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特展“莫卧儿王朝瑰宝”盛大开幕!展示莫卧儿的艺术巅峰与跨文化交流

字号:T|T
2025-08-08 17:03 来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现已在展厅8盛大开幕!

作为香港首个全面展示莫卧儿王朝艺术的大型展览,本次展览精选逾100件莫卧儿王朝(1526–1857年)黄金时代的艺术瑰宝,涵盖绘画、珠宝、建筑构件、兵器、纺织品、陶瓷等多个类别,呈现莫卧儿王朝的多元艺术风格与工艺巅峰,亦展示中国与莫卧儿宫廷之间的艺术交流。展期为2025年8月6日至2026年2月23日。

图片

“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多媒体项目“泰姬陵:永恒之爱与建筑瑰宝”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展览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独家赞助。除了来自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的珍品,还包括科威特、英国及其他国际重要珍藏。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以及梦蝶轩收藏亦提供部分精彩的展品。

图片

“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2024年,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首办“香港国际文化高峰论坛”期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签署合作意向书,“莫卧儿王朝瑰宝”展览是双方重要的合作成果之一。

此前,相同主题的特别展览曾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首次在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举办。此次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是该展览在亚洲的唯一一站。在伦敦展览的基础上,香港展览突出莫卧儿宫廷与中国及其他文化交流的故事、丰富莫卧儿王朝历史的内容,并邀请香港艺术家在展览设计中加入多媒体互动装置和香港元素,让展览更加贴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观众。

图片

16世纪至17世纪,莫卧儿王朝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王朝之一,开启南亚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在阿克巴(1556–1605年在位)、其子贾汉吉尔(1605–1627年在位)及其孙沙贾汗(1628–1658年在位)三位最具代表性的皇帝支持下,莫卧儿宫廷艺术繁荣发展,形成多元、兼容的鲜明特色。莫卧儿王朝广泛汲取南亚、中国、伊朗、欧洲等地的文化元素,逐步形成新的宫廷艺术风格,甚至对后世仍有影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此次展览从全新的策展视角出发,特别聚焦莫卧儿宫廷与同时代的中国明清(1368–1911年)宫廷之间的文化交流。在热衷文化事业的君主的推动下,两地的宫廷艺术均获长足发展,并以开放的态度促进文化交流和创新。例如,莫卧儿宫廷玉器吸纳中国艺术的造型和纹饰;而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则对莫卧儿玉雕极为欣赏,命中国宫廷工匠仿制此类艺术品。

图片

酒杯

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650–1700年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贾汉吉尔皇帝的酒杯

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1607–1608年

阿勒萨尼收藏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展览不仅展现了莫卧儿王朝期间的非凡艺术成就,还探讨其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特点。

图片

1571年阿克巴皇帝在德帕尔普尔接受阿兹姆汗的款待

贾根、阿西尔、苏尔达斯、马达夫(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590–1595年

纸本、不透明水彩、金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花园中的贾汉吉尔皇帝

马诺哈尔(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610–1615年

纸本、不透明水彩、金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手持祖母绿的沙贾汗皇帝

穆罕默德 · 阿比德(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628–1629年

纸本、不透明水彩、金

Sir Robert Nathan, K.C.S.I, C.I.E捐赠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聚焦阿克巴皇帝推行宗教宽容政策、设立多元宫廷作坊,莫卧儿艺术形成独具特色的新风格。阿克巴统治时期为莫卧儿艺术发展的初期,展出的拇指指环体现出该时期的多元美学。其他重点展品包括储物箱,这类由贝壳装饰而成的工艺品深受莫卧儿皇室的喜爱,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珍藏的中国明代花卉盆景图平头案对照展出,相映成趣,体现了莫卧儿与中国工匠的精工和巧思。

图片

拇指指环

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615–1620年

金、红宝石、祖母绿,内填珐琅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

图片

储物箱

古吉拉特邦

莫卧儿王朝,约1600年

柚木、树脂、螺钿、黄铜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花卉盆景图平头案酒案

中国

明,16世纪

黑漆嵌螺钿

黑洪禄及张秉雯伉俪捐赠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

图片

探讨贾汉吉尔皇帝对推动莫卧儿艺术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延续父亲对艺术赞助的传统,积极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宝。重点展品包括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烧制的黄釉盘,这件外交礼品反映出16至17世纪亚洲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另一重要展品为白玉吊坠,很可能曾由贾汉吉尔皇帝佩戴,吊坠饰有波斯文化中象征智慧之王的戴胜鸟纹,以祖母绿及红宝石镶嵌,展现南亚独特的珠宝镶嵌“昆丹”工艺。

图片

吊坠

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610–1620年

玉、红宝石、祖母绿、金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天球仪

卡伊姆 · 穆罕默德 · 拉合尔城

莫卧儿王朝,1626–1627年

黄铜、银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黄釉盘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 弘治(1488–1505年)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北美火鸡图

曼苏尔(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612年

纸本、不透明水彩、金

Lady Wantage遗赠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带鞘坎查匕首

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620年

刀柄:金、铁、红宝石、钻石、祖母绿、玻璃、象牙、玛瑙;

刀身:钢、金;

刀鞘:金、木、红宝石、祖母绿、钻石

科威特阿勒萨巴赫收藏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华盖

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610‒1615年

丝绒、棉花经纬、鎏金银线刺绣

巴希尔 · 穆罕默德家族珍藏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云龙花卉纹片

中国

明,或16世纪早期

纳纱绣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展示了莫卧儿艺术巅峰时期的杰作,作品以华丽的风格和繁密的花纹而闻名。沙贾汗皇帝最为世人所知的艺术贡献是其为爱妻建造的陵墓⸺泰姬陵。满布的花朵图案不仅装点泰姬陵,更见于珠宝、纺织品与绘画当中,寓意王朝如同天堂花园般美好而永恒。重点展品包括碧玉酒碗,此碗模仿花卉造型,饰有当时流行的花卉纹样,彰显莫卧儿王朝极高的工艺成就。

图片

酒碗

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650–1700年

Wells遗赠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尖晶石

铭文:1449或之前–1755年

尖晶石

科威特阿尔萨巴赫收藏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文具盒及用具

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700年

玉、红宝石、祖母绿、钻石、金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泰姬陵墓室护壁图

或为阿格拉城或德里

莫卧儿王朝,约1820‒1830年

水彩、欧洲制纸

R.H.O.B. Robinson, Esq. 捐赠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展览以沉浸式数码媒体展示“泰姬陵:永恒之爱与建筑瑰宝”,配合泰姬陵相关文物揭开展览序幕,介绍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这座美轮美奂的陵墓由莫卧儿王朝的重要的艺术推动者之一⸺沙贾汗皇帝所建,以纪念他挚爱的皇后慕塔芝 · 玛哈(1593–1631年)。

图片
图片

“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多媒体项目“泰姬陵:永恒之爱与建筑瑰宝”©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片

窗屏

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1640年

大理石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特别邀请到香港艺术家兼建筑师萧国健带领本地艺术家团队,在展厅内创作一系列以展品为灵感的壁画,在壁画中融合莫卧儿与香港建筑和艺术元素,向莫卧儿王朝艺术瑰宝致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亦将举办系列教育活动,让观众深入探索莫卧儿宫廷的艺术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有更深的认识。观众可在触感体验区,触摸艺术品制作材料,了解莫卧儿宫廷艺术品的精湛工艺;还可通过互动装置进行性格测验,寻找最适合自己收藏的莫卧儿艺术精品。其他活动包括:导赏团、语音导赏、学术讲座和伊斯兰书法工作坊等。展览提供中文、英文、日文和韩文版的展览主要内容,访客可以通过扫描展厅内的二维码获取。

图片
图片
图片

“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关于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