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一号汉墓素纱襌衣研究与复织

字号:T|T
2022-12-13 09:37 来源:南方文物

丝绸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化重大发明之一,丝绸生产技艺一直领先于世界,也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渗透和滋润了中国文化,它的诞生和发展,都受到了丝绸技术影响。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丝织品文物,证实着二千多年前中国丝绸技术的先进性,向世人揭开丝绸技艺神秘的面纱。这座丝绸宝库共出土148件成衣及大量丝织品和刺绣品文物,不仅数量多,品种也非常丰富。有锦、绣、素、纱、縠、帛、绮、罗、绡、绨、纨、缣、缟等十多种,墓中出土的“遣册”记载了近百种丝织品。《急就章》记载“锦绣缦䋃离云爵,乘风悬钟华洞乐。豹首落莫兔双鹤,春草鸡翘凫翁濯。郁金半见缃白䋤,缥綟绿纨皂紫硟。蒸栗绢绀缙红燃,青绮绫縠靡润鲜。绨络缣练素帛蝉,绛缇絓紬丝絮绵。”印证了有关的汉代丝织品与丝绸技术。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众多丝织文物中当属素纱襌衣,影响最大,震撼世界。

 

 

 

素纱襌衣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两件素纱襌衣,衣而无里。谓之襌。襌,音dān。是单衣的意思,经常被误写为"禅"。一件为曲裾素纱襌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重48克。另一件为直裾素纱襌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共用料约2.6平方米。整件素纱襌衣分量仅49克。

 

其中一件48克重的曲裾素纱襌衣因故被毁较残破,一件49克的直裾素纱襌衣损毁。两件素纱襌衣,因襌衣用纱料制成,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注名为素纱襌衣。该衣领缘和袖缘的面料是绒圈锦,它是迄今考古发现中最早的起绒织物。它是西汉丝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中国服饰文化的骄傲。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

 

素纱襌衣出土后由于虽环境改变,造成丝纤维断裂和强度减弱。空气等自然因素加速了纤维的弱化,现今无论从文物保管与展陈,还是丝绸技术、文化传承等方面考虑,都要研究复织素纱襌衣工作。纺织考古专家王㐨先生所说:“素纱襌衣刚出土的时候还很鲜亮,出土后就渐渐变得灰暗了。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对外展览,作为文物藏品,呈现出来的就是这么逐渐衰损的衣物。这些衣服的织造技艺要研究将其复织的技艺发扬光大。”

 

 

 

素纱襌衣服饰分析与研究

 

 

 

复织的是直裾素纱襌衣,由轻薄而透的纱料为主体,由绒圈锦为领缘和袖缘。襌衣纱料织物组织结构并不复杂,难度在于控制襌衣重量,这对丝线材料制作和织造技术是关键,涉及养蚕、巢丝、精炼、染色和织造等系统工程。

 

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牵头,由国家文物局谢辰生先生批准复制“直裾素纱襌衣”项目,在南京云锦研究所落实。作者曾参与其工作,1991年复制项目获得初步成功,复制件比原文物超重1克,也轰动全国。但早期复织,虽取得了一定成果,因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尚存在重量、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欠缺,主要是缫丝、捻度等问题,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放弃,因此需要对原文物作深入透彻了解和研究,当时由社科院考古所王亚蓉先生率领云锦所技术人员到湖南省博物馆实际对“素纱褝衣”进行各种数据、形制的考察。

 

2016年王亚蓉老师再次领衔在南京社科院纺织考古科研基地,再次选择这件襌衣作为标本进行复织对象,用试验考古学的方法,对其材料、织造技术与成衣制作,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展开复织(实验考古学研究)。复织是了解当时生产状态,技术水平,为更好保护文物,可替代文物展陈。

 

 

1

成衣分析

 

 

马王堆一号汉墓是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封为第一代轪侯的利仓(长沙国相黎朱苍)之夫人辛追的随葬品。直裾素纱襌衣位于棺椁西边厢第一层的竹筒中,出土时较完整,后因多种原因,被盗后,残损严重,现在用夹护保存。

 

襌衣有若干名称,主要是部位形制的不同而取名,如“襜榆”(《说文》《玉篇》《急就章》颜注,《汉书》的《外戚恩泽侯表》和《隽不疑传》颜注,均与《说文》相同;但《汉书·何并传》颜注却作“曲裾襌衣”,当以《说文》为准),《释名》中称之为“褠”,曰“襌衣之无胡者也,言袖夹直形如沟也”,等等。

 

襌衣作为襜褕的一种,衣裾为直式,形制仍属于深衣类;从衣服是否有表里双层又分为单衣、复衣;从衣襟裾的形式又分为曲裾、直裾。因分类方式不同,名称自然相异。关于“襌衣”的称呼,在诸多文献与今人论著中尚有纠结之处主要是没有搞清楚“襌衣”与“襜褕”之间的关系。“襜褕”就是一种直裾式样的衣服,尺寸肥大宽松,这是“襜榆”的共性,只不过有长短、厚薄、单复之别。而因文献记载,例如《释名·释衣服》曰:“□,属也,衣、裳上下相连属也。荆州谓襌衣曰布□,亦曰檐褕。”《汉书·外戚恩泽侯表》颜师古注云:“襜褕,直裾襌衣也。”等等史料,使得很多学者认为“襜褕”就是襌衣,或者是一种直裾式的襌衣,显然是受了颜师古等人作注的误导。而其他地区出土的衣物木牍明确记载有长短、复襌之别。因此可以明确地说,直裾襌衣属于襜褕的一种形式,但襌衣不等于檐褕。襌衣除了直裾式样之外,还有曲裾式样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就出土了实物力证。

 

襌衣并非是只有妇人穿着这种式样。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中记载了陪葬的襌衣就达十五件之多。由于它属于一种便服,又比较宽裕,穿着起来感觉宽松舒适,所以日常生活中非正式场合下,男女均可穿着,只是在上朝、入宫等正式场合是不可以穿的,否则会被认为是无礼之举。襌衣是春秋战国时期帝王和官吏的常服,也可作为官吏的朝服,但只能作为衬衣,穿在袍服里面,到了汉代以后逐渐演变可以外穿了。

 

关于素纱襌衣的材质有关文献记载。《汉书·韩安国传》中有记载“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其中提到“鲁缟”,一种产于鲁地,极纤薄的织物,但是因为没有考古实物出土和更多的文献记载。另就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描述的:“郑女曼姬,被阿锡,揄苎缟,杂纤罗,垂雾縠。”郭璞注:“言细如雾。”虽也有些记载,如《汉书·礼乐志·郊祀歌》:“被华文,厕雾縠。”并唐代颜师古作注:“雾縠,言其轻若云雾也。”雾縠又叫“沙縠”、“方空縠”。《后汉书·章帝纪》也记载了齐地生产一种名贵丝绸,叫“方空縠”,李贤注:“《释名》曰:‘縠,沙也’。方空者,沙薄如空也。”《抱朴子》说,“劲弩之余力不能洞雾縠”。直至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见证了这种织物的存在。

 

而这件直裾素纱襌衣由正身衣料为素纱,领缘、袖缘衣料为绒圈锦,绒圈锦背衬料为绢。分析如下(图一)。

 

图片

图一直裾素纱襌衣

 

 

2

服装尺寸测量与分析

 

 

直裾素纱襌衣,是上衣下裳形制,于周朝礼制以来,到汉代没有改变过。汉代初期官府常用的右衽衣裳,依据出土报告中数据,再加上王亚蓉老师当年发掘现场记录,多次赴湖南长沙博物馆调研,精心测量整理,直裾素纱襌衣裁剪方式是上衣部分裁四片,宽各一幅;下裳部分也是正裁三片,宽各大半幅,共7片料缝制合成。服饰尺寸如下(图二、图三):

 

图片

图二素纱襌衣结构尺寸示意图

 

图片

图三素纱襌衣下裳展开结构尺寸示意图

 

 

3

素纱面料结构分析

 

 

素纱是指单色无花纹称谓,襌衣就是没有衬里的衣服。在文献记载中,没有衬里的单衣,称作“襌衣”。《说文》:“襌,衣不重也。”《释名·释衣服》:“襌衣,言无里也。”“无里曰襌”。因形制的不同,襌衣还有若干别称,如直裾谓之襜褕,“襌衣之无胡者”名曰“褠”等等。

 

用料

 

素纱是最具有代表性,也是现存年代最早,质量最轻的衣服。它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堪称是“鬼斧神工”。依据直裾素纱襌衣裁剪方式;上衣部分裁四片,宽各一幅;下裳部分也是正裁三片,宽各大半幅。幅宽48~50厘米,加上卷边、缝合叠边,经测量推算织造幅宽应该在50厘米,面料使用总面积约2.6平方米左右,需要用枓长约7米。

 

依据服装尺寸衣身长163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领缘宽7厘米,袖缘宽5.5厘米,整件衣服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市两)2,从理论上计算,素纱部分用料重量为22克,绒圈锦用料重量23克和绒圈锦背衬料绢用料重量2.8克,缝线0.2克的重量。与资料显示,素纱部分重量为40.2克,和网上报道的素纱部分的重量25克的提法是很不一致的。

 

色彩

 

素纱长年埋藏地下,受到棺液浸泡,丝质材料本身易泛黄等因素,织物在出土时,显示浅棕黄色,色泽可能和当时有差别,属于在棺液几千年浸染而成,具体有颜色还是没颜色有待定论。

 

材料

 

襌衣的素纱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组织。经线的丝线由Z向捻和S向捻组合而成。捻度为20~30捻,捻度不一至。纬丝由S向捻,捻度为30捻;经纬线投影宽度均为0.005毫米。素纱的经密度为60~62根/厘米,纬密度为48~52根/厘米,出土报告记载丝线纤细度为11.2D。现今生产的高级丝织物最细的丝线只有14D,而直径也只有一个成年人一根头发直径的十五分之一。因此,丝线材料必须从养蚕、缫丝到织造做起,每个步骤都必须精益求精(图四)。

 

图片

图四素纱显微图

 

工艺

 

从素纱的显微图了解到,平纹组织结构的素纱织物,其经纬丝线较细并且匀度较差了,在棺液中长期浸泡,使织物完全呈蓬松状,方孔孔隙较大透光率高。襌衣的素纱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依现代织物分类应称为绉纱组织。测得经线排列为S、S、Z、Z即四根经线一个循环。S向捻两根与Z向捻两根重复交错排列。纬线为S向捻。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绸光,即没有平纹纱面料亮光,也没向现代绉织物亚光性,所以素纱光泽柔和。经向密度较均匀,说明当时筘制作的质量达到很高的水平。纬向密度基本均匀,体现汉代织工手艺水平之高(图五)。

 

图片

图五素纱经线排列图

 

 

4

绒圈锦结构分析与研究

 

 

襌衣的绒圈锦是重平纹组织上起绒织物,是首次面世的最为复杂的起绒织锦。织物表面织有几何矩纹图案,呈现立体的环状绒圈;绒圈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在织物表面呈凹凸有层次立体感效果。织物由多色地经和较粗的绒圈经与纹纬和地纬交织,当纹纬起绒竿,先织入地纬2梭,再织入绒竿1根,织过一纬后,将起绒竿抽去,形成绒圈,浮于织物表面。将这一步织法称为假织。如果把织成花纹的绒圈割开,让绒圈的丝头散开,成为后来发展的提花丝绒织物,如:漳绒、漳缎;也是云锦品种之一金彩绒织物祖先。绒圈锦是在重平纹经锦上织起绒织物,与后期发展的绒类织物在织组上有天然差别。它是通过高经密与经线材料设计,表面纹经线都能很好的覆盖背面纹经线,使经线表现的图案花纹清晰且稳定(图六)。

 

图片

图六直裾素纱襌衣中的绒圈锦

 

色彩

 

绒圈锦是以多色经丝和双色纬丝交织而成,先染好丝线后再色织完成,色泽以深色为主,织物正面颜色呈深棕色,背面呈深棕红色,而起绒圈的丝线呈朱红色,该织物整体感觉色彩深沉而艳丽,花地明朗协调。所用染色采用植物染料,染色方法是多种植物染料组合,进行套染和媒染,颜色深入纤维,色泽均匀纯正。

 

织物组织结构分析

 

依据出土报告和显微照片分析整理,绒圈锦的织物厚度在0.4~0.9毫米,绒圈的高度在0.05~0.1毫米,测算平均经密120根/厘米,平均纬密30×2根/厘米。出土报告记录没有数据(图七)。

 

图片

图七绒圈锦显微图

 

绒圈锦是经向起绒的织物,也属经锦织物。织物表面是深棕色,表面呈矩纹图案,显绒圈状;织物背面呈棕红色,显矩纹的交织点图案,呈深棕红色状。从组织结构分析,经线有三层,分别是正面地经线称为地经、背面经线称为纹经、起绒经线称为绒经。纬线有三种,地纬、纹纬和起绒的假织纬。从织物组织分析得出,地经与纹经同地纬、纹纬交织形成重平纹组织,一梭地纬同地经交织,一梭纹纬同地经和纹经交织,一梭起绒的假纬与绒经。三根经线为一组,重复循环交织。呈现的绒圈丝线较粗(55~70D),它是由单根9D超细丝线,多根合股使用,比织素纱丝线更细。表面地经丝线的规格(15~16D),经过交织覆盖背面纹经。在复织工作中为了把文物的原结构表现出来,通过经线色彩的还原,不仅能看到绒圈的几何纹图案,更重要的是恢复织造技艺。文物的组织结构如下(图八、图九):

 

图片

图八绒圈锦组织结构图

 

图片

图九绒圈锦纵向断面

 

丝线材料

 

素纱襌衣上使用绒圈锦宽度为5.5~7厘米,领缘用料长160厘米,两袖缘共用料长120厘米,总用料长2.8米。

 

参照与329-6素纱襌衣绒圈锦规格一致的N6-2绒圈锦用料,依织物分析数据,设定地经线丝分为正面地经和背面纹经,纬线分为正面地纬和背面纹纬、织绒圈的假纬。

 

文物的原结构分解图(图一〇、图一一):

 

图片

图一〇织绒圈时组织分解图

 

图片

图一一不织绒圈时组织分解图

 

正面地经:生丝15/16D,S向弱捻、单丝,颜色为深棕色。

 

背面纹经:生丝15/16D,S向弱捻、单丝,颜色为棕红色。

 

表面绒经:半熟9D,S向弱捻、4~5股,颜色为朱红色。

 

地纬:生丝18/19D,S向弱捻、单丝,颜色为深棕色。

 

纹纬:生丝18/19D,S向弱捻、单丝,颜色为棕红色。

 

织绒:单根。

 

图案

 

绒圈锦的纹样,以矩形几何形线条为特征,由单元图案组合,矩形几何图案循环排版,均匀布满整个幅面。纵向的花纹一般较短,横向花纹幅多且较宽。为考虑织物外观效果和织造工艺,确保图案的准确性,控制细节,准确地把握图案尺寸,还原图案的风格。如图一二。

 

图片

图一二绒圈锦图案组织分析图

 

 

5

绢织物分析

 

 

素纱襌衣绒圈锦在衣服缝合中有背衬料,经测定背衬料为绢,颜色为米白色;宽5.5厘米,总长2.8米,测出的经密约86根/厘米,纬密38根/厘米,经丝约11D,纬丝约20D。约用料2.8米。本文中不讲述复织过程。

 

 

 

素纱襌衣面料复织过程

 

 

 

素纱襌衣复织主要有两种面料,一是素纱复织,二是绒圈锦复织,复织过程如下:

 

 

1

素纱复织工艺

 

 

原材料定制

 

素纱复织关键在于原材料,经史料记载,汉代时是三眠蚕。蚕一生需休眠三次、脱三次皮,体重仅有一克多。而如今人们饲养的蚕则是五眠蚕,相当于过去四、五条蚕的重量。三眠蚕的蚕茧较小,蚕丝纤维长,强力大,使用这种蚕丝织出的布料,不仅强度强,透光性好,且轻巧。而现在蚕都是五眠蚕,蚕丝变粗重,强力变弱,织成的衣服却变沉了。这对于复织极为重要,而且是复织的关键。培养合适的蚕,缫岀适合丝线是个难题。

 

1986年云锦研究所承担项目复制,以当时条件,无法找到与原文物相匹配的丝,后经中国社科院蚕种研究所帮助,挑选优质家蚕品种与野蚕交配,经过近四年精心饲养,才达到可以用的原材料。它产出的蚕茧较小,抽出的丝纤维强力高,伸张力长,投影特征跟原文物相近。但由于缫丝加工工人技术遗失,只能做到丝线捻向是S捻单丝,没有制成Z捻向的单丝,经过5年努力,虽然织出素纱,也制成衣服,虽重量达到50克。复织的素纱面料光泽较大,没有达到消退绸光,很是遗憾。

 

2016年纺织考古实验基地成立,王亚蓉老师带领团队,重新复织素纱襌衣,依据现场发掘的经历(图一三),根据素纱襌衣出土的的状况,着重解决蚕丝原材料问题,经过多方寻找和试验,找到现今最好的蚕茧,缫出丝线。再解决单丝加捻问题,分别研制出S捻和Z捻向的单丝。从而证明在汉代缫丝高超技术,以及生产技术的先进性。

 

图片

图一三直裾素纱襌衣中的素纱

 

材料参数

 

经丝:11D S捻单丝强捻无色;

 

Z捻,单丝强捻无色。

 

纬丝:11D S捻,单丝弱捻无色。

 

工艺参数

 

因素纱襌衣经过二千多年长期在棺液中浸泡,织物的组织收缩不一,根据出土报告数据范围选定经纬密度,决定了复织的数据。再依据素纱襌衣裁剪结构和汉代布匹宽度定制,把门幅宽度定为50厘米。考虑到织造时有缩幅因素,以及纬向缩力,织机造装工艺设定为:

 

匹长:8米

 

幅宽:外51厘米,内50厘米,边0.5*2厘米。

 

经密:60±2根/厘米,纬密:48±2根/厘米。

 

经丝的分配:S捻单丝数:1500根;Z捻单丝数:1500根。

 

总经数:3000根+边(8齿×2)×2根=3032根

 

经丝排列:2根S捻+2根Z捻向经线排列……依次反复。

 

工艺流程:

 

挑剔→浸泡→翻丝→牵经→上经→捞头→穿筘→织造→染色→整理

 

织机装造

 

复织素纱织机采用木制平式素织机织造,因织物经密较高,丝质较细,在试验中发现丝易毛,断头多。采用4扇范子,把丝线分开穿入,减小范子密度。每扇范子密度为15根/厘米。在捞头时按顺序每根范子穿入1根单丝,织造时,把第一、第二个范子吊在一根踏脚上,把第三、第四个范子吊在另一根踏脚中,这样织造时就解决了以上难题。筘齿密度为30齿/厘米;每齿穿入2根单丝,即S捻一齿、Z捻一齿。如图一四、图一五、图一六。

 

图片

图一四丝线穿综图

 

图片

图一五素纱装造示意图

 

图片

图一六素纱装造后的织机

 

织造

 

织造前先要备齐织造工具,织造方法,是开梭口运动,用脚踏脚竹,投梭织入地纬,织到一定长度,放经,圈取。由于纱组织结构是平纹,质地薄,纬密圴度要求之高,每公分相差度保持在±2根/厘米。为解决纬密均度问题,需培养织手训练三月之久才可上机,在织造中织工要全神贯注,手干净,润浸,不能有毛刺,身穿衣物需平滑。织物经密由筘密来控制要充分考虑织缩,纬密凭织手的打纬用力程度控制,不可产生稀档与紧档,首尾一气呵成,才能掌握纬密匀齐;由于丝线极细,一旦力度控制不好,织造的面料密度不均、丝线断头等都影响质感。室内干湿度控制在50%~60%(图一七)。

 

图片

图一七织造场景

 

染色

 

素纱织成匹料后需进行染色,原文物出土后经氧化,变成浅棕黄色,根据复织要求,达到同原件相近颜色,经分析采用一种黄色植物染料染色已不能达到要求。经多次实验,应用浸染法,加入其他植物染料套染,达到素纱的旧物感(图一八)。

 

图片

图一八染色后的素纱

 

染色工艺流程:

图片

 

2

绒圈锦复织工艺

 

根据对绒圈锦的纹样分析论证,织造绒圈工艺,采用朿综提花。如用多综多蹑方法织造,也可完成。但工作量具大,所需几十扇综片,周期长,所以选择采用朿综提花技术。朿综提花要挑花结本,它是传统手工织造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序之一(图一九)。

 

图片

图一九复织中的织机装造

 

原材料

 

绒圈锦的经线材料是特制的,所用丝纤维强,要求高,起绒的丝线品质要求更高,选用5根比素纱用料的蚕丝更细的丝,用4~5根合股当起绒的丝线,使织出绒圈彭松,立体感强。丝的纤维度在0.01毫米,强度在9D,这么微细的纤维度的丝线,要求缫丝技术是非常精湛的,可同现在最精细丝媲美,在缫丝过程中,主要挑选上品蚕蛹成茧后,进行缫丝,加捻,同步完成。

 

材料参数

 

地经:生丝14/16D单丝弱捻深咖啡色

 

纹经:生丝14/16D单丝,弱捻深棕红色

 

绒经:生丝9D 4~5根单丝合一股,无捻朱红色

 

地纬:生丝19/21D单丝弱捻深咖啡色

 

纹纬:生丝19/21D单丝弱捻深棕红色

 

织绒的假纬:直径0.05~0.1毫米的锦纶丝线

 

织物绒圈高度0.05~0.1毫米,织物厚度在0.4~0.9毫米

 

工艺参数

 

通过上述分析,织造时考虑在机门幅申缩和缝合使用,以及矩纹图案循环,织机门幅定为7厘米。

 

门幅7厘米

 

经数:540*3+32(边)经密231±1根/厘米

 

总经数:1652根纬密58±2根/厘米

 

织造流程:

 

经线:挑剔→浸泡→染色→翻丝→牵经→上经→捞头→穿筘→引纤→纹样意匠→挑花结本→花→织造

 

纬线:挑剔→染色→翻丝→摇小纬管→抛梭织造

 

图片

图二〇手工牵经

 

染色

 

绒圈锦是以多色经丝和色纬交织而成,需先进行染色丝线后再织造,色泽主要以深色为主,从复织前就开展各种天然染料试验,其中有矿物染料,植物染料以及动物染料,经近五年摸索、实践,基本掌握各种染料染色性能。并查阅资料,表明汉代织物多数是以植物染料染色,采用传统染色方法,应用多种植物染料组合,进行套染和媒染,染的深,透入纤维,色泽均匀纯正。为了保证所用的染料染出织物品质,对其染色后进行碳化试验,以及素纱脱胶,缩水试验,达到预期目的保证织物染色质量。

 

染色工艺流程:

图片

 

纹经、地纬染色:

 

绒经染色:

 

浸泡→红花→反复浸洗→去黄色素→制作红色素→媒染剂→浸染→水洗→阴干→整理

 

意匠

 

素纱襌衣领口和袖口上的纹样1∶1还原。参考考古报告记载的纹样,经电脑测绘,反复实地采样,确认纹样的准确度,力求与文物一致。特別在绒圈锦的意匠绘制上,为确保意匠图案和实际纹样比例一致,必须考虑绒圈的跨度。因现代起绒织物未达到绒圈牢固的目的,在假织点的上下均设计为纬点,绒圈经起绒圈时为单个经点,不在织物表面跨相邻纬线,绒圈锦的绒圈是跨了相邻的纬线,与经锦组织一样绒圈最大跨度3根纬,同时受图案边缘影响,有的绒圈跨2根纬现象,因此在单数横格内是否延续上下绒圈的经点根据图案的要求来确定,所以有的绒圈跨3纬。绘制意匠时,不考虑底经数,只考虑起绒经的提花大纤,意匠经向单数格表示绒经,纬向意匠格代表起假织地纬,意匠经密为起花绒经密度/每组经根数156/3=52根/厘米,意匠纬密为:纹地纬密+地纬密+假纬密=30+30+30=120根/厘米。意匠比8之14。意匠经线格数为意匠经密×花幅=182×2=364格,意匠纬格数为:意匠纬密×花高=30×1.1=33格(图二一)。

 

图片

图二一意匠示意图

 

挑花结本

 

挑花结本是纹样由图纸过度到织物的桥梁,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提花丝织技术的遗产。绒圈锦经密较密,在7厘米门幅中引纤364根,整幅花纹不循环,只能在制作花本时挑制满花。便于织造,挑制经向3个单位循环图案,其花本数据为:花本脚本线(经向)1092根,花本纬梭(耳子线)66根,花本长度5米(图二二)。

 

图片

图二二挑花结本

 

织机装造

 

绒圈锦是起绒圈织物,实际操作中用斜式大花楼织机,织机装造工艺复杂。主要有以下部分(图二三)。

 

图片

图二三织机装造

 

(1)“三经轴”装置

 

绒圈锦起环状绒圈,起绒圈的绒经与纹经、地经分别交织,所需不同张力伸缩功能,采用三经轴方法。三经轴是解决织造中织花时,不织花时,很好解决了绒经和纹经、地经在织造中产生的张力不一至。纹经、地经使用不同经轴,绒经釆用挂经装置。绒经在吊挂中加重物,随着吊挂重量增减控制张力,确保绒经送放自由,张力伸缩适当(图二四)。

 

图片

图二四绒圈锦织造装机示意图

 

(2)提花束综

 

提花束综分别连接纹经和起绒经,控制提花和织造开口运动。穿入束综方法:第一根束综穿入起纹经丝,第二根束综穿入绒经,地经不穿入束综。提花束综由竹珠脚重物垂吊,保持束综呈直立。节约工效,织机装造时采用一吊三方法,同时织三条的绒圈锦(图二五、图二六)。

 

图片

图二五提花束综穿入场景

 

图片

图二六提花束综穿入图

 

(3)范子装置

 

由于织物经密较密,将综片打制特别超薄,穿入经丝时分为正面纹地经、背面地经、起绒经。穿入时,3扇综片为一组,另一组同上一组一样穿入,综片总计六扇,采用上开口穿入经丝,织造时,既能使织机开口自如,又能将丝理顺,不缠绕(图二七、图二八)。

 

图片

图二七制作的综片

 

图片

图二八绒圈锦穿综图

 

(4)织假纬

 

织造环状绒圈时,除交织纬线外,还需有一种织假纬线,织物织好后抽去织假纬线,形成织物表面绒圈。在试验中,分别采用细竹条,马尾综,以及漳绒、漳缎使用的钢丝,都不理想;这些材料织成后不易抽出,容易把丝线抽断,所起的绒圈过大,较死板,经过探索,采用现代钓鱼用的钓鱼线,力度强,光滑,坚固,易抽出。品种较多,直径大小齐全。最终选用直径在0.5~0.1毫米鱼线,混合使用,织成的环状绒圈有大有小,达到高矮不一的原物形状(图二九)。

 

图片

图二九织入假纬状态

 

织造工序及基本操作方法

 

准备织造工具,如:梭子,机剪,纹刀,纬管及纬丝原材料,花本兜花上束综。织造基本操作:下面织工脚踏提综,起出锦上的地经和纹经。进行打纬操作,上面拽花工在机台上面,按顺序提拉花纹耳子线,二人密切配合。放送经时,地经、纹经用手分别放开拾达角木送经,卷取;绒经取下垂吊的重物放送。根据织物组织结构及其纹样要求,在织造中用综片开口织入第一梭织起绒假织纬,第二梭织入地纬,第三梭织入纹纬。织造时经、纬接头需牢固,纬密掌握要均匀;织花样不能产生错投纬丝式踏错脚竹。织到一定长度,放经力量要适中,保持一定张力,最好一人圈取,一人放经。在织入假织时,每织2~3厘米假织纬后,及时抽出,给起绒圈的经丝有一个自然伸引回力,否则绒圈较死板(图三〇、图三一)。

 

图片

图三〇织造场景

 

图片

图三一复织出的绒圈锦

 

 

 

成衣制作

 

 

 

依据直裾素纱襌衣的上衣下裳形制与尺寸,对素纱面料裁剪。素纱面料质地轻薄,稍有微风和人力挠动及易变形;将面料平铺于案板上,用重物压制固定,裁剪纸版复盖上方,进行描绘与裁剪。缝制采用传统手工缝纫,每一步严格按照文物测量尺寸进行,缝纫时的针脚、针距规定在每厘米4针左右。缝线采用面料相同的极细丝线。在领、袖缘素纱的拼接上,尽可能减少多余缝边,以便减少衣服重量。确保完成与文物相一致的直裾素纱襌衣复织品。

 

直裾素纱襌衣合成,了解到古人服装原本是上衣而下裳,为方便起见,衣与裳相缝接而成为深衣;后来则衣与裳上下相通,不再裁断,成为完整的长衣,这就是襌衣的形制。所以襌衣与深衣与其说是不同的服装,还不如说是在服装的实用中为了便于裁制和穿着的一种自然的演进(图三二、图三三)。

 

图片

图三二1 9 9 1 年南京云锦所复织的染色素纱襌衣

 

图片

图三三2 0 1 6 年再研究复织的素纱襌衣

 

 

 

结语

 

 

 

素纱襌衣的两次复织工作,证明在二千一百多年前中国缫丝和织造技术已具有很高水平,当时的生产技术,在当今技术条件下对这类丝织品进行复织实属不易。特别是绒圈锦,所采用的丝线,比素纱原材料更细,证明了当时缫丝拼捻及络丝技术已相当成熟高超。

 

素纱襌衣中的绒圈锦织造工艺发明,釆用提花装置和三经轴装造技巧,在重平纹组织上,巧妙的利用起绒纬提花,使织物表面形成立体感的环状绒圈花纹,这种设计,只有在技艺很成熟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出新品种。这技术对以后出现的漳绒、漳缎、天鹅绒,以及南京云锦品种之一金彩绒织物发展,提供宝贵的技术条件。

 

纹样设计上,绒圈锦的几何形纹是继承古老纹样。早在商、周时代就已出现,并在丝织品中表现,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到汉代,这类几何形纹饰已不多,但马王堆出土的这件织品,表明在汉代还是流行,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和装饰效果。

 

中国古代染色的染料,自先秦时期大部分是矿物和植物染料,以植物染料为主。通过对素纱襌衣的复织,各种丝线染色试验,以及色谱多样性广范,充分反映汉代使用天然染材,及染色与配色技艺的高超,证明汉代染色工艺先进性,具备相当完善的浸染、套染和媒染染色技术。

 

襌衣的复织成功,感谢参与研究复制的所有工作人员和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早年(1986年)参与复织工作的发起人,社科院考古所的王㐨先生,是马王堆丝织文物的现场提取和室内保护揭展的第一人。也是他建议当年云锦研究所汪印然所长加入复织项目,并撰写了复织提案。今年是王先生逝世二十周年,襌衣复织成功对他的一个告慰。

 

对过去参与研究复织的人员应该记录下来,是他们做了前期研究,为今天的成功打下基础。他们是项目总负责人原南京云锦所所长汪印然;项目顾问为王㐨、王亚蓉;原云锦所古代丝绸研究部主任李晓新;主要成员金文、王继胜、付锦怀。在复织过程中,王亚蓉曾携金文、王新筠、张正红,多次赴湖南省博物馆现场考察,并测量核对襌衣数据;湖南博物馆李晓沙负责接待与协助。历经五年实验复织,完成首次襌衣得面料织造。绒圈锦由王继胜织造,付锦怀师傅负责拽花;素纱试织五次才成功,装机试织由王继胜和付锦怀试验成功,正式织造技工是张正红和余来香。虽然襌衣重量未达到文物实际标准,受技术限制,没有做到Z向捻蚕丝,只用了S向捻丝线织素纱,与文物结构相左,超重1克。襌衣裁剪纸版和衣样是王㐨先生亲手裁剪的纸样。

 

时隔三十年,2016年再次进行复织,经历坚难辛苦,在王亚蓉老师领衔下,制作团队认真负责,本次复织直裾素纱襌衣重量达到48.6克,超过文物重量标准。本次参加人员有:项目主持人王亚蓉,项目技术负责人王继胜;素纱装机:王继胜、李成相,李成翠;织造:李成相;绒圈锦装机:王继胜、李成相,李成翠、李华,织造:李华,意匠绘制:肖妍娜;数字化信息记录:赵娜。

 

完成素纱襌衣复织后,向文物界前辈90多龄谢辰生先生汇报时,他感慨地说“当年(1986年)是他亲自批准的这个五十万经费的大项目,经这么多年,感谢大家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于我们来讲,圆满完成复织任务,更应该感谢国家文物局,以及各级领导关怀及大力支持。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