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馆定位为商文明博物馆。一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安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围绕“建设有高度、展览有厚度、传播有维度、融合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工作目标,不断守正创新,持续助力安阳文旅出新出圈出彩。自2月26日开馆以来,前三个季度持续上榜“中博热搜榜”“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榜单”;第一、二季度蝉联“考古遗址博物馆前30榜单”榜首。截至11月13日,累计接待游客145万余人次。
建设有高度,精心打造
一流商文明研究展示平台
殷墟博物馆新馆2021年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也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项目占地262.5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2万平方米。围绕“设计一流、建设一流、展陈一流、管理一流”的目标,安阳集全市之力推进项目实施。殷墟博物馆建设立足国际视野,建筑方案经过全球征集评选,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担纲设计。整个建筑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层叠深邃、青铜装裹为形,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要,在洹河之畔破土而出,形成具有考古学意义的“中华之范、文明圣殿”。同时,坚持守正创新,科技赋能,着力打造陈列、艺术、精神等大场域展陈空间,体现时代特征、传承磅礴文脉、彰显泱泱中华。殷墟博物馆新馆成为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增强文化自信的重大创新载体、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文明殿堂。
殷墟博物馆外景
展览有厚度,
全景式展示伟大的商文明
一是展览主题明确。展览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设有“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3个基本陈列,展览内容紧密衔接,让观众更直观、更沉浸式感受商文明的魅力。其中“探索商文明”荣获河南省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优秀展览。4个专题展览特色突出,其中“车辚辚 马萧萧——殷墟车马遗迹展”首次矩阵式展出殷墟出土马车25架,再现车辚辚、马萧萧的壮观场景;“长从何来”透物见人,以揭秘形式生动呈现了商代铁血将军亚长一生。“子何人哉”则还原了商代王室成员“小王子”形象。
“伟大的商文明”展览
二是展品丰富精美。新馆集中展示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为商代文物展览之最。特别是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展览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陶家营遗址、辛店遗址等近几年发掘新成果得到全面展示。
三是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广泛运用3D技术、数字沙盘、透景画壁、人机交互等现代科技,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以新的时代表达方式,构建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场所,增强观众体验感,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传播有维度,
助力河南文旅出圈出彩
一是打造研学教育品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商文明研究成果为依托,打造“商传千年铸未来”研学教育品牌,开发《殷墟考古知多少》《甲骨里的小王子》《字见殷商》等研学课程50余项;开馆以来举办“穿越时空之旅——商代百工体验”等社教活动50余场。坚持“请进来 走出去”,加大与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通过项目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等途径,提高传播的广度、深度、高度。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开展“《走进大邑商》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浸润’校园文博展”系列活动;与吉林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开展“你好,妇好”“商邑翼翼”等近20场特色教育体验活动。与南越王墓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七家博物馆跨区域联合,开展“‘研’续文明印记,‘粤’会‘京津冀豫’”研学季活动,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同时,与《三联生活周刊》联合推出“出发吧 文明现场/从殷墟 看中国”学术沙龙,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藏在甲骨文里的商文明》新书分享会
“‘研’续文明印记,‘粤’会‘京津冀豫’”活动
二是助力打造多媒体传播矩阵。殷墟博物馆自开馆至今,持续受到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殷墟博物馆新馆多次受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央视栏目关注。配合央视、省级媒体拍摄《殷墟故事》《解秘殷墟》《馆长来了》《少年读中国》《开学第一课》《甲骨青铜写殷商》等纪录片、专题节目。仅开馆当天,50多家媒体参与新馆开馆宣传报道,省级以上媒体报道重点稿件1500余篇(条)。《中国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河南日报》等20余家报纸专题报道。尤其是中国日报《暖风习习》栏目拍摄的《同望千年雪:我们的文化密码》纪录片,双语微信贴文阅读量达十万,视频总传播量超过4000余万次,掀起全社会关注殷墟的热潮。
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先后自主或配合开展“对话山海”“文脉千年回响”“山河弦歌 文化根脉”“与辉同行”“甘心为你”“殷墟博物馆百万游客纪念活动”等直播活动40余场,尤其是“大邑商之夜”“新春时装秀展演”直播活动,抖音热搜点击量均突破2000万人次;“文脉千年回响”五地连线直播活动,直播总观看量超1560万人次;“青铜之光耀古今”三地联动直播,全网总传播量近7000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殷墟博物馆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四是打造殷墟博物馆特色传播品牌。推出《殷墟国宝日历》《商邑瞽宗》等特色传播品牌。《殷墟国宝日历》以新媒体形式致力于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自2024年1月1日起每日一期,截至11月14日,已推出319期。开设“甲骨文二十讲”系列专题讲座,邀请甲骨文、考古、殷商史等研究方面的专家,走进“商邑瞽宗”,由浅入深普及甲骨文。目前,已举办甲骨文专题讲座8场,线上线下观众收看近20万人,社会反响热烈。另外,还与中国文物报社、腾讯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我为博物馆创作表情包”“我来拍摄大邑商”短视频大赛、“我最喜欢的殷墟文物”“殷墟文物猜猜看”等系列活动,激发社会公众“探寻殷墟之美 传承文明之光”的热情。
融合有力度,
打造商文明特色品牌
一是助力打造“大邑商·夜安阳”文旅品牌。围绕“夜游、夜赏、夜娱、夜购、夜食”五大主题,殷墟博物馆率先实施常态化延时开放,推出夜间参观优惠措施,对夜间前2000名预约的游客提供免费参观服务。同时,联合8家国内商文明博物馆及3个文创企业,举办了“商传千年”特色文创联展,展出文具、工艺品、生活用品等352类文创产品,全面展现商文明活化利用成果,让游客遇见夜安阳,领略三千年大邑商的魅力。
二是研发高品质的特色文创产品。在殷墟博物馆设立“礼文宫”文创商店,“子飨”中餐厅、甲骨文咖啡厅等,注册殷墟博物馆、天邑商、礼文宫等独有商标,创新开发文创产品9大类400余种款,其中甲骨文面条、“字在拿铁”咖啡等成为网红产品,深受广大游客喜爱。今年,殷墟博物馆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省级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文创研发和转化能力,联合知名企业开展合作交流会,深挖殷墟丰富文化资源,真正使殷墟博物馆成为公众心目中的诗和远方,又能满足人间烟火的生活日常。
服务有温度,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殷墟博物馆坚持开放办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公共设施、讲解等多个方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打造特色讲解服务队伍。殷墟博物馆讲解工作以传播伟大商文明、讲好中国故事为根本遵循,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讲解工作新模式,形成专家讲解为示范、策展人讲解为先锋、专职讲解为主力、志愿者讲解为补充、智能语音讲解全线赋能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讲解服务矩阵。二是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殷墟博物馆在前台设立咨询台,实行首问负责制。二楼“伟大的商文明”展厅和一楼西门出口处均设置留言屏,定期收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台账,实行动态清零制度,在与游客的一场场走心的互动中,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3年,“商传千年铸未来”校园行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23年度全国最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字见殷商”被评为河南省精品研学课程;“殷墟考古故事”被评为河南省全媒体优秀传播项目。2024年,殷墟博物馆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年度文化科技创新博物馆”等荣誉称号;“大邑商奇遇记 赋彩大邑商”获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最佳教育活动展示案例。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殷墟博物馆将持续挖掘殷墟甲骨文蕴藏的深厚内涵,持续做好保护、研究、展示、传播这篇文明传承的大文章,真正使殷墟博物馆成为一个有历史厚度、有人文温度的博物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