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化区遗产预防性保护经验与启示

字号:T|T
2023-09-25 12:41 来源:小城镇建设

意大利文化区遗产预防性保护经验与启示——以瓦尔泰利纳为例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on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of Heritage in Italian Cultural Areas:Taking Valtellina Cultural District as an Example

图片

摘要 :赵之枫;苟赢瑞;戎卿文. 意大利文化区遗产预防性保护经验与启示——以瓦尔泰利纳为例[J]. 小城镇建设,2023,(08):40-48.

关键词: 预防性保护; 遗产; 文化区; 意大利; 瓦尔泰利纳文化区

01意大利遗产预防性保护

1.1 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历程

意大利遗产预防性保护以三位学者的保护思想为线索展开(见图1)。20 世纪中期,意大利中央修复院院长切萨雷·布兰迪(Cesare Brandi)将“预防性”修复理念引入建筑学领域,标志着过去一个世纪的狭义修复和发生紧急情况后的干预转向新的发展。然而在面对被视为社区遗产的建筑群保护、遗产价值多样化、居民对空间的塑造等复杂情况,布兰迪从艺术品的角度认识建筑的丰富性具有一定局限性。

图片

图1 意大利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历程

1975 年,乔凡尼·乌勒巴尼(Giovanni Urbani)提出“规划式保护(Programmed Conservation)”,这是一种基于灾害风险信息的科学预防,强调遗产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同年提出了“翁布里亚文化资产计划性保护”试点项目,使用了一种以区域地图为基础,标注灾害发生位置、频率、强度的图示。这一过程使预防性保护由“抽象理论”转向“赖于具体行动和可计量结果”的具体实践。

 

1999 年,斯特法诺·戴拉·托雷(Stefano DellaTorre) 传承乌勒巴尼的保护思想并深化, 采用“Planned Conservation”一词。托雷的“规划式保护”包括了长期愿景下大尺度层面的风险防范,重视区域内自然物质环境与文化遗产的关联,强调管理过程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这一理念下,2005 年,在伦巴第大区选取具有类似特征的6 个不同地区,开展“文化区(Distretti Culturali)”项目,即在拥有丰富的文化和环境资产、服务和生产活动相互协同作用的地区开展持续性、动态性保护及管理活动,旨在促进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带动区域发展。

2016 年,历史性建构筑物结构分析(SAHC)国际会议提出了“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lanned Preventive Conservation,PPC)”,这是“预防性”和“规划式”两条主线融合发展的成果。其核心内涵是:结合自然和社会背景,开展建筑单体至区域范围内的风险评估、价值评估及防范工作,设定综合性、长期性目标。
 

1.2 预防性保护框架和特点

2003 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以预防医学“病历查阅—诊断—治疗—控制”的循环过程为基础确定了预防性保护框架,分别对应于重要数据和信息的搜索、损害原因的识别、补救措施的选择和干预措施的控制。

逐渐成熟的遗产预防性保护特点如下:1)应用现代技术搭建信息平台:意大利为每个建筑遗产建立信息库,并且在线开放信息数据;与地图空间信息结合绘制风险图;制定保护手册,便于专业人员和居民更加直观地获取风险灾害信息。2)由政府主导转向公众参与:意大利政府鼓励社会资本介入,推动社区参与,并且广泛开展保护教育培训,为民众教授遗产灾害风险识别、日常维护技能等。3)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引入:预防性保护在前期需投入大量资本,前期由政府、企业、基金会及个人资助等形式提供资金支持,在后期开展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活动,明确具体的维护义务。4)扩大干预对象:遗产保护工作从整体出发,关注建筑单体至区域系统性保护发展,涉及宏观经济与社会调控,基于地方特色和现实需求制定目标和保护计划。

2瓦尔泰利纳文化区遗产预防性保护框架

2.1 意大利瓦尔泰利纳文化区概况

瓦尔泰利纳(Valtellina)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松德里奥(Sondrio) 省境内,其北部毗邻瑞士格劳宾登州(Graubünden),总面积2.76km2,包括65 个市镇及乡村地区(见图2)。由于地处阿尔卑斯山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孕育了多样性的遗产,至今保留有城堡、修道院等历史建筑、景观遗产和聚落等(见图3)。干石建造是其特点之一,但洪水和山泥倾泻等长期灾害造成建筑及环境的破坏,在经历了1987 年严重的洪水事件后该地区开始了恢复重建工作(见图4)。瓦尔泰利纳文化区项目始于2009 年,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包括恢复工程、技能/ 能力提升、社区参与和价值评估等,预防性保护作为瓦尔泰利纳文化区一种长期战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项目开展以来修复了多座遗产建筑,创建了70km 的遗产线路,遗产及其所在空间得到了良好的保护。这得益于完善的预防性保护框架、充分的信息和资金支持、多方主体参与、区域协同整体保护等多方面的应对举措。

图片

图2 瓦尔泰利纳区位图

图片

图3 瓦尔泰利纳文化区市镇风貌

图片

图4 瓦尔泰利纳文化区山谷修复的遗产分布图

2.2 遗产预防性保护框架

瓦尔泰利纳文化区积极实践“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预备工作—基础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干预措施”的保护框架(见图5)。

图片

图5 瓦尔泰利纳文化区遗产预防性保护框架

在预备阶段,开展区域层面的社会、经济、政策分析,落实法规政策,组织教育培训,进行项目融资及遗产价值评估。第一阶段,收集瓦尔泰利纳遗产基础信息包括:遗产现状及周围环境的总体状况、材料和技术建造、历史记录等信息,为每个遗产建立记录表及数据库,完成遗产信息汇编。第二阶段,开展风险识别包括:严格的分析和检查工作,进行病害诊断,对整体及局部遗产价值丧失、遗产损伤机制进行识别,起草详细报告。第三阶段,对遗产损坏频次、损坏程度进行评估,开展成本分析,对处置的优先级进行划分,对环境风险和遗产风险可视化分析,绘制风险评估图。第四阶段,干预措施包括依据建筑遗产用途及功能(包括传统功能和新增功能),制定短/ 中/ 长期修缮/ 修复干预计划,编制手册,进行服务委托和管理,基于前期基础数据及资产、政策、实践等管理信息,制定一份总体规划(Master Plan),对不同类型的遗产采取不同的预防性保护措施,从长远角度规划后续活动。

03瓦尔泰利纳文化区遗产预防性保护特点

3.1 信息和资金支持

3.1.1 信息管理:风险地图与数字化平台

开展预防性保护的每个步骤都会产生、使用和输出数据信息。监测平台的搭建是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监测系统需要提供不同尺度瞬时值的准确数据,强调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使用,确定影响识别的潜在损害、退化因子指标等。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BIM),将数据与二维、三维参数化图像库相关联,生成风险地图。信息管理中颇具特色的是允许用户信息共享,可以实时查看并修改建筑资料信息和诊断报告,对损毁位置进行空间标记,以此来实现各阶段系统操作的协同性及查询创建信息的便利性。同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编制了“技术手册(Technical Handbook)”和“用户手册(User Handbook)”。技术手册对遗产及周围环境现状分析提供基础数据;用户手册从正确和错误行为的角度,为承担管理职责及不同主体提供指导方法,共享信息。

3.1.2 资金支持:前期投入与多渠道来源

经长期实践及学者的研究发现,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相较于被动式维护的成本优势需要在长期实践中才能显现,前期投资成本较高,但其累计维护成本要低于普通维护。为保证初期检查及维护活动的人力、物力支出,如安装传感器实施遗产检测、建立遗产档案和“电子病历”等,需要有足够的政府补贴或其他资助。瓦尔泰利纳文化区项目的资助者包括卡里波基金会(Fondazione Cariplo)、松德里奥商会、当地银行、电力生产公司和瑞士的一些地方行政部门。在最大资助者卡里波基金会资助下,推动了各项目开展“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PC)”工作,制定了具体的保护目标。同时,个人捐赠、建筑业主付费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

3.2 多方主体参与管理

3.2.1 资本合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

2004 年意大利颁布的《关于文化遗产和景观的国家法典》中提出了遗产保护与适度利用的关系,将适度利用看作预防性保护的一种特殊途径[21]。瓦尔泰利纳文化区开展的预防性保护项目中涉及对遗产的适度利用及管理活动,采取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管理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PPP 模式,共同开展设计、保护、融资、运营、维护等活动(见图6)。

图片

图6 瓦尔泰利纳文化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

政府保障活动的公众性,制定保护制度和发展目标,为遗产预防性保护提供资金,监督各项活动的开展。特许经营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一种实现途径,其中,企业和承包机构参与保护方案的制定,为运营提供财政资助,而签订特许经营合同的承租人须在公共机构的监督下对遗产进行管理,主动进行定期的非专家检查。承租人可以委托建筑师对建筑进行修缮,前提需提交方案报市镇政府审查,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尊重建筑初始风貌,与当地传统技术和材料兼容。在开展运营和维护活动时,结合地方特色和发展战略,规划今后的文化与产业活动,对聚落与建筑适度利用,实行良好的动态保护。例如,意大利在乡村旅游热潮带动下,在葡萄园景观带开展了系列废弃建筑的有序更新,将遗产建筑利用为葡萄酒展厅,与周围建筑相连改造商业和配套服务空间,并将废弃农舍功能置换为居住空间,这体现了意大利遗产预防性理念下的“在保护中活化”原则。根据PPP 协议要求,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长期合作,结合自身技能,发挥自身最大优势来共同享用资源及承担风险。

3.2.2 教育培训:培育公众预防性保护能力

瓦尔泰利纳文化区项目重视对遗产保护的教育培训工作(见表1)。为提升民众对当地遗产价值认知及专业人员操作技能,掌握遗产预防性保护及管理方法,确保长期有专业人员开展保护工作,构建了遗产保护教育体系,以景观—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为目标,以教师/ 学生—专业人员—农民/工匠为对象,通过课程、讲习班、竞赛等方法,开展教育活动。

图片

表1 瓦尔泰利纳文化区培训和教育活动

首先为教师和学生开设了瓦尔泰利纳景观和文化遗产课程,组织开展相关竞赛,提供“梯田之路旅游指南”,让学生作为志愿导游参加相关活动。其次,为当地专业人员开设“区域、文化和地方特性的转变”及“遗产建筑规划式保护”主题课程,并与米兰理工大学合作探讨遗产保护与评估问题、干预与管理关系、传统与创新技术兼容、诊断和检查技术应用等问题,与实地考察结合,申请基金对建筑遗产进行监测、维护、修缮等。同时,为农民和工匠教授恢复建造和维护干石墙的知识和工艺技能,提供专业证书,促进遗产保护活动高效开展。

3.3 区域整体协同保护

瓦尔泰利纳文化区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景观遗产,以及颇具特色的梯田景观和视觉轴线的道路系统。这些遗产虽诞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材料和技术建造特征,但其面临雨水侵蚀、地震灾害及不合理的管理使用等风险,缺少整体性保护策略及日常维护和定期监测,进一步增大风险的可能性。

3.3.1 遗产线路:风险防范与历史价值延续

遗产线路有助于遗产空间分布及价值属性的整体性分析,实现线路遗产风险动态监测与管理利用。瓦尔泰利纳文化区将中部山谷包括历史聚落、宗教文化建筑、纪念物地标、基础设施等遗产在空间上进行整合。在“梯田之路 (The Route of Terraces)”文化线路项目中,建立了线路遗产信息库,深入建筑单体至区域开展风险评估,公布评估结果及干预报告,制定线路遗产维护计划,最大程度保护遗产的历史真实性(见图7)。同时将遗产预防性保护工作与乡村旅游结合,当地居民和游客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取整体的遗产风险状况信息,既能让居民切实参与本土遗产的保护工作,也为游客参观梯田景观提供有趣的认知和科学普及,推动遗产的保护利用。

图片

图7 瓦尔泰利纳文化区从建筑单体至“梯田之路”

遗产线路预防性保护

3.3.2 跨境协作:共同地理单元协同保护

在瓦尔泰利纳文化区开展的预防性保护项目积极与邻国瑞士交流协作,共同建立了“莱蒂安(Rhaetian)公共空间规划式保护——CPRE 项目”(见图8)。该项目基于共同地理单元,突破行政区划,建立遗产保护中心,综合考量遗产所处的环境及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促进瓦尔泰利纳和格劳宾登州(瑞士)之间的密切联系,开展与波斯基亚沃镇(Valposchiavo)大尺度、跨区域的建筑和景观遗产综合保护工作,共享项目、知识、方法,综合历史、材料、构造技术,实现区域乃至跨境范围遗产保护和空间协同合作。

图片

图8 “莱蒂安公共空间规划式保护”项目中

开展教堂、城堡保护活动

04对我国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对文化遗产的整合保护。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带等建设体现出对遗产保护视野、方法的拓展,从点状遗产走向区域遗产空间的保护,涉及建筑、景观,以及最能体现文化价值的历史聚落等更加复杂的要素。意大利文化区在实践中统筹遗产的资源特性、管理的协同性、整体性展示、保护与利用等,为我国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带来启示。

4.1 转变保护范式,建立成熟的预防性保护框架

转变当前单一的“抢救性保护”为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遗产保护范式。将预防性保护理念引入建筑单体至区域遗产,关注可能面临损毁的遗产。在前期通过政策制定、资金投入、价值评估等方式为预防性保护创造良性环境,有助于后续开展遗产“体检”与“治疗”工作。在风险防范中,组织开展定期巡检、系统性监测和维护,同时也要考虑资源的长期规划,将遗产保护与空间规划、社区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等目标相联系,对遗产及所在空间适度利用,逐步形成科学的预防性保护流程,建立融合多要素的“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PC)”框架。

4.2 加强技术应用,搭建开放的数字化信息平台

我国在重点建筑及世界遗产地监测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但对于地区遗产监测及遗产信息建设有待完善。首先要实现遗产信息和档案的电子化,将风险监测等信息及时录入数据库,建立数据共享与动态维护机制,搭建遗产预防性保护数字化监测及诊断平台,实现“监测—预警—诊断”的科学化流程。借鉴意大利风险地图项目,绘制不同尺度的遗产风险图,并且依据遗产脆弱性及灾害情况进行动态更新,科学指导后续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此外,编制包含遗产历史与现状、监测与维护等信息的手册,结合遗产场景数字化展示等关键技术应用,便于用户获取遗产保护相关信息并实时提供反馈。

4.3 构筑合作网络,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管理机制

我国在开展区域遗产保护工作时,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文保单位产权和使用权关系复杂,同时,专业监测、维护人员力量紧缺,共同制约着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借鉴意大利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社会公益基金、投资补助、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成立专业队伍开展遗产日常巡检和维护,通过市场引导为其提供保障。建立遗产日常管理制度,落实职责分工,并开展民众教育培训,将遗产保护工作从专业人员操作转向使用者的日常监测维护。发布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的遗产名录,设定激励机制,对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的项目可给予必要的奖励。

4.4 衔接空间规划,注重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发展

遗产保护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衔接正处于探索阶段,遗产的整体性研究及遗产空间体系在省域、全国尺度的构建尚待完善。这就要求在遗产保护利用中既关注单体建筑、传统村落、名村名镇等在内的底线保护空间,还要关注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跨区域遗产空间,基于地理单元及共性灾害特点,突破行政区划共同开展遗产预防性保护工作。

从整体视角切入,着眼于具有相似特征的文化区域,开展遗产整体风貌风险防范、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遗产空间监测预警,对沿线遗产利用管理行为进行动态监管。

05结语

意大利遗产预防性保护历经三个阶段形成“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PC)”理念,转变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式保护范式,由受损后的抢救修复转向风险防范、日常维护、利用管理等,逐渐由建筑单体拓展至区域要素,趋向于形成一种综合性、长期性的规划。借鉴意大利保护经验,我国在开展遗产保护工作时,预防性思想不仅要深入遗产本体,更要关注城镇、乡村聚落、文化线路等大尺度、跨区域遗产空间,从发展的视角,综合考虑经济、管理、价值及合理利用等方面,逐渐完善遗产预防性保护框架,搭建数字化信息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思考遗产预防性保护与空间规划在技术与管理层面如何有效衔接,探索区域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适应性路径。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