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释中国古建结构常识

字号:T|T
2022-07-25 10:05 来源:大众考古
 
一、 构架制(图二)
 
即“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按开间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梁;按进深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枋),牵制而成为一“间”。
梁可数层重叠称“梁架”。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称“举折”,左右两梁端,每级上承长榑,直至最上为脊榑,故可有五榑,七榑至十一榑不等,视梁架之层数而定。每两榑之间,密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干;上加望板,始覆以瓦葺。四柱间之位置称“间”。
 
图片

                 图二  木制构架

 

通常一座建筑物均由若干“间”组成”。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3、5、7、9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11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
“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砌。建筑物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为“隔断墙”(Curtain Wall),非负重之部分。
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欧洲建筑中,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所异者材料及科学程度之不同耳”。谚语“墙倒屋不塌”也正是这种构架制的真实写照。

 

二、 古建筑的“三分”(图三)
 
是指建筑在立面上划分成三个部分,即屋顶、屋身、台基(或称阶基)。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
 
图片

图三  建筑之三分

 

三、屋顶的制式(图四——图二十)
 
在中国古代,屋顶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还肩负了很多等级礼制的使命。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各有其使用的规则。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图片

图四 屋顶

图片

图五 一个庑殿重檐顶,四个四角攒尖重檐顶   

图片

 图六  歇山重檐呈曲尺形平面,卷棚歇山抱厦

图片

图七  五个四角攒尖顶       

图片
 图八  正脊为三段歇山,屋顶五重,三层歇山
图片

图九   八角攒尖重檐顶        

图片

                                   图十   藏式平顶、歇山顶

图片

  图十一   两个歇山屋顶呈“工”字形布列     

图片

 图十二   三个歇山顶从前至后抬高,前后两个重檐

图片

图十三   两个歇山屋顶呈“工”字形,布列,庑殿形檐顶   

图片

 图十四   四个歇山顶屋脊相交、重檐

图片

图十五   重檐歇山顶        

图片
                  图十六   重檐盝顶
图片

图十七   重檐歇山,屋脊呈丁字形相接    

图片

     图十八   藏式平顶,歇山顶

图片

图十九   三个歇山卷棚顶相连,形成“勾连搭”形式  

图片

图二十  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呈现万字形

 

四、屋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图二十八)

 

屋顶两坡面相交隆起之处,一般用瓦条和砖垒砌而成。最初是一种防漏措施,后演变成优美的曲线轮廓和活泼的屋顶装饰。屋脊的位置不同,有不同的名称:正脊、垂脊、戗脊、博脊。
1、正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瓶等装饰物。

 

图片

图二十一    屋脊

 

2、垂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在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的建筑上自正脊两端沿着前后坡向下,在攒尖顶中自宝顶至屋檐转角处。

 

图片

图二十二  屋脊

 

3、戗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在有不同方向的承梁板的屋顶中,其两个斜屋面交接处所形成的外角。又称岔脊,是中国古代歇山顶建筑自垂脊下端至屋檐部分的屋脊,和垂脊成45度,对垂脊起支戗作用。在歇山顶建筑中,垂脊的下方从博风板尾处开始至套兽间的脊,叫做“戗脊”。重檐屋顶的下层檐(如重檐庑殿顶和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的檐角屋脊也是戗脊,称重檐戗脊。对庑殿顶自正脊两端之房檐的屋脊,一说也称为戗脊,但另一说为垂脊。戗脊上安放戗兽,以戗兽为界分为兽前和兽后两段,兽前部分安放蹲兽,数量根据等级大小各有不同。
4、博脊(图二十一):位于山花下的屋脊。

 

五、屋顶装饰(图二十三——图三十三 )

 

1、吻兽(图二十三):包括有正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套兽。常见的正吻和仙人走兽。

 

图片

 图二十三  鸱尾 

 

鸱尾:即螭吻、祠尾、蚩吻、龙吻、正吻、,龙的九子之一,平生好吞,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也就是殿脊上的兽头之形。在古建筑中,“五脊(庑殿)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

 

图片

                   图二十四  山花

 

2、山花(图二十四):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3、悬鱼(图二十五、图二十八):位于悬山或者歇山建筑两端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大多用木板雕刻而成,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成为“悬鱼”。“悬鱼”一词初是官吏廉洁的代名词,后在发展过程中,渐渐抽象简单化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形式,有的甚至变成了蝙蝠,以取“福”之意。

 

图片

图二十五  悬鱼 

图片

图二十六  蹲兽与傧伽

 

4、蹲兽(图二十六、图二十八):又称走兽,垂脊兽,戗脊兽等,是宫殿建筑庑殿顶的垂脊上、歇山顶的戗脊上前端的瓦质或琉璃的小兽。瓦兽的数量和宫殿的等级相关,最高为11个,每一个兽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
5、傧伽(图二十 六 ):在蹲兽前的仙人。
6、塔刹、宝瓶(图二十七、图二十八):位于屋顶正脊中间。剎、塔剎是塔顶端的饰件,有圆有尖,一般分剎顶、剎身、剎座三部分。

 

图片

图二十七       宝瓶

图片

图二十八    屋顶装饰

 

7、瓦作(图二十九、图三十):也叫瓦件,施于屋顶,用于遮挡雨雪的建筑材料。中国最早的瓦作出现在西周时期,均为陶瓦。琉璃瓦最早则出现在北魏时期。瓦作包括板瓦、筒瓦、勾头瓦、滴水瓦、帽钉。

 

图片

图二十九   瓦作 

图片

图三十   瓦作

 

(1)筒瓦(图三十一):用于大型庙宇、宫殿的窄瓦片,制作时筒装,成坯为半圆状,经烧制成瓦。一般以粘土为材料。

 

图片

图三十一  筒瓦

 

(2)板瓦(图三十二):覆盖屋顶用的一种大瓦,瓦面较宽,弯曲度较小。板瓦两侧称为瓦翅,瓦翅向上铺在屋顶为仰板瓦,其上可覆筒瓦,构成筒瓦屋顶,也可覆瓦翅向下的板瓦,构成仰合瓦屋顶。

 

图片

           图三十二  板瓦            

       

(3)瓦当(图三十三):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圆型挡片瓦,是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的。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图片

图三十三 瓦当

 

(4)滴水(图二十九、图三十):板瓦每一列形成一条排水沟为“一陇”,每陇最下一块带有如意头状者叫做“滴水”。  

 

六、斗拱(图三十五——图三十九)
 
斗拱在宋代被称为铺作,它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结构构件,因其重要的作用,故而成为我国建筑学会的会徽。斗拱位于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图二十八),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图三十六),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一组斗栱又可与另一组斗栱组合,层层迭迭,形成庞大的建筑构架。其功能是可将屋顶的重量平均分散在柱上,也可用来挑出屋顶的屋檐,使屋顶线条成曲线,减轻沉重感,也有利排雨。斗拱在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图片

 图三十五  斗拱主要构件名称

 

一是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是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檩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后来斗拱逐渐变为装饰,成为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图三十七、图三十八)。

 

图片

图三十六   斗拱主要构件名称 

 

三是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是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抗震作用。
 
图片

图三十七  华拱四跳

 

斗拱的分类:头拱的分类很多,形制复杂。
按其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
还可分为柱头斗拱(宋称柱斗辅作)、柱间斗拱(宋称补间辅作)、转角斗拱(宋称角铺作)。其中,尤以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图三十九)。

 

图片

图三十八  华拱两跳

 

元代以后,梁、柱节点上的斗逐渐变小,与唐宋建筑中的斗相比,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加强。到清代斗几乎蜕化为装饰性构件。因此,根据“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的特点,“每可籍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

 

图片

图三十九    转角辅作、補间铺作、柱头铺作

 

图释中国古建结构常识(下)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作为普通受众,在赞叹古建筑奇伟、感叹民族智慧之余,是否也应提高对古建筑艺术的鉴赏力呢?本文特遴选了一些在《中国建筑史》中经常出现的术语、名词编录如下,并配以图片,希望能借图达意,提高大家的人文知识。

七、构架
由柱、梁、枋、檩等构成的一种木制建筑结构,是木构架建筑物的承重部分,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属“大木作”。

 

 

1、柱

建筑中的垂直主结构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比如屋檐的重量,是建筑的承重部分。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较小的柱,这些短柱不是置于地基之上,而是置于梁架之上,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再把这重量透过梁架,传递至主柱之上,例如脊瓜柱或蜀柱。古代柱子多为木造,亦有石柱。为防水、防潮,在主柱与地基间,建有柱础,并在木柱的柱础之上,垫以石櫍。
 
图片

图四十  石质圆柱形檐柱

 

柱子分类方法很多:
或按截面形状分:方柱、圆柱、 八菱形柱、六菱形柱;
或按柱子的材质分:木柱、石柱、砖柱;
或按长细比分:长柱、短柱、中长柱。
或按外形分:直柱、梭柱;
也有按柱的功能、所处位置等分类的,不胜枚举,下面选列几种常被提及的柱子:
(1)檐柱(图四十、图四十一、图四十二):也称廊柱,建筑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也叫外柱。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坐的建筑,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柱子有石质、木质之分,断面则有圆、方之分,通常为方形,且柱径较小。

 

图片

图四十一  石质方柱形檐柱   

图片

图四十二   木质圆柱形檐柱 

 

(2)角柱(图四十三):位于建筑角部、与柱的正交的两个方向各只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接的框架柱。简单地说在建筑物四角的柱子。需要注意的是角柱可以看做是从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结构的薄弱部位给予加强。所以角柱在计算、抗震构造等方面都有特殊规定。

 

图片

图四十三    柱阵图  

 

(3)金柱(图四十三):也称老檐柱,在檐柱以内,中线以外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进深(进深:由门口向屋里延伸的深度)较大的房屋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内金柱之分。另外,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
(4)山柱(图四十三):在硬山或悬山式房屋建筑的山墙内,正中支撑屋顶的柱子。
(5)中柱(图四十三):也称脊柱,在建筑物纵向定位轴线的中线上支撑屋脊的柱子。
(6)瓜柱(图四十四):立于大梁上用来支承上面梁架的短柱,称为瓜柱,有的称为“童柱”。其高度大于其直径。
 
图片

图四十四    瓜柱、蜀柱

 

(7)蜀柱(图四十四、图四十五、图四十六):又称脊瓜柱、侏儒柱,在屋脊部位的三架梁上,用来支撑脊檩的短柱,也叫“脊瓜柱或脊童柱”。
(8)驼峰(图十五):宋式建筑名词,系用在两层梁之间的垫块,配合斗拱承托梁栿的构件,因起外形似骆驼之背,故名之。驼峰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分。全驼峰又有鹰嘴、掐瓣、戾帽、卷云多种形式,半驼峰比较少见。在清式建筑中,驼峰则称之为“柁橔”,其高度小于直径,当高度大于直径时,则称为“瓜柱”。

 

图片

图四十五  构架 

图片

图四十六  构架

 

(8)柱础(图四十七):俗又称磉盘,或柱础石。古代为使落地屋柱不受潮,在柱脚下添了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柱下的基础,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图片

图四十七  柱础

 

(9)柱櫍(图四十八):或称柱珠,它是柱身与柱础的过渡部分,因为柱子多为木制,水分易顺着竖向的木纹上升而影响木柱的耐久质量,“櫍”的纹理为横向平置,可有效防止水分顺纹上升,起到保护柱身的作用。“櫍”一般呈扁鼓形,材质有石、木两种。

 

图片

图四十八  柱櫍(木櫍)

 

(10)梭柱(图四十九):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

 

图片

 图四十九  梭柱   

        

(11)垂柱(图五十):上端功用与檐柱相同,用于垂花门或牌楼门的四角上,下部悬空,端头上常有莲花雕饰,故常称垂莲柱。

 

图片

图五十  垂柱 

 
(12)牛腿柱(图五十一)在古建筑中,牛腿和雀替是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构件。雀替是指位于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它既可以起到传承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建筑中混凝土加腋梁中的加腋部份。牛腿有的地方又叫“马腿”, 也是指从柱中伸出的一段短木,它一般只起装饰的作用而不起传承力的作用。但在有些地方和有些资料中,牛腿和雀替两者是混称的。
 
图片

              图五十一  牛腿柱

 

2、梁架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骨架。一般在柱间上部用梁和矮柱重迭装成,用以支撑屋顶檩条。梁也叫做“柁”,宋则称之为“栿” ,是古建筑的主要木作构件,多指按开间(开间:柱间的距离)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是房屋中承受重量的水平大木。截面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矩形。在宋式建筑中,显露在外,一眼能看见的梁,称为明栿,被天花板遮蔽,无法看见的梁,称为草栿。从外观上来说,梁分为直梁和月梁;而梁头的形状在宋元时期常用蚂蚱形状,在清代则多用卷云或挑尖形。根据梁的长度及位置不同,梁也有很多称谓,比如乳、平梁、牵等等。常提及的术语有:
(1)月梁(图五十二、图五十三):在南方地区,人们常把明栿(即“直梁”)稍加弯曲,加工成月芽形,故称之为月梁。
 
图片

图五十二  月梁

图片

图五十三   月梁

 

(2)九架梁、七架梁、五架梁(宋称“四椽栿”)、三架梁(宋称“平梁”)(图五十四):在清式建筑中,梁的称谓多由每榀梁架所承托的檩数来决定的,例如上承九檩者为九架梁,依次还有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这种梁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

 

图片

图五十四 构架

 

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脊瓜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斗拱时,通过斗拱传到柱上)。这种木结构建筑形式,在我国北方地区比较常见,室内少柱甚至无柱,空间大,所以更为皇家建筑所选,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代表。因为是在立柱上架梁,且梁上又抬梁,这种梁架被称为“抬梁式”屋架,或“叠梁式”屋架(图五十五)。

 

图片

图五十五  抬梁式 屋架 与穿斗式屋架的比较

 

 (3)单步梁(挑尖梁、抱头梁)、双步梁(图五十六):清式建筑木构架中,梁的长度是以步架来计算的,即以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作为一个"步架",也简称步;在宋《营造法式》中则称之为“架”,或“椽架”。九架梁长为八步架,七架梁者长六步架,以此类推。单步梁长仅一步架,承担一个檩子的力,位于檐柱与金柱或老檐柱之间,一端置于檐柱之上,另一端插入金柱或老檐柱中。

 

图片

图五十六  单步梁、双步梁

 

在大式建筑(即指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面阔可由5间多至11间,进深则可多至11桁)中也称桃尖梁,在小式建筑(即指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面阔3间至5间,进深不多于7檩,大梁以5架为限)中则称抱头梁。如果廊宽两步架,桃尖梁加长一倍,称双步梁。双步梁两端下置柱,一端上侧承檩,一端无檩,中部安瓜柱,上承单步梁。在硬山建筑里,贴山墙的梁架称为排山梁架。排山梁架往往用山柱,山柱从地面一直通到屋脊且支持脊檩,把梁架从中分为两段,使五架梁成为两根双步梁,三架梁变成两根单步梁。
 (4)角梁(图五十七、图五十八):角梁指庑殿顶、歇山顶或攒尖顶屋檐转角处沿分角线布置的、随椽子向外伸挑的梁,由上下叠合在一起的两根木构件组成,后尾交于金檩(桁)相交处,或插入角金柱中,中间搭在相交的檐檩或正心桁、挑檐桁上。老角梁,宋称大角梁,随檐椽挑出;仔角梁,宋称子角梁,随飞椽挑出。

 

图片

图五十七  角梁

图片

图五十八  角梁      

图片

图五十九  额枋(阑额)、普拍枋 

 

 

3、枋

较小于梁的辅材,也是主要的木作构件,截面为矩形,是方柱形的横木。枋的位置不同,称谓也不同。常提及的有:
(1)额枋(图五十九):位于檐柱之上,是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时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到宋代始称为“阑额”。它有时为两根并用,上面的一根叫“大额枋”(清代称谓),下面的一根叫“小额枋”(清代的称谓,宋称为“由额”),两者之间使用垫板(宋称“由额垫板”)。在内柱中使用的额枋又被称作“内额”,位于柱脚处的则叫做“地栿”。
 
图片

图五十九  额枋(阑额)、普拍枋 

 

(2)金枋(图五十四):沿屋面坡度逐层安排的枋子都叫做“金枋”。按金枋所处的地位差别,又有“上金枋”、“中金枋”、“下金枋”之别,比如位于在五架梁上的金枋称为“上金枋”。
(3)脊枋(图六十四):位于脊瓜柱上,脊檩(桁)下面的枋子。
(4)老檐枋(图六十四):置于金柱之上的枋木。
(5)柱头枋(图六十、图六十一):在清制中则称“正心枋”,它处在斗栱中心位置,檐桁(檩)下面的枋木。因为斗栱的主要作用是承担悬挑檐口的屋顶荷重,该荷重由檐桁(檩)传递到枋木,再由枋木落实到斗栱上,正心枋就是将荷重传递到中心栱件上的枋木。

 

图片

图六十  柱头枋、罗汉枋等 

 

(6)罗汉枋(图六十、图六十一):在清制中称“拽枋”,处在正心枋前后,在内外跳慢拱上者,其上没有桁(檩)的枋木,有连接开间内各攒斗拱的作用。“外拽枋”指处在斗栱中心外挑部分的枋木;“里拽枋”是指处在斗栱中心内挑部分的枋木。

 

图片

图六十一  柱头枋、罗汉枋、撩檐枋 

 

(7)撩檐枋(图六十一):在清制中称“挑檐枋”,处在令栱之上,挑檐桁下面的枋木。一般在斗栱的最外端位置,是屋顶最边沿的承托构件,是斗拱附属构件。
(8)随梁枋(图五十四):在檐口梁前面,按进深连贯两柱头间的横木,位置功能与额枋相同,在大木小式建筑里,常见梁而没有随梁枋。顺着梁安装的那块雕花木枋,就叫随梁枋。起稳固梁的作用,是个联系构件。
(9)普拍枋(图三十九、图五十九):位于阑额之上,用来承托斗拱的木结构。始见于唐代,“然至北宋末,尚有省而不用者”。后世在阑额与普拍枋的尺寸上又不断的演变,“其用普拍枋者,则早者扁而宽,……与阑额在断面上作'T’字形,其后渐加厚……普拍枋阑额所出无几。至明清则普拍枋竟狭于阑额矣”。普拍枋在南方称为“平板枋”,北方人误听成“普拍枋”,故致。
(10)雀替(图六十二、图六十三):又叫“角替”,在宋代叫做“绰幕枋”,置于坊下与柱交代处,加固梁坊与柱的衔接,分担柱头承重压力,借以减少梁枋的跨距。并起加固构架和装饰的作用。至清朝,雀替渐渐变化为柱梁间的装饰。雀替有很多类:比如大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花芽子、龙门雀替等等。
 
图片

图六十二    大雀替 

图片

图六十三   骑马雀替

图片

图六十四    构架详图

1.檐柱 2.老檐柱 3.金柱 4.大额枋 5.小额枋 6.由额垫板 7.挑尖随梁 8.挑尖梁 9.平板枋 10.上檐额枋 11.博脊枋 12.走马板 13.正心桁14.挑檐桁 15.七步梁 16.随梁枋 17.五架梁 18.三架梁 19.童柱 20.双步梁 21.单步梁 22.雷公柱 23.脊角 24.扶脊木 25.脊桁 26.脊垫板27.脊枋 28.上金桁 29.中金桁 30.下金桁 31.金桁 32.隔架科 33.檐椽 34.飞檐椽 35.溜金斗栱 36.井口天花

图片

图六十五   宋代构架详图

 1.脊榑 2.叉手 3.顺脊串 4.平梁 5.上平榑 6.托脚 7.颵峰 8.四椽伏 9.中平榑 10.六椽伏 11.八椽伏 12.十椽伏 13.下平榑 14.牛脊榑15.月梁(六椽伏) 16.顺伏串 17.屋内额 18.由额 19.压槽方 20.飞子 21.檐椽 22.撩澹方 23.遮椽板 24.平棋方(祘程方) 25.乳伏(月梁)29.柱头铺作 27.补间铺作 28.拱眼壁 29.阑额 30.剳牵 31.平暗 32.照壁板 33.门额 34.副阶檐柱 35殿身檐柱 36.地伏 37.殿身内柱38.合? 39.承椽方 40.燕颔板

 

 

4、檩、桁

也称“桁条”、“檩条”、“檩子” ,在宋式建筑中称“榑”。
图片

图六十六  檩、椽

 

檩是与梁架正交,两端搭于梁柱上且沿建筑面阔方向的水平构件,一般均为圆形截面,属古建筑中小式建筑的大木构件。其作用是直接固定、承托屋面椽子,并将其荷重传递给粱柱。宋《营造法式》称为“榑”。清《工程做法则例》在带斗拱建筑中称为“桁”,在无斗拱建筑中称为“檩”。檩条根据建筑物承重大小,有用一根的,有用两根并用的、三根并用的。两根并用的,下面的一根叫檩枋,如脊枋(图六十七)。

 

图片

图六十七    构架

 

三根并用的,处于中间的多为方条,称为垫板,如脊垫板(图六十七)。檩的名称随其梁头所在的柱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如:
(1)在檐柱之上的称“檐檩”,宋称“下平榑”(图五十四);
(2)在金柱之上的统称“金檩,宋称为“上平榑、中平榑”,金檩有上中下之分(图六十七);
(3)在中柱之上的称脊檩,也称脊椼,宋称脊榑(图六十七);
(4)挑檐桁,宋称“牛脊樽”,(图六十四)等等…………
(5)此外还有檩垫板,它是清式建筑中,填补檩木与枋木之间空隙的木板,起装饰作用。檩垫板依其位置可分为檐垫板、金垫板、脊垫板等(图六十七)。

 

 

5、椽

也叫椽子、椽条。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屋顶都有挑出的屋檐,目的是保护檐口下的木构架及夯土墙少受雨淋。屋檐的主要构件就是椽子,它密集地排列于檩上,并与檩成正交,是支撑屋顶盖材料的圆形木条,其功能是承受屋顶的望板和瓦等材料。
 
图片

图六十八  椽条

 

 它按屋面坡度铺砌,所以和地面形成角度,而不是水平的。椽条位置不同,称谓不同,主要有:
(1)檐椽(图六十九):架在下金桁与檐桁(正心桁)间的这段椽子,是木构架中最外侧一步架上的椽子。
 
图片

图六十九   椽条构架

 

(2)飞檐椽(图六十九):在大式建筑或较大建筑物中,为增加挑出的深度并使瓦沟水流远,在圆形断面的檐椽末端,并附着于檐椽之上,还要加钉方形断面的椽子,从而加长了屋檐挑出的深度,这段方形断面的椽子叫“飞椽”。
 

6、叉手(图四十四、图四十五)

叉手:支撑在蜀柱两侧的木构件。北魏石室中用;唐、宋、辽、金、元建筑中仍用;明代偶有应用,但断面尺寸很小;清代几乎不用叉手。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