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故宫维修工程对保护故宫完整性的追求
《北京文件》解释了《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对完整性的定义,认为完整性“应考虑到体现遗产重要性和价值所需的一切因素。对一座文物建筑,它的完整性应定义为与其结构、油饰彩画、屋顶、地面等内在因素的关系,及其与人为环境和/或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了保持遗产地的历史完整性,有必要使体现其全部价值所需因素中的相当一部分得到良好的保存,包括建筑物的重要历史积淀层。”真实性与完整性是世界遗产保护的终极目标和永恒主题,保护要包括它的环境,布局和本体的每一个部分。
4.1. 通过制定保护总体规划,保存和恢复故宫历史环境
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合作编制了《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通盘规划了保护原则、方针、对策、规划目标、任务安排。其中规定故宫的历史环境,要严格执行北京市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缓冲区的法律规定,实施保护。要拆除西华门南北两侧大楼,合理调整故宫博物院对古建筑的使用功能,保存和恢复故宫的历史格局。目前我院正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积极建设位于海淀区的我院基地,疏解院内办公使用压力。积极准备在西河沿堆场区建设我院新的科技部实验室和办公区,腾出占用的十三处古建筑。
4.2. 通过屋顶检修保护核心的大木结构
4.3. 基于完整性考虑的木结构表面处理:对建筑油饰彩画的保护与复原
彩画的处理是会议讨论的重点之一,《北京文件》专用一章论述“木结构油饰彩画的表面处理”。文件表述了中国建筑彩画具有文物价值、对木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和它的脆弱性。除这三个普遍性质之外,故宫建筑彩画还是中国官式建筑彩画最集中的遗存。其内容,按和玺、旋子、苏式、吉祥草、海墁分五类,各自又有若干类级。通过彩画,表达了建筑群布局的秩序,建筑的等级、功能。故宫建筑彩画风格从年代上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1.明代,2.清早期,3.清中期,4.清晚期,5.中华民国时期,6.1949年建国以来。因此彩画还是判断故宫建筑历史年代的佐证,而且凝聚了中国清代传统的彩画工艺技术和艺术的成果。所以故宫建筑油饰彩画是故宫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保持故宫完整性角度,应该得到良好的保存和保护。《北京文件》指出,“在保护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应当尽可能多地保留表层材料的真实性,涉及到重新油饰彩画的决定应当建立在适当的专业咨询基础之上。”
故宫彩画的保存状况如何?建筑彩画根据位置分为内檐彩画和外檐彩画两大类别。内檐彩画一般保存条件明显好于外檐,故宫的内檐彩画目前一般还没有大面积的抢救问题。故宫外檐彩画则普遍保存不好。首先是组成“地仗”的粘接材料都为有机物,耐候性很差,老化则龟裂、与木材脱离,形成空臌甚至脱落,以致彩画也随之受到破坏。还有彩画本身的污染、颜料脱落、起甲、粉化等病害均普遍严重。故宫彩画遭到的人为破坏的是1915年袁世凯为登基做准备而仓促进行的三大殿等外朝建筑彩画重绘,改变了清代彩画所表现的皇宫的秩序。针对上述状况,故宫博物院对内檐彩画始终采取原状保存的方针。
故宫外檐彩画由于客观生命周期较短,历史上一直在不断更新。建立博物院以来,彩画保护工程经过了几十年的摸索。20世纪50年代,故宫就如何结合维修工程处理建筑彩画问题展开过讨论。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一批建筑的旧彩画过于残破不可能继续维持,安排了一批彩画工程。对于袁世凯改造过的建筑,按照可靠的依据“复原”清代彩画。对于严重残破的彩画,按照原有彩画遗迹描拓复制。这一时期的实践的成果,1.建立了彩画工程的程序,即勘察、记录与测量、描拓实样等现场工作、与历史文献进行对照研究、方案设计、征求专家意见、主管部门批准、技术设计、实施、检查与验收。2.摸索了重新绘制彩画的“复原”和“复制”两种做法。3.强调了继承传统工艺,按照官式做法不走样地实施,精工细作,保证了质量。4.培养了工匠,传承了工艺,为故宫彩画保护工作的长期进行提供了保障。70到90年代,在宁寿宫花园彩画的工程中,故宫开始了“修整”的试验。就是对极为珍贵的彩画,尽一切可能保存原物的试验。对已经空臌剥离的地仗,进行除尘、软化,然后回贴。实在不可能回贴的用薄铁皮条加钉固定。已经不存在的部分,采用补做地仗、补绘彩画的方法局部复制。复制的彩画,有些作旧,有些没有作旧。同一时期,故宫也开始研制彩画保护涂料,在彩画表面进行封护。这种材料首先用在新绘制的彩画上,直观效果明显。但是缺少总结,没有继续试验。2002年以来,故宫的外檐彩画工程仍旧采取了复原、复制、修整三种主要做法,也开始了对部分内檐及大门内彩画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保护的试验。另外,为了保存一些残存的、还可以看清纹样而难以继续在原位置保存的彩画,我们实施了揭取,作为古代彩画真实标本,保存到文物库房中。
原状保存是文物保护追求的目标,但是直至现在,追求外檐彩画与建筑相始终在技术上还是不可能的。我认为,面对中国不同地区、保存年代不同、性质不同的众多文物建筑,既便是同在故宫之内,建筑彩画保护都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价值评估的思想。对外檐彩画不可能在原位置继续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修整和复制,是延续古建筑价值、传递历史信息的有效形式。正如存世国宝《女史箴图》,专家们公认它是唐人摹本,却也公认它传达了西晋顾恺之的画风。当然故宫彩画进行修整、复制,有它可以依赖的条件。故宫外檐彩画目前保存的最早标本是乾隆中期,距今仅仅二百余年。清官式建筑彩画的传统材料与做法基本上得到传承,对实现原工艺、原材料比较有把握。各类彩画文样的存在使复制甚至复原彩画可以找到恰当的依据。因此与中国现存的早期建筑彩画的传统技术和艺术已经失传、不可能再现的情况,也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评价与建议》对故宫的内檐彩画保护说“我们可以认为它们的真实性得到了很好地尊重”。对外檐彩画则有所保留,认为“遗憾的是,这在上述三个遗产地造成了修复效果的某种标准化。”但是总的还是肯定了北京的做法:“关于建筑彩画,应保持和加强现有政策,以尽可能多地保护历史资料,保留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做法;”并且建议“还应加强研究项目,以便更好地理解与这些建筑彩画相关的材料、工艺和技术,研究工作可以包括从每个遗产地的不同地点广泛地采集样本,以保证对整个遗产地有很好的理解。”
4.4. 利用现代保护技术对故宫石质文物、彩画进行保护的试验研究
故宫有约80000平方米石质建筑材料,6500米石栏杆。这些材料的外表面很多雕刻着图案,是精美的艺术品。但是它们每日每时都暴露在被污染的大气环境中,材料退化非常明显,一部分风化极其严重。故宫现存的内檐彩画虽然目前没有普遍的需要抢救的问题,但是如何使它们更长久地保存;外檐个别清代以前绘制的彩画,保护问题更加迫切。所有这些都是传统技术无能为力解决的问题,只能依赖现代技术。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开展了利用现代科技保护古建筑材料的研究。2003年起,还与意大利文化遗产部合作,研究制定了太和殿三台的石质文物保护、木质宝座屏风的油饰清洗等保护方案。
4.5. 内檐装修保护的起步与初步成果
故宫内装修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奇葩。故宫古建筑在高度标准化的建筑外观之内,用内装修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气氛,满足了不同功能,而且造就了高贵典雅,精巧绝伦的皇家气派。殿堂的内装修主要是藻井、井口天花和垂花门罩(毗卢帽)。宫室的内装修最多使用的是各种隔断,如碧纱橱、版壁、栏杆罩、几腿罩、落地罩、花罩、炕罩等等。还有在室内用装修的方式建造两层楼房或者楼房的样子,称为“仙楼”。与内装修结合的家具,如博古架和书架。牌匾和对联也属于内装修,直接说明建筑的主题。故宫内装修用珍稀的材料制作,像紫檀、乌木,还镶嵌珍贵的工艺品,像玉雕、景泰蓝饰件、竹黄雕刻,棂格心内也总是镶嵌刺绣、双面绣和大臣们的书画。因此故宫内装修是故宫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加以认真的保护。
从2001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和美国文物建筑基金会合作,开始进行宁寿宫倦勤斋的保护。倦勤斋虽然只有九间房,却是乾隆时期建筑的代表作。其内装修由两淮盐政组织制作,带来了南方的工艺和风格。而且在最西的四间房内,引进了欧洲“天顶画”的手法,在全部墙壁和顶棚上,绘制了兼具中西绘画特色的庭院和藤萝。保护工程开始前,所有内装修均已经极度残破,布满灰尘。保护工作完全按照《威尼斯宪章》和《中国准则》的程序进行,研究工作贯穿全部而且非常精细,包括了对每一种材料和工艺的研究以及对它的修复研究。也包括如何进行展示开放和使之长期保存的技术研究。按照计划,2008年8月将可以有控制地开放,倦勤斋保护工作对故宫内装修的保护具有试验和示范作用。
5. 简短的结语
按照《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故宫维修工程将持续到2020年。这五年只是开头。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这个时候在北京召开,而且实地考察和评价故宫以及天坛、颐和园的保护工程,对故宫保护工作是极大的监督和帮助。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总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故宫是中国两千年宫城建设历史以来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完整实例,又在八十二年前辟为人民的博物院。在保护的基础上,发挥故宫在当代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两者都做得更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