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文明的蓝地黑花陶瓷制品(Black and turquoise wares)是一类以孔雀蓝釉为主色调,并施以黑彩的低温陶瓷制品,包括釉陶和砂玻器(fritware),享誉盛名,并对中国有所影响。孔雀蓝釉和黑彩最早在约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的中埃兰时期被波斯先民分别应用于陶制品上,二者的结合——蓝黑花釉(splashed glaze)首次出现在公元8至10世纪的阿拔斯王朝,具有明确图案的蓝地黑花(图1)最先出现在12世纪的叙利亚,然后传播到伊朗高原。尽管目前有一些晚期波斯蓝地黑花的科技分析,但早期波斯蓝地黑花的分析开展甚少。
图1 典型的蓝地黑花器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与伊朗伊斯法罕艺术大学合作,对伊斯法罕市Jahan-Nama遗址(图2)出土的12件蓝地黑花残片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显微结构分析,旨在探索蓝地黑花器从公元12世纪到13/14世纪伊尔汗国时期的技术演变。研究成果以“Characterizing the earliest black and turquoise wares in 12th Century Persia”为题,正式发表于国际科技考古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上;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后Ali Aarab,通讯作者为杨益民教授。
图2 相关遗址(1.伊斯法罕;2.卡尚;3.大不里士;4.内沙布尔;5尸罗夫;6.福斯塔特;7.拉卡)
本研究涉及的12件样品(图3)出自Jahan-Nama遗址的第3层和第4层,其中有2件属于12世纪(JN-1和JN-2),10件属于13/14世纪。使用ED-XRF和SEM-EDS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世纪样品为砂玻器,使用半透明铅碱釉,黑彩为以锰和铁为主要成分的釉上彩(Inglaze),黑彩对应胎体上的刻划纹饰(图4);13/14世纪样品为砂玻器或釉陶,使用透明碱釉,黑彩是主要成分为铬的釉下彩,且未见前一阶段的胎体刻划工艺(图5)。
图3 Jahan-Nama遗址出土的蓝地黑花制品
图4 SEM-EDS结果显示12世纪样品的釉上锰铁黑彩与刻划纹饰的对应关系
图5 SEM-EDS结果显示13/14世纪样品使用釉下铬黑彩和釉陶的两种类型化妆土
针对12世纪和13/14世纪蓝地黑花器在制作工艺上的区别,研究团队结合社会政治变化进行了解释。12世纪伊斯法罕蓝地黑花器采用半透明铅碱釉和釉上锰铁黑彩结合刻划纹饰的生产技术,可能是受到波斯地区西方埃及工匠和东北方呼罗珊工匠向伊朗中部迁徙的影响(图2),这种迁徙又与埃及法蒂玛王朝的覆灭和呼罗珊地区的政治动荡两大历史事件有关。在13世纪初,蒙古人击败花剌子模后,在伊朗高原建立伊尔汗国,带动工匠流动,透明碱釉和釉下铬黑彩成为主流(图6)。
图6 波斯蓝地黑花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变化和历史事件
本研究填补了波斯早期蓝地黑花研究的空白,考察了波斯地区12世纪到伊尔汗国时期蓝地黑花器之间的技术和成分差异,强调了社会政治变化对陶瓷生产的影响,为理解波斯这一时期陶瓷技术和艺术表达的变化提供了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