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部分传习所不同,重庆传习所是从传统师徒制转入技艺传习所的轨道。早在2010年,赵嘉福先生就与重图结缘,每年固定来渝授课。2013年,修复师正式拜师。2015年,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重庆传习所成立后对学徒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明确的制度机制确保技艺传习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过去十年间,重庆传习所由最初的5位学徒扩大到今天的10位,形成了以60后为带头人、70后80后为中坚,90后为储备的修复师梯队。赵嘉福先生延续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传统教育方式,发挥了师带徒贴身传艺的优势。在他的培养下,传习所刻、拓、裱、修复技艺“一条龙”逐渐成熟,资深学徒均掌握了多门技艺,并明确了各自的专精方向,年轻学徒也得以迅速迈过技艺的“门槛”,让重庆传习所呈现出技艺门类全面开花,学徒发展各有所长的特色。
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师徒传承技艺的决心,支撑着重庆传习所继续前行。下一步,重庆传习所将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支持和引领下,以传习所师徒为核心团队,申请国家级修复项目,继续打造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品牌,从帮助区县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培养古籍修复师入手,拉动重庆地区古籍修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技艺传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