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保护

字号:T|T
2023-05-04 17:01 来源: 材料导报
 

 

引言

      木材作为人类长期使用的天然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这可从遍布世界各地的出土的大量木质文物中得到证明。目前留存在世的古代木材一种是以古建筑形式被保存下来,一种是以出土文物的形式被发掘出来。由于木材组成、结构及使用形式的不同,相对于古建筑保护而言,出土木质文物的病害更多更复杂,因此,出土木质文物的保护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点。

 

      在我国,大量的木质文物出土于地下水丰富的陆地饱水环境中,如在我国的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都出土有大量的饱水木质文物。通常情况下,饱水木质文物的外观形态保持较好。饱水木质文物的形成是因为在长期的埋藏环境中,地下水环境形成相对封闭的保存空间,抑制了木腐菌的快速生长,降低了木材的腐蚀速率,因而水环境下有利于木质文物的保存[1,2,3]。但另一方面,地下水中所含的酸、碱、盐的腐蚀,包括部分的生物因素仍然会造成木质文物的组织降解。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破坏,木材的密度变小,孔隙度增大,导致外部环境中的水分不断渗入到木材组织中,由于这种状态下进入到木材组织中的水分远远大于正常木材中的含水量,使得木材处于饱水状态。通常情况下出土木质文物饱水程度越高,其降解程度就越严重[4,5]。

 

      饱水木质文物含有过多水分,一方面不仅不能很好地展现木质文物的原有形貌,影响考古信息的完整再现,而且还易受到生物菌类的侵害,造成木质组织的进一步劣化;另一方面饱水状态下木质文物中的水分如果任其自然失水干燥,则又必然会导致木质文物的干缩变形,这是因为饱水木质文物中的水分起着支撑木质文物保持原有形状的作用,而饱水木材中水分的任何减少,都会引起木材外形尺寸的收缩[6,7],且这种干缩具有“不可逆性”[8,9],会对文物的价值产生极大损害。因此,做好对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脱水定型及对木质文物不当失水引起的干缩变形进行复原等研究,一直是木质文物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

 

 

饱水木质文物的腐蚀病害类型

干缩、变形

      木材作为一种各向异性材料,具有干缩湿胀的特性。现代木材学研究表明[10]:当木材在解吸或吸湿过程中,木材内所含水分向外蒸发,或干木材由空气中吸收水分,使细胞壁内非结晶区的相邻纤丝间、微纤丝间和微晶间水层变薄(或消失)而靠拢或变厚而伸展,从而导致细胞壁乃至整个木材尺寸和体积发生变化。当吸着水全部蒸发,微纤丝之间的距离靠得最近,胞壁最薄,减少木材原有的尺寸或体积干缩达到最大值;相反,当木材从大气中吸收水分,游离羟基与水分子借氢键力结合,使细胞壁完全充满水分,直至达到纤维饱和点时的含水率(约30%),分子间和微纤丝间的距离增到最大值,纤维素发生膨胀,增大木材的尺寸或体积,此时木材湿胀达到最大值。正常木材在绝干状态至纤维饱和点含水率区域内表现出的这种干缩湿胀,会随着木材组织中水分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同正常木材相比,出土饱水木质的干缩湿胀具有显著的不同,饱水木质文物对水分的敏感性要远远大于正常木材,在饱水程度较高的情况下,饱水木材中水分的任何减少,都会引起木材外形尺寸的收缩。Gael[2]探讨了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干缩变形同木质文物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认为饱水木质文物中的水分挥发造成的细胞腔塌陷是饱水木质文物干缩变形的主要原因。李国清[6]研究了出土饱水木材的水分同木材的收缩关系,结果表明:饱水木材一开始失水即发生收缩,发生收缩时其含水率远在纤维饱和点之上。陈家昌等[11]研究了饱水木材的干缩特性,认为饱水木材的干缩变形不同于正常木材,饱水木材的干缩主要是木材细胞的塌陷造成的,细胞腔塌陷主要是由于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降解,导致细胞壁的强度降低,此时如果细胞腔及其细胞壁中的水分失去,则细胞腔不仅失去了水的支撑作用,同时还会受到纤维素干燥时产生的收缩应力的作用,结果造成细胞腔的塌陷,进而产生严重变形[12,13]。此外,木质文物出土后不正确的浸渍处理过程中,会造成木质文物结构中的细胞壁内外存在浓度差,将产生渗透压,随着填充剂浓度的增加,渗透压也将变大。一定高的渗透压将导致细胞壁坍塌,使得木质文物发生变形。

开裂、起翘

      通常认为,木材的开裂、起翘通常是木材中的水分过快或过多挥发造成的。相对而言,由于饱水木质文物的脆弱性,考古出土饱水木材的开裂、起翘更是常见[14]。胡东波[15]通过对考古出土饱水木器的收缩变形原理的研究,认为饱水木材由于其自身结构,通常会产生材质内部与外表水分分布不均匀现象。出土后随着保存环境的改变,干燥时失水速度过快时,会造成木质文物内部和表面应力分布不均,内部单位面积上的压应力较小,而表层单位面积上的拉应力较大,进而导致木质文物表面发生开裂或翘曲变形[16,17]。罗曦芸[18]分析了不同脱水方式对饱水木质文物的影响,认为饱水文物经过前期预处理后,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填充剂溶液,液体在毛细孔中形成弯月面,液体的表面张力将对毛细管壁产生附加压力,当液体被干燥时,毛细管将发生收缩,产生的干燥应力会造成木质文物的起翘开裂。

粉化、脱落

      出土于陆地饱水环境中的饱水木质文物,在长期的埋藏过程中,一方面埋藏环境中的可溶盐成分可以通过交换作用渗入到木材的组织中去;另一方面,埋藏环境中的诸如Fe2+、SO42-等能够和木材组织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盐分也会吸附在木材组织中[19]。Magnus等[20]对海水中所含盐分对木质文物的侵蚀作用进行了研究;Yvonne等[21]提出了金属离子等在木质文物劣化中的催化作用。马丹等[22]通过对在海底缺氧的环境中木质文物中存在的硫铁化合物进行分析,认为木质文物中所含硫化物的种类、含量、分布取决于其所处环境的H2S浓度、pH值、温度以及其本身木质的降解程度和所含铁离子的量。

 

      可溶盐在埋藏环境中对木质文物的侵蚀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木质成分的降解上,而在出土后,主要体现在对木质文物的结构破坏上。特别是在饱水木质文物出土后,在开放环境中可溶盐易发生潮解和结晶,这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而且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分布在木质文物表面或组织中的可溶盐分子,在干燥环境中随着水分的挥发而发生结晶;之后当环境潮湿吸收水分时,发生潮解。由于可溶盐在潮解或结晶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体积变化,进而使得木质组织结构发生物理涨缩效应,导致木质文物产生粉化或崩裂等现象。此外,盐的存在还会导致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酸化,不利于木质文物的长期保存[23]。

霉斑、变色

      饱水木质文物的变色一是由于在长期的地下埋藏环境中受到微生物的影响造成的,二是出土后在饱水木质文物保存、脱水保护中受到氧化或金属离子的影响造成的。木材组织在温度20~30℃与pH值在4.5~7之间和木材含水量接近或高出纤维饱和点时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24]。Brian等[25]通过对微生物活动的研究,认为微生物对木质文物的腐蚀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其生命活动中以木质组织为营养,其次是生命活动中的代谢产物中含有的各种生物酶能够分解木质成分中有机质。微生物对饱水木质文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木质纤维素受到空气中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蚀而发生腐变降解,导致木质文物表面出现霉斑;二是微生物产生的色素或微生物分泌物与木质组分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而导致变色[26,27]。赵桂芳等[28]探讨了用PEG处理饱水古代湿木色泽变化的原因。张金萍[29]通过对饱水木质文物变色原因的研究,提出了木质文物变色的微观解释。

 

 

 

出土饱水木质文物保护研究现状

 

      根据出土饱水木质文物存在的病害类型,多年来,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者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这些保护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清洗脱盐

      无论是出土于何种环境的饱水木质文物,出土后都应进行清洗脱盐工作。目前,最简单有效的清洗脱盐处理是采用蒸馏水循环置换脱盐,即采用去离子水对饱水木质文物进行反复置换,通过置换出的溶液的导电率对可溶盐的含量进行脱盐程度判断。采用上述方法,通常可以去除木质文物中的大部分可溶盐。但是,对于出土于海水中的木质文物的脱盐工作要复杂得多。针对埋藏于海水中的饱水木质文物中的铁盐对木质文物造成的酸化问题,Fors等[30]采用碱性气体熏蒸进行中和处理,Rodorico等[31]采用纳米碱性材料填充等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保护效果。张治国等[32]研发了金属络合剂与氧化剂复配材料EDTAHO,开展了海洋出水木材中沉积的二硫化亚铁的去除技术初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田兴玲等[33]建立了文物自动清洗脱盐试验室模型,得出了缩短文物清洗脱盐周期的一些规律。总体上讲,饱水木质文物在进行脱盐置换时,采用加热或者超声波诱导有助于脱盐进程。另外,采用络合剂进行置换处理也是发展方向之一。

防霉杀菌

     对于埋藏在地下的漆木器来说,降解形式以酸、碱降解和微生物降解为主;出土后则主要是氧化降解和微生物降解。Mikkel等[34]提出了陆地饱水环境因素对木质文物的侵蚀方式;Charlotte等[35]研究了海洋环境对木质文物的影响及其相关影响。Uppsala等[36]研究了微生物对木质文物的破坏作用的几种模式。胡东波等[37]研究了几种防霉、灭菌剂的固体及液体培养基防霉效果和对出土的饱水木牍、竹简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毒清、霉敌、新洁尔灭和异噻唑啉酮4种防霉灭菌剂的杀灭、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效果显著,有效期长,对文物安全,用量少,产品易得,对水中的霉菌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均可以作为饱水竹简和漆木器的杀菌、防腐用剂。为解决绍兴印山大墓保存过程中的微生物侵害问题,卢衡等[38]研究了硫酞氟对有关霉菌的杀灭效果。赵桂芳等[39]开展了木质文物防霉防腐剂的抗流失性及防霉效果的研究,筛选出了几种适合木质文物使用的防霉防腐剂。

润胀复原

      收缩变形后的木质文物失去了文物的价值,因而如何使变形的木质文物恢复原有形状,多年来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研究热点。Hoffman[40]采用1%的NaOH作为膨胀剂对干缩变形木质文物进行了复原研究。然而,一方面由于NaOH碱性太强,会加速木质文物的降解,同时采用NaOH的效果也不明显;Chaumat等[41]采用CO2超流体在加压情况下渗透入干缩木材中,然后通过减压使木材膨胀来恢复形状。采用这种方法在部分小型木试块中取得了成功,存在的弊端主要是:处理过程复杂且可控制性差,不太适用于较大体积木质文物的复原。笔者[42]采用活性碱作为干缩变形木质文物的润胀复原剂,试验结果表明,经活性碱处理后的干缩木材试块,其最大润胀度可达420%,能够使得干缩木材基本恢复其原有形状,取得了较好的复原效果。复原的机理是由于活性碱通过和木质素的作用,不仅减小了木质素对纤维素的束缚,并且也为纤维素的充分润胀提供了空间;同时通过对纤维素的润胀作用,使得纤维素的弹性得到恢复,从而使得塌陷的细胞腔得以恢复,由此实现了干缩变形木组织的形状的恢复。

脱水定型

      有关饱水木质文物的脱水定型,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人类历史上,对于无法自然干燥的饱水木器,最早是18世纪在欧洲开始采取以亚麻仁油为主的混合油脂渗入饱水木器而达到脱水目的,但脱水后的器物表面表现为干硬和颜色过深。此后,丹麦国家博物馆开始采用明矾浸泡辅助亚麻仁油封护的方法对饱水木质文物进行脱水,但明矾加快了木质器物的酥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愈加重视,聚乙二醇(PEG)填充脱水法在欧美被开发出来。欧洲的文物保护专家用PEG方法对很多被发掘出的古沉船做脱水处理,比较有名的如挪威的Viking、瑞典的Wasa、德国的Brmen.Cog等沉船。1965年,陈进良在河南开始将PEG600O应用于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木漆器的脱水,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PEG方法对饱水木材做脱水处理,PEG填充脱水方法已成为全球饱水木材脱水定型的常用方法[43,44]。

 

      目前,木质文物脱去水分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物理(冷冻升华、自然蒸发)脱水法和化学脱水填充法。化学脱水填充法可分为化学置换脱水、化学置换聚合和化学置换填充3种形式。

 

自然干燥脱水法

 

      饱水竹木漆器的脱水保护方法中,自然干燥法无疑是最原始的方法,如湖南省博物馆利用湿度终年保持在95%左右的地下室,使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部分漆器经过几年的缓慢脱水而得到干燥定型[45]。沙埋法、麻布或塑料薄膜包裹法、硅胶或无机盐湿度调节法等都是由该方法衍生而来。李文英等[46]、刘丽等[47]通过控制硅胶吸收饱水木漆器水分的速度,来达到脱水定型的目的。沙土掩埋后,饱水器物水分挥发缓慢,可有效缓解器物失水变形,张立明等[48]使用这种自然干燥法对汉代两件耳杯做脱水处理,效果基本符合脱水要求。

 

      使用自然干燥脱水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设法保证使器物始终处于接近脱水的理想要求,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相对湿度高于正当室内条件,略低于饱和蒸气压)缓慢失水。相对稳定的环境可利用高湿度的地下室,湿麻布或塑料薄膜包裹,沙埋等手段获得;也可在封闭容器中,用化学试剂如使用盐的饱和水溶液、硅胶等在密闭环境中控制环境的湿度使环境湿度稳定。

 

      自然干燥脱水方法虽然简单,但都不易获得真正可靠的稳定环境,仅适用于那些木胎质地较好,含水率低,木材组织基本没有损伤的器物。

 

冷冻升华脱水

 

      冷冻升华脱水的主要方法有自然冷冻干燥、化学辅助冷冻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是根据水在低温下与木材细胞冻成一个整体,当木材内部冷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表层冰直接升华这一原理而设计的。要保持冰的有效升华,维持蒸气压差的途径有3点:真空环境、空气对流和在冻结点以下提供升华潜热。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保持饱水木质文物的器物外型,处理时间也较短,因而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应用。陈元生等[49]研究了严重朽蚀饱水竹简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张绍志等[50]进行了文物冷冻干燥水蒸气扩散系数的测量;刘博[51]报道了漆木耳杯真空速冻干燥及加固处理工艺;Jensen[52]对真空冷冻干燥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研究;Samuel等[53]研究了冷冻干燥过程的参数控制对木质文物尺寸的影响。

 

      但是由于冷冻时水的膨胀作用,在对饱水木质文物进行冷冻干燥处理时常发生木材冻裂现象。因而保护工作者开始使用膨胀性较小的填充物(聚乙二醇等)来取代木质细胞中的水分,张金萍[54]研究了采用甘露醇浸渍饱水木质文物的冷冻干燥法;Leszek[55]探讨了采用PEG对饱水木质文物进行前处理后再进行冷冻干燥的相关工艺。结果一方面存在渗透操作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加固效果也不明显。另外,此法也不适于处理较大的器物。

 

化学置换脱水法

 

       化学置换脱水法的原理是利用能与水混溶的高挥发性、低表面张力的有机试剂替换器物中的水,然后使溶剂挥发。由于溶剂的挥发性强,表面张力小,从而降低了木材内、表的干缩不均匀性和表面开裂。

 

       化学置换脱水法使用最多的是“醇-醚”联浸法,其在处理小型器物(如竹简、木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胡继高[56]采用“醇-醚”联浸法对银雀山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进行了脱水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赵桂芳[57]探讨了醇-醚联浸法的脱水机理及相关技术参数。采用“醇-醚”联浸法对大型木质器物的处理则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因有机溶剂的高挥发性和易燃性而难以大量使用,另一方面大型器物会导致溶剂的挥发不均匀,进而导致木材的干缩不均造成器物的破坏。

 

化学置换聚合法

 

      化学置换聚合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或其单体溶液渗入到饱水木质器物中,然后通过光、热、辐射、催化剂等手段引发聚合反应,使其生成的聚合物填充于木材的孔隙中,从而起到阻止木材收缩的作用。

 

      属于此类的方法有乙二醛聚合法、脲醛树脂法、阿里格C法等,这些置换聚合方法根据其所使用的溶剂性质不同,可分为水溶性置换材料和溶剂型置换材料。水溶性的置换材料如乙二醛、脲醛等;溶剂型的有丙烯酸酯系列等。陈中行等[58]报道了采用乙二醛对出土饱水木质文物进行脱水处理的多项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罗曦云[59]对乙二醛用于加固饱水漆木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乙二醛的分子量较小,且易于发生聚合,是较为理想的脱水材料。

 

      从目前研究情况看,化学置换聚合法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单体或低聚物的渗透均匀化及聚合反应的同步化。从实际研究成果看,水溶性的置换聚合材料要优于溶剂型。原因在于使用溶剂型的置换材料时,应首先使用溶剂把器物中的水分置换出来,然后再浸入置换材料中。其操作步骤是:器物中的水―溶于溶剂中―浸入置换材料中,操作程序比较复杂。相对而言,水溶性置换材料则可直接和器物中的水分发生交换而进入到器物中,然后随着水分的挥发而逐渐聚合,这一过程操作相对简单。

 

化学置换填充法

 

      化学置换填充法的原理是:利用某些含有极性官能团能与木材纤维素形成氢键结合、化学性能稳定的物质,在室温或较高温度下以溶解或熔融的状态,使其由稀到浓逐步渗透到木材的细胞腔和细胞壁中,把水分从木材中置换出来。当温度降到常温时,这些物质就吸着或固结在木材的空隙中,从而有效地阻止了木材的收缩,对器物起到加固作用。

 

      属于此法的有聚乙二醇(PEG)法、高级醇法、蔗糖法和明矾法。这些方法在稳定木材体积,防止缩裂变形方面有显著效果。Martin[60]报道了采用聚乙二醇对Vasa战船的脱水保护情况;韦荃等[61]采用十八醇对四川省绵阳市永兴双包山西汉墓出土漆、木器文物进行了脱水保护,脱水效果较好;陈进良等[62]采用蔗糖对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严重糟朽饱水漆木器进行了脱水试验,脱水效果良好;卢衡等[63]采用十八醇置换填充法对浙江安吉出土饱水木俑进行了脱水研究。

 

      其中聚乙二醇、蔗糖和明矾存在的问题是易吸湿返潮。也就是说因使用的填充材料是水溶性的,在对器物进行置换加固后都存在易吸湿返潮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可通过表面封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另外,明矾法则有致命缺陷,实验表明,经明矾处理的试样,表面木纤维水解严重。其原因在于明矾是一种酸性复盐,脱水后明矾吸潮又会形成酸性溶液,对木纤维造成腐蚀。蔗糖法的操作简单易行,且能较好地保持器物的尺寸和外观,需改进的方面是浸渗速度较慢。同蔗糖法一样,聚乙二醇法存在的较大缺陷也是处理时间较长,一般而言,较小的器物也需数月至数年。此外,采用聚乙二醇处理后的木材还存在一定的木材颜色加深等问题[28]。

 

超临界流体法

 

      超临界流体法是基于物质的临界状态原理,利用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介质流体处于特殊的临界状态(即气液混沌态),此时相界消失,引起木质文物形变的主要因素———界面张力消失,以实现在无界面张力的状态下,使得木质文物中的液体成分被抽提脱去。由于出土木质文物内部结构、组织状态不一样,以及存在的一些设备方面的限制因素等,该技术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对饱水木质文物进行脱水研究,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一些探索性试验。Kaye等[64]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对出土饱水木质文物进行脱水,研究表明,脱水后木质文物的平均收缩率仅为3.3%;Stéphanie等[65]对超临界流体干燥的饱水试块进行了比对研究;梁永煌等[66]与湖南省博物馆合作,对战国时代的饱水竹木漆器进行了脱水干燥处理,脱水后的竹木漆器含水率在15%以内,基本符合饱水木质文物的脱水要求;方北松[67]采用超临界干燥脱水技术对山东胶南出土的饱水木牍进行了脱水试验,采用乙醇作为预处理溶剂,经超临界脱水木质文物收缩率大大低于自然干燥脱水的收缩率,器物脱水后的颜色接近文物原色。但总体讲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仍处于对小体积饱水木质文物干燥的探索性应用和经验积累阶段。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目前,随着饱水木质文物保护技术的进步,其在应对我国出土的数量巨大的饱水木质文物保护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地保护了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取得这些工作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饱水木质文物的腐蚀病害类型研究

      饱水木质文物腐蚀病害类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象方面,采取的病害类型表征手段有限,导致病害类型的分类及后期处理出现混乱。因此,应加大病害机理研究,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存在的病害进行分类处理,进而开展有效的、针对性强的保护技术处理,这也是出土木质文物保护技术不断完善、持续创新的基础。此外,目前在饱水木质文物腐蚀机理研究方面进行的工作基础,大多都借鉴于现代木材研究领域,在多数情况下,这些现代木材基础理论如开裂、生物侵蚀等方面对饱水木材同样具有普适性;但同时由于饱水木材产生的环境及影响因素同现代木材存在着极大差异,因此在研究出土饱水木材的干缩、变形等方面完全套用现代木材理论就会产生谬误。今后,在借鉴现代木材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应结合考古环境加大木质文物埋藏环境中的关键因素,理清导致木质文物降解的关键因素,重点理清饱水木材干缩、变形的关键因素,为开发新的保护技术提供支撑。

出土饱水木质文物保护研究

      防霉杀菌、脱水定型及润胀复原等保护技术是目前出土饱水木质文物保护研究的重点工作。

 

      在防腐杀菌研究方面,目前采用的一些防霉杀菌剂还存在效能低下及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开发低毒、高效、绿色环保的防霉杀菌剂是饱水木质文物保护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设计制备和木质组分以分子键结合固定机理的防腐剂、提取开发植物化学成分中具有天然防腐性能的防腐剂以及生物防腐剂等是饱水木质文物防腐剂的发展方向。

 

      在脱水定型研究方面,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脱水方法是化学置换聚合和置换填充。其中置换聚合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是:(1)单体或低聚物浸渗的均匀性;(2)聚合条件的控制。因为木质文物是比较脆弱的,不均匀渗透或过快的聚合速度都会产生聚合应力而导致木材的开裂。聚合温度的控制也十分重要。以上关键技术尚待突破。

 

      近些年来,由于置换聚合的要求条件较难把握,相对而言置换填充脱水条件较易控制,因而木器脱水的研究方向逐渐转向置换填充。和置换聚合相比,填充可一步到位,较易渗入木材内部,对器物起到加固作用。利用水溶性化合物通过和漆木器中的水分置换进入到器物中,以代替水分的支撑作用,可实现饱水漆木器的脱水定型,因此,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超临界干燥技术将成为今后饱水木质文物脱水保护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干缩变形木质文物润胀复原研究方面,目前采用的各类碱性物质对木材组织的降解有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木质文物的降解程度。因此,开发出碱性温和的生物酶等技术,在有效去除木质素的同时,能够修复或增大纤维素的弹性是可行的发展方向。

 

 

结语

       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病害类型及病害程度复杂多样,现有的腐蚀机理研究及保护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在进一步借鉴现有木材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大饱水木质文物的病害机理及保护技术研究的系统性及针对性。在腐蚀严重的饱水木质文物脱水研究方面,应重点加大具有自聚合功能的新型脱水材料的研究力度,以进一步提高脱水材料在饱水木质文物中的渗透性、匹配性及稳定性。此外,对保存状况较好的饱水木质文物来讲,采用蒸空冷冻干燥、超临界干燥技术具有不引进任何添加成分,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文物的原真性的特点,因而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突破,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