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耿宝昌先生2025年11月10日6时50分,在北京安详辞世,享年103岁。
耿宝昌先生1922年生于北京,1936年进入享誉京城的古董店“敦华斋”做学徒,师从孙瀛洲先生。在十年的学徒生涯中,他练就了深厚的文物鉴定基本功,也培养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1946年,耿宝昌先生开设古玩铺“振华斋”。1956年,在孙瀛洲先生的推荐下,耿宝昌先生到故宫博物院工作,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及其它古代工艺品的研究,重点研究历代陶瓷。1986年,耿宝昌先生将个人收藏的瓷器、铜器等文物捐献故宫博物院。

百年老店敦华斋

与孙瀛洲先生在故宫合影
(左一耿宝昌,左二冯先铭,左四孙瀛洲。)
耿宝昌先生与我中心渊源颇深。1960年,北京市文物商店成立,先生虽任职故宫博物院,却始终以“同门故里”之谊、尽“文物守护者”之责。在学术研究上,他将从敦华斋习得的实践经验与故宫的学术积淀相融合,奠定了古陶瓷鉴定“型、纹、釉、款”的基础,所撰写的《明清瓷器鉴定》为首部系统论述古陶瓷研究的专著;在人才培养上,常亲临我中心传道授业,更将敬畏文物、求真务实的理念根植于每位职工的心中,为我中心乃至全国文博行业培育了大量专业人才。

2010年11月,在我中心成立50周年庆典上,
耿宝昌先生与中心职工合影留念。

2010年11月,为庆祝我中心成立五十周年,
由耿宝昌先生创作并挥毫书写的贺词。
上世纪九十年代,耿宝昌先生牵头组织中心人员编写了《中国鼻烟壶珍赏》一书;2017年,耿先生作为我中心提供国家馆藏文物珍品选一书的学术统筹,并欣然题写书名《沧海撷珠重光来》。先生的心血与智慧,已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旗帜。

1994年7月,
耿宝昌先生来我中心参加文物鉴定工作。

2000年6月,耿宝昌先生参与鉴定由我中心自海外购回的圆明园流失文物——乾隆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转心瓶。2006年,我中心将此件文物无偿捐赠给首都博物馆。

耿宝昌、赵炳骅主编《中国鼻烟壶珍赏》,
香港三联书店,1992年9月出版。

我中心提供国家馆藏文物珍品选《沧海撷珠重光来》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2017年11月,耿宝昌先生作为我中心提供国家馆藏文物珍品选一书的学术统筹,并欣然题写书名《沧海撷珠重光来》。
先生择一事,终一生。从敦华斋的少年学徒到故宫的泰斗巨匠,从《明清瓷器鉴定》的传世立说到无偿捐献文物的高风亮节,他用百年人生诠释了何为“匠心”,何为“担当”。他常与我们的工作人员说:“文物是民族的记忆,我们只是临时守护者。”这句箴言,既是先生一生的写照,更是对我们的深切嘱托。
哲人其萎,风范长存;瓷魂不灭,文脉永续。耿宝昌先生虽已远行,但他留下的学术成果、鉴定智慧与精神品格,将永远激励着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全体同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利用与传承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以实际行动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以此缅怀耿宝昌先生!

耿宝昌先生(1922—2025)
耿宝昌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