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导语:
2023年12月29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分馆——秦汉馆策划的第一大型展览“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如期开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时代,是中国学术思想奠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时代,是“中国”作为国家表征被周边“世界”广泛认知的时代,更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得以充分彰显的时代。为了立体展现秦汉文明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陕西历史博物馆策划了“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等系列展览,以迎接陕西历史博物馆分馆——秦汉馆的盛大开放,并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添彩助力。“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通过制度创立、经济发展、思想奠基、文化创新、科技助力、交流互鉴等六个方面,用732件(组)精美展品,讲述秦汉时期是如何从政治一统逐渐达成国家、思想、文化认同,最终壮大成为一个开放、自信、强大的多民族国家的故事。展览强调秦汉文明的突出成就,彰显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范式”作用。
秦汉馆外貌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毗邻秦咸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博物馆建筑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主持,建筑总体以北斗七星布局,主馆区七座建筑各自相对独立且以廊道相连。其中,一号至五号建筑为陈列展厅,六号建筑为文物库房及技术用房,七号建筑为办公用房。秦汉馆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809平方米,展陈面积10362平方米,是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浓郁传统风格的现代化博物馆。
秦汉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的缘起、发展、贡献为宗旨的博物馆,旨在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藏为基础,以陕西地区历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为实证,并以创新的展览展示设计,重点展示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奠基作用。博物馆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以基本陈列为核心,不定期地规划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临时展览和多种专题教育活动,以促进秦汉新城在地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展现博物馆的文化力量。
一、创新理念下的展览叙事设计
秦汉馆的展览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次重要的突破,改变了以往以时间为序的历史叙事表达,整体上以大历史串联小专题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对秦汉文明进行诠释。基本陈列以六大主题概说秦汉文明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和意义;两个专题展览“城与陵”“技与美”各有特色,是对基本陈列的丰富和补充,也是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视角来展示秦汉文明的特质。
秦汉馆创新的展览设计理念,来自我们对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重要地位的理解。基于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我们希望在基本陈列中首先从宏观的角度,为观众架构一个合理的叙事逻辑;同时,通过对物质文化各个层面进行解读,来诠释秦汉文明发展的整体状态。
(一)凝练展览主题——展标解读
从秦始皇的平定天下,到汉武帝的放眼世界,“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始于秦而成于汉,对当时的国际社会(贸易和商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汉代疆域辽阔、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富庶,推动着汉王朝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华夏民族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凝聚继而崛起,国家意识不断增长,文化自信不断加强。秦汉时期不仅创立了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成为后续2000余年来历朝历代的国家模式,而且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也使其成长为一个有着国际视野和情怀的国家,这正是一个强盛、自信中国的时代特征。秦汉时期,完成了作为国家形态的天下一统,也实现了民族的大融合与文化认同,因此也造就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展览一方面强调了秦汉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独树一帜,以及其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展览还强调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范式”。
(二)展览内容设计的难点
陈列内容构思之初,我们碰到了几大困难:宏大的展览主题,如何能给观众讲明白;均以馆藏文物为基础的三个展览,势必会出现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文物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在文物不足以充分支撑展览主题的前提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办法,来解决保证叙事逻辑完整性的问题;通过什么方式来达成观众对秦汉馆的期待等等,除了宏观上的难题,还有微观上的细节处理。
展览主题的界定。近年来,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大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热度持续升温。除了来观赏各种精品文物,我们还可以在秦汉馆让观众看什么?秦汉馆独特的建筑风貌和空间布局,给我们提出了这个重要课题。秦汉馆建设之初的定位,就是要将以制度文明为核心的秦汉时代阐释清楚,通过展示其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说明秦汉文明之于中华文明的重大意义。
寻找突破口,克服文物同质化现象。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本馆相比,秦汉馆的文物总体上观赏性不足、故事性不强。同时,博物馆的所有展览都用秦汉时期的展品支撑,势必导致同质化现象频现。如何用同样的文物,阐释不同的主题,且使每个展览都各具特色,是我们面临的第二大难题。因此,必须从整个博物馆的展览体系上进行梳理,明确每个展览需要达成的目标。“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旨在以秦汉两代制度的开创性为核心,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交流6个方面,清晰地梳理秦汉文明的成就与贡献。所以,对其主题的阐释,以概念设定为主,用展板内容梳理叙事逻辑,用精品文物作为展览内容的亮点,以多媒体装置延伸内容,以互动展项作为需要补充的知识点,全方位地调动观众的观展情绪,以保证叙事的完整性。同时,两个专题展览也有各自的准确定位,从博物馆展览体系的设定上,避免了文物同质化的问题。
主辅线并行,为观众架构时空概念。与以往的展览有所不同,秦汉馆的所有展览,都利用主、辅两条平行线索进行叙事,主、辅线之间相互呼应,架构文明交流互鉴的对话窗口,并将秦汉文明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视角之下,突出其对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给形式设计留出发挥的空间。形式设计作为内容设计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其作用毋庸置疑,且像秦汉文明这样的宏大主题的展览,仅利用版面内容和文物进行叙事,是不充分的。所以,在策展人与形式设计师的充分沟通下,给予形式设计最大的发挥空间,重点在于其可以利用更形象的视觉表达,完成对展览主题的诠释。
(三)展览的内容架构
基本陈列位于规模最大的三号建筑,展厅分上下两层共3530平方米,展线长1200米,展出文物共计730余件(组)。展览共8个部分,陈列内容以新秩序的创建为核心,从政治确立、经济发展、思想奠基、文化创新、科技助力、交流互鉴6个方面,分述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多种成就和作用,向观众充分展示其发展的程度与高度。
展览主线内容架构
序厅:展览以“‘制’启华夏”开篇,将秦汉时期中国版图的变化置于当时的世界格局之中,说明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各种制度奠基时代的重要性。秦汉制度文明的开创性,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也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中国版图的确立,“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创建,以“儒学”为主体的政治思想的奠基,以及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都是在秦汉时期完成的。这一时期,新的政治制度的确立,中华民族凝聚力量崛起,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并放眼世界,使中国迈向一个强盛、自信的新时代。
展览序厅实景
第一单元:制度——秦汉文明的基石
以制度文明的建构为核心, 说明制度的创立是秦汉文明的基石。历经春秋战国500年的风雨,秦始皇初创“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经过西汉王朝200多年的努力,到汉武帝时期完成了对“大一统”政治理念的贯彻,基本确立了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发展2000余年的政治体制。新制度的创建,是秦汉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深刻影响社会其他层面发展的核心力量。
第二单元:蓄力——农耕经济的迅猛发展
在“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引领下,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为整个社会的繁荣发展与蓄力勃发,奠定了基础。长期战乱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口减少,物资匮乏,生产力大大下降。随着“大一统”政治体制的确立,中央政府全面掌控国家发展的经济命脉,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整,使小农经济支撑下的国家经济发展渐入正轨,国库日渐充盈,为汉武帝时期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蓄力,国力增强,成为汉王朝打开国门眺望世界的重要保障。
“第二单元:蓄力——农耕经济的迅猛发展”展览现场
第三单元:入世——儒家思想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急剧动荡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激发了思想家们对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的讨论,促生了百家争鸣。秦王朝强权政治导致的后果,促使汉王朝的统治者进行深刻反思,调整国家管理思路,推崇儒学,使之成为推行教化的思想工具。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成为集权国家的统治思想。太学兴起,经学普及,广开学路推动文化传播,更使儒家思想根植于民心,儒家政治的发展与确立,使儒家“入世”成为必然。
三单元互动场景
第四单元:创新——文化力量的展现
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紧随而来的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大沉淀、大创新的时代。“书同文”翻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奠定了中华文化一脉传承的基石;在儒家政治思想的指导下,史学、文学、哲学、目录学、堪舆学等取得了丰硕成果;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安定祥和。社会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促进了文化力量的彰显,也为汉武帝时期打开国门传播文化思想创造了条件。“大一统”的政治制度,促进了汉字的统一。
第五单元:动能——科技成果的助力
不论是哪个时代,科学技术都是生产力,是整个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助动力。秦汉时期,科技成就耀眼,相关学科体系形成,多项生产技术趋于成熟,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中央政府管理下的大型工程不仅体量浩大,而且充分体现出那个时代科技的发展水平;造纸术、天文历法、医学等学科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力,那个时代所展现出的发展动能,是国家强大实力的充分体现。
第六单元:互鉴——中国对世界的探知
国运昌盛,经济繁荣,秦汉王朝与域外世界逐渐展开了大规模、全方位的交流与互动,从草原丝路、陆上丝路到海上丝路,域外多彩的世界进入了中国的视野,中国多姿的生活也吸引着域外人口的迁入。古代中国认识世界的新格局打开了。自此,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始终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和合融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第六单元重点展示西安市汉长安城北渭桥遗址出土的古船,船体各部分用不同形式的榫卯连接,其中相邻两列船板先用长方形内嵌式榫板拼接,再以圆形木钉贯穿船板与榫板,榫板斜向成列。这种大量使用木榫板、木钉并联船板的技术,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而在罗马时期的地中海区域曾被广泛使用。这条古船的出土,填补了汉代船舶发现的空白;同时,这种时代相近、距离较远的两个地点使用相同技术的现象,也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象征。
“第六单元:互鉴——中国对世界的探知”展览现场
尾厅:展览以“中国大宁”结尾,与观众一同坚守国家自信、文化自信。秦汉时期,文明的创造和文化的发展,耀眼夺目。政治体制的创新,经济、文化、科技的繁荣发展,提升了国家实力,为一个自信、强大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范式”。前人努力营造的“中国大宁”,亦是我辈坚守的方向,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二、实验基础上的展览形式表达
展览的形式设计,以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为基础,在空间上建构方圆同构且聚散有度的关系,将整个展览空间在统一性秩序的规划下,依据各单元内容的不同进行了有序调整,达成了稳中求变、变且有序的目标,符合展览主题内容的表达。展览运用9大多媒体装置,作为叙事的另一条线索,与具象化的文物、展板内容相配合,营造空间的仪式感,张弛有度地引导观展节奏,将秦汉文明庞大的主题阐释得生动、形象且具体。将实验性很强的数字化装置应用于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的主线,是一次大胆尝试,以数字化图像来助推各个展览板块对主题内容的释读,使展览打开了从小展品到大历史的全新解析和观赏视角,也在技术和感知层面上突破了传统文物展示的基础模式。
第一单元:两大多媒体数字装置,说明了在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秦国改革的意义,将观众行为纳入展览的实验性空间,给予观众一次“关乎建立何种文明”的社会实验和思考;“大一统”秩序的创立与持续发展,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对广袤土地的有效管理,是“一天下”政治为社会发展植入的“定海神针”。以制度为核心引领的社会全面发展,由此开启。
第二单元:多媒体装置“官山海”的设计,为观众解读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经济发展状况,观众可以通过辩论互动台,了解均输法与平准法实施的必要性。
第三单元:创意多媒体艺术装置“升太平”,为观众解读思想统一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一声呐喊,真正由平民创立的国家开始懂得,统一并非只是政治上的统一,更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和认同。简牍映射下的思想解放,历经众声鼎沸的争鸣和焚书殆尽的喑哑,终于确立了以儒家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是中华文明从“升平”迈向“太平”的关键过程,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兴建太学、知识女性,2000多年的文官体制由此肇始。儒家思想就此植根于民心,让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的舞台上长久屹立。
第四单元:作为中华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文字以其编码性质促成了中华文明“德化天下”的教化秩序。这是文明的云端记忆库,也是文明传承的核心力量。在时空更迭中构建出不断生发与存续的中华编码,永恒书写着中国人对世界的最终理想。本单元的多媒体装置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第五单元:多媒体装置“中国机括”为观众解读在“一天下”制度的设计下,没有动员不到的力量,也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中华文明以强大的科技实力,造就了早期世界文明发展的齿廓涡轮。路通八方、纸书万国、星数引航、纵观自然,以举目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开拓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全球意义的大交流。
多媒体装置:中国机括
从第五单元到第六单元的过渡空间,大型的多媒体装置“天人合一”,将观众置身于两层的挑空空间,切实地感受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并将之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理想表达。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哲学先贤确立并经后世不断充实完善的这一命题,正是东方哲学思维模式最系统、最完整的表现。横跨两层的数字帷幕,360度沉浸视听效果,在四季更迭的层层推进转换中,观众可以体会自然与人世间的各种不可言说的秩序和对应。
“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改变以往以时间为序的内容叙事逻辑,以政治制度的创新为核心,从6个不同立面对秦汉文明进行的阐释,既从宏观上帮助观众理解秦汉文明之于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意义,又从细节上运用不同的陈列语言,深度挖掘了展览主题的内涵,基本解决了三个展览之间文物同质化严重的难点;也以“打开窗户看世界”的方式,建构了秦汉文明与世界古代文明之间在空间表达的平行关系;通过对各单元色彩关系的梳理,达成了与各单元内容间的相互呼应,在视觉上依靠色彩的变化突破了展览内容的局限;展览原创9大多媒体装置,将形而上且抽象的秦汉文明大主题,通过原创的、颇具科技感的数字媒介的方式,与具象化的文物及团组内容形象化,带给观众以视觉震撼。
“打开窗户看世界”概念下的铺线设计
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基本陈列,在充分解读秦汉文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视觉呈现及交互的方式,为观众解读秦汉文明之所以“立中国,启世界”的重要意义。