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古青铜器文物年代久远,锈蚀严重,其黝翠斑斓、美丽的古斑,更增加了古色古香的艺术效果。然而,这些艺术珍品出土以后,原有的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环境被破坏,各种条件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环境下,空气的成分、温度、湿度、大气的污染、光的辐射,以及工业有害气体的腐蚀等,使其美丽的锈色改变或消失。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因素会使青铜器的基体锈蚀风化,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有害锈而患上“青铜病”(青铜粉状锈),在很短时间内,一件完整的青铜器便会化为粉末而消失。这种“青铜病”极具有传染性,能象瘟疫一样传播,可使周围的青铜器迅速被传染,直至全部彻底土崩瓦解。因此,出土青铜器的保护是国内外文物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科学家Madson和Orgen曾分别提出了有关清除青铜器粉状锈的方法[1,2],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在这方面也有较为先进和独特的保护方法[3]。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
青铜器和青铜器粉状锈的主要成分
青铜器的主要成分
对古青铜兵器、青铜镜、青铜礼器和青铜杂器等进行分析的结果,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铜占大约70 %~95 %,锡占大约5 %~30 %,还有一些其它元素,如铅等。青铜作为合金与纯铜比,加入锡的合金铜器具有较低的熔点、较稳定的化学性能、较高的硬度和光泽。加铅于铜,使铜液在灌铸时流畅性好。青铜礼器中的含铅量比青铜兵器中的含铅量高,这是由于兵器要求有硬度,礼器要有易于加工纹饰的流畅性,在锡青铜中含有少量铅是商周青铜冶炼的一个特点[4,5]。
青铜锈的主要成分
青铜器有害锈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氯化亚铜(CuCl)和碱式氯化铜[CuCl2·3Cu(OH)2],碱式氯化铜是青铜病粉状锈的主要成分。对青铜器的锈蚀层截断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青铜器主体表面第一层是灰白色的氯化亚铜,第二层是红色的氧化亚铜,第三层是绿色或蓝绿色的碱式碳酸铜。
图1 青铜器的锈蚀层截断面示意图
青铜器无害锈的种类很多,化学成分如黑色的氧化铜(CuO),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绿色或蓝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2CuCO3,·Cu(OH)2],有时还混有黑色的硫化铜(CuS),白色的锡氧化物等。这些都是青铜锈中稳定的、色彩丰富的、形成精美古斑的成分。
形成青铜病的主要因素
青铜器锈蚀层在相对适宜的条件,如低温、低湿、无紫外光照射、无有害气体等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稳定。若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温度、湿度的影响,就很容易发生青铜粉状锈。
湿度对青铜器粉状锈的影响
有资料表明,出土的青铜器在相对湿度(R.H)<35 %以下,且具备其它优良的存放条件时,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在R.H>98 %时,青铜器表面上的CuCl只要2 h就可生成青铜粉状锈病。当R.H>78 %时,需要4 h,R.H>58 %时,则要24 h生成青铜粉状锈。由此可见,湿度大小对青铜粉状锈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相对湿度是防止青铜器粉状锈的重要途径之一。
青铜器粉状锈的产生原因和
温度的促进作用
根据青铜病生成的实验结果,如果仅有温度和湿度的改变,是不可能引起青铜病的。表1中列出了青铜器残片在pH值为7、最大湿度的情况下,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实验结果。
表1 不同温度和时间的青铜病生成实验结果
可见,如果仅靠温度和湿度,并不完全具备青铜器粉状锈的生成条件。通过实验可以证明,青铜器粉状锈的生成和周围的化学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一件新铸的青铜器放入加有CuSO4,Cu(NO3)2,CuCO3,CuCl2等电解质的混合泥土中,用一块铁板做阴极,青铜器本身做阳极,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结果列于表2中。
表2 相同湿度下不同条件的青铜病实验结果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青铜病的产生不仅仅和湿度有关,周围环境中能否形成电化学反应成分的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温度则是生成有害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三个因素是生成青铜器有害锈的必要条件。这个结论也可以从刚出土的青铜器的情况加以论证。我们知道,我国南方较潮湿,但湖南出土的青铜器多为孔雀石状的美丽的翠绿色,染有青铜病的器物很少。而北方虽干旱,出土的青铜器染有青铜病的也不是没有。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在地下几千年后出土的文物大都没有青铜病。而在出土后,由于环境的原因,如大气中存在的O2,CO2,SO2,SO3,H2S,H2O等,使能破坏稳定锈层的化学成分(酸性成分)增加。再加上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使青铜器表面稳定锈层的成分发生变化,最终破坏了表面的稳定锈层。这样,水分,氧气,和酸蒸气直接与青铜器表面的氯化亚铜接触,在不同的水分和化学成分下,形成强弱不同的电化学反应点:4CuCl+4H2O+O2→CuCl2·3Cu(OH)2+HCl,产生的氯化氢由三种方式继续反应:①继续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铜,再继续反应形成碱式氯化铜[CuCl2·3Cu(OH)2]。②和氧化亚铜反应形成碱式氯化铜:2Cu2O+2HCl+2H2O+O2→CuCl2·3Cu(OH)2。③与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铜:2CuCO3·Cu(OH)2+2HCl→CuCl2·3Cu(OH)2+2CO2。一系列反应的结果使锈蚀连续不停地作用下去,直到青铜器全部变成粉末。
青铜病的防治和有害锈的处理
我们知道,墓葬是一个独特的封闭环境。在一个封闭环境中,任何腐蚀反应都不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当反应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一个动态平衡,即青铜器锈蚀成铜盐的速度与铜盐还原成铜的速度相等。这也就是几千年的文物在地下封闭环境中长期保存下来的原因。当青铜器出土后,原有的环境破坏了。在新的环境中,有的锈蚀会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动态平衡,有的则在这个开放的环境中无法形成新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保护,就会由于腐蚀严重而毁坏掉。
对于青铜病的防治,首先应该排除它受到破坏的因素,切断有害锈蚀生成的条件,使它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要使保存的环境空气清洁,干燥,杜绝在电化学反应中需要的O2,H2O及各种有害气体。储藏的湿度要尽可能低于35%。其次,要控制温度,注意温度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湿度的变化,过高的温度和温差将加快锈蚀的进行。对于已生成的青铜粉状锈必须及时处理,控制腐蚀,清除病源,以防蔓延。也可以用转化和抑制的特殊技术来处理。处理青铜粉状锈的方法很多,分别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
物理去锈法
机械去锈法
使用不锈钢器具,手工操作,剔挖和清除暴露在外的青铜器粉状锈,可以有重点地去除点状锈。这是较为原始和传统的方法。
去离子水洗法
这也是较为传统的方法。使用去离子水和蒸馏水反复多次清洗,洗去Cl-离子,不会改变青铜器的无害绿锈。但是不能够彻底去除CuCl。
超声波去锈法
这是较先进的物理去锈法。超声波既能产生单向力的作用,又能产生空化作用。当被击物体的尺寸大小接近或等于超声波波长时,发生共振现象,从而产生一个高压力,将附在青铜器表面的锈蚀物震掉。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选择性强的特点。
激光去锈法
利用激光机发射的激光束瞬间产生的能量,将使青铜器表面温度迅速升高,产生的光热效应使锈化物熔离物体。这种方法尚不完全成熟,不适用于大面积粉状锈的清除。
化学去锈法
化学去锈的方法主要使用化学试剂清洗去锈,除去Cl-,还原Cu+,稳定表面的无害锈层。
过氧化氢法
使用5 %~10 %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清洗青铜器,达到去除氯化亚铜的目的。由于过量的过氧化氢遇热分解,因此,对青铜器的主体和表面没有损害。
乙腈法
5 %乙腈和5 %乙醇的水溶液可与亚铜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除去锈蚀深部的氯化亚铜。
连二亚硫酸钠法
利用连二亚硫酸钠的强还原性,使用5 %的连二亚硫酸钠水溶液浸泡青铜器,具有还原亚铜的作用。但最终一定要用蒸馏水洗干净上面残留的化学物质。
碱溶浸泡法(倍半碳酸钠法)
配制倍半碳酸钠(Na2CO3·NaHCO3·2H2O)溶液,将青铜器放入5 %的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最好在加热的状态下浸泡,将氯离子置换在浸液中,经常更换溶液,使Cl-逐步被CO23置换,形成稳定的碳酸铜盐,最后用蒸馏水洗干净。此法比较经典,用的比较多。
苯并三氮唑(BTA)法
这是英国科学家Madson在1967年提出的保护方法。苯并三氮唑(C6H4N2·NH)是杂环化合物,可作为铜的缓蚀剂。使用1 %的BTA乙醇溶液可以与铜器的表面形成保护膜。这层膜比较稳定,牢固,不溶于水,对青铜器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缺点是BTA对人体有害。
氧化银封闭法
对于点状的局部粉状锈,首先用机械法剔除灰白色的氯化亚铜,洗净。然后用乙醇将氧化银调成糊状,填充蚀坑。本法适用于点状锈的处理,做完后还可做随色处理。
锌粉置换法
锌粉与粉状锈反应形成ZnO或Zn(OH)2或碱式碳酸锌膜,这层膜牢固,稳定,不易溶解,可起到保护和封闭的作用。除去锈蚀后,用90 %的乙醇将锌粉湿润涂于锈蚀部位,并压实。在以后的三天注意经常加水,每天要至少加水10次以上保持湿润。这样,处理部位就形成灰色的锌化合物。但是,由于锌化合物颜色难看,需要进行随色处理。
混合溶液法
利用酒石酸钾钠,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钠等混合溶液的络合、清洗作用去锈,置换CuCl2,也可以达到去除粉状锈的目的。
电化学反应还原法
电化学反应还原可以将青铜器还原到未腐蚀的状态。但如果掌握不当,会损害有特色的古斑。因此,采用电化学反应法应该注意掌握还原程度,最好只用于局部的处理。
采用几种方法综合治理的效果比较好。应当注意,无论采用任何方法进行除锈,都必须用蒸馏水把化学试剂洗干净,再干燥。对于有破损的地方还应进行修复处理和随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