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如何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让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融入人民美好生活、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文博工作者带着这份思考投入到新的探索实践中。
3月20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启动“进百校·引万人”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这所“大学”的社会教育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陶瓷文化传承这篇大文章,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路径,为景德镇陶瓷文化代言,为推动景德镇文化与传承发展贡献文博力量。
引进来 “网红打卡地”传承陶瓷文脉
“同学们,你们了解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史吗?知道景德镇陶瓷的特点吗?想知道‘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吗?”3月20日,来自浮梁县兴田小学的同学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博物馆里“触摸”历史,体验手工绘瓷的乐趣。
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生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看展,时而认真聆听解说,时而驻足观察文物,时而细声讨论,时而做着笔记。他们把博物馆当作“第二课堂”,听着文物故事走进历史现场,看着物华天宝步入艺术殿堂,在展览中博览古瓷风华;体验陶瓷釉上彩绘,在传承中迸发创造力,在研学中摩挲陶瓷文脉。
2018年成功获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来,为不断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丰富性、生动性,该馆不断加强与各大旅行社、学校及周边相关研学基地的紧密合作,每年都有数十所省内外学校走进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如今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网红科普打卡地”。不仅在中小学生心中播下瓷都文化的“种子”,也在用精心的展陈、精彩的活动为景德镇陶瓷文化“代言”。通过一系列“引进来”的举措,博物馆资源得到了有效延伸和补充,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博物馆的社教事业。
走出去 “流动博物馆”助力春风化雨
“有同学知道景德镇的传统名瓷是哪几种吗?”“我们的家乡——‘景德镇’名字为何而来?”新学期伊始,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带着懵懂无知的疑惑,满怀动手实践的期待,奔向每周一次的“景博·瓷文化课堂”。
近年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共与22家学校建立了馆校合作机制,每周该馆的社教团队都会走进学校,开展“景博·瓷文化课堂”。通过18个系列课程成体系介绍了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动手体验,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2023年,“景博·瓷文化课堂”成功获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
此外,该馆积极探索出颇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形成多种公益品牌教育活动。其中,有新时代红色娘子军红色文化“五进”志愿服务,以对象化分众化方式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以走到身边、志愿者能为的形式,在关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老人的同时宣讲红色文化;有致敬消防员、陶瓷爱好者、教师学子、公安人员和医护人员等社会正能量团体的“博物馆之夜”专场活动;还有结合元旦、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日假期及国家重要纪念日主题开展的形式丰富、大众可参与的公益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对我们文博工作者而言,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光荣使命。”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彭国红说,“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正契合‘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要求。我们将牢记嘱托,顺势而为,进一步优化教育服务,深化馆校合作,发展志愿者队伍,为公众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更加深入人心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