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2007年5月,国家图书馆加挂“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牌子,具体负责开展相关计划。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推出了一项最为有效的保护工作,那就是在国家图书馆官网(https://www.nlc.cn)开通了综合性古籍特藏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平台“中华古籍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
资源库以发布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资源为主,也联合国内外其他收藏单位在线发布馆藏资源。资源库自2016年9月起正式开通运行以来,陆续发布了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以及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天津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云南省图书馆善本古籍、芷兰斋藏稿抄校本等馆内外及海外征集资源,而且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库内古籍数字资源的数据量。截至2024年1月,资源库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4万部(件),访问用户量已超亿人次。
2023年,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报送的“构建中华古籍的数字网络家园——‘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与服务实践案例”,成功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并获评为13项精品案例之一。资源库因此具有了国际影响力。
当前,国内亦有不少古籍收藏单位也发布了在线古籍资源数据库。据不完全统计有:上海图书馆的“上图家谱选览”,发布文献资源8565种;首都图书馆的“馆藏古籍珍善本图像数据库”,发布文献资源148种;南京图书馆的“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和“清人文集影像数据库”,发布文献资源分别为400种和461种;四川省图书馆的“四川图书馆古籍”,发布文献资源320部;大连图书馆的“大连图书馆藏明清小说全文库”,发布文献资源40种;杭州市图书馆的“杭州图书馆馆藏古籍资源库”,发布文献资源221部;苏州图书馆的“苏州图书馆古籍”,发布文献资源872种。
“中华古籍资源库”已成为中国古籍类资源库的代表。因其发布的海量古籍特藏资源,免费无门槛的网络共享服务模式,资源库开通以来,为广大读者和研究人员查阅国图及其他单位海量古籍资源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传统古籍阅览服务和利用模式的转变。
一 资源库发布以来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阅览和复制服务的变化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善本特藏300万余件,其中善本古籍40余万册件。多年来,国图善本阅览室是满足古籍文献研究者和其他读者善本古籍阅读需求的重要平台,阅览服务主要以缩微胶卷为主,未有胶卷的如果原件状态能满足使用,则需办理相关申请手续后再提取原件阅览。2017年至2023年,善本阅览室年读者量总计约1.5万余人,提取胶卷量总计1.1万余种,1.7万余卷,原书提取量总计1.2万余种,5万余册。近年来,随着资源库的发布,读者到馆提阅善本古籍发生了较大变化。
1.1到馆阅览和复制胶卷量的统计和分析
“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的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影像数据大部分是由八十年代拍摄制作的缩微胶卷进行数据转换而成,另外一部分是用平馆藏书的胶卷转换而成的。资源库开通以前,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阅览室的善本古籍阅览和复制服务一直以来主要依靠缩微胶卷进行。笔者对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2017—2023年缩微胶卷的阅览和复制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通过表1数据可知,善本阅览室藏缩微胶卷提供读者服务的情况可大致按时间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7—2019年
在这段时间内,善本阅览室读者阅览缩微胶卷的种数、卷数总体数量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且并未形成持续稳定下降的趋势;读者申请复制缩微胶卷的数量存在波动,呈曲线形变化。
此阶段是资源库运营和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源库内上架的古籍影像数据量相对有限;加之绝大部分读者并不能第一时间得知资源库的发布和存在,大多数读者还是通过阅览原件和缩微胶卷等较为传统的方式使用善本阅览室的馆藏文献。
第二阶段:2020—2023年
这个阶段的年均缩微胶卷阅览种数在千种以下,四年缩微胶卷阅览数量的总和比第一阶段三年的总和减少了64%。缩微胶卷复制方面,除了2020年以外,其余几年每年的缩微胶卷复制量都超过了2万拍。
新冠疫情袭来冲击了人们的正常工作节奏,令人们必须居家工作学习,因此2020年缩微胶卷的到馆阅览量和复制量便较往年大幅减少。自2021年疫情及防控进入平稳态,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逐步恢复正常之后,缩微胶卷的复制量开始随着人们研究学习工作的恢复快速走高,年均复制量逐渐超过了2017—2019年;但缩微胶卷的阅览量依旧不多:2021—2023年的年均缩微胶卷阅览量为2017—2019年平均阅览量的33%左右。与缩微胶卷阅览量的持续走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源库自2020年起不断为读者提供巨大便利。
进入2020年代,资源库持续扩充着自身的上架文献数量和种类,目前上架文献量已经突破了10万种,并正在逐步上架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的高清图片。
此外,资源库实现了免注册、免登录阅览和全库统一检索,大幅降低了读者的使用门槛;读者亦可通过标题、责任者、出版者、出版发行项及善本书号等多种信息在资源库中检索自己需要的文献,阅览古籍更加方便快捷。资源库为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学习的读者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客观上也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让更多读者找到了足不出户便能纵览古今的方便途径。
1.2资源库发布以来学界发表相关文章的统计和分析
学者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开展相关研究,也为我们观察到古籍数字化带来的变化。“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是当前收录中文学术期刊最全的期刊库,笔者在该库中用“中华古籍资源库”进行全文搜索,自2016年资源库发布数据起至2023年为止共检索到相关文章300余篇。
从表2中可以看到2016年“中华古籍库资源库”刚刚发布运行就已出现了2篇相关文章,这说明资源库一经运行就已被学界开始利用了。从“发表文章数量统计图”中看到,2017年起每年发表的文章量基本上是呈上升状态,尤其到了2022年和2023年,发表文章的量是2017年的5倍之多。
发表文章的内容,总体而言大致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方面的文章量约占总量的40%。作者主要以古籍收藏机构的业内学者为主,通过资源库的上线,对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进行了深入解读;对古籍保护和古籍数字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展望;还有对数字化时代古籍阅读推广的探索;另外出版界学者也对古籍整理出版提出了见解。微观方面的文章约占总量的60%,作者以研究古籍的学者为主。
通过资源库中发布的善本古籍影像进行学术研究,主要是针对古籍的版本进行比对和比较、对古籍的历史演变和订误、版本价值及编纂流传进行考证,以及对古籍中的疑难字词校释考辨。应该说学界对“中华古籍资源库”知道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习惯使用它。
二 比较分析古籍数字化与传统古籍阅览和利用模式的改进
资源库上线运行是古籍数字化的具体体现,是保护善本古籍原件和善本缩微胶卷都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从上述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自从资源库运行以来,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善本胶卷阅览和复制数量都在大幅下降,阅览模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资源库开通前,读者需要亲自到阅览室来才能阅览到所需文献的胶卷,如果身处异地,还需通过各种交通工具才能实现到馆,这样又费时又费力,还浪费社会资源。
资源库开通以后,从原有阅览模式逐渐转变到以利用网络阅览为主,读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足不出户动动手指便可以免费阅览资源库里资源,轻而易举地看到古籍的图像和古籍中的内容。
数字化时代下网络发布古籍资源数据大大便利了读者,给古籍善本传统到馆阅览方式(主要是阅览缩微胶卷)带来了很大变化,更可贵的是改进了传统古籍阅览和利用模式,把阅览善本古籍从一件原本比较难的事变得非常简单和便捷,而且已经能满足大多数读者的一般使用需求。从表2中的数据也能看出资源库阅览善本古籍已经被社会和学界广泛认识和充分使用,拓宽了文献研究的范围和角度,让更多的古籍被利用被揭示。
资源库为读者研究学习提供了巨大便利,库内图像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上升空间。在使用过程中书影资源仍然会面临检索上的麻烦与困难。目前在国家图书馆官网中可通过多个途径进入,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和快捷,但它与馆藏目录检索系统(OPAC)分属不同数据平台,这也导致许多读者检索到所需善本古籍后,并不知是否已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内,在向善本阅览室咨询文献阅览和复制时,经常会申请阅览和复制已经上线的古籍文献。
另外,目前资源库可使用“高级检索”,通过书名、责任者、出版者、出版发行项和索书号等多个信息检索古籍书影,但并不是库内所有馆藏数据都能用此信息检索。如果能梳理和规范资源库内所有馆藏检索信息,读者在检索时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能更直接、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想看的古籍书影。这在客观上也能向广大读者进一步推广资源库,提高古籍资源的利用率。
总体而言,相比较传统与现有两种模式来说,资源库阅览和利用馆藏善本古籍,提高了服务效能,是目前国家图书馆阅览善本古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相信随着资源库的不断发展,让古籍服务于当下社会,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应,免费公布馆藏善本资源必然会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