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因“灿若云霞”而得名,因工艺复杂,上下两人配合一天只能手工织造5至6厘米,加上原料成本高,故有“寸锦寸金”的美称。云锦是明清“江南三织造”重要的皇家贡品,大量运用在龙袍等高档织物上。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的云锦织造技艺,既是中国传统织锦技艺巅峰的代表,又是中华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的代表。
● 至今不可机械化代替手工的“妆花”技艺
“妆花”是云锦中织造工艺最复杂的一个品种,特点是“通经断纬”,色彩对比大,变化丰富。云锦中惟有“妆花”至今仍不能被现代工业化机器所替代。
●《红楼梦》与云锦妆孔雀羽技艺
元明清南京云锦以官营织造为主,“江南三织造”中的江宁织造府位于江苏南京,曹雪芹的祖上三代任职“江宁织造”,为其创作《红楼梦》提供了创作灵感源泉,也为书中描述的云锦绝技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云锦妆彩中有时会用动物羽毛作彩线,其中以“妆孔雀羽”最为典型,是将特殊工艺处理过的孔雀羽毛捻成彩线再进行织造。《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典故正体现了“孔雀羽”技艺的复杂与罕见。
● 元代蒙古织金锦与云锦
中国北方民族喜好在服饰里织入昂贵的金银线,便于带着财产游牧迁徙。元代蒙古贵族最具特色的高档纺织品“纳石矢”(波斯语“织金锦”之意)是一种源于中亚的织金锦。元代开始,随着中国南北各民族纺织技术的融合,汉民族织锦中开始大量出现织金,故有“云锦始于元,盛于明清”的论断。“妆金”与“妆彩”结合也成为云锦的重要特色。
● 云锦与现代计算机编程思维
“挑花结本”是一种云锦织造编程设计的技艺。它是借用古老结绳记事的方法,把云锦的图案和色彩的织造顺序以绳结的形式存储起来,所制成的“花本”是一种以纺织品为存储介质的云锦织造“程序”。织造时,织机上方坐着的“拽花工”只需按过线顺序提拽,再通过机下方坐着的“织手”织造云锦。
到了19世纪,西方人将织机织造图案的程序转制到打孔的卡片上,发明了自动提花织机。这种自动提花机的打孔卡片程序控制原理后来启发了计算机用打孔卡片来表示数据的程序设计思想,制造出了第一台卡片程序控制计算机。
正因云锦所蕴含的杰出的科技与文化价值,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资料汇编: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参考资料
[1] 南京博物院编:《苏韵流芳》,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年
[2] 南京博物院:《历代织绣(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
[3] 徐仲杰等著:《南京云锦》,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2年
[4] 金文著:《南京云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
[5] 王宝林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南京云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年
[6] 沈从文著:《中国文物常识》,成都,天地出版社, 2019年
[7] 牛少彰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8年
[8] 俞发仁,谢怀民,钟开华主编:《数字应用基础》.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9.12
图片来源如无特殊说明,为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