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15日、16日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深刻博物馆举办两场“中美博物馆领导力圆桌会议”后,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李金光与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总监兼首席策展人大卫·普利兹克于3月19日在芝加哥正式签署《关于在博物馆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作为本次普利兹克中美博物馆高级人员对话和交流活动的最后一项重要活动,中美博物馆研讨会也于当天在美国菲尔德博物馆隆重召开,中美文博界50余位代表齐聚芝加哥,围绕“现在/未来:共同作用”主题深度研讨。
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总监兼首席策展人大卫·普利兹克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大卫回溯了普利兹克家族及其基金会致力于中美博物馆及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历史,倡导中美博物馆界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建立信任与合作,开启中美博物馆合作的新篇章。
中国驻美国芝加哥领事馆总领事王保东为活动致辞。他指出本次活动是近年来中美博物馆界合作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研讨活动,对共商未来互利合作事宜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促进中美人文交流发挥积极影响。
经过一天的思想碰撞,活动圆满结束。闭幕致辞环节,主办方邀请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巫鸿做主旨发言。
许杰以“雪中送炭:逆境时局中艺术展览作为文化外交的意义“为题,回溯了1974年以来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致力于美中文化交流所做的中国展览项目,重点介绍了自2008年以来该馆在促进中美人文交流磋商所举办的大型中国文化主题展,探讨了逆境时局中艺术展览在中美文化外交中的意义与价值。
巫鸿从学术研究的视角,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历程与中外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做题为“加深博物馆与艺术史合作”的主旨发言。他从国际合作视角提出加深博物馆与艺术史合作的三个方向,即“拉近博物馆学与艺术史的关系,探索传统与当代艺术的互动,构建全球艺术史的展览”,实现当代与传统艺术的对话,推动学术与文化的交流。
此次活动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与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在双方签署《关于在博物馆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之下共同主办的第一个项目。接下来,双方将继续完善组织间交流合作机制,以两国人文交流为契机,深入推进中美文化领域多层次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