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黑龙江大庆九间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字号:T|T
2024-04-03 15:15 来源:文博中国

九间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九间村西南,该遗址南北宽约200米,东西长约1000米,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首次发现该遗址。在葡萄花公社九间大队西南1公里处的高岗上,散落有大量的灰色瓦当和陶片,通过辨识筒瓦、板瓦、瓦当上的纹饰及建筑构件的特征,当时大体认定这是一处辽金时期的遗址。2017年,大同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组织召开了“大同地区金源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九间遗址重要性的所在,与会专家认为九间遗址地处辽金势力交汇地带,具有考古学文化内涵辨识的重要意义。2019年至2023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黑龙江大学考古学系合作,在全面勘探及局部重点勘探的基础之上,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深入的考古发掘工作。这些发掘不仅揭示了九间遗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辽金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图片

2022-2023年度九间遗址发掘区

 

该遗址整体保存状况良好,发掘总面积共计2250平方米。目前共发掘出大型建筑台基1处、窑址6座、房址13座、灶址4个、灰坑279个、灰沟22条。同时,出土了辽金时期种类包括有陶、瓷、金属、石和骨器等重要遗物达三千件之多。

 

发现的大型台基建筑基址(2022TJ1)位于遗址的西南角,其地上部分已遭严重破坏,现仅存台基基址部分。台基中部高,四周略低,平面呈“凸”字形,东西长26.5、南北宽15.5米。该基址具体又可分为两部分,西部大体呈正方形,东西长16、南北宽15.5米;东部南北各内收1.5米,东西长10.5、南北宽12.5米,夯土残高仅0.02-0.1米。目前,仅残存26个顶部柱洞、外围包砖墙和东侧踏道。在台基附近出土有大量陶质建筑构件,种类有板瓦、筒瓦、压当条、瓦当、鸱吻和脊兽等。初步推测其可能为一处衙署或其他性质的高等级建筑。

 

图片

2022TJ1

图片

鸱吻

 

九间遗址出土的房址展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烟囱置于墙体外侧,室内靠墙盘筑火炕。房址内发现的火炕均为曲尺形,大型房屋内见有三面修筑的火炕,火炕烟道一端与烟囱相连,另一端与炉灶衔接,寝食共用一套发热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热能。现以保存最完好的房址(2022F009)为例简述如下:该房址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南北长10.1、东西宽9.2米,总面积为92.92平方米。墙体基本保存较好,门址位于南墙中部,取暖设施包括室内东、西端的两处灶和“冂”字形火坑,在北侧烟墙偏西处还有1个处于活动面与炕沿之间的小型进火口。“冂”字形火坑分两部分构成,东部和西部的烟道均呈曲尺形,二者在北部烟囱处汇合为一,为了便于排烟,烟道底部设计成南低北高的斜坡状,这样可利用空气的流通来加速排出烟气,以利于火焰的畅达。有的灶和火炕并有分季节使用的现象,闲置时用泥坯对火炕加以封堵。此外,活动面上还有圆形柱洞和倒塌的土坯。

 

出土的窑址则为典型的北方式馒头窑形状,现以保存最完好的窑址(2023Y1)为例简述如下:该窑址整体呈半地穴式结构,顶部由青砖搭建成为券顶,东西长约3.7、南北宽约2.3米,地下部分深约1.3米,由操作坑、窑门、火膛、窑床、烟墙和烟室六部分组成。窑室内壁涂抹耐火材料后灼烧形成为一层青灰色烧结硬面,南北两侧烧结面顶部至地表为土坯垒建之后灼烧形成的青砖边。窑床平面呈马蹄形,火膛位于窑床东侧,上方为券顶的窑门,窑门高2.02米,窑床西侧竖立一道青砖垒砌的烟墙,在烟墙下有5处通烟孔,与最西侧平面呈长方形的烟室相通。窑址周围灰坑集中出土了大量破碎陶片,应为烧制失败废弃的残次品。值得一提的是,在窑床和附近灰坑中出土数量众多的陶支座,我们初步认为这是九间遗址独特的成组使用的烧陶工具。

 

遗址内灰坑密集分布,且相互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基本环绕着居住址和窑址成片分布。灰坑均开口于表土层下,根据口部形状可分为长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三种。部分灰坑间有低于开口的黄土梁相隔,灰坑与灰坑间似乎存在明显的布局特征,推测灰坑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应与其功能之间的配合使用有关。多数规则圆形的灰坑与房址的距离不远,其形状规则,壁面有加工修整的痕迹,灰坑的初始功能推测应是作为窖穴来使用,在废弃后填埋有不同的堆积层,常见有黑色的灰烬层,里面包含有大量的红烧土块,并有燃烧未尽的残余木炭。另一种较为特殊的灰坑类型,是在灰坑底部再嵌有一圆形小坑,这种独特的结构推测可能是应用于清洗过滤陶泥来使用的。由此可以看出九间遗址具备有独立烧制陶器的生产能力。

 

该遗址的出土遗物具有典型的辽金时期特色。陶器可分为容器、工具和建筑构件三大类,其中陶容器多为泥质灰陶,表面纹饰除弦纹、篦线纹、附加堆纹外,绝大多数为素面,形制多为卷沿、鼓腹、平底,器类见有盆、罐、甑、盏、盘等;陶工具包括球、纺轮、网坠、支座等;陶质建筑构件包括凤鸟、兽首、鸱尾、瓦当、檐头板瓦等,这些建筑构件制作精良,造型优美,是不可多得的金代建筑艺术精品。瓷器以白瓷为主,偶见酱釉瓷,主要形制为碗、盘等,胎色多灰白,青白釉,内壁施满釉,有涩圈,外壁施釉至圈足,圈足底不着釉。另见少量的红色胎施黄白釉的瓷盘,胎质较粗糙,内壁满釉,底有支钉支烧痕,外壁施半釉,流釉现象明显。初步判定这些瓷器应与冮官屯窑有一定的联系。玉石器包括磨制而成的砺石工具和各种料器制成的装饰品。铁器发达,主要有钉、钩、刀、环、管、甲片和坩埚等。坩埚的发现也表明了九间遗址冶铁业的发展状况。铜器则以铜钱为主,另有少量铜饰件,如小铜人和挂坠等。骨器数量繁多,有笄、簪、篦等生活用具,还有少量蚌饰。

 

图片

出土陶罐、甑

图片

凤鸟

图片

琉璃鸟饰

图片

琉璃饰件

图片

兽面纹瓦当

图片

陶支座

 

经鉴定,九间遗址的动植物遗存种类丰富,农作物包含粟、黍、小麦、荞麦、大豆、红小豆、豇豆和大麻等8种,主要以粟、黍和小麦为食。动物骨骼散乱分布于遗址区各处,小型动物有鼠、蛙、鱼、猫、狗和蛇等,大型动物包括牛、马、鹿等,常见头骨、椎骨和肢骨等,部分骨骼见有灼烧痕迹。通过对该遗址动植物的种属鉴定可以得知这一时期的人类生业模式是由定居农业、狩猎业和渔猎业组成的混合形态。

 

九间遗址坐落于松嫩平原的中部地带,其周边环境以低平地原和水洼众多为特点。该遗址的文化堆积性质单一,大致形成于金代。通过遗址内目前发现的窑址、房址和灰坑等遗迹现象基本可以认定该遗址的北侧区域为居住区和手工业作坊区,而南侧大型台基建筑遗存的性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考证。

 

据《金史》卷一记载“(女真)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其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由此推断,位于黑龙江流域的金代遗存,极有可能是生女真族群的居住与活动之所。九间遗址的发掘则为深入探究金源文化之底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它有望揭示出金代女真人全方位的生活与生产图景。遗址内所包含的居住遗迹、手工业作坊以及可能具备礼仪功能的建筑基址,共同构成了对金代女真人饮食起居、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多方面深入研究的宝贵资料。九间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辽金时期黑龙江西部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多样性,更为我们见证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历史交融的进程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