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修复原则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的一个重要干预手段即不稳定金箔的揭取、清洗和回贴操作。在保证材料稳定性的根本性要求下,在尊重、保护千手观音历史价值的目标下,以“真实性”等原则为指导,修复工作对表面金箔层采取了揭取不稳定金箔、回贴可利用旧金箔的干预方式,以实现对历史信息和材料最大程度的保留。
作为宗教类文物,千手观音造像的修复保护要求相对其他文物又具有一定特殊性。考虑到千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功能和信众信仰需要,修复后的整体统一性和艺术效果也是需要给予关注的修复效果。
基于国际国内相关法律和指导性文件的阐述,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将“真实性”总结为:千手观音本体保存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干预材料采用与本体同种材料的真实性、修复工艺(传统大漆贴金工艺)采用传统工艺的真实性和保存空间环境的真实性。
“可识别性”原则最突出的体现是千手观音造像表面贴金层和彩绘层的修复效果,这是修复工程的一个重要难题。2013年1月开始,项目组选取千手观音造像顶层右侧34只手、13件法器作为本体试验区,就贴金、彩绘效果进行本体实验,以真实、直观的修复效果为标准来探讨合理方案。
前期调研
千手观音造像是贴金彩绘造像,贴金层修复效果影响着整个造像的最终效果,因此是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髹漆贴金修复的前期研究开始于千手观音本体病害的调查记录。调研发现千手观音经历代培修贴金,金箔多在5~6层之间,大漆贴金试验区域金箔主要病害为:金胶漆老化造成金箔产生分层开裂卷曲、点状脱落和成片脱落等现象;石质和地仗层老化导致金箔起翘、金箔地仗脱落和金箔空鼓等现象。
在传统工艺考察、调研的基础上,2009年在试验室分别进行了漆灰工艺与材料试验、贴金层的回贴类型试验、贴金层封护加固实验和立体模型的回贴试验,并对各工序工艺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了试验室试验结果较为理想的方案。
修复材料与工艺研究
使用材料
千手观音石刻造像髹漆贴金层的基本材料为大漆(生漆)和金箔。考虑到修复操作的“真实性”要求,以及传统髹漆贴金工艺的独特价值,在现代化学黏结材料试验被否定后(详见后文试验部分),传统大漆成为贴金的首选黏结材料。
生漆和桐油
生漆,又称大漆,是一种天然的极具稳定性的有机材料,具有黏接性强,防虫、防水、耐火、耐腐的特性,至今没有任何一种合成涂料能在坚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过它。干燥后的漆膜结构是非常紧密的网状立体结构,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虽然生漆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漆膜却无毒无污染,是一种优秀的绿色生态材料。生漆的这些特性尤其适合在川、渝等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使用。
研究发现千手观音多次贴金所采用的金胶漆应为加入了桐油的生漆。桐油暴露在空气中,将逐渐变稠,随后形成坚韧的聚合物膜。桐油在古代髹漆工艺中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大漆混合使用。在调制金胶漆时候,桐油与大漆是一种混合的关系,之间不发生化合。优质的大漆在温湿度理想的情况下,在数小时内就可以结膜,在施工中,对于大漆干燥结膜时间的控制就成为了贴金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在大漆中加入的桐油及熟漆比例是考验一个工匠技法的关键环节。
金箔
髹漆贴金修复工艺的另一重要材料为金箔。在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修复工程中,使用的金箔包括旧金箔和新金箔两类,这是本次修复工程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旧金箔的具体回贴方法也是修复方式重要探讨的对象。
金箔作为千手观音造像最重要的装饰层,经历了不同朝代的修复、完善。作为宝贵的历史材料和岁月痕迹应当给予最大程度的保留。因此,对本体上保存状况较好、无病害或病害较少的金箔给予保留;而将出现鼓泡、起翘、开裂、剥落等病害金箔进行揭取。揭取的旧金箔编号后需清洗、筛选保留状况较好仍可继续使用的部分,以待修复过程中进行回贴操作。
旧金箔经过清洗后仍可继续使用的部分远远少于所需金箔量,因此对金箔层修复中仍缺失的部分,利用定制的新金箔进行修复。有关两种金箔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旧金箔
作为宋代雕凿并保存至今的珍贵文物,千手观音造像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但由于金箔自身的特点和材料限制,修复工作无法对将现存金箔给予全面保留;为了尽可能多地保留历史信息,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人员在修复实践中提出了“旧金箔回贴”的修复办法,回贴方案的采用是我国贴金类文物修复实践的重要尝试。
旧金箔的揭取:千手观音造像表面广泛存在着金箔分层卷曲、点状脱落等病害;同时由于地仗层病害也导致金箔起翘、脱落和空鼓等情况的出现。为了对千手观音彻底清理,以保证造像修复操作的稳定性、持久性,必须对以上不稳定层进行揭取。
旧金箔的清洗:选取揭取下的较好金箔,使用蒸汽熨斗进行高温回软,再用手术刀、修复刀对金箔进行分层。然后使用棉签蘸20%乙醇+80%纯净水混合溶液对金箔表面尘土正反面进行滚动清洗,正面清洗时使用轻轻滚拭的方法,防止金颗粒被带下。清洗后的金箔使用玻璃片压平;干燥后,将金箔装于对应手号的自封袋,以备后期回贴。
旧金箔的使用情况:揭取的金箔中,不可用金箔占约60%,而即使可用金箔中,状况较好的金箔仅占约10%。在试验中对中等以上的金箔都加以利用,而部分较差的金箔也在隐蔽部位用于回贴。对旧金箔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的统计表明,揭取金箔的使用率达到了30%左右。可使用的旧金箔回贴后,由于其厚度、色泽、完好度等都不相同,造成回贴金箔层颜色斑驳、视觉效果较差;即使是使用揭取、清洗后保存完好度为较好以上的旧金箔进行回贴,其效果也无法展现千手观音的艺术魅力。
新金箔
现代金箔规格有98与74之分,前者又名库金,后者又名大赤金。库金质量最好,色泽经久不变,适用于外檐彩画用金。大赤金质量较次,易于变色。
新金箔因为性能稳定、色泽统一,所以除了用新金箔在缺失部分补色外,在旧金箔回贴部位可使用新金箔做全色处理,达到审美和封护的双重效果。此次千手观音修复项目定制的新金箔标准为: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中心检验合格,含金量为98%,规格为93.3mm×93.3mm的库金。
髹漆贴金工艺研究
传统髹漆贴金工艺作为一项十分成熟的传统制作技术,至今仍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其主要原因便在于材料的优良性能。但在处理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环境以及不同材料的装饰对象时,髹漆工艺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对千手观音的漆层考察中,发现地仗层除传统大漆层之外,还存在着石膏层。石膏层的设置主要是起到修整石质胎体不平整表面,以实现光洁平整的贴金效果。由于石膏具有易吸水变形、易劣化的问题,而千手观音造像所处环境又正是气候湿润的川、渝地区,因此石膏地仗的存在实际对金箔层的开裂、变形等病害起到了促进作用。鉴于上述原因,修复人员认为应去除贴金地仗的石膏层,而以漆灰作为地仗层实现找平作用。
地仗层作为髹漆贴金工艺的重要工序,除发挥找平作用外,还需解决大漆结膜后的透气性问题。通过试验以及对文献的研究,修复人员发现传统的砖、瓦灰具有各种优良性能,适合作为修复千手观音胎体地仗层的替代材料。但是传统的土漆与砖、瓦灰的配合后漆灰与砂岩的结合强度不高,并不适合直接用于千手观音文物本体地仗层的修复。对于千手观音的岩体而言,地仗层一方面发挥“找平”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起到“缓冲”作用,这种缓冲功能就是吸收与释放水分的作用。随着岩体的呼吸,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岩体的含水状况会呈现出差异。处于以上问题的考虑,修复组技术人员对整体的工艺步骤进行调整,另外地仗的材料配比要根据千手观音本体的地仗层修复进行调整。
首先,需要降低传统漆灰中的生漆比例。传统漆器中漆灰的比例可以达到50%,而试验结果表明,用于千手观音本体地仗的生漆比例不应该超过35%;因为从大漆的防水性能出发,降低生漆在漆灰中的比例可以保留相对的孔隙以释放胎体中的水分。
其次,通常的髹漆工艺会首先在胎体上用生漆进行封护,这样会使石质胎体所含水分难以散发。因此修复中取消了胎体本身的漆膜封护,代替以生漆封护层,这样可以使胎体的水分顺畅的渗透到漆灰层的孔隙之间,以达到缓冲的作用。
另外,回贴工艺中的不同色漆与漆灰的色标制作,对于色彩体系的标准化是至关重要的。大漆以及其他材料受温湿度影响也决定着结膜后的色彩。由于大漆与颜色的混合是一个相对较长的结合过程,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反应或变化,所以漆膜颜色体系的确立在短期内有一定的难度。为此,修复技术人员在试验室内相对稳定的温湿度环境下制作了色标样板,这对于工作中的色彩系统化、标准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除了工艺的研究之外,气候同样是影响修复操作的重要层面。天然漆干燥通常需要特定的温湿度环境:温度为20℃,湿度在80%以上。但是宝顶大佛湾的温湿度在一、二月并不达标;通过监测,两个月间的日平均温度为8℃,夜间的温度通常在4~5℃之间。在试验期间,宝顶的湿度处于一个较不稳定的状况。因春季较为干燥,大佛湾的昼夜湿度差别较大,通常白天的湿度为70%,夜晚湿度80%~90%。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温湿度循环:白天的气温较高湿度低,而夜晚温度低湿度较高。
通过对特定气候特征下大漆结膜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摸索出了适应这种气候条件下的工艺技法。在研究基础上进行的试验室髹漆贴金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石质胎体的准备:(以红砂岩和专用试剂修复石刻的破损部位);
②铺设地仗层:包括生漆层(通过漆的渗透加固岩体并与漆灰层很好的接合)和漆灰层(用生漆和瓦灰调成的泥填平岩石的缝隙);
③涂刷金胶漆层:以熟漆和银朱等材料调制的回贴金箔的漆胶;
④粘贴金箔:包括旧金箔和最后协色的新金箔。
以上步骤是进行髹漆贴金操作的基本程序,而在具体的修复操作中,修复人员根据干预对象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会对工艺步骤进行一定的调整。
然而,试验室的工作仅仅是为现场的试验提供方案选择的范围。而大足千手观音的现场试验主要目标是具体的工艺操作问题的实现。试验室将工艺试验的范围扩大,而现场将试验的范围缩小,并具体化。
项目组进行了平面与立体两方面回贴工艺的研究与评估,主要针对千手观音不同的立体部位尝试回贴的不同工艺,通过局部的回贴试验,尽可能体验千手观音本体不同部位的回帖办法,为实物修复试验积累经验。
修复工程前期试验
在2013年第三次试验区贴金效果试验之前,修复工作组已经设计实施过两次本体试验区试验,这两次试验对于修复材料的确定、修复方案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两次试验的内容和效果。
第一次本体试验
2008年进行了前期试验(第一次本体试验),选取的区域范围是一层主尊像右一胁侍菩萨上半身和二层右侧6只手,左侧3只手。(图1)
图1 前期试验选取的区域
试验采用的金箔黏结材料为现代化学材料(15%ZB-WB-J-1和20%ZB-WB-J-2)。在对本体表面金箔层进行清理后,利用黏结材料对本体金箔层下部的风化岩体进行加固,对起甲金箔进行直接回贴处理,最后对经过加固的部分进行封护处理。
此次试验的金箔回贴效果并不理想。在修复完成后,回贴金箔很快又出现了开裂、起翘和脱落现象。修复人员因此否定了以15%ZB-WB-J-1和20%ZB-WB-J-2为黏结材料回贴修复方案,并在继续尝试其他比例ZB-WB-J黏结材料外,同时考虑以传统大漆材料、工艺作为黏结材料的方案。
第二次本体试验
2010年在前期的材料和髹漆贴金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千手观音本体三层左、右侧上方各1平方米的范围进行进一步贴金试验。
工作组在本体上试验了两种贴金方法:试验一是将旧金箔清洗、除尘后直接回贴于手臂,作封护处理;试验二将旧金箔揭取、清洗、回贴,之后在旧金箔层上利用传统髹漆工艺髹涂漆层,再用新金箔进行协色。
两种试验中,第一种试验效果使用的黏结材料是在前期试验基础上,经过改善的ZB-WB-J改性材料,但同样由于修复的稳定性差、艺术效果不佳等原因,在中期汇报中经专家评议将该方案排除,从而修复人员也放弃了利用现代化学材料进行金箔回贴的尝试。第二种方案试验效果,经过两年的观察,目前修复完成的贴金层也出现开裂、起翘,金箔色泽褪色等状况。经分析确定出现这类情况是由于在使用新金箔进行全色处理前,未对旧金箔回贴处与其他部分进行找平处理,以至于在回贴旧金箔层干燥后开裂、起翘的同时,连带覆盖的新金箔层同时出现上述情况。
针对中期试验问题的出现,在新设计的贴金层修复方案中,对上述试验方案进行了继承和改善:首先,为保证真实性和稳定性,确定了使用材料为传统大漆;其次,考虑到效果的整体统一性,继续考虑在旧金箔回贴后进行协色处理的修复操作;再次,在用新金箔做协色处理前,对旧金箔回贴层和缺失部分增加一道找平处理程序。另外,金箔褪色现象属于金箔材料在与大气接触、落尘等环境因素下正常的自然退化表现,通过中期试验方案二显示的金箔褪色效果,可以预估当前贴金层修复试验未来的褪色情况。
在前期、中期的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按照专家、文物局的相关建议,2013年,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石刻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贴金组组织设计了第三次本体试验,针对贴金修复的稳定性、修复效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除了前期、中期进行的样块和局部本体试验外,2009年至2011年5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施的潼南大佛修复工程也为千手观音贴金修复提供了借鉴。
2013年本体髹漆贴金效果
试验
2013年修复试验区基本情况
如上所述,在开展2013年千手观音石刻造像本体修复试验之前,技术人员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这些研究和试验工作的开展,为本次试验区34只手的贴金效果准备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材料、工艺等各种层面的技术支持。
2013年千手观音本体试验区域位于千手观音造像三层右侧部分,占崖面积1.97m2。该区的修复对象包含34只手、12件法器。根据相关数据,该区域金箔的主要病害为:金胶漆老化造成金箔产生分层开裂卷曲、点状脱落和脱落等现象;石质和地仗层老化导致金箔起翘、金箔地仗脱落和金箔空鼓等现象。
至2012年7月,千手观音石刻造像三层已经基本完成了旧金箔的揭取、清洗,石质本体清洗、加固和补型工作。在2013年选取试验区内,清洗、加固、补形工作完成后,统计得出的裸露大漆层面积为1.42m2,金箔地仗补全面积1.37m2,补全手指104根,占总数的66%左右。经观察,石质本体加固、补形干预的稳定性实现了预期目标,达到了较好的修复保护效果。在石质胎体加固、补形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技术人员在试验区得以进一步开展本体的髹漆贴金层修复效果试验。(图2)
图2 2013年千手观音本体试验区域石质修复前后对比
2013年髹漆贴金层修复试验
作为千手观音面积最大、效果最突出的装饰层,贴金层的修复是整体修复工程的重要部分之一,其修复效果对千手观音整体效果展示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中期评估专家组的意见,为了进一步探讨千手观音石刻造像贴金层修复的合理方案,自2013年1月至6月,修复人员在试验区34只手的范围内,实施新一轮的修复效果试验。
试验目的
在前期、中期工作的基础上,此次试验的目的更多的关注于传统工艺与现代修复理论在修复具体操作中的结合。以保证文物“真实性”和不改变文物现状等为根本原则,在此基础之上,从实践的角度探讨适合宗教类文物古迹的修复办法;在髹漆贴金类文物中如何实现修复的“可识别性”原则,如何在修复中兼顾“可识别性”和“整体性”原则,等等。
技术路线
在前期材料、工艺研究和中期样块、模型以及实体试验等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修复原则、修复的稳定性后,修复贴金组技术人员对贴金层的整体修复方式(尤其是新金箔的使用方式)和修复效果进行了探讨,并将此次试验的技术路线确定为:
①贴金修复试验依据的根本保护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识别性”原则。
②试验使用材料为中国传统大漆、经过清洗筛选的旧金箔和定制的新金箔。
③旧金箔回贴方法在前期、中期两次本体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善。
④髹漆工艺的基本工序为:生漆层—漆灰层—生漆层—金胶漆—(回贴层)—金胶漆—新金箔层。在处理具体修复对象时,根据石质胎体和大漆层保留情况的不同髹漆工序。
⑤贴金工艺在试验中进行工序上的细微调整,以实现不同贴金效果。
⑥对整个试验过程所有干预操作和干预效果,以图片或文字形式予以记录,作为本次修复项目的重要资料,以方便之后对本次修复工作过程的研究、探讨。
在确定了以上工艺路线后,技术人员具体实施了四种贴金效果试验。
2013年试验区四种髹漆贴金修复效果试验
试验一:旧金箔清洗后回贴,缺失部分以新金箔进行协色处理、不全色
案例:8-9-S14
使用材料:旧金箔,新金箔,大漆
具体工艺:
根据修复组所研究的髹漆工艺操作,在涂刷漆层的基础上,对清洗后的旧金箔进行回贴,缺失部分涂金胶漆,后用上好的生宣或x-60擦拭纸吸取表面多余漆液后贴新金箔,最后实施封护处理。
效果描述:
旧金箔回贴效果因其保存状况的限制(部分金颗粒脱落情况较明显),漆层露色面积较大,导致回贴金箔颜色斑驳不匀,金箔之间的衔接性较差。新金箔补色部分光泽和色彩较为饱满。为使修复效果更贴近旧金箔回贴处效果,漆层少许露色,新金箔间衔接性较好。新旧金箔对比明确、衔接比较自然。
试验二:回贴旧金箔,缺失部分进行局部全色处理
案例:8-9-S13
具体工艺:
对旧金箔进行回贴,缺失部分髹漆,过程中要力度轻柔、涂抹均匀,尽量减少牛尾刷的纹路,待髹漆层干燥程度达80%(即手触摸情况下漆液不沾手),贴新金箔,并用棉花等工具将新金箔压实、平整、走金,使新金箔达到光亮平整的视觉效果。最后实施封护处理。
效果描述:
旧金箔回贴效果因其保存状况的限制,漆层露色面积较大,使回贴金箔颜色斑驳不均,金箔之间的衔接性较差。同时缺失部分使用新金箔进行全色,实现传统大漆贴金工艺的最佳效果,光泽和色彩十分饱满,漆层不露色,新金箔间衔接性较好。局部全色效果使新旧金箔对比十分明确、衔接处差异明显。
试验一、试验二的问题总结:
通过试验一、试验二的两种效果尝试,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首先,作为宝贵历史信息的旧胎体,在经过清洗后,仍然由于本身材料的老化,在修复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然继续出现起翘、脱落等问题。也就是说,旧胎体及旧金箔层本身不接受修复干预活动,自身将无法承担传承任务。
其次,简单的干预操作,如加固、封护等,也无法保证旧金箔的长期稳定性,以及艺术作品的整体完整性、统一性。
这两种现象的出现,要求在之后的试验中继续解决材料稳定性和干预对象效果一体性的问题。为此,技术人员进一步设计试验三,针对以上问题尝试解决方案。
试验三:回贴旧金箔,缺失部分经找平处理后用新金箔进行整体协色
案例:8-10-S5
具体工艺:
先对旧金箔进行回贴,待回贴层干燥后在金箔之间的空白以及凹凸不平处涂刷漆灰层,局部不平整处进行随形找平处理。(为了达到整体材料的稳定性)在整个手臂表面(包括回贴旧金箔部分和保存状况良好的原有旧金箔层)涂刷金胶漆,达到自然溜平效果。待金胶漆干燥后再次涂刷金胶漆,用擦漆手法去除多余漆液,约20分钟后用新金箔进行整体协色处理。最后实施封护处理。
效果描述:
髹漆工艺中增加了找平处理,金箔效果增加了新金箔整体协色的处理环节,使手臂贴金层实现了色泽、肌理较为统一的效果。考虑到千手观音造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古迹身份,修复技术人员有意将修复效果控制在较为自然的程度,对整个手臂进行协色而不全色的处理方式。旧金箔回贴层因进行了找平处理,在协色后新旧金箔间的修复效果差异较小。
试验一、二、三问题总结:
通过前三次效果试验的尝试,可将问题总结如下:
首先,由于本体旧金箔的稳定性不佳,不干预或简单加固、封护干预都无法保证旧金箔层的长期存留。
其次,由于旧金箔的成色不均、金颗粒脱落情况严重,致使回贴处金色斑驳,漆层露色较多。旧金箔回贴处与新金箔协色或全色部分相比差异明显,整体统一性差,艺术效果受干扰。(试验一、二)
再次,为解决旧金箔材料稳定性问题,尝试在贴金工艺中增加找平、协色处理(试验三)。采用这种贴金工艺后的确极大改善了旧金箔以及旧胎体的材料稳定性,保证了历史信息的传承;但增加找平层处理却降低了修复操作视觉上的可辨识程度。
总体来说,前三次试验针对新、旧金箔材料的稳定性和可辨识原则的体现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讨论,为工艺的进一步改善、方案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充分准备。三次试验促进技术人员对整个修复工作进行了总体考虑,从而对贴金层的修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目前较为完善的试验四计划。
试验四:回贴旧金箔,缺失部分经找平后用新金箔部分协色、局部全色
在前三次试验展示效果的基础上,经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要求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后,技术人员进一步提出了第四次试验设计并在本体上进行效果展示。在解决了材料稳定性和对象整体统一性的问题之后,试验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可识别性”在修复后的新、旧金箔和新、旧胎体之间的双重体现问题。
案例:8-10-S1
保存状况:
8-10-S1手心向下,有法眼,臂较长,执法器,残缺部分较少。表面尘土、点状脱落、主要病害为分层开裂卷曲,其次为起翘。
揭金后现状:
8-10-S1主要病害为金箔地仗脱落、粉化剥落。大拇指和无名指指腹粉化剥落,食指第一、二指节背侧粉化剥落,小指指尖粉化剥落,每个手指都需补型。手臂、手背、手掌金箔地仗脱落。法眼彩绘地仗脱落。金箔地仗脱落面积:0.004 m2、露出大漆层面积:0.073m2、渗透加固面积:0.006m2。揭取下的金箔软化、清洗、压平后,可回贴金箔面积约为230.4cm2。
具体工艺:
技术人员确定在第四次试验贴金工序中增加旧金箔回贴层与胎体间的找平处理;在贴近效果上增加新补形胎体与原胎体间的可辨识效果。因此,形成既保证了新、旧金箔的材料稳定性,又实现了回贴旧金箔部位的可识别性,以及“隐蔽性”补形部位的可识别性,我们将之称为双重“可识别性”试验。
第一步大漆渗透加固
首先用松节油与生漆加以稀释调合成40%的比例生漆,髹涂生漆到胎体表面大概2~3遍,随型髹涂要均匀,尤其是新塑的胎体和原始本体面的结合部位,髹涂漆液时不能积累,要保留原始流平形态。第一步工序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新修补胎体与漆膜的结合性,以达到进一步髹漆黏接新胎体的强度,试验显示稀释生漆的渗透力度能达到1~2个毫米,生漆层使岩体与漆灰层实现了很好的结合效果;此外,这一操作也有助于增加原始胎体与新胎体结合的紧密程度。
第二步找平
待渗透加固的大漆干透后,在进行髹漆之前,必须对所用材料进行清洁,并用经过多次过滤、浓度100%的生漆髹涂。待生漆晾干后,用漆灰对整体进行找平并打磨,以加强新、老胎体的结合性,实现手臂整体胎体表面平整和协调统一。
第三步髹涂金胶漆
再于表面髹涂金胶漆(生漆、熟漆、桐油、银珠),待大漆干到它最强黏性的时候,即可进行旧金箔的回贴工作。
第四步回贴旧金箔
因每只手的形态不一、缺失部位不同、面积大小不匀,因此在回贴旧金箔之前,要先定点、定位、定尺寸、定工序几项操作相互配合,才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回贴时因旧金箔普遍体积较小,因此回贴手法要轻;金箔要压实,否则极易再次起翘脱落;边缘部位要尽量结合,不过要视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步局部找平层
为了保证千手观音新、旧金箔材料的稳定性和贴金工艺的质量,在回贴旧金箔后需要对回贴旧金箔层与胎体之间做局部找平处理。大漆在干燥的时候可能会有局部收缩,首先检查结合部位、旧金箔的压实情况以及它们的边缘线,有不稳定的要及时处理,用漆灰补平,打磨时要用180目至1000目不等的水砂纸陆续进行打磨,再髹涂金胶漆,以达到它的整体自然性和稳定性。
第六步整体髹涂金胶漆
在对旧金箔回贴层与胎体层进行找平处理后,在整个手表面髹涂金胶漆。为达到金胶漆最大黏结效果,只需在干预对象表面保留少量金胶漆,多余部分用宣纸等擦除,待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七步新金箔协色、全色
由于可回贴金箔量远远低于需求量,手臂大部分漆层裸露、无旧金箔可贴。这些原因严重干扰了千手观音的整体性、艺术价值和宗教意义。对这些部位,考虑以定制的同样含量金箔进行补全。
新金箔因为性能稳定、色泽统一,用新金箔将旧胎体和旧金箔进行覆盖可以起到理想的保护功能。同时,根据相关修复原则要求,修复活动应使所有历史信息和现代干预操作具有可识别性。因此,技术人员在旧金箔回贴部位、裸露胎体部位和新补形胎体部位利用新金箔进行协色、全色等不同处理,使修复完成后的手臂可以实现近观历史信息可辨识、远观整体统一和保证材料稳定性的多重目的。
效果评价:
采用找平、协色的修复工艺是在之前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善处理。增加找平、协色的工艺后,不仅可以改善修复后贴金层的稳定性,还起到了减弱新、旧金箔间差异性的效果,从而保证了文物外观的整体统一性。
其次,对胎体新补形部分的贴金效果加以区别,使原本隐蔽的重要修复操作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到观者眼前,保证了修复工作和文物价值的真实性。旧金箔回贴处相较于新胎体的修复操作,其可识别性不明显,这是由于旧金箔回贴使用率低,面积小等客观原因造成的。除了通过视觉进行辨识外,为了更直观、详细地记录旧金箔回贴部分,修复工作组技术人员将整个回贴、协色、局部全色过程以照片和文字的方式进行了完整记录,从而保证了日后对历史信息的查寻和辨识。
除此之外,考虑到千手观音作为重要的宗教类文物,其宗教功能作为原初创作目的不可忽略。试验四完成的修复效果基本上实现了“远观一致、近观有别”的操作要求,维护了千手观音的整体统一性,符合千手观音威严华贵的宗教属性和信众的信仰需要。
2013年髹漆贴金层修复试验总结
可识别性原则实践说明
经过多次试验后,贴金组技术人员总结出千手观音贴金层修复的双重“可识别性”效果,以实现历史信息和现代干预的区分,保证遗产价值和修复操作的真实性。
所谓双重“可识别性”,即是指在千手观音手臂金箔层的修复中,对实施的多种干预(石质补全、旧金箔回贴)进行可识别性操作,达到旧金箔回贴处与保留原胎体、保留原胎体与现代补全胎体之间的细微区别,修复实现“远观一致、近观有别”的保护原则要求。千手观音石刻造像实施的干预操作中既包含视觉效果直接、明显的贴金、彩绘部分,也包含难以仅通过肉眼观察的残缺部分的补全。如何对这种“隐蔽性”干预进行可识别性干预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依据相关保护修复原则要求,修复人员尝试探讨如何在贴金完成后将这部分操作更直接地体现出来。根据贴金层修复的多次试验,修复人员认为可以通过贴金效果的差别来使以上干预操作具有可识别性。
①旧金箔回贴处的可识别性:
为了保证金箔层材料稳定性,在旧金箔回贴后再找平、并以新金协色。虽然旧金箔层被遮蔽于新金箔下层,但是由于旧金箔本身细碎、厚度大的特点,使它在轻微覆盖后仍在视觉、触觉上得以显现,可以识别回贴操作。
②现代补全胎体的可识别性:
此次修复工程中进行了较多的补全干预,对艺术效果的传达和宗教含义的体现都具有重要影响。为使这部分完全现代的干预操作有所体现,需通过其表面金箔层效果来加以区别。由于补全处为现代操作,表面胎体处理较为平整,贴金效果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平整光泽,从而与保留胎体修复后略斑驳不平的表面区别开来,使这部分操作在近处观察时可以明确辨识。
髹漆贴金修复试验总结
第一,试验室、本体等一系列试验的进行伴随了千手观音抢救性修复工程的整个过程,这保证了在每一特殊、具体的修复活动中,修复人员都以干预对象的真实情况为根据,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013年本体贴金效果试验在前期、中期研究试验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完善;对传统髹漆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满足了修复干预后金箔层的材料稳定要求。
第二,在确保修复使用材料和修复工艺的真实性和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修复效果的真实性、可识别性问题,并通过金箔的不同回贴效果,实现了可识别性操作,是贴金类文物修复中的重要实践。
第三,修复工作注意到千手观音造像作为“宗教文物”的特殊性质,并在贴金层修复的具体操作中对这部分特殊功能和价值给以保护和体现,在尊重修复原则的基础上,贴金层修复效果尽可能实现完整性和统一性效果。
除了传统工艺技术的研究和使用,千手观音造像髹漆贴金层修复方法研究是对现代修复原则如何应用于宗教文物保护中的一次重要实践。作为具有活态性的文化遗产,如何对宗教类文物进行保护操作是当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千手观音石刻造像的修复工程实际是一个典型意义的研究对象。在此次修复工程的不断试验、研究过程,更是对我国宗教类文物保护原则的重要探讨过程。(图3)
图3 2013试验区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