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古国时代晚期东西互动、南北交流的文化枢纽——沁水八里坪遗址考古发现与收获

字号:T|T
2024-12-04 11:09 来源:文博中国

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紧邻沁河东岸的高台地上。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公布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2020—202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山西大学、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了系统的调查、钻探、发掘和多学科研究工作。经过系统调查和钻探,确定遗址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包含庙二晚期、龙山晚期、二里头时期文化遗存,是晋东南地区已知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图1)。

图片

图1 沁水八里坪遗址位置图

一、山环水绕的地形地貌

塑造了山地特有的生业模式

 

八里坪遗址所处的沁河中游地区,太岳山与太行山在此交汇,平均海拔约900米左右,多山且河流深切形成许多狭长谷地和临河台地,大多数史前遗址位于沁河与其支流或季节性冲沟汇流处,面积多小于20万平方米。沁河干流绕八里坪遗址北、西、西南而过,东南为水泉沟,北部是陡峻的断崖,居高临下控扼从临汾盆地通往丹河谷地和上党盆地的交通要道(图2)。

 

图片

图2 八里坪遗址周边地形地貌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陈雪香、王华教授负责对2021—2022年出土碳化植物遗存、2021—2023年出土动物骨骼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庙二晚期至龙山晚期,碳化植物种子中农作物比例不足15%,非农作物比重高达85%以上;从庙二晚期至二里头时期,哺乳动物中梅花鹿、马鹿、其它鹿科等动物占比较大(图3、图4、图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翟少冬研究员完成了2021—2023年出土玉、石器岩性鉴定,八里坪遗址玉石器原料来源及环境资源调查以及历年发掘过程中均发现大量的燧石原石、石片及成品,而且所有成型器几乎均为箭镞、矛等工具或武器(图6)。排除农业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等因素,结合动植物考古证据、本地区以沁水下川遗址为代表的利用燧石制作细石器形成的文化传统,综合推断狩猎采集经济在八里坪先民的生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山环水绕的山地环境对生业模式具有很强的塑造性。

图片

图3 八里坪遗址庙二晚期典型单位出土动物骨骼鉴定结果

 

图片

图4 八里坪遗址龙山晚期典型单位动物骨骼鉴定结果

 

图片

图5 八里坪遗址二里头时期典型单位动物骨骼鉴定结果

 

图片

图6 八里坪遗址出土燧石箭镞、矛头、钻头

 

 

二、规划有序的三重环壕、

夯土建筑基址彰显了区域中心地位

 

2020—2023年对遗址本体进行了全面钻探和局部解剖,确认遗址在庙二晚期(距今4300年左右)即规划了内外三重环壕(图7)。内、中、外三重壕沟平面呈圆角或半圆角长方形,外壕沟内现存面积46万平方米,中壕沟内面积5.5万平方米,内壕沟内面积约1万平方米。

 

2021—2024年,持续围绕遗址内壕沟和中壕沟内核心区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400平方米。在内壕沟北部揭露一处庙二晚期建筑基址,编号FJ1,东西长36米,南北最宽处14米,面积近500平方米。后续围绕内壕沟内钻探发现,这组建筑基址周边再无同时期遗迹,显示出内壕沟围合的区域和这组建筑的特殊性。

 

图片

图7 八里坪遗址三重环壕及历年发掘区位置图

 

2023—2024年在中壕沟北部新发现一处庙二晚期高等级建筑基址,编号FJ2,实际揭露出的范围南北宽23米,东西长30米,东部有一条宽约2米的通道。由于FJ2西部紧临一条宽约3米的现代水泥路无法工作,紧贴水泥路西侧钻探发现已经超出建筑基址范围,因此推断建筑基址的面积不超过760平方米。根据残留的柱础石、“磉墩”位置判断FJ2应为排房形式,外围原有回廊(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清理发现附属于建筑基址的石砌排水渠、柱础石等遗迹(图14、图15),出土有领玉环、玉璧,白陶鬹足、陶瓦等高等级遗物(图16、图17)。经过解剖,明确了FJ2的营建过程:北部系利用原始地形,并修整出高1米左右的断坎,逐层轻夯。南部因地势较低,先开挖宽3米的基槽并用比较纯净的红褐色土填夯,至南北同一水平面后开挖排水渠,在规划好的位置开挖柱洞、设柱础石,最后再铺垫红褐色土覆盖排水渠等,形成“满堂红”的装饰效果。通过连续的考古发掘,确定中壕沟和内壕沟内是八里坪遗址的核心区,功能类似陶寺的宫城(图18)。

 

FJ2在龙山晚期被废弃。2023—2024年在其东南部清理了9座龙山晚期的陶窑和1座处理残次品的袋形坑(H71),这一区域从庙二晚期聚落的高等级建筑区,转变为龙山晚期的制陶作坊区(图一九)。同一时期内壕沟内FJ1被破坏,中壕沟、内壕沟被填平,整个聚落的功能区划发生了重大变化。

图片

图8 2023—2024年揭露庙二晚期建筑基址FJ2

图片

图9 建筑基址FJ2东部边界及外围残留的活动面

图片

图10  庙二晚期建筑基址FJ2东南角解剖

图片

图11 建筑基址FJ2南部残留活动面

图片

图12 “磉墩”SD2平面

图片

图13 “磉墩”SD2剖面

图片

图14 附属于建筑基址FJ2的石构排水渠

图片

图15 柱洞ZD1残留柱础石

图片

图16 建筑基址FJ2南部活动面解剖过程中出土玉环
图片
图片

 
 

图17 建筑基址FJ2废弃堆积出土板瓦残块、白陶鬹足

 

图片

图18 建筑基址FJ2解剖探沟TG东壁剖面

图片

图19 庙二晚期建筑FJ2与龙山晚期制陶作坊分布范围

 

三、多元因素的汇聚实证了

中原地区文明演化路径

 

八里坪遗址西距陶寺和周家庄遗址的直线距离均为90公里,南距二里头遗址110公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多元文化东西互动、南北交流的枢纽。

 

山西大学王小娟牵头开展了制陶工艺研究,对八里坪遗址2021—2022年出土的陶片进行了分类、统计、实验室观察。2021—2024年在发掘过程中选取20多处典型单位的动物骨骼和碳化种子进行了测年,结合陶器类型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八里坪遗址的分期和年代序列。庙二晚期文化遗存与陶寺早期偏早同时或更早,二者既有一些相似性,但差别也很突出(图20)。东方海岱地区的磨光黑陶—快轮成型制陶技术、玉石器风格、葬仪等代表的先进文化因素通过太行山孔道率先传播到晋东南沁河流域,并中转向西到达晋西南。龙山晚期文化遗存表现出本土文化与晋中地区,豫北冀南地区后岗二期文化,郑洛地区王湾三期文化以及海岱地区龙山文化,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态势(图21、图22)。二里头时期,本地龙山晚期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同时受到了中原王朝整合周边的影响,表现出文化面貌的混合现象。

 

图片

图20 庙二晚期典型单位21ⅢH11出土陶器

图片

图21 龙山晚期典型单位22ⅢH33出土陶器

图片

图22 龙山晚期典型单位23VH3出土陶器

 

八里坪遗址所处的沁河中游地区是沟通东西、连接北方的关键节点。近年来围绕遗址及沁河流域的考古工作,实证了中原核心区和周边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周边区域人群迁徙或文化因素向中原汇聚,促成中原核心区的崛起并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持续开展调查、发掘及综合研究,对于认识晋东南地区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