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成长记 | 古韵传承,育人为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

字号:T|T
2025-04-01 11:15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致力于在高校环境中传承和发展古籍修复技艺。将传习所建设与学生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探索出独具高校特色的发展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成立于2023年,聘请上海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专家邢跃华作为传习导师,定期前来指导。邢老师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馆藏和学员实际情况制定了传习所长期培养方案。作为石刻传拓与碑帖装裱名家,邢老师不仅点评和指导学员日常修复成果,还向学员传授金石传拓、拓片剪裱制作等技艺。2024年,邢老师辅导学员成功申报了字节跳动珍贵古籍修复项目,针对馆藏一级破损古籍《隋书》的修复方案制定、关键修复步骤和技巧给予专业指导,极大提升了学员修复水平。

图片

邢老师教授传拓技艺

在学徒培养方面,图书馆修复组的两位馆员阎琳和朱亚芳作为首批学员表现出色。阎琳毕业于复旦大学,有 15 年古籍修复经验;朱亚芳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从事修复工作 11 年。两位修复师学习热情较高,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体会传拓与装裱修复技艺的关键步骤。通过学习,两人深入了解和掌握了拓片装裱技法,完成了校园内碑刻《大学林大师石》的传拓与剪裱,制成了精美的册页装,收入馆藏。

图片

《大学林大师石》拓本 剪裱本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将古籍修复与学生教育紧密相连。在课程建设方面,传习所将传拓和雕版印刷课程融入中文系、历史系的古典文献学课程,使学生对古籍印刷装帧有更立体生动的认识。同时,还面向本科生开设第二课堂课程,激发了不同专业本科生对古籍的热情,拓宽了古籍文化的传播范围。考虑到线下课程资源的局限性,传习所还在图书馆微信号上开辟了“古籍修复微信小课堂”栏目,推送专题文章,介绍古籍保护与装裱技艺相关知识。

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还积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图书馆宣传月和校工会儿童节活动中组织了雕版印刷和传拓体验活动,扩大影响力。还新增了碑刻、画像砖等传拓器物以及漆漂、传统造纸等体验项目,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古籍修复技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文化素养。

图片

在科研方面,传习所发挥高校科研优势,配备了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检测设备,积极探索现代科技与传统修复技艺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开拓古籍修复的新技术、新方法。

图片

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将建造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古籍展厅,其中将专门开设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体验区,配合珍品古籍展览、学生课程,更好地投入教学和校园文化服务。虽然华东师范大学古籍修复传习所才刚刚起步,但是学校给予了全方位发展规划,未来传习所将在古籍修复技艺传承、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科研创新等方面持续着力,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高校力量,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而深刻的足迹。

图片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