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固本久久功 知行合一护古城——记明中都午门须弥座及遗址本体保护工程

字号:T|T
2023-05-26 15:31 来源:文博中国

      明中都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家乡安徽凤阳悉心营建的一座“穷极侈丽”的都城,也是“明初三都”中南京都城和北京都城的模板,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明中都午门须弥座束腰处雕刻有370米长的11种421个纹样,这是现存唯一一座雕刻有如此数量众多且纹样类别丰富的石质须弥座。它不仅佐证了明中都“雕饰奇巧”的文献记载,也具体而微地体现了古代帝王在建造宫殿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的心思。同时,午门遗址作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中地面留存很少的遗迹之一,是进行明初三都比较研究的难得案例。由于长久以来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作用,明中都午门须弥座及上部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2018年~2023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先后承担了须弥座及遗址本体的保护工程。

图片

午门遗址本体保护施工图

科学有序稳推进

       须弥座石刻保护工程中标后,保护团队随即开始全力研究设计方案。首先,通过现场勘察,将病害细化为12种,并对每种病害进行了5级划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每面墙病害程度的等级划分,从而为实现对各类各级病害采取针对性的救治措施提供基础条件。其次,进行了微观结构和物相鉴定分析,并开展了吸水率和饱水率测试、冻融试验、结构面分析和渗透加固等各种试验来补充、丰富保护手段,有效弥补了方案设计时由于时间有限所导致的某些不确定性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的保护实施中,项目团队始终坚持试验—总结—操作的工序,确保了对文物本体最小干预和最大保护之间的平衡。同时,项目团队还对须弥座纹样的特征及各种纹样的传承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为挖掘其文化价值及活化利用奠定了基础。项目团队的工作态度、能力及工程保护效果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肯定,并特致感谢信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表达对于“国家队”的专业技术和敬业精神的认可和钦佩。

图片

须弥座石刻病害层层清除保护对比图

恪尽职守勇攻坚
 
      午门遗址本体自2003年起曾历经多次修缮,但始终存在渗水问题并导致结构处于失稳的危险处境。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并同时解决遗址展示不足无法实现有效活化利用等系列问题,凤阳县相关单位组织编制了保护方案。方案于2016年通过审批,2020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标。从中标开始的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项目团队始终秉持对文物负责的态度,没有自限于“按设计方案施工”的最低技术要求,而是发挥技术专长,一方面组织专家两次赴凤阳与设计方及业主对方案进行细化和修改,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相关试验,用数据为午门本体保护提供事实依据。在整体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要求及方案对于材料和工艺的要求严格施工,及时就细节问题主动和设计方进行全面细致的沟通,从而周全、准确地理解设计意图,并根据团队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对一些设计内容提出合理建议以供参考,为保护工程的质量提供最优解。当发现实际情况和施工图不同时,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业主、监理方和设计方汇报,并做好相关洽商或变更手续。施工中还积极参与到了考古结论的探讨,并为相关展示设计出谋划策。同时,在保护工程中,不断根据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用实践结果所得来进行理论的反演,在理论和实践的反复比配中做到知行合一,并准备为砖土类遗址的保护,编制包括简易试验操作及简化的理论知识普及在内的施工指导手册。在六年的保护实施中,项目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张金风博士始终坚守施工现场,在工作中展现出了令人信服的专业水准、高度的责任心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她还积极主动以各种形式为明中都的保护倾情付出,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赞誉。

      2023年4月15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六三院长、李向东副院长及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何长风共同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调研了“明中都午门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施工现场,深入了解明中都午门遗址本体保护的施工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李六三对这项保护工程的实施提出了几点意见。第一,保护第一,有效利用。文化遗产保护要与当地旅游发展诉求相结合,研究有效利用文化遗产的原则和路径,做好文物保护活化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第二,助推考古,科技先行。要在保证明中都午门遗址本体保护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与考古相协调,科学有序推进工作。考古发掘要科技先行,应用科技手段如岩土探测仪进行考古勘探,既准确又高效,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延长工期,和造成文物本体安全隐患及造价增加等问题。第三,科学严谨,不辱使命。项目团队要恪守职责,科学施工,以学术为基础,保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保护工程。在调研座谈中,各级领导对于午门遗址本体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项目负责人张金风表示,将竭尽全力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不负重托,确保项目按期竣工,并争取做成遗址类文物保护项目的示范工程。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