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拓片舆图等单张纸质文献鉴定与修复培训班
学员心得
8月27日,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古籍修复技艺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合承办的“金石拓片舆图等单张纸质文献鉴定与修复培训班”在京圆满结业。来自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博物馆等古籍收藏单位,高等院校古籍修复专业,国营、民营、股份制古籍保护企业和民间古籍鉴定、修复从业者和爱好者共25人完成学习获得结业证书。学员们的所思所想是协会下一步人才培养工作努力的方向,现将部分学员学习心得展示如下,欢迎更多有志于古籍保护工作的同仁一同学习提升。
壹
国家博物馆 钟超超
蒙文通先生在其《学记》一书中,曾反复阐释治学过程中,“通”“全”之于“精”“专”的前提性与必要性。可见,“广大”是通向“精微”的阶梯。要形成一点对特定事物的认知,最忌讳的就是盲人摸象。
本次“金石拓片舆图等单张纸质文献鉴定与修复”培训班,可谓打造出以“广大”为阶,进至“精微”的通衢。李致忠先生的开场,已是震撼。诸位老师都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将非凡的经历密集输出,酣畅淋漓。陈红彦馆长的结语,更引兴味盎然。
48个课时,从阐发概念价值到探略历史纵深,从面对面传授经验到手把手实操指导,从课堂的有问必答到五塔寺与“贞观之治”的博物观览,授课地点的转换意味着从不同角度的侧切与渐次深入。不知不觉,已入繁花深处,不可自拔。好在同学群不再解散,同仁们仍可一路相伴。
正如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长吴凯讲至真情流露时所言,这是一场诸多智慧与心力的凝集。
生逢盛世,越是文化自信,越是敞开国门,中外文化交流便越是频繁兴盛,越是会激发自身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向深广。愿国图的专业古籍培训御沐时代东风,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桃李天下!
湖南师范大学 熊婷婷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卢芳玉老师与冀亚平老师关于拓片编目和拓片置放的相关课程。参加培训班之前,对拓片的整理编目不太了解,课后向两位老师请教后,对拓片整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这次的课程中,我还接触了之前在古籍整理过程中较少关注的方面,一是拓片装裱,一是舆图整理。杜伟生老师的课程详细介绍了拓片修复与装裱的原理,张云涛老师将拓印技术进行现场演示,刘建明老师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实践。亲自动手所得的感受比之前观看学习的感受要更为深刻。理论——观摩——实践这一学习安排非常合理。白鸿叶老师系统性地介绍了舆图的相关知识,让我对于古代舆图的传统山水形象画法、计里画方、经纬测量几种绘制方式有了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以前在整理古籍时,只把舆图当作古籍的附属部分,现在则明白了其独特魅力与价值。
李致忠先生和陈红彦馆长对于古籍知识的相关补充,为我打开更广阔的知识领域。通过两位老师的课程,让我明白了版本的形成与散佚、装具的发展与变迁,同样应该引起关注。
课程还涵盖了数字化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检查拍摄图片的质量应该关注哪些方面。赵大莹老师介绍的方法与案例,让我学习到了怎样正确检验图片,对今后的数字化工作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课程安排十分丰富,也力求让我们全面了解金石拓片与舆图的相关知识。各个课程之间逻辑清晰且内容紧密相关,使得金石拓片与舆图的相关知识变得十分立体。
叁
安徽文澜数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尹辉
此次培训,从基础概念到发展历程,从市场分析到具体实操,我感触最深的是各位专家老师们不断学习研究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众多顶级专家学者们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去挖掘去揭示古之规矩,开创今之生面,其历程犹如雄关漫道、九转丹砂,同时还在不断传道授业,其间艰辛虽无法感同身受,但他们的精神却深深激励着我。正因有这些前辈的引领,我们倍感幸运。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了解、学习和积累,不断提升自我,像各位老师一样,在不同岗位以不同方式参与具体工作,弘扬民族文化。期望在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向各位老师们学习。
辽宁本溪志远书画苑 冯兴民
我们怀着热爱文献保护文献的初心,学习传统,参加培训。我们来自全国各地,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同时得到专家们的热心指导,我们受益匪浅。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室到现场考证、观摩。当我们看到祖辈传下来的各种碑刻、拓片、舆图等文献资料时,瞬间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古人做事精益求精,严谨有责任心,我发自内心的佩服古人。为了更好的流传后代,他们想到了很多保护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希望今后的培训班不仅有好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实操,锻炼大家动手能力,最后能达到独立操作本领!希望我们的培训班越办越好,更加丰富多彩!
伍
北京嘉元文博科技有限公司 解志颖
我是嘉元文博的修复工作者解志颖,有一些舆图拓片修复及数字化的工作经历,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举办的金石拓片舆图等单张纸质文献鉴定与修复培训班。
作为一名修复工作者,之前修复实践的经验偏多,通过卢芳玉老师所讲的“碑帖的鉴定”和白鸿叶老师所讲的“古地图鉴定”,让我补上了有关于拓片及舆图的理论知识,系统地了解了金石拓片及舆图的含义、类型及鉴定方法。老师还使用大量的实物图片来举例,使我对文献研究产生浓浓的兴趣,希望以后可以学以致用,在修复之余,发掘文献的内涵,不仅做到修复保护,还要做到研究利用。
协会老师还安排了五塔寺石刻博物馆的参观,馆方老师如数家珍般地讲述着每一块碑刻的故事。培训期间正值“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展览,讲解老师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宏伟壮阔的贞观时代,领略了盛世下大唐的衣食住行,礼乐宗教,尽显大国的雍容华贵之风采。
前辈老师们倾囊相授了他们筚路蓝缕、日积月累20余年的工作经验,对我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例如修复技艺的提高、数字化的规范采集和数据的长久保存、更加全面详实的著录编目、轻便又稳妥的装具改进。再一次向文献保护事业的前辈们致以崇高敬意,本次培训更坚定了我在事业上前进的决心,希望为文化传承和传播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