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受地理条件和埋藏环境的影响,南方与北方,水坑与火坑出土的青铜文物,病害种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就湖南地区而言,青铜文物十有八九都存在严重的矿化。矿化是指文物保留原有表面,失去金属刚性的腐蚀现象(图一、二、三),一般呈现出豆青、豆绿色或黄褐色。
图一 矿化
图二 矿化
图三 矿化病害图
矿化常伴随着残缺而生,残缺是指文物受物理和化学作用导致的基体缺失。矿化的器物看似完整,但不能受力,稍一受力就会掉渣,在边角处或刃部,出现锯齿状的残缺(图四、五、六),这是物理和化学共同作用的结果。还有一类是纯物理作用导致的,是指器物并没有矿化,但受到外力的打击或撞击后,出现的残缺(图七、八、九)。
图四 刃部锯齿状残缺
图五 刃部锯齿状残缺
图六 矿化所致残缺
图七 外力所致残缺
图八 外力所致残缺
图九 残缺病害图
物理作用是青铜病害产生的关键性因素。通俗的讲,物理作用就是力,这个力大部分来源于自然,也可能来源于人。除残缺外,物理作用导致的病害还有断裂、裂隙、变形等。断裂是指由于应力作用或人为损伤,使器物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现象。常发生在强度和硬度较大的高锡青铜文物上,如铜镜(图十、十一)和铜剑(图十二、十三、十四)。
图十 铜镜断裂
图十一 铜镜断裂
图十二 铜剑断裂
图十三 铜剑断裂
图十四 断裂病害图
裂隙是指文物表面或内部开裂形成的缝隙(图十五、十六、十七),是介于残缺和断裂之间的一种存在。然而同样是受到重力和挤压,变形就显得十分倔强,把青铜的延展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变形是指文物因受外力作用导致形状发生的改变(图十八、十九)。与断裂跟裂隙相比,变形有种曲而不折的韧劲。且变形的器物或凹或凸,或圆或扁,往往能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更加丰富的体验,“增加”文物的“艺术”价值。
图十五 裂隙
图十六 裂隙
图十七 裂隙病害图
图十八 变形
图十九 变形
如果说上述病害都是骨子里的,那下面这些,就直接关系到青铜文物的颜值了。要问影响颜值谁最强?层状堆积、表面硬结物、点腐蚀、孔洞和微生物损害,还真是不分先后,每个都很强。层状堆积是文物因发生层状腐蚀而导致其腐蚀产物分层堆积的现象(图二十、廿一、廿二)。往显微镜下一放,真是千姿百态、“群山万壑”,每次看到,都会感叹东坡先生诚不欺我,那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瑰丽奇迷之景,现实生活中虽难得见到,却都在青铜器的层状堆积上找补回来了。
图二十 层状堆积
图廿一 层状堆积
图廿二 层状堆积病害图
表面硬结物是文物表面覆盖铭文和花纹的硬质覆盖层(图廿三、廿四、廿五)。虽比层状堆积略微“浅薄”一些,但基本也是哪里好看遮哪里。点腐蚀则是指产生于文物表面向内部扩展的点坑(图廿六、廿七、廿八),是有害锈造成的,有害锈俗称“粉状锈”,也称“青铜病”,色绿呈疏松粉末状。对青铜文物危害最大,一旦产生,就会像瘟疫一样传染和蔓延,把器物腐蚀得跟月球表面似的,简直惨不忍睹。孔洞是点腐蚀的升级版,指文物腐蚀形成的穿孔现象(图廿九、三十、卅一),大都是点腐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微生物损害是指与厌氧菌、硫酸盐还原菌等微生物作用有关的腐蚀(图卅二、卅三),在湖南地区的青铜文物上相对少见。
图廿三 表面硬结物
图廿四 表面硬结物
图廿五 表面硬结物病害图
图廿六 点腐蚀
图廿七 点腐蚀
图廿八 点腐蚀病害图
图廿九 孔洞
图三十 孔洞
图卅一 孔洞病害图
图卅二 微生物损害
图卅三 微生物损害
青铜文物病害图是记录病害种类、数量和评估损坏程度的重要依据,本文参照GB/T 30686-2014 《馆藏青铜质和铁质文物病害图示》,列举大量青铜文物病害的图片,旨在加深对病害的理解与认识,更好的绘制青铜文物病害图,为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及档案的编制工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