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群,国家级古籍修复导师、云南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958年出生在云南昆明,生长在古籍修复世家。对西南少数民族古籍修复颇有心得,专注于古籍修复工作的探索和创新,在少数民族古籍的修复技艺上,先后探索了彝文古籍、藏文古籍、东巴古籍的修复技术。
曾先后担任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北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举办的全国性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的授课教师。全程指导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实施的被称为“中华古籍保护重大项目”的“纳格拉洞藏经”藏文古籍修复项目,历时四年终于圆满完成。他还指导修复团队抢救修复了濒临损毁的珍贵彝文古籍《查姆》。
“干我们这一行,是干到老学到老。修书,是修心养性。”
浆糊、镊子、毛刷、补纸……每天,66岁的杨利群都在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室里,与自己的这些“老伙计”打着交道,这一干就是将近50年的光阴。
杨利群出生在一个古籍修复世家,父母都曾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他从七八岁就开始跟着父母修复古籍、书画。至今经他修复过的古籍不计其数,他谦虚地自称“面糊匠”。
“望闻问切”寻病因
位于云南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省图破损严重的几千册古籍都曾到过这里。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千百年来各民族留下的文化和文明,许多都藏在古籍之中,而这些书籍字画经过岁月洗礼,因虫蛀、鼠啮、霉蚀、酸化、磨损……而变得脆弱不堪,如果得不到修复,它们就可能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双眉微蹙,眼睛专注地盯着面前的残页,杨利群手法轻柔地将褶皱的破碎纸片铺平、延展,再用蘸有浆糊的毛笔和镊子将补纸慢慢补到需修复的位置。
“这门活特别考验耐心和责任心,如果不小心,一镊子下去,一个字可能就再也没有了。”杨利群说,古籍修复的第一步是“问诊”,仔细检查该书的年代、装帧形式和破损等情况,针对不同“病因”建立修复档案,再根据具体情况“照方抓药”。想要尽可能保持古籍原貌,不仅要根据原书的纸张材质,还得按照颜色和薄厚进行配纸。拍照、拆书页、配纸……一套流程20多个步骤,一本古籍有多少残页,同样的工作就得重复多少遍。大多数时候,一天只能修复1~6页,遇到“疑难杂症”,一天也修复不了一页。
杨利群在专心进行彝文古籍修复工作
面对着一张张残破的古书,杨利群总是想着从哪里着手,怎么把它们修得更好。从20岁出头从事古籍修复工作,杨利群清晰地记得,第一套经他之手“重生”的书是《岳氏宗谱》。当时,这套书破损严重,底部脆化,一翻就可能碎成渣。杨利群只能一点点拿开水去除纸张的酸性,再进行修补,一套书整整修了半年多时间。对热爱修复古籍的杨利群来说,每当看到残旧破缺的古籍经自己的手得以“续命”,内心就充满了自豪。
创新工艺让古经获重生
云南省各类古籍存量逾百万册,藏文古籍文献集中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其中2010年发现于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格咱乡纳格拉洞的藏经,在云南藏文古籍发掘史上比较罕见。
据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计思诚介绍,当年考察队在竹林、荆棘中艰难开辟道路,得以进入纳格拉洞,发现洞穴内有大小木房20余间,古老的藏文经书散乱四处、破损严重。此后一段时间,经过艰苦卓绝的探险式发掘,考察队共抢救出2000多叶叶藏经。
未修复前的“纳格拉洞藏经”
然而,古籍修复工作却遇到了难题。“当时,国内没有藏文古籍的修复先例。”据杨利群回忆,刚发掘出土的藏经,要么粘连在一起,要么残破不堪,亟须抢救性修复。经过反复思考,杨利群和专家们商讨出一个初步方案,确立“按照原貌、不作装帧、整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确保所有修复材料都可去除、过程可逆。
2014年开始,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帮助下,云南汇集省内外古籍修复专家和志愿者力量,正式启动了“纳格拉洞藏经”修复项目。“起初我打算用‘夹接’的方法,仔细研究后又觉得还是用纸浆更好,却找不到合适的补纸。”这让杨利群犯了难。杨利群介绍,为确保古籍修复质量,修复人员就地取材,在高原地区寻找到狼毒草,提取其原液加入补书所用的纸浆中,创制出“人工纸浆补书法”。
处于修复过程中的“纳格拉洞藏经”
历时4年,杨利群和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采取清洗、接补、挖补等方法,完成了“纳格拉洞藏经”修复,为探究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计思诚介绍,“纳格拉洞藏经”的修复被列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点项目成果,“人工纸浆补书法”也已在业界得到广泛关注和运用。
为古籍修复培养人才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大省,“现在馆内未修复的古籍数量庞大,几十年都修复不完。只能在我身体条件允许时,干一天是一天。”退休后的杨利群被返聘回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担修复培训等工作。他和团队的工作就是和时间赛跑,为这些古籍续命。
杨利群(中)在为学员示范修复工作
为了进一步充实古籍修复人才队伍,2009年,云南省图书馆开始举办古籍修复培训班。杨利群作为修复老师,每次上课都手把手教学,“虽然现在可以使用纸浆补孔设备修复古籍,但只适用于被虫蛀的书,最好的修补还是要靠人工。”杨利群说。
如今,云南省已有30余名可以独立开展工作的古籍修复师,为纳西东巴古籍、傣文古籍、彝文古籍等珍贵古籍修复奠定了人才基础。杨利群的女儿杨璐源也加入到古籍修复师队伍中。
杨利群的女儿杨璐源也成为了一名古籍修复师
2022年3月,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评审推荐,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资助的“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珍贵彝文古籍修复项目”启动,主要修复的5册彝文古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史诗《查姆》。《查姆》正是由杨利群带领馆内8位专职修复师进行修复的。杨利群的女儿杨璐源也是其中一员。
“打我记事起,我就看着父亲修古籍,烂得不成样子的古籍找到我父亲来修,他都能修得好。”杨璐源说:“那时,我只觉得父亲的工作既复杂又枯燥。等我长大后,才逐渐理解父亲的坚守与探索有多么大的价值。”与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杨利群不同,杨璐源是在“转了一圈”之后回归了古籍修复的队伍。她说,看似“无聊”的古籍修复工作,其实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杨利群主持修复的一些古籍修复前后
古籍修复留艺不留名,修复得再好的书,也不会留下修复师的名字。在杨利群看来,古籍修复的火候、分寸、手感非常重要,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古籍修复师,要耗费至少5年时间。因此,从业者必须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才能通过指尖的技艺拖住光阴的脚步,守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杨利群在耐心进行修复指导
据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2024年最新统计显示,自2007年实施“中行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全省近13万叶珍贵古籍在抢救性保护中获新生。其中,汉文古籍1940册108813叶、彝文古籍284册15182叶、藏文古籍2882叶、傣文古籍34册970叶、东巴古籍40册491叶。
舞蹈、绘画、戏剧、音乐、文学……在云南这片多彩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文化艺术,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化名家。他们如同璀璨星辰,在云南文化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些文化名家用各自的才华和努力,传承和弘扬着云南的文化艺术。
“追云记”融媒体栏目特别推出“滇艺芳华”特辑,以微纪录的方式,讲述当代云南文化名家的故事,展现他们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作为云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传播者,让云南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的故事。
“追云记”是由云南省文化馆与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创立的一档以新媒体创新方式、对云南文化和旅游进行多维立体的宣传推广为主的融媒体栏目,挖掘云南有趣的人和事物,以新奇、奇特的角度呈现更加有趣的云南特色。用新视角展示云南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让更多游客感受云南人文风物,开启七彩云南的心动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