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举办学术讲座,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振宇受邀主讲“考古学视野下南岛语族早期人群起源与扩散研究的新认识”。
周振宇首先介绍了南岛语族的概念由来及相关研究背景。南岛语族来自语言学概念,即使用南岛语系的人群,是现今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岛屿上的海洋族群。南岛语包含1200余种语言,分布范围北起中国台湾、美国夏威夷,南抵新西兰,西到马达加斯加,东至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南岛语系语言的人口多达4亿,各族群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存在超越族群的文化共同体,“南岛语族”概念因此也被注入族群与文化的内涵。主流观点认为,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其祖先可能在复杂动因的驱使下,沿多条路径越过南中国海,扩散到菲律宾及其他东南亚海岛。
周振宇认为,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工作,我国东南地区史前考古学时空框架日益完善,但针对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专题考古研究仍呈现区域间极不平衡的状态。庞大的人口规模、复杂的语言种类、特殊的沿海-海洋生态环境使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成为既重要又复杂的重大学术问题,多学科研究手段的交错和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左的结论。如何避免被其他学科的已有结论限制研究空间,同时跳出自身学科局限,科学合理地结合多学科认知,得出更趋近于历史真实的考古学结论,是考古学者在南岛语族研究中需要思考的方法论问题。
随后,周振宇结合近年来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考古发掘,介绍了关于南岛语族早期人群起源与扩散的研究新进展。该遗址群包含西营、壳丘头、东花丘、龟山等多个遗址,各阶段考古遗存的文化面貌特征明确,发展延续关系明显,存续多个考古学文化,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距今7500-3000年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其中,祠堂后山、西营遗址早期遗存表现为相对小型聚落,生活功能区分布相对集中、紧凑;壳丘头文化时期聚落出现功能分区,发展为中型聚落;东花丘时期出现更加明确的功能单元分区;龟山时期则发展为大规模、高等级的聚落,出现了仪式性的公共活动空间。这些聚落形态的变化,揭露了该区域7000多年以来史前聚落变化发展规律。此外,西营、壳丘头遗址发现的人骨遗存,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研究提供了重要、直接的材料。各时期遗存发现丰富的海、陆生动物资源,以及稻、黍、粟、豆类等农作物遗存,反映了南岛语族早期人群多样化、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特征的生计模式。
周振宇谈到,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系列考古发现显示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海洋性、大陆性兼备的特征,符合南岛语族起源于大陆并向海洋扩散的逻辑,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一致。具体文化特征表现为:以圜底器为典型特征的陶器组合;石器技术发达,可能与木质航海器与杆栏式建筑相关;生计资源类型多样;居址以杆栏式为主;航海技术发达;聚落有明显功能分区,公共空间明确;航海、渔猎的生计模式导致仪式性公共活动发达。这些研究发现有力推动了我国东南沿海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为探索南岛语族早期人群向外扩散的路径提供了更广的研究视野和坚实的考古学支撑。
此次讲座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比较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