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与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普利兹克中美博物馆高级人员对话与交流项目”在美国纽约正式拉开帷幕。该项目旨在落实双方即将签署的合作备忘录,通过高层对话、学术研讨与实地参访,深化中美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展览策划及学术研究等领域的系统性合作,标志着两国文博机构机制化协作迈入新阶段。
首场圆桌会议
聚焦全球化合作与文明互鉴
主旨发言
实践案例与未来愿景
对话环节
机遇与展望
在对话环节,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总监兼首席策展人大卫·普利兹克、龙门石窟研究院书记余杰、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路智勇、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就各自所在机构概况与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中美博物馆、基金会未来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展望。哥伦比亚大学艺术中心主任马修威(Dr. Matthew P. McKelway)作总结致辞,期待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依托,进一步推动中美文博领域深度联动。本次会议也吸引了许多哥大的师生慕名前来旁听,大家在现场积极讨论、气氛热烈,凸显了中美文博交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后续活动
深化合作机制
“普利兹克中美博物馆高级人员对话与交流项目”还将于3月16日在纽约深刻博物馆聚焦“中国艺术与考古藏品研究:博物馆与学术界的合作”举办第二场圆桌会议;3月19日转赴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举行馆长论坛及对话活动。
此次合作是中美文博领域长期互动的延续,2024年11月,中国博协理事长刘曙光代表博协与基金会大卫·普利兹克达成共识,通过“腾博学者访学计划”等推动人才共育与学术共研,双方机构也即将在芝加哥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博物馆交流必将为促进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