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江苏溧阳水西村公开宣布成立,标志着新四军东进江南抗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和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近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85周年主题活动在江苏溧阳水西村举行。本次活动由溧阳市委市政府、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联合主办,溧阳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及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承办。
85年光阴流逝,伴随新四军当年英勇奋战的革命历史,如今的水西村红色精神历久弥新,已成为新四军在江苏大地上留下的红色“富矿”。活动期间,纪念馆共收到来自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北京、上海、盐城、福建、淮安、常州等新四军研究会以及全国新四军纪念场馆联盟书法作品21幅。新四军首批女机要员、水西女杰代表罗伊的女儿李鲁鲁,新四军老战士戈克平女儿戈继军,以及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分别向纪念馆捐赠了珍贵文物。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
本次主题活动期间恰逢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建馆40周年。自建馆以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孜孜不倦、久久为功,不仅综合功能愈发完善,还先后斩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等荣誉,今年更是成功晋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成为溧阳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
每一件革命文物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往事。
“在父亲去世十多年后,整理家中物品时发现他留下来的两箱史料,里面有很多记的笔记。”戈继军说,水西村是父亲战斗过的地方,所以选择了9套重要资料捐给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新华日报》版面
在烽火硝烟的峥嵘岁月里,《新华日报》与新四军都是“党的一个方面军”,同为抗战而生,始终肝胆相照。在军史和报史交融中,“两个方面军”相互守望,砥砺同行。活动现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向纪念馆捐赠了14张革命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版面。这些版面生动记录了新四军在溧阳一带的英勇抗战事迹,展现了新四军与溧阳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谊。
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馆藏文物达1259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0件(套)、二级文物36件(套)、三级文物330件(套),已成为一座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宝库。
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新四军纪念馆馆长、新四军纪念场馆联盟会长仇金标表示,近年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作为全国、江苏新四军纪念场馆联盟重要成员单位,积极组织学术研讨、引送主题展览、举办社教展演交流等联盟活动,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新四军创造的辉煌业绩及熔铸的革命精神,既是溧阳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更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85周年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纪念馆建馆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作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同时,与会人员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历史意义进行了全面剖析,深化了对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党史和军史中的价值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是对老一辈革命家及新四军将士们的深情缅怀,更展示了新时代新四军后人对弘扬铁军精神的决心和态度,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新四军红色文化、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除此之外,本次主题活动期间还举行了《溧阳,苏南抗战的指挥中心》和《水西印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志》新书首发与赠书仪式,激励青年一代传承革命精神,争做新时代铁军;开展了“崇高风范 清廉丰碑——新四军廉洁思想文化史实展”巡展,采取图文结合,辅以红色故事、文物史料、历史图片等形式,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展现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形象生动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与竹箦镇水西村委签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纪念馆将全面深耕红色沃土、整合红色资源,不断充实教学实践软硬件设施,放大红色阵地干部教育功能,持续建强全省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奋力打造薪火相传的红色精神家园、有口皆碑的城市形象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