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检测分析中基于摄影技术的几种方法

字号:T|T
2023-09-10 15:56 来源:安川修复
2023年7月22日,第二届油画藏品现状与保护交流会在上海奉贤博物馆举办,安川修復首席技术官王方受邀作《油画文物档案照相与技术摄影》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应与会专家及文物保护同业者的要求,王方对报告中提及的几种基于摄影技术的文物检测方法作补充说明,形成此文。

 


 

作 者 简 介

王    方

 

图片

 

安川修復首席技术官
奉贤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特聘油画修复专家
独立学者 译者
 
学术著作翻译
[荷] 米尔科·登莱乌,艺术品检测分析技术手册 [M] 王方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
[德] 克努克·尼克劳斯,架上绘画修复 [M] 王方 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
[英] 希尔韦尔斯,新编牛津艺术词典[M] 王方,王存诚 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英] 迈克尔·克拉克,牛津简明艺术术语词典(第二版)[M]王方 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本文将简述文物检测分析领域目前应用的几种基于摄影技术的方法,包括X射线照相(X-Ray)、多波段技术摄影(含VIS、UVF、IR和IRR)、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与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
 
一   背  景
摄影技术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自20世纪初起,艺术史档案照相开始得到推行。及至20世纪50年代,基于黑白胶片摄影的档案照相成了文物保护档案的固定要件,利用平光照相与侧光照相来记录文物的图像信息、保存状况与病害信息。黑白胶片摄影无法记录文物的色彩信息,对于彩绘类文物的档案记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尽管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了商用彩色摄影胶片,但由于胶片药膜容易随时间推移发生劣化,会同时造成色彩信息与明度信息的损失,一直未被视为文物档案照相的可靠载体。
图片
The British Museum Collecting Histories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about-us/british-museum-story/collecting-histories
 
从检测分析的角度说,利用可见光照相的技术(除显微照相)并不能为文物材料提供超过目测检查的信息。因此,在数码摄影全面取代胶片摄影之前,利用可见光成像的摄影技术始终未被视为独立的检测分析技术(除显微照相)。
1900年前后,诞生了几种基于非可见光的摄影技术,包括X射线照相(X-Ray)、紫外荧光照相(UVF)、红外照相(IR,后来又出现了基于InGaAs的红外反射成像[IRR])。自20世纪初起,这三种技术都开始应用于文物研究和文物保护领域,分别用于探测画面底层信息(X射线照相)、修复痕迹与光油表征(UVF)、素描底稿与修复痕迹提取(IR、IRR)。但在胶片摄影时代,由于这些设备和材料不易得,受载体限制也难以标准化,迟迟没能形成普及型的标准化技术。
20世纪40年代,基于可见光与红外感光材料的红外假彩色照相技术(IRFC)出现,用于航空侦测领域。到了60年代,随着柯达红外航空胶卷问世,这项技术开始有了普及型应用。但直到90年代初,随着数码摄影技术发展才开始广泛应用于文物的检测分析。

图片

光谱范围和成像设备

https://colourlex.com/project/multispectral-imaging/

 

20世纪60年代,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在航空领域开始出现了4个波段以上的滤镜滤波多光谱成像技术。随后,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又出现了调谐滤波的高光谱成像技术。这两项技术也在21世纪之初进入了文物保护领域,被用作文物检测分析技术。

 

二 几种检测技术介绍及优劣对比

 

1. X射线照相
X射线照相是用X射线穿透置于活动支架上的文物来进行检测。X射线对颜料与支撑体的穿透程度因被辐照材料的原子量而异。这项技术在绘画类文物保护中用于显示颜料层的底层结构,如底稿层的修改、后期构图修改和颜料层厚度变化。对于绘画类文物,X射线照相术可有效观察带有刻画线的、或颜料中含有高原子量元素的底层素描。它也可以解释艺术家的技法和/或与工作方法有关的信息。这项技术也非常适用于木质支撑体的研究,它可以显现木材的纹理。

图片

"Carlos II con armadura" de Carreño de Miranda y radiografía de la obra. 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https://www.museodelprado.es/actualidad/noticia/el-museo-nacional-del-prado-descubre-algunas-de/60c1e0dc-04ef-7737-0a18-dc81e420cb43

 

优势:X射线穿透性强,可穿透较厚的材质或绘画支撑体,表征对象的深层信息。对绘画底稿与构图修改的表征具有明显优势。
局限性
  • X射线照相的缺点是无法获得深度分辨信息。当一幅画上同时叠压两层或两层以上绘画层时,X射线图像会变得不易解读,需与其他成像技术(如UVF和IR)配合使用;
  • X射线照相要依靠轻元素与重元素的反差,因此调和成的混合颜料与颜料层薄厚变化会增加X射线照相的解读复杂性。
  • X射线照相无法实现元素的精确定性;
  • X射线穿透深度有限,X射线照相仅适于可移动文物或独立式雕塑文物等能够被射线穿透的对象,难以应用于洞窟壁画、摩崖石刻等类型的文物。

     

2. 多波段技术摄影
多波段技术摄影是由基于数码单反相机(DSLR)的可见光照相、紫外荧光照相(UVF)和红外照相(IR)/基于数码背InGaAs的红外反射成像(IRR)技术组合形成的诊断技术。这几种技术在20世纪已应用于文物保护领域,但各自有着不同的图像载体和应用目的。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成熟,数码摄影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取代胶片摄影,成为文物档案照相的标准方法,这几种技术组合的可行性也变得更强。
商用数码单反相机(DSLR)感光器对红外段(1100nm以下)光波具有感光能力,这使得红外照相(IR)与红外假彩色(IRFC)采集变得易得易用,数码图像标准化处理也相对容易。这让多波段摄影成为了一种可以标准化和推广的技术,并开始用于颜料成分的预辨识与预分析。
图片
用于多波段成像的改装数码单反相机和滤光片
 
来源:https://mci.si.edu/multispectral-and-hyperspectral-imaging
 
图片
多波段成像
《油画文物档案照相与技术摄影》,王方,2023
 

 

优势

  • 多波段技术摄影中的所有技术都在20世纪进入了文物保护领域,其中可见光照相技术应用历史最久,也是文物档案编制中的标准化固件。紫外荧光检查技术和红外照相与红外反射照相也是文物保护前期调查的标准化检测方法,都是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最为熟悉和常用的技术,教学培训也最为成熟;

  • 紫外荧光照相(UVF)和红外假彩色(IRFC)能以肉眼可辨识的方式呈现颜料在可见光段无法呈现的色彩,可帮助保护人员提升视觉分辨颜料品种的能力,可为颜料和光油成分的进一步分析提供预判和指导,避免过度取样对文物的损害与不适合的实验室分析造成的浪费;

  • 多波段技术摄影具有设备成本与时间成本低的优点,可直接取代传统文物保护流程中病害调查初期的档案照相步骤,同时完成档案照相的采集和预诊断;
  • 在数字摄影时代,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可以方便地记录丰富的图像细节,适用于大幅面绘画文物或立体文物的成像。由于这几种技术可以使用成本较低的商用单反相机成像元件(CCD、CMOS),在成像分辨率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尤其是红外照相和红外反射成像,一直是绘画作品素描底稿提取的不可替代性技术;
  • 多波段技术摄影的图像数量很有限,尽管单图文件较大,但数据总量对存储设备与处理系统的压力较小,可一并纳入文物保护档案的照相档案部分,标准化程度也最高。与其他补充检测技术(便携XRF、MA-XRF、便携FTIR、便携RAMAN)组合,可形成效力更强的预诊断技术组合,可有效分辨文物对象中的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并对多种颜料粉与黏结剂做出定性分析;
     
局限性
  • 多波段技术摄影尽管可以帮助使用者提升对颜料与光油材料品种的分辨能力,但难以生成可靠的反射光谱,无法作为定性分析依据,只能作为预诊断手段使用。
 
3. 高光谱成像
高光谱成像为图谱双采的技术,利用调谐滤波装置和摄影相机镜头,可以在成像同时采集各个点位的高分辨率反射光谱,一经开发(20世纪末)就进入了文物保护领域。 

图片

高光谱和颜料映射

来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ccounts.6b00048

 

优势

  • 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生成光谱分辨率极高(与FORS光谱分辨率相当)的反射光谱;

  • 高光谱成像技术使用的感光元件可分辨的光谱谱段高于普通数码相机CCD,在颜料粉、有机黏结剂和污染物等材料的辨识上展现了强大的能力。结合图像立方中的反射光谱,通过算法拟合,可以对画面上不同种类材料形成映射(mapping),表征各种材料的分布。采用这项技术作为预诊断方法,可以为后续的材料定性分析提供强大的指导。

 

局限性

  • 高光谱成像采用的感光元件专用性较强,难以实现单图大面积高分辨率成像;

  • 市场现售的数码单反相机或数字后背分辨率已经可以达到上亿像素级别,而高光谱成像设备的现有感光元件分辨率仍在十万级上下,采集同等分辨率的大幅图像需要超大量的拼图工作,对图像处理设备压力较大;

  • 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生成的图像立方数据量大,对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的压力较大;

  • 高光谱成像的设备成本较高,且易用性较低,尚未成为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常用技术,尤其不适合人员与经费不充足的保护单位。

 

4. 多光谱成像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诞生早于高光谱成像,是利用窄带滤镜滤波的技术,可采集8~32个谱段的摄影图像,并利用图像立方生成各个点位的低分辨率反射光谱。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文保领域的时间晚于高光谱成像。在彩绘类文物的颜料粉表征方面有着对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取代趋势。 
图片
多光谱图像立方和颜料映射
 
来源:https://www.spectroscopyeurope.com/article/multispectral-imaging-and-art-expert

 

优势

  • 多光谱成像技术生成的低分辨率反射光谱,可在1000nm以下谱段有效分辨种类繁多的颜料粉(可与各种颜料粉的FORS光谱拟合),对于绘画类文物颜料粉品种的分辨具有充分的效力;

  • 多光谱成像技术利用算法也可以有效生成对颜料粉空间分布的映射;

  • 多光谱成像技术可采用数码单反相机的机身或数码后背作为成像设备,可利用这类设备空间分辨率高的优势,一次性采集大幅面高分辨率的图像,尤其适用于大幅面绘画类文物。在采用数码单反相机或数码后背作为成像设备的情况下,多光谱成像的采集可与多波段技术摄影整合为一个步骤,纳入文物保护前期调查的预诊断流程;

  • 这项技术采集的图像数量有限,生成的数据量较小(与多波段技术摄影的数据量在同一量级),对存储与处理设备压力较小;

  • 多光谱成像设备成本较低,易用性较强,对于人员与经费不充足的保护单位是高光谱成像的良好替代性技术。

 

局限性

  • 多光谱成像的光谱分辨率较低,而树脂、干性油、胶等类型的有机物难以利用低分辨率反射光谱有效分辨。因此多光谱技术的分析能力通常局限于颜料粉的种类辨识与空间分布映射。如需表征有机黏结剂、光油及有机污染物,还需配合其他的补充技术,如1000~2500nm谱段的高光谱成像、FTIR、RAMAN、GC-MS等技术进行这类材料的表征;

  • 对于颜料调和复杂、叠层复杂的油画作品(尤其是采用现代厂制合成颜料的现当代绘画作品),高光谱技术采集的反射光谱拆分难度很高,人工建模难以有效分析必要信息。现在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尝试采用AI技术作为补充,进行辅助建模分析,并尝试形成可行的技术方案。

 

5 多波段技术摄影、多光谱成像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性能比较

 

这三种技术目前都是文物保护领域常用的原位无损检测分析技术。综合上文的阐述,可对三种技术的性能进行如下比较:

 
图片
《油画文物档案照相与技术摄影》,王方,2023

 

尽管这三种技术都是基于材料光学性能(物理性能)的分析,都不能单独用作定性分析手段,必须与其他补充检测技术(定性、定量分析)综合应用。但作为先导诊断技术,有着宏观成像的优势,可以为后续的检测分析提供有效的指导,其中多波段技术摄影和多光谱成像的更加实用,适合普及。

 

三 绘画类文物检测分析的可行性建议
随着多种传统实验室分析技术(XRF、XRD、FTIR、RAMAN)的便携化和成像化,尊重文物完整性的原位无损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开始探索利用多种无损检测分析技术的组合形成标准化的预诊断套件,基于摄影技术的这几种方法也被纳入了这组套件之中。对于绘画类文物的保护,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波段技术摄影/多光谱/高光谱与MA-XRF(+MA-RAMAN),搭配AI分析的预诊断趋势。
图片
对布面油画《圣母子》进行整套的原位无损预诊断调查结果,Antonella Privitera,意大利,2021
https://www.mdpi.com/2571-9408/4/3/131#
 

结合我国当前的文物保护实践,对于油画、写本彩绘、唐卡、古代书画、古代壁画等绘画类文物的检测分析,有如下建议:

 

1,档案照相本身已是档案编制工作的固定要件,可在档案照相采集阶段直接补充紫外荧光照相与红外照相,在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成本的情况下取得一定的预诊断结果,对多种颜料的性质或品种形成预判,为后续分析提供指导。档案照相中可见光与紫外荧光、红外采集标准与技术流程,可参照美国AIC颁布的《文物档案照相指南第3版》标准,也可以报名参加安川修復组织的有关培训;

2,对于大幅面绘画作品,如需表征包括颜料粉、有机黏结剂、光油、污染物在内的所有材料,可利用成本较低的多光谱成像技术快速采集高分辨率图像并进行颜料粉种类分辨、空间分布映射。再有针对性地对有限区域进行高光谱成像采集,表征有机黏结剂、光油、污染物等需要利用高谱段高分辨率反射光谱分辨的材料,或采用便携FTIR技术作为高光谱成像的补充技术,对这些有机材料进行定性分析;

3,绘画类文物检测分析的主要对象是起呈色作用的颜料粉。大部分颜料粉反射光谱的重点特征谱段都在1000nm以下,且曲线较平滑,并不需要过高的光谱分辨率;

4,绘画设色复杂度较低,通常使用种类有限的天然颜料或传统人工合成颜料,颜料混合复杂度低,颜料层叠压复杂程度低,可通过人工建模有效拆分各个品种的颜料与黏结剂,形成对材料空间分布的映射。

5,基于摄影技术的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适用场景,不应仅凭借某一方面的优势或局限性简单取舍,应具体视文物对象采用最适用方法。

图片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