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2023年考古新发现

字号:T|T
2024-05-10 20:37 来源:文博中国

2022年12月,安阳市政府对安阳市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重塑性改革,在原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市古代建筑保护所和安阳市文物景区管理处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课题研究”为导向,以“寻根古老安阳、叩问殷商文明、探究民族融合”为目标,以省市联合、校地联合为途径,秉承“服务大局”的意识,坚持“考古前置”的原则,贯彻精细化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理念,在2023年完成了龙安区万达广场多伦新筑(大坡遗址)、安彩大道与太行路西南角地块、红安帝都E区XB5-3-11-1地块(老六庄遗址),文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DN3-6-1-1地块(郑家村南地),汤阴县TY-CHWC-01地块(文博书苑二期)、TY-YS地块(汤阴艺术馆),安阳县儿童医院等8处配合基建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01史前考古

2023年6月至7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大学考古系合作,对安阳西北部的漳河和洹河流域、林州盆地南部淅河和淇河流域进行了初步调查,新发现旧石器地点6处,动物化石地点1处。其中,在众乐村遗址,不仅采集到刮削器、石核等石器,还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地层。这些旧石器遗存的发现填补了安阳地区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的空白,丰富了安阳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内涵。

图片

众乐村遗址采集的刮削器

新石器考古方面,文峰区DN3-6-1-1地块项目(郑家村南)区域内发现少量龙山文化遗存。遗迹分布零散,包括灰坑、窖穴、窑址等,但均剩底部部分。推测这里原是一处高岗地,后因平整土地,大部分早期文化遗存被破坏。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有一定量的磨光黑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方格纹、弦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深腹罐、甗、鬲、斝、甑、大口罐、高领瓮、单耳杯、平底盆、圈足盘、碗等,另有一些异形器,较为特殊。从文化构成来看,该遗存属于中原龙山文化后岗类型的范畴,但也有较多海岱龙山文化的因素,如平底盆、单耳杯、鬼脸式鼎足等;另外,老虎山文化对其也有一定影响,如横鋬鬲的发现。

02夏商考古

安阳公共服务中心和大坡遗址发现下七垣文化遗存,尤以前者重要。遗迹主要为灰坑,大小不一,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长条形等。遗物较为丰富,包括陶器、石器、骨蚌器等,另出土少量卜骨。其中,陶器质地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另有少量黑陶,纹饰以细绳纹为主,另有少量弦纹、刻划纹、附加堆纹;器形有卷沿细绳纹鬲、卷沿深腹罐、花边罐、深腹盆、高领瓮、蛋形瓮、爵等。文化面貌属于下七垣文化漳河类型,但也受到了岳石文化的一定影响。安阳公共服务中心和大坡遗址下七垣文化遗存的发现丰富了安阳地区下七垣文化的面貌,有助于深入研究该地区下七垣文化的分期、年代、源流,为探讨商族起源、夏商夷三族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殷墟西南部发现大坡、老六庄两处晚商遗址。其中,大坡遗址晚商遗存主要为一家族墓地,墓地经过科学规划,包括大、中、小三种不同规模的墓葬。大型墓M16、M17、M18南北双墓道,呈“中”字型,这是殷墟外围地区首次发现中字型大墓。墓内皆有殉人,因早期盗扰严重,随葬品较少。大墓周边分布有殉人坑、殉马坑、殉牛坑以及车马坑等祭祀遗存。中型墓M19的东、西壁竖立6杆铜矛,较为特殊。大型墓东北部分布22座小型竖穴土坑墓,墓葬形制相同,排列有序,随葬品较少,均为陶器,器类有鬲、爵、觚、盘、簋等。

 

老六庄遗址是一处面积较大、等级较高的晚商“族邑”遗址,目前仅发掘了南部区域。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发现的遗迹有房基、墓葬、道路、灰坑、灰沟等。其中,三重四合院(一号建筑基址)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其保存完整,南北长47米、东西宽25米,面积近1200平方米,由门道、南墙、前院、前殿、中院、中殿、后院、后殿、西庑、东庑组成。墓葬数量较多,均为小型竖穴土坑墓,多分布在房基附近,充分反映了商人“居葬合一”的理念。另外,在居住区南部发现一片墓地,墓葬排列有序,形制简单,规模较小,但随葬品却以铜器为主,基本不见陶器,较为特殊。

 

大坡遗址和老六庄遗址是继辛店、陶家营、宗村、郑家村、桑园、袁小屯、任家庄等遗址后,在殷墟外围地区又发现的两处晚商大型“族邑”遗址。另外,在安阳市儿童医院也发现少量殷墟时期的灰坑、墓葬、道路等,在安彩大道与太行路西南角地块项目发现少量殷墟时期的灰坑。这些遗存的发现为重新审视和解读殷墟大邑商的布局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探讨商代晚期的埋葬习俗、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性质等问题。

图片

 

大坡遗址发现的中字型大墓

03战国秦汉考古

大坡遗址和安阳公共服务中心发现战国墓地。大坡遗址战国墓地位于遗址西部,清理竖穴土坑(木槨)墓21座,方向为南北向,葬式以仰身屈肢葬为主,陶器组合以鼎、豆、壶、盘、匜、小壶为主,年代约为战国晚期。这些墓葬中,有12座明显成对分布,应为夫妇异穴合葬。安阳公共服务中心战国墓均为竖穴土坑墓,分为东、西两片。东片墓葬多为南北向,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陶器组合有鬲、罐、鼎、豆、壶等;西片墓葬多为东西向,葬式多为仰身屈肢,陶器组合有鼎、豆、壶、盘、匜、小壶等。东片M62规模较大,出土有铜礼器,在其东北方发现一座殉葬4匹马的马坑。东片墓葬时代属战国早中期,西片墓葬时代属战国中晚期。大坡遗址和安阳公共服务中心战国墓葬贯穿整个战国时期,为研究安阳地区东周时期的政治变革、人口构成、文化交流、墓地制度、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图片

安阳公共服务中心东区墓葬M55马坑

汤阴TY-CHWC-01地块(文博书苑)二期项目和TY-YS地块项目(汤阴艺术馆)发现丰富的汉代墓葬。其中,前者发现墓葬52座,后者发现墓葬105座,尤其是前者发现的墓葬分布密集,保存完好,形制多样,结构复杂,出土器物丰富,包括铜器、铁器、(釉)陶器、石器等900余件(套),铜器有盉、博山炉、镜、簪等;(釉)陶器有鼎、罐、壶、樽、盒、仓、井、灶、案、耳杯等;铁器有剑、削。

汤阴是安阳地区汉墓最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所)在汤阴地区发现了千余座汉墓,除了以上两个区域外,还在春天里·上院小区发掘209座,荷塘月色小区发掘105座,百合花园小区发掘30多座,金都乾城小区发掘298座。这些汉墓的集中发现是汉代汤阴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富庶、文化繁荣、百工完备的鲜明反映,对于研究汉代时期安阳地区的埋葬习俗、社会生活、政区地理、技术变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04唐宋考古

 
隋唐墓葬仅零星发现,宋代墓葬有较多收获。老六庄遗址发现一处宋代墓地,位于发掘区南部,共清理墓葬20座。墓葬排列整齐,均为土洞墓,墓道朝南,皆有随葬品。其中,M9随葬品丰富,包括瓷罐、瓷瓶、瓷盘、瓷碗,陶狗、陶骆驼,镇墓兽、人俑,铜钱、铜戒指,铁剪、铁券等各类器物30余件。太行路与安彩大道西南地块发现仿木结构砖室墓4座,其中M7保存完整,墓道向南,圆形墓室,攒尖顶。墓室墙壁上有精美的砖雕和彩绘。砖雕的斗拱栩栩如生,直楞窗、椅子、桌子、灯台活灵活现;彩绘图案颜色亮丽、内容丰富,极具艺术价值。这些墓葬的发现有助于探讨宋代安阳地区的埋葬制度、市民生活、建筑技术和艺术思想。

图片

太行路与安彩大道西南地块M7墓室壁画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3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涵盖了史前、夏商、秦汉、隋唐等多个时期,从属于王国都城、一般城邑、小型聚落(村落)等多个层级,囊括了房址、墓地(葬)、道路、壕(灰)沟、窖穴、灰坑、窑址、水井等各类遗迹,出土了石器、铜器、(釉)陶器、瓷器、骨(蚌)器等多样遗物。另外,发掘过程深入贯彻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的理念,对人类遗骸、动物骨骼、植物遗存等进行了提取,开展了体质人类学、环境考古学、年代学等学术课题的研究;对重要的车马坑、墓葬、窑址等进行了整体搬迁,开展了实验室考古、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等工作。要之,2023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丰富了安阳的历文文化内涵,延伸了安阳的历史轴线,增强了安阳历史的信度,活化了安阳万年文化史的场景。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