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至9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西安举办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
本次大会设立“古代陵墓制度与秦始皇陵考古发现”“考古遗产的保护利用”“秦俑学与秦文化研究”三个平行论坛,分别由中国考古学会陵墓考古专业委员会、陕西省考古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承办。共有来自国内外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的两百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古代陵墓制度与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平行论坛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工作部主任邵文斌主持。在秦始皇陵研究方面,论坛对科技考古的实践发展,秦代铁器、铁制铠甲的分析研究,建筑材料生产与使用的“标准化”过程,秦陵和二号坑考古发掘新收获,以及秦始皇陵区半地穴房址考古发现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古代陵墓制度方面,对战国时期赵王陵、楚王陵,及秦汉陵墓的陵邑、布局、类型、理念等内容进行了探索;在出土物研究方面,交流发言主要涉及战国秦“公”字题铭、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秦代乐钟等内容;结合考古资料,与会代表还论述了长江中游文明进程中南北交流的多元互动以及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的多元属性;多位学者还分享了安徽淮南武王墩墓、上召窑秦陵和咸阳塬战国秦陵、邾国故城遗址秦代驺县衙署、新疆伊吾尖甲坡墓群、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等遗址考古发掘的新收获和新进展。
“考古遗产的保护利用”平行论坛分别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西安城墙管委会副主任吴春、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副馆长郑伟军主持。在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方面,与会学者对展示传播过程中的“联系性”“转化性”、博物馆展示的“再语境化”、展览的桥梁纽带作用、微展览在遗址博物馆与城市博物馆间协调发展的意义作出研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代表们讨论了建筑遗产的协同保护、出土彩绘陶俑数据库的构建、遗产监测管理与保护策略;考古成果阐释与活化利用方面,论坛探讨了如何通过考古成果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了跨湖桥文化的独特意义,并阐述了殷墟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考古成果转化利用的实践探索;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面,学者们对AI、AR、VR等前沿技术如何助力博物馆转型、如何建设智慧博物馆作出探讨;博物馆教育方面,论坛对博物馆研学课程的开发、优化路径以及教育意义作出论述;论坛还讨论了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学术定位、考古遗址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秦俑学与秦文化研究”平行论坛分别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朱学文、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研究员李令福、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葛明宇主持。在秦兴衰史与社会史研究方面,学者们对秦人先祖起源、西北疆域形成、离散宗族与秦的兴亡以及“郦山徒”的社会身份进行了探索;经济史研究方面,交流发言论及秦汉半两钱的铸造技术;交通史研究方面,论坛分享了秦直道遗址的调查认识,对道路建造技术进行了中西对比;古文字研究方面,学者们分别对秦印、秦陶文、木觚文字等作出梳理、分析与探讨;秦陵墓与秦文化研究方面,论坛探究了秦始皇陵水银来源,云梦秦墓、神禾塬大墓、新丰秦墓中的文化因素与制度体现,以及秦墓“毁镜”现象和永寿好畤河出土器物等相关问题;秦戎关系与文化史研究方面,学者们认为秦与西戎的交流融合书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中的辉煌一页,秦代“大一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此外,中国古代档案文化传统的特点也对当今中国文化精神的塑造产生深刻影响;军事史与人物研究方面,学者们交流讨论了秦汉间兵种、军阵的发展演变,对项伯在楚汉战争时期的贡献与影响作出论述。
大会闭幕式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王原茵主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伟刚、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李举纲、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单印飞分别对三个平行论坛的交流研讨做了总结和评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大会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汇聚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智慧和最新研究成果,彰显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所承载的秦文明特质,促进了古代陵墓制度、考古遗产保护利用、秦俑秦文化的学术交流与研究。
本次学术会从多角度阐释、挖掘秦文明的深厚内涵,开展了历史、考古及相关研究,阐述了国家统一理念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讨论了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保护利用,为秦文化纵深研究、遗址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