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最早的预制石核技术!

字号:T|T
2024-01-12 16:45 来源:四川大学

近日,由四川大考古科学中心考古测年实验室、美国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中科院古脊椎所的专家团队在国际考古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上合作发表“Evidence of Levallois strategies on cores at Guanyindong cave, 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Late Middle Pleistocene”一文。论文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胡越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美国华盛顿大学Ben Marwick教授。

东亚最早的预制石核技术出现于贵州省毕节市观音洞旧石器遗址,年代为距今17-8万年。之前胡越副研究员在《Nature》发表“Late Middle Pleistocene Levallois stone-tool technology in southwest China”一文报道了该遗址发现了数十件用勒瓦娄哇概念打制的石制品。随后这项结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及讨论。但因篇幅有限,该文未提供观音洞遗址出土的预制石核及石片的详细信息。本次研究为上述前期研究的重要补充,主要从技术类型学角度全面展示观音洞遗址的勒瓦娄哇概念产品。

研究结果显示,观音洞的勒瓦娄哇石核较好地保留了标准预制石核的整体结构。在石核毛坯的选择上,观音洞的古人类偏向选择适度大小的燧石结核进行下一步的制作。随后通过一系列的预制手段(preparations)使得石核呈现明显的两面分层结构(图1)。构成这一分层结构的两个平面(预制面、工作面)由一个明显的抽象相交面(intersection plane)分隔(图2中白点所示平面)。预制面(preparing surface)主要目的为预制工作面(working surface)时提供打击台面(striking platform)。工作面的预制通常通过调整工作面的凸度(convexity)来使得预想石片(predetermined flakes)顺利剥离。观音洞打制者调整工作面凸度的主要方式为向心剥片,约占石核总数的73%(图2)。单向、双向和聚汇状的预制方式出现频率较少。当工作面凸度的预制工作完成后,观音洞制作者从与抽象相交面平行或准平行的方向打下预想石片。在剥片方法上,优先剥片法(preferential)与循环剥片法(recurrent)均被使用,其中优先剥片法占主要地位(图3)。此类预制工作面凸度以及剥片方法在观音洞的勒瓦娄哇石片上也有所发现。观音洞石器组合中还发现一定量的勒瓦娄哇概念副产品,如débordant石片,该类石片是在调整石核工作面凸度的过程中产生。

图片

图1 勒瓦娄哇概念示意图。图片改编自Boëda (1994) 和 Schlanger (1996)。

图片

图2 循环剥片法勒瓦娄哇石核,毛坯为带石皮黑色燧石结核,工作面凸度预制方式为向心剥片。

图片

图3 优先剥片法勒瓦娄哇石核,毛坯为带石皮燧石结核,工作面凸度预制方式为向心剥片。

为了探讨观音洞遗址勒瓦娄哇石器的特点,除对勒瓦娄哇概念进行技术解读外,还与非洲、欧洲、中东及中国西南的同类型石器工业(Orgnac 3,Kapthurin formation,Skhul,Omo Kibish formation,贵州盘县大洞遗址)进行了对比研究(图4)。研究发现观音洞的勒瓦娄哇石核在石器工业组合占比上与欧洲、非洲的初期勒瓦娄哇组合(Orgnac 3 level 5b-4a,Kapthurin formation,Omo AHS, BNS)相近,但远小于中东Skhul遗址;在技术上,特别是对台面的修理及凸度的预制程度上,整体上不及典型的莫斯特-勒瓦娄哇工业及非洲勒瓦娄哇技术;与地理相邻、年代稍早的盘县大洞遗址相比其数量和制作工业上都较领先。但研究认为以上所述差异都为技术上的量化差异,而非本质(即概念上)的区别。

图片

图4 观音洞遗址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非洲、中亚地区勒瓦娄哇石核的对比。

目前围绕该论题,即17-8万年前东亚出现的勒瓦娄哇概念产品是人群的迁徙还是文化的汇聚发展,以及其同其他地区同类技术的差异是人口数量还是环境或其他因素导致还暂无定论。将来的更多工作,如新的考古发现,更细致、可靠的测年,更多的石器技术分析有望能够回答其文化特点及传承问题。有关其的出现是‘随机’还是‘有意’的争论也无法在此阶段得到有效解决,希望将来通过模拟打制实验及更系统、科学的量化对比分析来进行进一步论证。

该项目依托于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42002201)、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基金Future fellowship(FT140100384、FT140100101)项目资助,通过多团队合作,共同探讨中国西南部史前石器技术模式及古人类演化、迁徙、交流,为我国西南地区古老文化的悠久传统再填新证。

Yue Hu, Ben Marwick, Hongliang Lu, Yamei Hou, Weiwen Huang, Bo Li, Evidence of Levallois strategies on cores at Guanyindong cave, 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Volume 47, 2023, 103727, https://doi.org/10.1016/j.jasrep.2022.103727.

Boëda, Eric. (1994). Le concept Levallois: Variabilité des method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Editions, Paris.

Schlanger, N. (1996). Understanding Levallois: Lithic technology and cognitive archaeology. 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 6: 231–254.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