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丨崔剑锋: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发展史简论

字号:T|T
2024-10-18 10:39 来源:复旦文博FDCHM
2024年10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崔剑锋教授在复旦大学博物馆,为文博系师生带来了《科技考古导论》荣誉课程系列讲座,主题为“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发展史简论”,讲座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王荣教授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讲座主要围绕“陶、瓷的基本概念”、“陶瓷工艺发展的几条脉络”和“陶瓷工艺史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进展”三个主题展开。崔剑锋教授指出现代材料学对陶瓷的定义主要关注胎体是否烧结,陶与瓷区别的本质是原料和烧成温度不同。而实际上在判断古代陶瓷种类时,陶与瓷最基本的差别是表面是否存在高温釉层。西方学者对炻器(stoneware)和瓷器(porcelain)的区分源于对唐代以来胎质细腻洁白的白瓷的追求,实际上炻器的所有性能其实都已达到瓷器的标准。
图片
崔剑锋教授认为陶瓷工艺史研究可以围绕着五条线索开展,分别是制胎粘土原料、成型方式、烧成方式(即窑炉)的发展演变,以及釉的出现与发展和窑具的发展,本次讲座对前四个线索进行了系统梳理。
从制胎粘土原料上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刚开始出现的阶段,陶器粘土的选择往往是就地取土,并不经过淘洗,至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选用更适合制陶的易熔粘土,并对陶土进行淘洗,同时不同种类的器物使用不同的陶土;至青铜时代原始瓷的出现,开始使用瓷土作为原料,并对原料进行精细淘洗。原料选择和窑炉技术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早期窑炉温度从低到高,原料的选择也从易熔粘土转变为瓷石或高岭土,原料烧成温度的变化反过来又要求窑炉的改进。根据大陆漂移假说,中国南北方大陆源于三叠纪相分离的古大陆板块,地质板块之间的差异导致南北方陶瓷原料化学组成的不同。这种地质体差异是用化学手段判断陶瓷原料产地(窑口)的基本依据。
从成型方式的发展上看,我国古代陶瓷经历了全手工成形、慢轮修整、快轮拉坯再到出现其它辅助工具的过程。手制成型方法可以分为手工捏制、泥片贴塑法和泥条筑成法。手工捏制法主要用于制作小型器物;泥片贴筑用于制作简单容器,通过手捏、拍打、滚压等方法使得泥片互相粘贴成坯体,泥片和泥片互相叠压,制作时可能会依托内腔的模具,从表面和断面可以看到多层次叠压的现象。泥条筑成法可以分为泥条盘筑和泥条圈筑两种,盘筑法是将泥条一根根延长,盘旋上升筑成;圈筑法则将一圈圈泥条落叠而上,首尾相接。与贴筑法相比,泥条筑成法制成的坯体不易产生纵向裂纹,且能够制作形制更加复杂的器物。仰韶文化时期,慢轮作为泥条筑成法的辅助手段已经盛行,慢轮修整的坯体能够得到更光滑的表面。模制法出现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盛行于中原龙山文化,主要用于有袋足器物的成型。通过泥条筑成法将泥条贴附于模具表面,然后拍打或滚压成型。模制法的出现提高了成品率、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并影响了后世的青铜范铸技术。快轮技术至迟分别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大溪文化晚期出现于北方和南方地区,至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时期已经高度发达。快轮技术利用轮盘快速旋转产生的惯性力将泥料直接拉坯成形,制作出的器型规整、厚薄均匀,能够制作出蛋壳陶这类器壁较薄的陶器。至东汉晚期,陶车的出现使得轮盘转速更进一步提高,并能保持持久稳定地旋转,极大地提高了陶瓷生产的效率。
从陶瓷烧成技术来看,窑炉内热空气的温度(火候)和组成(气氛)是瓷器烧成的关键指标。烧成温度的高低导致最终产品呈现出“正烧”、“过烧”和“生烧”三种不同的状态;烧成气氛则影响了烧成瓷器的胎色和釉色,对瓷器坯体的烧结温度也有一定影响,还原气氛下,瓷器更容易烧结、成瓷温度更低。陶瓷窑炉按照火焰流动方向划分,可以分为升焰窑、平焰窑、倒焰窑三类,陶器最早可能采用露天堆烧的方式,温度通常在600℃左右,只能烧氧化气氛;至裴李岗时期演变为穴窑,温度可以烧至1000℃以上,至龙山时代开始,穴窑能够烧还原气氛;至商代,南方地区由横穴窑发展成龙窑,温度可接近1300℃,且气氛可控;至商周时期,北方地区竖穴窑流行并开始出现烟囱,气氛可控,窑温升高,到了北朝晚期发展为馒头窑。
从釉的出现和发展来看,古代陶瓷釉可以分为高温釉(钙釉、钙-碱釉)、中温釉(高碱釉)和低温釉(铅釉)三种。传统高温釉的主要助熔剂元素为钙(Ca),在釉形成后,以氧化钙(CaO)形式存在,其主要来源是各类含碳酸钙(CaCO3)的矿物。传统中温釉的主要熔剂元素为钾(K),釉中为氧化钾(K2O),主要用牙硝(硝石,KNO3)来配制。传统低温釉则使用铅(Pb)为熔剂元素,各类含铅的矿物是其主要来源。中国传统陶瓷碳酸盐原料的发展经过了从草木灰釉、石灰釉到釉灰釉的过程。目前普遍认为早期原始瓷表面的釉为草木灰釉。草木灰为各种草本、木本植物煅烧形成的灰,主要成分是钙、钾的碳酸盐,经过淘洗的草木灰以碳酸钙为主,而未淘洗的草木灰以及淘洗水中往往含有很高含量的碳酸钾(因碳酸钾易溶于水)。草木灰釉具有原料易得的优点,但是化学组成不稳定,熔融温度范围较窄,易过烧、流釉,釉浆缺乏粘性。石灰釉一般认为南宋之后出现,景德镇最先使用,石灰釉按照固定配方配釉,化学组成稳定,釉浆粘性好,便于施釉;但石灰釉的熔融温度在1150~1250℃的范围内,较低于胎的烧结温度,且高温粘度较差,易流釉;高温下易发生析晶反应,降低釉的透明度。釉灰为石灰石和草木灰共同烧炼而成,出现于北宋末期,主要成分和草木灰、石灰石相同,均为碳酸钙;釉灰的颗粒度很细,呈蓬松状,可以非常均匀地分布在釉料中,且高温下不易发生石灰釉出现的析晶反应,釉层透明,烧成的瓷器釉面光亮润泽。
图片
最后,崔剑锋教授汇报了对高温釉起源问题的研究进展。关于釉的起源问题,目前有三种观点,即釉分别源于彩陶的彩、陶衣以及落灰,其中釉源于落灰是最为重要的观点。原始瓷与成熟青瓷的胎体铝含量和烧成温度并无明显差异,但两者釉面质量差异较大,崔剑锋教授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核心原因应是釉的配方。根据模拟实验研究,可以很好地解释落灰釉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在胎体成分、柴灰成分满足瓷釉形成的基本条件下,燃料灰中的助熔剂氧化物和胎体表面接触时,若烧成温度达到最低共熔区温度(钙釉1170℃,钾釉1050℃),那么落灰釉就会出现。釉层多形成于面朝上的区域和朝向火膛的一侧立面局部,往往无明显施釉线、连续性差;露胎处大面积呈红色且富钾,胎釉交界处有较高的钾含量。当窑炉改进到能够烧到1100℃以上温度时,落灰釉形成的几率就很大,但成品率依旧很低。随着这种情况逐渐被认知,开始主动施加草木灰到胎体表面,成品率就大大增加。根据成分的对比,可以判断钙釉原始瓷有可能使用了干灰,而钾釉原始瓷则可能使用了淘洗后的灰浆。
对不同施釉方式的模拟实验还表明,纯草木灰施釉易形成点状凝釉的釉面,胎釉交界处有明显的钾元素的富集。而只有成分接近低共熔区的釉料,才能在任何胎体上都形成平整均匀的釉面。相比原始瓷,成熟青瓷瓷釉的钙含量,处在稳定且较高的水平,表明很有可能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配方——即草木灰和粘土的二元配方。在草木灰中加入粘土,能够减小釉料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减小上釉难度,且使得草木灰和粘土结合更紧密,反应更容易均匀地发生。模拟实验表明,草木灰:制胎粘土= 1:2的二元配方釉浆能够烧制出平整均匀的釉面。战国时期发现的聚釉相对连续、密集且釉滴较小的原始瓷,表明此时已经存在向草木灰中增加一定粘土的操作。综上所述,原始瓷与成熟青瓷在温度、成分上均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原始瓷到成熟青瓷的转变主要在于制釉二元配方的熟练运用。
图片
图片
最后,崔剑锋教授和同学们就龙窑的烧制温度、慢轮和快轮成坯的识别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讲座自此圆满结束。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