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侧记

字号:T|T
2024-03-29 17:27 来源:文博中国

草长莺飞之际,中国考古界也迎来了丰硕的开局新篇。321日至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大考古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各大媒体共聚一堂,从云端到现场,在这场年度考古盛宴上,分享着精彩的发掘成果、讲述着难忘的考古故事,共同见证着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诞生。

 

入围终评的22个项目是过去一年我国田野考古项目中的杰出代表,内容丰富、内涵满满。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展现中华文明灿烂历史,值得人们记忆。从一个文化层到另一个文化层的累积,万年以降的岁月间,文明一步步破土洪荒、擦亮山河。

图片
终评会现场
图片
专家现场接受采访
 

讲得明白 做得漂亮

答辩重现 紧张难免

图片

 

 

汇报各具特色,但均兼具学术干货与生动性,线上观众们直呼非常接地气。汇报人有学院派、也有豪放派,有紧张的、也有松弛的。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项目负责人郑喆轩,刚刚上台便被网友看出了紧张感,网友留言“语速有点快,慢慢来”“原来终评会上的汇报人和我们答辩一样紧张”,好在他随后便迅速调整好了状态,进入“郑”常模式。本次终评会要求汇报时间严格控制在15分钟内,以保证给专家留下充足的5分钟提问时间。尽管在台下早已演练百遍、幻灯片内容烂熟于心,但总有汇报人稍不留神就超时了。也许终评会上,所有汇报人最不想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主持人冷酷的提醒“还有最后一分钟”。有的人下了台便后悔道“前面内容太多,讲得太细了,最后没能把价值和意义说清楚,一上台脑子一片空白,还是紧张。”

图片

因洪水冲垮五一水坝及附近河岸发现濛溪河遗址

 
上台汇报,职业为老师的项目负责人们似乎总能占些优势。比如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汇报人、来自南京大学的赵东升老师,汇报时娓娓道来,从遗址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之关系的学术背景入手,再展示发掘成果与学术意义,条分缕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先生称赞道“这个汇报非常清晰,从地理位置到学术背景再到取得的成果。汇报时不要忘记还有大量的线上观众,他们之中不仅有考古专业学生,还有大量考古爱好者和普通民众,建议今后更多的汇报能考虑大众,让其了解原委,了解考古为什么这么做”。诚如王巍所言,线上观众纷纷留言“专家明白,外行也清楚,讲得太好了”。还有不少学生虽然身在工地,仍特意来到线上评论区,为自己的老师助力打call,“老师,我们在工地给您加油!”
 

汇报人讲得明明白白,PPT也做得漂漂亮亮。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出土瓷片上的纹饰题材本就富有生活情趣且风格多样灵活,水波禽鸟、莲花童子、芦苇香蒲、奔鹿与小兔,历经熊熊窑火后呈现玉骨冰肌之上,生活中的美好定格在千年前的冰与火中。作为北方地区细白瓷生产最后的高峰,产品的一骑绝尘可谓瓷业绝唱。美瓷无限,项目汇报人刘岩的PPT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其准备充分,思路清晰,工作扎实,厘清了霍州窑宋、金、元、明和清时期产品的面貌和技术特点。有线上观众大赞“这是今日全场最佳PPT”“听了一整天,这个PPT做得真漂亮!”

图片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 汇报PPT

 

要问汇报时哪个遗址收获了现场最大的惊呼声,实非陕西清涧寨沟遗址莫属。作为近年来商代方国考古的重要突破,汇报演示中,清涧大墓与殷墟王陵土方量的对比柱状图再配上照片,直观而清晰地呈现出了甲字形大墓之壮观,瓦窑沟M8M3的土方量数据让现场学者目瞪口呆。此外,墓葬内还出土了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双辕车,本认为在汉代才出现的双辕车从而被提前到了商代晚期,足足早了1000年。与之相关的车马器,如镶嵌绿松石的铜燕、铜八角形衡饰也精美绝伦,不禁让人对其豪华程度浮想联翩。这亦敌亦友的高原方国,正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

图片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 QJWM8

 

 

数字技术 一眼千年

考古入海 “勇士”探珍

图片
 

考古遇上科技,古代与现代智慧产生神奇交汇。今年的终评会上各科研机构与高校大显神通,多视角影像拍摄及三维重建等技术被频频利用,使考古发现更加生动、通俗易懂,线上线下的观众都大饱眼福。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发现集抗旱与防洪、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最早水利系统,研究人员根据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建立了熊家岭两期坝体剖面模型、并模拟复原了F38磉墩营建过程;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石城址通过对城门区域的完整揭露,明确后城咀石城具有目前考古发现的龙山时代最为复杂的城防体系,考古人用三维建模技术重现了瓮城主城门之原貌;青海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首次揭示诺木洪文化的葬俗,系统确认了墓葬等级分化,分椁盖板、椁室、墓底多层对墓葬进行三维建模。

图片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 熊家岭水坝发掘区北壁剖面模

图片
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石城址遗址 城门布局

 

 

边考古发掘边数字化复原,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融数字化复原、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先进技术的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构想,帮助公众理解考古遗址丰富多元的价值内涵,提升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参观体验,探索智能技术在文化领域创新应用新场景。

 

考古从“下地”到“入海”,也是不断吸纳新技术、开拓新领域的实例。众所周知,深海考古对技术门槛的要求很高,如今考古入海,梦想成真。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考古调查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蔚蓝走向深蓝,在两艘专业的科考船、“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灵活的柔性机械手等高精尖设备的辅助下,实现了41个潜次的考古调查,提取了近580件文物,摸清了一号、二号沉船的年代性质、保存与分布情况。从浅水走向深海大大拓展了传统意义上水下考古的工作范围,它不仅是水下考古的突破,亦是国家意志与实力的重要体现。走向深蓝,既是一支支编队、一批批舰员的任务,也是中国水下考古人的使命。

 

回归田野 奔赴山川

砥砺深耕 履践致远

图片
 

无论从“历史长焦”还是“时代广角”看,终评会上的22个项目既有数十年来的长久耕耘,也有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文明起源的回溯,还有抗战遗迹的再现。足迹遍布祖国各地的考古人,脚步稳、望远方,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从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东北抗联时期,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胜景,在不同剖面上展现了中华文明各民族、各地域的社会发展进程。同时,新发现的成果与现有研究成就互相印证,从王朝方国、聚落形态、产业发展、城市体系等方面丰富了现有认识,勾勒出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细致图景。

 

每一代考古人的担当与奉献就是大地最好的叙述,精神的力量总是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梅龙达普洞穴遗址项目汇报人张晓凌展现了科研团队克服高海拔与低氧等艰难的工作环境,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无独有偶,郑喆轩也分享了濛溪河遗址发掘背后的抗洪经历,在这场与洪水的文物安全博弈中,考古队员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四年三载,涉水跋山。从一枝独秀到遍地花开。感恩感谢为跋山考古付出心血的所有人……我们深知路还远,然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是跋山遗址项目负责人李罡朋友圈中的一段话。

 

图片
西藏革吉梅龙达普洞穴遗址 工作照
 

终评会上,三项旧石器时代遗址,两个地处祖国西南、另一处属东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处于万年文化史出现的关键节点。诚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所言:“三处入围终评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都各有千秋、不可替代。西藏革吉梅龙达普洞穴遗址开启了史前人类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进入青藏高原适应高海拔环境、拓展人类第三极的新篇章。由此可见,当时的青藏高原,不仅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自然屏障,反而是不同人群迁徙所向并适应所拓之地。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人类利用动植物资源的场景。大量的植物动物化石,以及对硅化木的利用,从侧面告诉我们,史前人类不仅很聪明,也会灵活地适应各种环境,展现了人类采集经济的鲜活篇章。跋山遗址建立了十万年来连续的文化发展序列,告诉我们人类怎样在末次冰期环境下适应并生存,以及如何发展自己的技术文化。此外,跋山遗址还清晰地标记了东亚地区现代人十万年以来如何在本土人群和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

 
放眼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一片片遗迹和一件件遗物,是史前聚落演化长图上生动的笔触。海洋性、大陆性兼备,航海技术发达……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特征逐渐清晰,他们乘着一叶扁舟,横跨大洋,从北半球到南半球,这样的冒险基因,一直都在;当重瓣花朵延伸岭南,玉石成礼通向岭海,广东英德岩山寨的考古发现,证明岭南在古国时代已经参与到中华文明起源历史进程中,并成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发现,都是民族与文化不断交融的伟大历程,并为之提供了更为生动与具象的理解。
 
“感恩何其伟大的屈家岭先民,他们创造了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桃李不言,有幸遇见、一生相伴。”屈家岭遗址项目负责人陶洋感慨。优秀的考古人一代代耕耘不辍,以历代累积的心血成果为追溯人类起源、传承考古血脉交付崭新的精彩答卷,标刻学界发展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坐标,让中国考古之路的脚步更实、底气更足、眼界更宽。
 

广传华韵 勇担使命

考古成果 走向大众

图片
 

当有记者采访时问及今年参评项目中特别“亮眼”的不多,2023年是否为考古“小年”时,评委马上予以澄清,不仅不是小年,还可以说是史前考古的“大年”。所谓的“不亮眼”,或许是因为这些项目前期已经宣传、亮相了太多。当下,重要考古成果公布的及时性早已今非昔比,发掘工作结束或尚在进行中就发布阶段性成果,客观上甚至替代一些考古简报的作用,缩短了信息发布的时间差,对于科学研究和公众考古的意义不言而喻。

 

每年“十大考古”终评会之前,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文物报社“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都会推送候选项目的详细图文资料和视频介绍,会议手册的电子版开放下载。近五年,终评汇报会和发布会均全程在多家新媒体平台全程直播。这些流程早已成为常规宣传方式,只要有网络,便可享受人在家坐的“云考古”体验,过一把当云评委的瘾。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回溯“十大考古新发现”活动形式的变化历程,可以看出,中国考古学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普罗大众,“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更加接地气的当世显学。中国考古学与中国史学在今天承担着自觉建构中华民族的文明意识的使命,而广大考古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于发掘好、研究好的同时,更要做到阐释好、宣传好,让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厚植文化自信,深化历史认同。

 

“过去未来事,思至何益?徒放心耳。”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介活动已圆满落幕。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不是雷音寺上领取真经的那一刻,而是埋头前行的十万八千里。”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考古人的脚步永不停歇。他们驻守广袤田野,锲而不舍,甘于寂寞,方换得今日中国考古事业之姹紫嫣红、百花齐放,今日之中国考古勇立潮头、奋楫扬帆。新的蓝图已经展开,考古人应继续肩负使命、砥砺前行,专注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守护文明的每一缕根脉,共同铸就中国考古学新的辉煌。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