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质展览能有多大的魅力?
湘见万年·文物里的湖南故事(衡阳展)展览现场。
“10月1日至3日,馆内每天的参观人数均在2万人次以上,创下建馆以来最高参观人次纪录。同时,连续3天在湖南省内博物馆、纪念馆的观众人数排名中位居前列。”10月4日,衡阳市博物馆馆长杜鹏惊喜地告诉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这是湖南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改革暨“湘见万年”特展矩阵的首展,也是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改革重要一步。
“省市联动”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湖南博物院10件国宝级展品、衡阳市博物馆44件馆藏精品文物、贵州省博物馆1件镇馆之宝……湘见万年·文物里的湖南故事(衡阳展)通过“青铜王者”“衡岳仰止”“东方艺术”三大板块,带领观众从史前时期穿越到现代,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10月1日至3日,这场文化盛宴吸引的观众人次每天超过2万,直追湖南博物院国庆节假期期间的观众人次。
展览来头不小: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指导,省文物局、衡阳市政府主办,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博物院、中南国际会展、衡阳市文旅广体局参与,为展览的思想高度、视野广度、学术深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为何这么多优势部门和机构会集结起来,在一个市级博物馆做这样一个展览?背后是湖南省正在探索的一个创新举措: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改革。
曾国藩六世嫡孙曾樾向湘潭市博物馆捐赠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对联一幅。湘潭市博物馆供图
推动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改革,是湖南宣传、文旅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回应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提出的两道“融合命题”,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具体举措。这次改革秉持“全省一体,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思路,希望盘活“藏品”与“空间”存量,力争将博物馆打造成兼具文明传承、科学研究、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和产业支撑等多种职能的文化综合体,成为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典范。
区县博物馆也能看到徐悲鸿真迹
随着改革的推进,更多基层博物馆有了具有“湘博”品质的展览。
“真没想到,在浏阳居然能见到画坛巨匠徐悲鸿的真迹。这趟浏阳之行真的太值了!”9月20日,一位来自山东的游客感叹。
廖静文的两个儿子徐庆平(右)和廖鸿华(左)来到现场观展。浏阳日报供图
9月30日,“湘瓷·湘韵——湖湘瓷器展”在益阳市博物馆开展,用100多件代表性陶瓷全面展现湖湘陶瓷史。其中,湖南博物院、长沙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分别提供了数件岳州窑、长沙窑、醴陵窑瓷器精品。
“天下事·少年心——湖湘文化暨刘锦棠诞辰180周年纪念主题展”展厅。湘潭市博物馆供图
9月14日,“天下事·少年心——湖湘文化暨刘锦棠诞辰180周年纪念主题展”在湘潭市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得到湖南博物院、湖南图书馆、长沙博物馆等头部博物馆、图书馆的支持,并配套开设了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郑佳明主讲的《湖湘文化的历史脉络与人文精神》专题讲座。
近3年来,在湖南省文旅厅、省文物局指导和统筹下,湘潭市博物馆相继举办了“十里荷花开世界——晚清民国时期湖南书画艺术展”“吉光片羽——湖南考古出土陶瓷特展”“望白云家山难舍——齐白石原作展”“王者归来——湘潭出土豕尊回乡特展”等优质展览,均是与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等单位或机构深度合作结下的硕果。
科技助力把“湘博”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
作为全省博物馆的龙头,湖南博物院研发了多个品牌项目,把馆藏资料送到14个市州孩子的“家门口”“校门口”。如“移动博物馆”教育项目,通过图文阅读、近距离了解展品、互动体验等,帮助人们详细了解博物馆各方面的知识、文物的发掘过程及保护方法。
9月23日,湖南博物院“移动博物馆”张家界首场活动在张家界民族小学举行。
湖南博物院“博物·湘行”馆际交流教育项目。
据了解,接下来,“省市联动”还将以“打造地市级博物馆融合发展新样板”为目标,由湖南博物院等单位参与,对相关市州馆进行整体空间布局调整、陈列展览体系优化和宣传推广活化;进一步丰富省会长沙的博物馆体系,建设湖南博物院铜官窑馆,打造湖南首个大唐文化集中展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