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公元1162年),临安府望仙桥边的秦桧旧宅经过改建,成为高宗赵构退位后的住所,取名德寿宫,坊间也称北大内,与地处凤凰山的大内遥遥相望,并称为南北“两内”。
作为高宗退位后的住所,德寿宫兼顾礼制功能与休闲雅趣,整体呈“南宫北苑”布局,南部为居住朝会的宫殿区,北部为观景游宴的苑囿区,构成了端庄与典雅的和谐统一。
德寿宫整体格局复原示意
“伤心南宋行在处,北内千间都做了土”,随着南宋的灭亡,被时人誉为“真是瑶台第一重”的德寿宫,也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在此后的800多年间,德寿宫原有模样未被世人所窥探,直到2001年市考古所对望江路、中河中路东北角进行考古发掘,部分遗址方重见天日,揭开了德寿宫的一角。2022年11月,随着南宋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顺利竣工,并向公众开放,在地下埋藏了八百年的南宋宫殿遗址重回世人的视线,引起社会关注。
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棚室内场景
德寿宫规模宏大,全面涵盖了南宋早期、高宗早期、高宗晚期和孝宗时期四个时期叠压的遗迹,考古发掘深度在2.5-3.0米不等,以土遗址为主,包括夯土台基、砖砌地面、墙基、水池、假山基础、进排水系统等遗迹。因城市建设发展等原因,本次遗址露明展示面积约4600平方米,主要为德寿宫宫殿区中路重华宫、西路慈福宫两组轴线的部分建筑,是国内大规模露明展示南宋时期土遗址的重要项目之一。
南方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如良渚古城等都在探索保护技术路径。本篇以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为例,探讨实践南方潮湿环境下土遗址的保护技术和展示阐释手法。
关于保护
南方潮湿环境下土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
① 土遗址一般以土作为主要组成材料,强度低、结构松散,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遗址含水率普遍较高,在失水过程中产生表面粉化、土体开裂等现象。
② 土遗址所在区位常遇到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土体受毛细水影响较大,随着上部分表面水分蒸发,水中易溶盐极易在遗址表层富集,造成严重的酥碱风化。
③ 遇到气候变化剧烈,空气湿度大的环境,由于土体有机质含量较高,极易滋生霉菌苔藓等。
④ 保护技术一直不断探索提升,保护材料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在较短的周期内得到可靠验证。
总体来看,土遗址保护一直是行业难题,仍处于摸索研究的阶段,特别是南方潮湿地区土遗址,保护难度尤大。遗址露明展示,除了必要的保护棚罩等保护性设施外,还需要综合其他保护措施,保证遗址的安全性。
土遗址保护展示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做好持续的日常维护、监测等一系列后续工作,才能尽可能延缓或减少遗址病害的出现。
保护技术路线选择
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中采用“止水帷幕+黑房间+温湿度控制”方式,对遗址赋存的光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进行综合管控,将遗址从室外高水位的潮湿环境中转换为室内基本隔绝地下水的干燥环境。
止水帷幕+保护棚罩
控制水环境: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包括侧壁渗水)、斜风雨等
“黑房间”
控制光环境:隔绝紫外线及临近波段的有害辐射、抑制喜光植物及微生物滋生
温湿度控制
控制温湿度:通过空调系统,优化气流通道等措施,控制遗址各区温湿度处于有利于遗址长期保存的区间,避免反复剧烈波动
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技术路径
止水帷幕(TAD)工法示意
德寿宫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照片
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展中照片
关于展示
在遗址展示探索中面临的问题
德寿宫遗址内涵以土遗址为主,还包括少量砖、石、木等遗址。在这类以土遗址为主的遗址展示中,常见问题包括以下三点:
①可读性差
土遗址展示以土体为载体,与砖石类等具象而直观的遗址相比,其内涵往往更为抽象,解读难度较大。
②趣味性差
土体本身的特性和经常作为建构筑物基础结构的功用,造成其视觉感观相对较差、呈现的内容隐性,趣味性较差。
③展示手段单一
土遗址展示往往以本体的原状展示为主,缺少其他配套的阐释表达,没有构成完整的展示体系。
土遗址展示体系搭建
德寿宫遗址在展示对象的选择上,以本体保护为前提,以价值评估为核心选择对象,通过对遗址在整体格局和单体上的关联性,结合历史性、艺术性、文化性、社会性对遗址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筛选评估,德寿宫遗址构建起一个以露明覆罩展示为展示核心、综合地表模拟、地表标识、建筑立体标识等全方位展示体系。
德寿宫遗址价值梳理
德寿宫遗址展示方式图
根据对遗址保存状况和价值综合评估,确定两个区域作为遗址露明展示并作展示:一是中轴线(重华宫)部分,以德寿宫中规模最大且遗迹格局清晰的五开间大殿遗址重华殿为核心,突出重点,诠释南宋皇家宫殿的建筑形制;二是西轴线(慈福宫)部分,由工字殿后殿、水池与引水渠、凉棚与方亭等所组成一组建筑群,还包括通往西便门的甬道、大型排水沟等高宗时期的遗迹及部分秦桧时期的遗迹,约3600平方米。规模大,遗存内容丰富、多期叠压关系明显,全面展示德寿宫遗址的遗存内涵。
遗址需结合模拟、标识等方式,对缺失的磉石基础进行修补完形,对道路、墙基、引水渠遗迹的边界进行修补、勾连,对部分建筑台基侧壁进行模拟等等,加强遗址格局的辨识度、增加可读性。
德寿宫遗址露明部分展示方式
遗址综合展示体系
为全面准确形象地展示德寿宫遗址,在展陈体系上,规划搭建了三位一体的展示系统:一是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包括露明覆罩展示、地表模拟展示、地表标识展示、立体形体标识展示等;二是辅助展示,包括标识标牌、数字化展示、灯光辅助展示等;三是博物馆展示,包括展厅陈列展示、出土器物展示等。
以覆罩露明展示的遗址为内核,综合标识解说牌、触屏等加强遗址解读,结合动态投影、AR技术等数字化手段还原历史场景,以照片、影像等方式呈现考古揭示过程,陈列出土文物,使参观者建立起对遗址的历史原貌、考古过程、遗址现状等全面认知。
数字化展示与遗址本体展示的结合(向右滑动)
标识标牌对遗址内涵的阐释解读作用(向右滑动)
结语
“保护第一”是前提, “挖掘价值”是基础,“有效利用”是路径,“让文物活起来”是目标。科学有效地保护土遗址,将蕴含的文化内涵生动地传达给公众,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生命力、发挥新作用,是文物保护工作始终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