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海河旧书市集,感受繁荣古旧书业的天津模式

字号:T|T
2024-04-12 16:20 来源:藏书报
古旧书、津版精品图书,精美非遗手工产品和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这个春天,一场津派文化之旅从海河岸边开启。3月31日,天津海河旧书市集在天津市河东区棉3创意街区举办,4月7日市集继续,持续吸引着文化爱好者的关注,不少当地的爱书人、外地的游客前来感受这场别有特色的文化盛宴。
 

01

内容丰富,旧书“圈粉”年轻人

 

3月31日,在棉3创意街区球形空间内,天津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新蕾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天津古籍书店等天津市12家出版社及书店在此搭建摊位,进行古旧书和津版精品图书的展示展销。古籍书店摊位前,从中外名著到传统典籍,不少书友兴致勃勃地挑选心仪的图书。古籍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为市集准备了500多册图书,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美术、养生等多个种类,大家的购书热情非常高。”
图片
 
市集开启当天,来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大二年级的小张同学,在古籍书店“旧书淘宝”的摊位前翻看《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等旧书。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就喜欢看旧书。小张的专业是机械类,但他非常喜欢阅读文史书籍,“阅读文史不仅是业余的调剂,还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学习动力。”最近他还在阅读《春秋左传集解》,“天津图书馆举办的‘我在天图修文物’古籍修复活动,我也报名了。希望能被选上。” 小张表示。
 

02

讲述历史,文脉在旧书中传承

 
除了像小张这样的年轻人,春日暖阳下,这一场市集也让老一辈爱书人、藏书人、读书人相聚于此。从旧书获取新知识,让旧书找到新知己。
百部书房主理人、作家、藏书家徐凤文见证了天津旧书业的沉浮变化。“冯骥才先生说,一个拥有旧书市场的城市必然是个‘书香社会’。20世纪90年代,天津从当时的换书大会,到后来的烟台道古籍书店,高教书店,再到文庙、古文化街、鼓楼……旧书摊陆续兴起,当年的一些年轻的朋友在五大道等地开了自己的独立书店,旧书市场随之遍地开花。书具有持之以恒影响人心的力量。著名藏书家黄裳先生、姜德明先生都曾受益于天津的旧书店、旧书摊,天津的旧书业培养了几代藏书家、学人和爱书人。” 徐凤文很早就徜徉于旧书市场中,对于天津的旧书市场有特别的感情。

图片

 

图片

 
从天祥商场到烟台道古籍书店,从古文化街到三宫,从海河边到鼓楼的旧书市场,再到今天的海河旧书市集,这座城市始终延续着旧书香。旧书的故事在这里再生,城市的文脉在这里传承。“作为一个书迷,是特别幸福的事儿,在旧书市场仿佛身处时光的博物馆,里面有旧物、旧资料,故事、知识、信息,还可从中提炼出文创的种子。旧书市场有一种力量,是一种旧书传递的力量。” 徐凤文表示。

 

03

名家加持,让市集更亲民

 

 

阅旧知新,文古润津。赏书淘书之余,主题各异的藏品展同样不容错过。“文人与城”天津名家藏书手稿作品展,汇集了蒋子龙、梁斌、鲁藜等天津作家的早期出版作品及珍贵手稿。一份份作家手写书稿上,布满修改痕迹,无声诉说着传世名篇诞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新中国教材展让大家感受半个多世纪里的课本变迁。《最后一课》《孔乙己》《范进中举》,“小人书里大故事”连环画展让不少“70后”“80后”重温儿时记忆。

旧书市集开启的第一天,非遗展示、文创产品展销和体验互动专区,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和小朋友的目光。来自天津图书馆的资深古籍修复师万群老师就在现场修复起了破损的古籍书叶。热闹的人群并没有影响到她,她静静地在那里刷糨、修补,还和前来参观的读者亲切交流着古籍修复的知识,金镶玉需要注意什么,一般的古籍如何修复等等。“我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能和大伙儿见面、交流,让大家了解古籍,认识古籍修复。” 万群说。

图片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据了解,天津市将通过海河旧书市集来体现天津文化的特色和韵味,打造文化品牌,探索旧书市场的有序管理机制。“我们将发挥棉3创意街区等市场主体的作用,常态化每周日开办市集,同步组织文化活动、展出文创产品,推动旧书市集成为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品牌,助推直沽文化、津派文化繁荣发展。”天津市河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川介绍。

“接下来,我们将推动旧书市场参与主体多样化,打造分众化旧书主题活动,建立线上线下共享模式,加强市场培育和监管,进一步繁荣旧书市场,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人文魅力,让更多百姓享受淘书之乐、阅读之乐。”天津市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孙宏航表示。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