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研究

字号:T|T
2023-10-07 16:48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引言

 

博物馆融合了一系列的自然文化遗产,人们在进入其中进行观看和学习时,让个人的精神文化水平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让数字化技术功能得到显著的完善,其覆盖的区域更为广阔,整体的数字化过程更为便利。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数字化技术如何进一步开展博物馆的文化保护工作,确保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迎合时代趋势发展。

 

一、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加时代下,文物数字化建设可以改变博物馆原本的运营理念,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同时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为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方法理念,有效整合博物馆内的相关资源,使得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养,也能够使科学技术与博物馆的融合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人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从业者改变博物馆原有的管理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利用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博物馆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是哪些,如何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管理的整体效果,为博物馆管理带来正面且积极的影响。

 

在文物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博物馆的管理质量,重视文、理、工多学科交叉与多技术针对性综合应用。比如说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其中涉及数据库技术、数据计算机辅助、三维建模、计算机图形处理等方面,提高数字化技术的整体管理效果,同时,应明确数字化技术保护博物馆文物的现实意义。每一个文物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以及背景,这是遗留给现代人的宝贵财富。

 

近几年,我国对文物的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每一个文物都应该妥善保管,了解文物背后蕴含的故事、情感等内容。改变原本在文物保护过程中由于对该文物的不了解,导致保护的质量不佳,没有深刻体会文物背后的情感以及故事。一些文物在保存的过程中出现了外部损坏的情况,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文物进行扫描,利用数字恢复该文物本身的状态,并且收集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和文物不同,能更长久地保存下来,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文物保存时间更长,减少了由于外部环境给文物带来的损坏可能性,方便日后随时随地调查以及使用;同时发现文物所需要修补的位置有哪些,在修补之前对文物进行充分了解,提高文物的修补整体质量。

 

不仅如此,利用数字化技术还能够使文物的展览范围得到提升。部分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张、交通不便等现实问题,或者是受到了空间的限制,没有办法到该地区的博物馆进行欣赏。博物馆人员需要根据当前人们对博物馆的兴趣以及博物馆内的藏品进行分析,不断拓宽博物馆的藏品空间。借助数字化技术整理与文物相关的信息和内容,通过数字化展出的方式让更多人即便无法亲自到博物馆,也可以了解该博物馆中所蕴含的文物相关信息,实时连接新媒体和互联网,为更多的爱好者提供线上浏览服务,摆脱传统浏览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二、数字化技术博物馆文物保护方式

 

(一)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博物馆文化保护工作

 

通过对当前的博物馆数量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已经建成的博物馆就有5000多家,馆藏藏品已经达到了3700多万件,每年组织的展览次数高达万余次。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相对庞大,针对国民文化需求仍旧无法达到全面性的满足,各个博物馆在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科技优势提高人们对博物馆馆藏观看的需求,确保国民的文化需求得到真正的满足。

 

当前,各个博物馆在积极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数字化技术进行文物数据的收集,创建适当规模的文物模型,倡导广大民众通过互联网视频播放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文物内容,了解这些文物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避免相关文物在参展时出现压力过大、过重的现象,给所有的观众带来精神和文化上的满足,提高观众对文物的需求。

 

要求所有的博物馆在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物保护时,一定要结合该地区发展的实际状况。不同的博物馆其发展模式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一些博物馆含有大量的字画,而一些博物馆所包含的文物则并没有字画。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数字化技术,对馆内的文物管理工作进行深入了解。在此期间,考虑到博物馆的发展特征以及结构特征等多种内容,提高博物馆的整体管理效果,适当开展数据库管理,在文物管理展览保护的过程中,做到精细化管理,建立清晰可见的目录。

 

以山西地区的铁佛寺为例,其包括了寺庙的整体结构以及碑文等,这些内容逐一的分开,让管理者在找寻相关内容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这也是数字化建立数据库的最大优势,帮助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应的内容,及时对内容进行分析。比如,以铁佛寺(原名大云寺)为例。铁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历代累有修葺。根据碑文或梁架题迹可知:琉璃金顶宝塔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遗构,藏经楼为光绪八年(1882年)的遗构。大雄宝殿、天王殿、南北配殿、南北厢房虽无梁架题迹等文字记载,但从其梁架结构和构件特征分析,应为清代中期的作品。六级金顶琉璃宝塔系大云寺建筑之精粹,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数米,塔为平面方形楼阁式五层砖塔,总高35米,底层每边长12.4米,二层以上急剧收刹,第五层平面呈八边形,塔顶用风磨铜铸造的宝珠项环,光泽不减。《临汾县志》记载:“塔顶常有光,传有舍利子云。”铁佛寺塔身每层都有仿木结构砖砌塔檐,回廊四绕,飞翘角上悬挂铜铃,风过铃响,颇有禅意。宝塔二层以上的外墙上镶嵌有58幅琉璃图案,内容为佛教神祇和佛传故事,四周衬以山石、树木,花、流云、城池、狮像等图案,是我国现存清代琉璃塔中的罕例。塔门上有副对联“潮起潮落汾水依旧唱大云,时兴时衰施主照样拜佛祖”,匾额是“原头佛祖”,对联工整,透彻人生禅理,是我国清代琉璃塔中的罕例。其中宝塔的二层中所包含的琉璃图案就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所有的图案进行收集和记录,可以将其中的内容复刻下来帮助工作人员进一步分析相关内容,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建立文化展示数据库

 

在博物馆的文化保护以及数字化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体现出博物馆本身所具有的系统性特征。在开展数字化建设时,力求内容之间的差异性,提前做好分类工作,做到井然有序地进行保护。

 

结合现状观察和分析整个博物馆保护过程中所涉及到相关内容以及流程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与博物馆相关的文物数据在收集和保存的过程中,由于该数据包括了数字和实体图像两种,在短时间内尽快且全面地掌握文物所具有的特征,才能够方便后续对所有的文物进行分类和编排。

 

第二,简单地处理和应用已经获得的信息,在做好分类数据管理之后将其有序地录入到数据库当中。随后,进行适当的馆藏共享及借鉴、交流,制定出更加可靠、更满足该地区文物保护发展的相关方案,建立一个可靠的数据库。

 

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经完成了数字化的改建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将博物馆中所蕴含的各类不同文物的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但是,在数据库录入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由于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而导致录入质量较差的情况,需要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在录入数据时做到准确、可靠,采取规模性的录入。确保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质量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当前,开创文物建设、文物展示网站这一部分同样是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有很多群众由于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博物馆难以实地开发、实地观看。这时候就需要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所有的文物通过网络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而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文物展示的页面,在平台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该博物馆所具有的特色。

 

中国的博物馆非常多,但是每一个博物馆藏品内容都不同,产品的特色和主题也有一定的区别。依托于该博物馆的独特历史文化,设计出符合该博物馆所展现的历史文化内容的网页,促使该网页的设计质量得到提升。网页的精彩性、内容丰富性也会影响到浏览者对网页的浏览兴趣。如果网站设计的质量较差,或者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多的缺陷,浏览者在浏览网页时的浏览效果和质量就会逐步下降。创建网页时应考虑到声音、图像、视频等不同的内容,将博物馆所蕴含的独特内容作为网页的主推,方便人们了解该博物馆的藏品。

 

(三)改变原有的博物馆管理模式

 

博物馆在开展文物管理以及保护工作中需要大量使用数字化技术,简单地进行分析,就是推行数字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能够挣脱原本在开展管理过程中仅仅能够利用人力进行管理的束缚,同时减少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及时促进各类不同文物信息的交流。博物馆之间也可以相互沟通、了解、分析,在文物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文物的管理质量,让文物的管理效果得到提升的同时,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不同博物馆所蕴含的馆藏,促使博物馆文物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所喜爱。

 

数字化管理系统使用时,要求所有的博物馆结合该地区的实际状况,将与文物相关的图片、视频、数据、信息直接录入到该网站中,并且有序地进行备份和存储,做到长时间使用和保存。

 

与此同时,该类数字化系统推广后,方便民众及时上网阅读,并且了解与该文物相关的信息。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浏览者根据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内容了解该段历史,甚至激发群众对传统文化历史了解的欲望,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的推广速度以及发展质量。民众阅读后也可以对文物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促使博物馆内的馆藏资源以及服务模式、服务质量得到提升,满足当前博物馆建设时的相关需求。

 

由于各种不同的文物在输出时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将文物的相关信息以及对应的输出时间、输出原因等直接展示给观众,这种方式提高了文物的保护效率,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与文物相关的内涵以及历史,同时方便在日后文物的检修工作中查询文物是否有所破损。如果发现破损,则需要博物馆的馆藏人员及时分析文物破损的原因是什么,进一步提高文物的整体保护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博物馆所有的藏品划分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数据标准,做到所有的数据清晰可见,如果没有做到清晰可见,应重新进行沟通,确保所有数据库内的数据信息分布是非常均匀的。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物保护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期间,所有的工作人员充分学习数字化技术,妥善整理、收集有关文物的各类信息,确保文物管理、数字化技术运用得到显著提升,利用数字化技术增强社会公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数字化技术可以让社会公众突破传统的空间地理位置限制,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走进文物欣赏文物,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使得大量的文物资源被盘活,成为大众的文物。数字化信息技术也能够让公众愿意主动去了解和认知文物,探索文物,激发公众的文化培养意识,确保其行动能力在逐步增加。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对文物保护带来积极影响,促进博物馆实际管理效果显著提升。在传统文物保护过程中,涉及文物的实物修复,文化遗址复原重建消耗大量的石材、木材等。大量的石材、木材会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同时需要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文物数字化保护虽然同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通过数字化技术修复、复原文物,不消耗林木、石材等一系列自然资源,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够帮助社会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同时满足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需求。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