度数据,并主动调节展厅内的空调系统,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把各种病害对遗址的伤害减到最小。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经常会提到“修旧如旧”, “旧”指的就是文物出土时的形貌,而非原貌。但观众在看到遗址和文物后,总会想像它们的原貌。为了给观众展示文物制作之初的样子,就需要还原原貌,采取复原展示与色彩重构的方式来还原,同时辅以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传递给观众文物以及遗址的原始信息,达到原址展示的最佳效果,这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05

持续改进,优化原址展示效果

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几代秦俑人共同努力的“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秦俑模式”是成功的,也为其它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秦始皇陵是集全国之力,汇聚全国优秀科技人才、艺术人才等,共同打造的一个皇家陵园,是秦人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还有诸多未解之谜等待解答。保护好、传承好秦陵的文物与其所承载的优秀文化对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价值认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每一个秦俑人的责任和使命。对于原址展示出现的新问题,新时代的秦俑人已经开始着手解决,正在进行的“一号坑展厅整体改造提升项目”“二、三号坑展厅中央空调安装系统项目”“铜车马博物馆建设项目”“秦始皇陵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建设项目”“石铠甲坑探方风幕系统工程”等等,都是为了攻克原址展示出现的新问题而做出的努力。随着改造工程的完工,考古、保护、展示技术的完善, 相信原址展示效果会越来越好。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