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字号:T|T
2024-04-16 15:16 来源:求是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李群  

 

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2023年12月召开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部署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引领文物工作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  

湘江之滨、妙高峰下,有着“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坐落于此。历经岁月沧桑,这片中西合璧、庄重典雅的建筑群落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24年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观青年毛泽东主题展览后指出,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  

“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围绕“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和“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出180余次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调研考察100多处文物古迹、革命旧址、文博场馆,深刻回答了事关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深刻领悟自信自立的精神特质。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2022年10月28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总书记以深厚的文化情怀、坚定的文化自信、非凡的战略定力和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关心关怀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文化更加蔚为大观,中华文明更加光彩夺目。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前身是创办于南宋年间的城南书院,因承续千载文脉而厚重,更因近代以来培养出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名师大家而闻名。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一师旧址实施了保护修缮、“三防”基础设施建设、展示工程。图为一师旧址外景。 国家文物局供图

 

  

深刻领悟明体达用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既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等思想理念层面的认识论,又有“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等实践操作层面的方法论,明确了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新时代中华大地,正定古城重现北方雄镇风貌,鼓浪屿演绎万国建筑博物馆风情,良渚遗址向世界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北京胡同镌刻古都记忆与浓浓乡情……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文明弦歌不辍、别开生面的实践伟力,为深入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领悟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2019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2020年9月,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2022年1月,总书记在平遥古城考察时说,“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彰显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指引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广大群众日常,滋养人民美好新生活。  

深刻领悟胸怀天下的格局视野。在巴黎倡议“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开罗强调“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我们应该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一起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积极处世之道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在雅典感慨“中国作为东方古老文明的代表,虽然艺术表现形式与希腊不同,但也有许多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希两国都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双方可以在修复和保护重要文化历史遗产方面加强合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彰显了“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真挚情怀和宏阔视野,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思想的力量。  

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悠悠文脉绵延不绝。从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增长115%、58%、88%,到万余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6.2万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复;从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文物元素串联起文明印记,“中国式浪漫”吸引全球目光,到博物馆观众数量“井喷式”增长,数字展览琳琅满目,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文化新业态呈现生机活力;从荧屏热播的文博节目、频频出圈的文创产品点缀人民美好生活,到敦煌、故宫等资源开放搭建全社会共有共建共享宝贵历史文化财富桥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四梁八柱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新时代新征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按照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等重大关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对文物系统性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文物保护正在从重点保护向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转变。我国分别于1956年、1981年、2007年开始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当前,按照新时代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要求推进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践行应保尽保,将1911年以前的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全部纳入普查和认定范围;丰富文物内涵,将六大类59项文物类别细化扩展为63项,首次明确将文化景观纳入普查对象;推动系统保护,将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登记和公布列为主要任务,把普查成果作为各行业名录公布的基础,为构建以文物资源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以普查绘就的全国文物资源地图为基础,文物工作将着力统筹加强各级各类文物资源保护管理,整体保护文物本体和改善周边环境,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协同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水利遗产、科技遗产以及文化和自然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城市文脉、农耕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改革,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需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系统工程。今年是邓小平同志、习仲勋同志“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40年来,《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等相关文件印发,顶层设计加快完善,协调机制逐步健全;近300项保护维修项目相继竣工,持续改善长城本体保护状况;全国各地近7000名长城保护员加强巡查力度,接力守好总长21196.18公里的历代长城遗存;科研工作者开展长城保护关键技术攻关,以科技力量破解保护难题……各方携手、握指成拳,共同守护巍巍长城。  

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支持,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必须花大力气提升创新思维,运用改革方法,打通淤点堵点,切实解决难题,全面加强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妥善处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发展的关系,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通过利用、发展增强保护意识、凝聚传承合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深化文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突破一批关键装备、器件、软件系统及专用材料;大力推进方式创新,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中国文物云),推动文博单位提供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发展文物数字内容新业态。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赋彩人民美好生活,对文物合理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4年春节期间,全国68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万余人次,“博物馆热”持续升温;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观众达881.7万人次,远超去年同期数量。在文博场馆里感受浓浓的文化年味,祈福纳吉迎新春蔚然成风。从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宫廷禁苑”变身“人民公园”,到《寻古中国》、《何以中国》等文博节目阐释文化新知,再到考古盲盒、文藤种子等文博创意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国丰富厚重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日益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把文物保护利用与服务保障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要求我们无论在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修缮中,还是在国家文化公园、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建设中,都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丰富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严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体系,对文物工作制度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13年6月,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回归祖国牵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2024年1月,西周文物丰邢叔簋重回祖国怀抱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有助于重续断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链条,背后是文化遗产领域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与27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丰邢叔簋“回家”正是与美国政府第3次续签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政府间谅解备忘录的重要成果。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让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不可挑战的国家意志,加强制度建设是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要健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从严从紧修改文物保护法,积极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和相关条例制定修订工作,有序推进长城、大运河、红色文化资源等法规建设,筑牢文物“应保尽保”法治屏障;加快构建国家文物督察制度,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效落实;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研究制定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策举措,在全社会形成守护文化瑰宝、守望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提高制度执行力,实施好文物保护前置机制,推动地上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落实落细。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国家文物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自觉贯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古都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重回福州三坊七巷,总书记指出“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星散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于岁月长河中。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不可估量。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就要秉持对历史、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逐步构建全面普查、专项调查、空间管控、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文物资源管理体系,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再上新台阶。

 

 

龟甲、陶器、青铜器、竹简、砖石、绢纸,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不断发展变迁的汉字载体、书写方式,承载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图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主题展览“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在成都博物馆启幕。 国家文物局供图

 

  

以更多考古研究成果实证中华文明源流。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要把它梳理清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做好这项工作能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做一个中国人那是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不仅有辉煌历史,未来也会更加光明。”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就要树立“大考古”思路,继续实施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加强核心遗址考古研究,推动考古探索、文献研究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集中力量取得一批重大学术突破,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源流。  

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2021年9月,在陕西绥德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就要深入挖掘、合理利用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就要让历史文脉进一步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融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春风化雨中润泽人们的心灵,为文化自信提供历史景深,更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倍加珍惜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项工作,必将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