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原意指打开、开启、开辟之意,后引申为讲明、表明,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阐释是阐释主体对阐释对象进行“理解”“解释”,通过“应用”使受众再理解阐释对象的过程。“理解”是人对人自身未来可能性的一种“筹划”“选择”与“规定”,是对阐释对象内在构成要素、要素结构关系的理解,也是阐释活动的起点。“解释”是阐释者再阐发、再创造的过程,任何文本的解读都带有阐释者的“境遇”和理解“视域”[1]。作为解释主体的阐释者,对阐释对象的理解会受到视域的限制。伽达默尔指出“在解释与理解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双向运动的关系,在理解过程中,任何解释都是对有所理解的东西的解释,而理解则是对解释的理解,这样,理解与解释便构成了一个循环”[2]。“应用”是阐释主体在阐释过程中提升自身参与意义丰富性、文学审美性,建立对话的阐释观,最终实现视界融合后意义增殖——达到阐释的“应用”。应用作为阐释理论的第三要素,以此突出阐释对象的当代意义,隐含着阐释的中心动机:要真正地严肃对待人的历史性[2]。
综上,阐释的作用是对阐释对象(经典)的重新理解,为现实生活开辟道路[2],从而达到阐释的目的——实现阐释对象的当代价值,形成传统与现实一种新的协调和平衡。阐释理论发展经历了从以方法论、认识论性质为主的研究,到以本体论性质为主的研究过程。当代阐释理论回归本体论,以便系统、深入认知阐释对象,并形成具有一定“规定性”的“适度阐释”。
文化遗产阐释研究概述
文化遗产阐释研究涉及考古、世界文化遗产、建筑遗产、石窟、数字化等典型的应用领域。为了对众多领域研究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本文选取2000—2022年间中国知网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考古领域:研究对象以大遗址、园林遗址、宫城遗址、陵墓遗址等为代表;研究视角为遗址保护工程、公众考古、教育考古等;通过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考古遗址公园等展示利用途径,对遗址进行规划分区、植物展示,并引入GIS、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以及新媒体等展示媒介,提升展示策略、传播策略,丰富展示方式,以实现对遗产价值挖掘与文化认知,促进信息传播、文化传播。
世界遗产领域:研究对象以中国大运河、乌镇、元上都遗址、哈尼梯田、明显陵、殷墟、汉长安城、良渚古城、沈阳故宫等为代表;研究视角为考古、阐释、保护利用、文化符号等;通过公共服务、共享共有等方式,以及借助媒介仪式,以实现对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认定与文化解读,促进遗址、生态等文化阐释、传播。
建筑遗产领域:研究对象以“三孔”建筑遗产、卢氏家祠、石宝寨、金鳌洲塔、开封城墙城门等为代表的革命文物建筑、衙署建筑、历史文物建筑等类型为主;研究视角为保护利用、活化保护、传播、设计艺术、管理等;通过内涵分析、价值评估、叙事性阐释、空间叙事等方式,选择相应的展示模式、展示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实现对建筑遗产价值、地方文化、文脉、乡愁等信息阐释、传播。
石窟领域:研究对象以克孜尔石窟、千佛洞、大足石刻、天梯山石窟、孔望山摩崖造像、库木吐喇石窟、炳灵寺石窟、龟兹石窟等为代表;研究视角为佛教传播、佛教考古、佛教文化、石窟艺术、壁画保护等;引入GIS组件、三维建模、三维数字化档案等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展示、影视艺术、立体展示、纪录片、虚拟展示等展示方式,实现对石窟文化和艺术、佛教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信息阐释、传播。
数字化领域:研究对象以乾陵大遗址、羑里城遗址、河姆渡遗址、兵马俑坑、安岳石窟、河南中小型石窟、故宫养心殿东暖阁等为代表的古墓葬遗址、古文化遗址、古窑遗址、红色遗产、建筑遗产等类型为主;研究视角为文物保护、文物修复、遗址复原、遗址展示、信息融合等;引入全景摄影、增强现实、三维数字化、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设计、受众体验、场景展示、数字化展示、虚拟展示、数字化产品等方式创新应用,实现文化遗产的价值、考古信息、民族地区文化的展示、传播。
综上,现阶段文化遗产阐释研究对象为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研究视角以众多学科、领域为背景,基于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与理解,对阐释与展示理论、实践方式进行研究探讨。阐释、展示实践,是从遗产本体的真实性展示到文化遗产信息有效传达的教育活动开始,作为增进公众遗产保护意识的手段,表述为“公众教育”和“宣传”。随着文化遗产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扩展,以及保护理论体系、科技方法、教育理念的不断成熟,阐释涵盖了文化遗产从本体到其环境的整体保护,对遗产历史文化内涵、信息叙事方式有效传达的研究,以及遗产与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社区的关系的探讨,促进文化遗产社会功能的实现。文化遗产阐释经历了“理解”—“解释”—“应用”的方法路径,以促进大众对文化遗产的属性——历史、文化、艺术等多重价值的理解,实现文化展示、传播的目的。
石窟文化阐释方法构建
我国是世界上石窟文物保存数量最多,历史跨度最大的国家。面向石窟保护利用阶段性发展需求,本文尝试基于阐释学方法理论构建一套适用现阶段的石窟文化阐释方法框架。
(一)阐释方法框架
将阐释理论与石窟类文化遗产承载的多元文化、历史信息等元素融合,通过阐释学的视角,使用系统论、评价学等方法构建石窟保护利用阐释方法框架:理解——对象存在,即石窟的物质本体属性存在的要素;解释——关系解读,即阐释者(石窟保护利用相关人员)与石窟对象的实践活动(基于石窟保护利用产生的实践活动,即考古与历史、保护与技术、安全与管理、预防性保护、展示与利用等五个维度)关系的解读;应用——价值实现,即审美经验与伦理道德的提升,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的价值表达。依据阐释方法框架将石窟阐释研究划分为理解——对象、解释——功能、应用——属性三个层面,构成阐释方法“理解—解释—应用”的动态循环,形成具有石窟价值与文化遗产属性的“规定性”、基于时代现实需求和阶段性发展趋势的当代“适度阐释”(图1)。
图1 基于阐释理论的石窟阐释方法框架示意图(作者自绘)
1. 理解—石窟对象层
基于阐释理论对“理解”的认知,在石窟保护利用阐释方法中“理解”是指石窟的物质对象层,是石窟价值的根源,是历史性、时间性、内在性、客观性的“存在”,是“本”。石窟对象具体由石窟本体、载体、环境等要素构成。阐释主体通过基于这些构成要素,在文物认知、历史研究、文化内涵发掘的基础上,对石窟对象层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
石窟本体:由体现文化遗产价值的要素构成的实物遗存,构成文物的基本组成部分;石窟载体:文物本体所附着的基体[5],石窟的相关要素,如石窟的崖体等;石窟环境:石窟周边构成或影响其价值的环境,包括体现文化遗产价值的自然环境,也包括相关的人文环境。
2. 解释—石窟功能层
基于阐释理论对“解释”的认知,在石窟保护利用阐释方法中“解释”是石窟功能层,是专业技术、文物管理、公众等与文物发生关联的人员通过考古与历史、保护与技术、安全与管理、预防性保护、展示与利用等多维度实践工作对石窟进行认知、保护利用,并介入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保全与传承,是整体、体系,是空间性、外在性,是主客体间的“关系”,是“体”。通过对传统文化和艺术问题、工程与科学技术问题、管理问题、文化融合问题的系统探讨,将当前阶段不同业务需求,通过“阐释”翻译成科技需求,最后形成学科知识需求的快速互动,促进各项实践工作交流共享、互动,系统性生成、梳理“石窟”与“人”的整体关系。
(1)考古与历史维度
考古与历史维度根据工作实践分析可见,基于文物本体及载体、文物环境等文物物质载体,以考古、历史、美学等学科视角为主,通过石窟形制、造像特征、碑刻题记等对其断代(图2),探讨洞窟或一组洞窟的题材内容、佛教思想、性质、功能、艺术特点与流源、传统材料与技艺,丰富石窟的研究成果与人文认知,为石窟研究奠定价值认知基础[6]。
图2 石窟考古与历史维度阐释内容框架图(作者自绘)
从阐释理论视角出发,本维度阐释主体为从事文物考古与历史研究的人员;阐释视域为考古、历史、美学、宗教等;阐释对象为文物的文化属性;阐释目的是文化、艺术内涵发掘与价值认知;阐释体系是通过专有学科与实践对文物的认知——“理解、解释”。此维度在阐释方法中以实现石窟的价值认知与文化内涵发掘的目的,回答石窟承载的文化、艺术问题,具有传统文化属性。
(2)保护与技术维度
保护与技术维度主要研究基于文物本体及载体、文物环境等对象层面的主要病害(如风化病害、生物病害、水患、结构失稳等)(图3),根据病害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材质及结构差异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保护修复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研究[6]。
图3 石窟保护与技术维度阐释内容框架图(作者自绘)
从阐释理论视角出发,本维度阐释主体是从事文物保护与技术研究的人员;阐释视域是石窟病害(以地质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不同学科为基础理论);阐释对象是文物的物质属性;阐释体系是科技进步对文物的实践活动——“理解、解释”。此维度在阐释方法中回答石窟文物保护中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具有物质属性,其中技术创新、科技支撑是文物价值保护的安全底线。
(3)安全与管理维度
安全与管理维度主要以安全管理、游客管理、运营管理为主线,探讨人为破坏、旅游管理及游客承载、管理模式及管理总体规划等问题(图4),采取相应的多种技术和管理的综合措施,延缓石窟各种自然力的破坏、制止开放利用中的人为损伤和破坏。这一维度的研究以文物安全、管理为切入点,关注基于物质层面保存的社会关系、价值保全,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环境容量、风景名胜区开发管理、游客体验及满意度等方面[6]。
图4 石窟安全与管理维度阐释内容框架图(作者自绘)
从阐释理论视角出发,本维度阐释主体是从事文物安全与管理的人员;阐释视域是人与文物的社会关系(管理部门规划、游客承载、安消防管理规定、标准规范等);阐释对象是文物的资源属性;阐释体系是政府、国家治理体系下的文物管理实践活动——“理解、解释”。此维度在阐释方法中回答了石窟管理问题,具有资源属性。
(4)预防性保护维度
预防性保护维度以灾害预警与预防、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方法、结构和材料损毁机理等研究为主线,并涉及相关技术与方法、专业工具软件研究和开发(图5)。通过对未发生的破坏或损坏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延缓石窟文物劣化(延长寿命)、延长文物保护加固的周期,减少、减轻各因素对文物价值的影响[6]。
图5 石窟预防性保护维度阐释内容框架图(作者自绘)
从阐释理论视角出发,本维度阐释主体是从事文物预防性保护的人员;阐释视域是防灾减灾工程及保护工程、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技术与材料等;阐释对象是文物的时代属性;阐释体系是国内外行业阶段性的文物保护实践活动——“理解、解释”。此维度在阐释方法中回答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针对石窟地域特性、保护阶段性,预防性保护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
(5)展示与利用维度
展示与利用维度以保护为前提,以传播石窟文化、价值为主线,开展多维度、丰富、合理的传播、展览方式,增强文化创意、专业化阐释等利用形式弘扬、传播传统文化(图6),满足公众精神文化、审美需求,提高公众对石窟价值认识,逐步走向公众参与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走向世界参与文明互鉴的基础[6]。
图6 石窟展示与利用维度阐释内容框架图(作者自绘)
从阐释理论视角出发,本维度阐释主体是从事文物展示与利用的人员;阐释视域是展览方式、数字化资源研究、文创产品、解说系统等;阐释对象是文物的传播属性;阐释体系是社会需求下的文物展示利用活动——“理解、解释”。此维度在阐释方法中回答文化融合问题,具有传播属性,通过文化传播、公众服务,促进石窟其他维度研究成果的社会认知与认同,以及意识形态安全。
3. 应用——石窟属性层
基于阐释理论对“应用”的认知,在石窟保护利用阐释方法中“应用”是借助于对石窟的重新理解与解释,对于当代、将来的生活产生的意义,即文化阐释的目的。石窟属性维度是基于石窟的“本”和“体”对“用”的追求,或者是基于“体”对“用”的追求。阐释是石窟文化价值分析的过程,从“客观存在”的对象维度出发,通过功能维度的实践,实现传统文化和当代人价值观的结合,为当代人构建文化价值体系所“用”的效果。
(二)阐释方法构建目的与系统环境
1. 阐释方法构建目的
石窟保护利用实践工作涉及考古学、历史学、美术学、地质学、建筑学、地球系统科学、材料学、化学等众多学科,形成基于文物本体及载体、文物环境的多条研究主线,开展文物价值、传统文化与艺术研究的主线,开展针对结构稳定性、风化、表层病害等相关保护技术研究的主线,开展灾害预警与预防、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方法、结构和材料损毁机理等预防性保护研究的主线,开展安全管理、游客管理、运营管理等安全管理研究的主线,开展传播石窟文化、价值的展示与利用研究主线等。
可见,首先无论从知识逻辑生产的学科视角,还是现实文物工作实践视角,都是把价值的认知保护、保全、传承作为核心逻辑主线,这也是本文构建阐释方法功能层的逻辑主线。基于石窟对象层的理解,对考古与历史、保护与技术、安全与管理、预防性保护、展示与利用关系系统解读,通过五维一体核心的观念、逻辑主线贯穿石窟的功能层的“大学科”知识链条,确定研究范围边界,以实现属性层的应用,形成以实践视角导向的石窟保护利用阐释方法。其次,从系统论的方法认知现代事物发展、研究对象的发展,人与空间在石窟范围里的互动传承关系。从系统论的角度确定系统目标、系统要素、要素间关系,在系统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构建石窟阐释“对象—功能—属性”的路径,向当代人们科普其文化属性、物质属性、资源属性、时代属性、传播属性,实现“保其形、传其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表达。
2. 阐释方法系统环境
基于人类文明的建立取决于政治条件、经济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心理条件,构建作为承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石窟文化系统环境。石窟文化系统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的组织、经济的供应、自然资源禀赋、知识与美的追求等方面。政治的组织决定了石窟保存发展的体制、技术、规范等,是石窟保存发展方向的趋势引导,是石窟文化系统稳定的前提;经济的供应是系统环境中较为活跃的因素,是社会需求的体现,与石窟的保存与发展紧密相关,是石窟文化系统稳定的保障;自然资源禀赋作为石窟存在的环境基础,具有“地理—人文”双重属性,对石窟的建造、保存、旅游发展等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克尔凯廓尔(Kierkegaard)提出三个境界,最低的境界是审美,然后是道德伦理,最终是宗教,在中国美学可以达到一种宗教的境界,生命的丰厚、记忆的深度都来自美学的感受,基于“人是目的”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阶段,知识与美的追求是系统环境的核心部分(图7)。
图7 石窟保护利用阐释方法系统环境示意图(作者自绘)
综上,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此系统环境构成要素相对稳定,但每一阶段各要素在环境中的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当代城市正处于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向文化城市发展演化的阶段,城市发展的核心应把人的文化层面的审美生存需求和精神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11]。基于当前系统阶段性特征,系统环境中自然资源禀赋属于基础要素,政治的组织、经济的供应要素属于生存要素,知识与美追求属于发展要素,为石窟文化提供生长的“土壤”。
3. 阐释方法作用
基于当代阐释理论,吸取考古与研究、哲学美学、科技保护等跨学科知识体系,在石窟文化系统下以整体、生态共生视角看文化的“扬弃”、空间的广延、时间的厚重等方面的有益经验,系统解读人们在不同研究视角和逻辑框架下产生的多种关系,使专业人士与社会大众(政、产、学、研、用)达成一个集约型的系统性认识。通过以石窟功能层为主的跨学科、交叉学科背景下的保护利用阐释方法,旨在尝试通过这套方法形成石窟文化的“科普”,促进石窟与社会生活融合,为城市居民获得确定性,实现真、善、美追求提供一种时代路径(图8)。
图8 石窟基于工作实践的“五维一体”框架图(作者自绘)
结语
“传统是人类智慧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是世代相传的行为方式,是对社会行为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传统是文化对于人的一种作用,而传统对于人的作用和意义,又依赖于人对传统的诠释、理解”[12]。石窟保护利用研究中阐释是其保护、管理、利用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释将石窟与当代生活建立关系,使公众与石窟对话,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融合。
通过探讨石窟阐释,以研究和认识石窟本体是什么为基础,即理解石窟的存在方式;再到阐释的中介——解读人与石窟保护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关系;最后阐释的目的——石窟在“关系”作用下属性功能的实现——向公众传递价值。因此,阐释可以理解为对石窟信息的一种传达和解说,是一种有目的的表达行为。通过构架阐释方法,旨在为了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通过五个维度构建系统性的逻辑主线,实现相互促进、提升,达到新时代石窟阐释的目的——发挥社会当代价值作用,也为“回头看”,修正、梳理关系提供一些方法、路径,使石窟发挥更大的属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