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龙与古籍出版:毕生所愿,只为“孤本不孤”

字号:T|T
2025-03-07 09:51 来源:上观新闻

 

图片

图片

顾廷龙先生自称一辈子就做了三件事:收书、编书、印书。编书与印书都与出版有关。先生所编所印之书大都是古籍,从取得的成就来看,称先生为古籍出版家亦不为过。
1936年,先生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同时受顾颉刚先生之托,与吴丰培先生一起编辑出版《边疆丛书》,这可以视为先生从事古籍出版的开始。主持合众图书馆馆务工作时,他编辑出版《合众图书馆丛书》;担任上海图书馆馆长之后,他立即成立影印工场,出版了许多珍稀文献。先生曾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要使“孤本不孤”!“文革”结束后,先生曾担任上海书店的顾问,而上海书店就是以影印历史文献为专业特色的出版机构。1994年,先生以90岁高龄出任《续修四库全书》的主编,为这套大型古籍丛书的出版呕心沥血。《李鸿章全集》《清代硃卷集成》《读史方舆纪要(稿本)》等重要古籍的出版,都有先生的付出。1992年,他担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顾问,对古籍整理出版提出过许多真知灼见。
先生对古籍出版工作的贡献,大致有三个方面。
刊布珍稀文献
先生青少年时代就对一些藏书家将珍本异书秘不示人表示反感,他认为“利用图书馆藏书便利编印图书,存亡继绝,使稀见典籍化身千百,既利于保存,又利于传播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1939年他主持合众图书馆馆务工作期间,在讨论合众图书馆作为私立图书馆如何开展服务时,张元济、叶景葵等都认为“要将旧本秘籍刻印流布”,于是就有了《合众图书馆丛书》一、二集的编辑出版,该丛书共收书18种,多为清代学者未刻的稿本钞本。先生说:“当我跨入上海图书馆大门的第一天起,就提出使孤本不‘孤’的印书计划。”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文革”前,他先后将30余种馆藏珍贵文献公之于世,其中有宋刻本、明刻本、稿本等。先生曾自豪地说:“有心人不难发现,在那个历史时代,上海图书馆影印历史文献的数量规模超过了其他图书馆乃至出版界。”
共襄出版盛业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同志批示修订《辞海》,顾廷龙先生担任编委和分科主编。从他的日记中可以发现,先生对《辞海》修订是极其重视的,组织了十多人的撰稿班子,多次开会讨论条目和写法。我跟随先生的10年中,见面谈得最多的也是出版。比如他主编《李鸿章全集》(安教版),就曾对其中的电报稿部分提出过许多意见;又如他还出版了《古文字诂林》《中国地方志集成》《中华大典·文献目录典》等。他主持的最大的出版项目就是《续修四库全书》。
1994年7月,《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出版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一致推举顾廷龙先生担任主编。1994年8月18日,他在致上海市委宣传部干部杨如英同志的信中说:“最近北京、上海、深圳有《续修四库全书》之举,诚邀参加工作,因所愿焉。惟轻材任重,当努力为之。”担任《续修四库全书》的主编之后,他秉承一贯为人治学的原则,不务虚名,只干实事。从1994年到1998年去世,5年里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社长李国章先生有专文回忆,大致是1995年的秋天,他去北苑看望先生,见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续修四库全书》经部选目,指着其中一种说:这是现代人的整理本,怎么能收呢?先生还说不能做挂名主编。他在给时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匡亚明先生的信中说:“1992年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时,忝为古籍小组顾问,实未能有所贡献,至为惭愧。创议编纂《续修四库全书》,此乃吾国古典文献整理之一大伟绩,亦为改革开放以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术研究之重大举措。廷龙被举为全书主编,虽已年逾九十,亦当奋力,共襄盛业。”2002年全书出齐,共收书5213种,共1800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同志认为《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是“功在当代,泽及后世”的盛举。
重视题签艺术
顾廷龙先生是著名的书法家,但他从不以书法家自居。在给陈燮君先生的信中说:“我的字为整理古籍的需要,不够书法家……”先生一生为书籍(其中绝大部分是新印古籍)题签600余种,涉及120余家出版社,其中题得最多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
顾诵芬等辑录的《顾廷龙书题留影》(上海古籍出版社)集中呈现了先生的题签艺术。1987年—1990年,我跟随先生问学期间,在先生家里遇到最多的人就是出版社的编辑,大部分是要求题签的。先生不仅字写得好,而且对题签如何设计、排版都有研究,不是一题了之。他在给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蔡耕的信中说:“……命书书签顷已涂就,即呈法正……两签下款均须提高。玉器签:款移与‘国’字齐,文房条移至‘国’与‘古’之间。此信收到后,请示知。”(《中国古代玉器》《中国古代文房用具》)在给上海古籍出版社魏同贤社长的信中就《古本小说集成》的题签,先生这样说:“……嘱写《古本小说集成》书签,兹已涂就,敬呈审正。如不合用,当重写……将来封面设计,希望注意少用黑色。如《古籍善本书目》的封面,黑线条太多,不好看。还有《顾千里研究》及《千顷堂书目》深蓝色背脊上印黑字书名,排列书架上,书名不显……”他在给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谈宗英先生的信中说:“……《简明陶瓷词典》签已涂就,横式改写两字,直写得略小,恐须按开本缩放。署名横式可不用,直式做内封,留一题款,亦可,请酌裁……”
顾廷龙先生是古籍出版工作的亲历者、推动者、支持者,今天我们纪念他,就是要学习他不遗余力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感和一切为了读者的高度的文化责任心。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